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 ——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 ——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论文摘要

循环经济通过改造或调控现有的线性物质流动模式以及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和转化效率,最终形成效率较高的物质循环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物质流分析是关于特定系统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物质流动和贮存的系统性分析,涉及物质流动的源、路径和汇。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区域循环经济的评价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榆林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物质流分析、循环经济评价和调控对策做了研究。首先,基于对物质流分析和循环经济评价研究现状的综述,结合物质流基本指标及衍生指标,构建了包括资源利用、废弃物排放与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再利用三部分共14个主要指标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分析方法,对1998-2008年榆林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一直依赖于本地资源的采掘和初级加工,资源生产率低,资源消费强度较高,仍属于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增幅较快,反映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引入对废弃物综合利用起到一定作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较高,但城市中水回用率明显偏低;采矿回采率低,资源浪费较严重;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率提升较快;城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处于低水平,城市水环境容量处于饱和状态,水体污染严重,大气中SO2的环境容量尚有剩余;环境效率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循环经济整体发展呈现上升趋势。最后,依据榆林市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榆林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控对策。主要包括研发和引进资源利用新技术、中水回用技术和扩充水环境容量等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物质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1.2.2 循环经济评价研究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分析方法
  • 2.1 区域物质流分析方法
  • 2.1.1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基本框架
  • 2.1.2 系统边界和系统库存
  • 2.1.3 物质流分类
  • 2.1.4 物质分类
  • 2.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1 物质流分析指标
  • 2.2.2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涉及的物质流分析指标及衍生指标
  • 2.2.3 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设计
  • 2.2.4 指标体系的解释
  • 2.2.5 指标权重的确定和综合评价模型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3.1.2 水文与气候
  • 3.1.3 土壤
  • 3.1.4 生物多样性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2.1 人口
  • 3.2.2 经济发展
  • 3.2.3 社会事业
  • 3.3 资源与生态环境概况
  • 3.3.1 矿产资源
  • 3.3.2 水资源
  • 3.3.3 土地资源
  • 3.3.4 环境状况
  • 第四章 榆林市物质流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4.1.1 输入端数据的处理
  • 4.1.2 输出端数据的处理
  • 4.1.3 调入调出数据的处理
  • 4.1.4 隐藏流数据的处理
  • 4.2 物质流核算结果与分析
  • 4.2.1 物质流全景分析
  • 4.2.2 物质流时间序列分析
  • 第五章 榆林市循环经济评价
  • 5.1 资源利用
  • 5.1.1 物质需求总量
  • 5.1.2 资源生产率
  • 5.1.3 人均资源消费量
  • 5.1.4 资源消费强度
  • 5.2 资源循环与回收再利用
  • 5.2.1 资源循环利用率
  • 5.2.2 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5.3 废弃物排放与处置
  • 5.3.1 废弃物排放量和废弃物排放强度
  • 5.3.2 环境纳污饱和度
  • 5.3.3 废弃物处置
  • 5.3.4 环境效率
  • 5.4 综合评价
  • 第六章 榆林市发展循环经济调控对策
  • 6.1 资源利用调控对策
  • 6.2 资源循环与回收再利用调控对策
  • 6.3 废弃物排放与处置调控对策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务院批复第一个区域循环经济规划[J]. 中国建材资讯 2010(02)
    • [2].管理工具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分析[J]. 上海环境科学 2009(03)
    • [3].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新思考[J]. 营销界 2019(20)
    • [4].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 北方经贸 2018(11)
    • [5].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依旧任重道远[J]. 人民论坛 2016(23)
    • [6].区域循环经济系统抗风险能力研究——基于网络关系的视角[J]. 科研管理 2015(04)
    • [7].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与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07)
    • [8].山东省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企业导报 2015(10)
    • [9].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 河北企业 2015(09)
    • [10].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饮食科学 2018(02)
    • [11].西部区域循环经济制度体系的建构[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2].新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组合评价研究[J]. 新疆社会科学 2012(01)
    • [13].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企业导报 2012(01)
    • [14].谈区域循环经济机制[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10)
    • [15].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和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15)
    • [16].基于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动态优化研究[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17].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J]. 唯实 2010(02)
    • [18].区域循环经济调控机制研究[J]. 软科学 2010(08)
    • [19].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阻力因素与战略选择分析[J]. 商业时代 2010(29)
    • [20].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简论[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9(01)
    • [21].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 管理观察 2009(06)
    • [22].区域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与综合评价研究[J]. 学术交流 2009(03)
    • [23].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对经济转型的作用[J]. 当代经济 2009(03)
    • [24].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机理与对策[J]. 生态经济 2009(07)
    • [25].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J]. 重庆社会科学 2008(05)
    • [26].区域循环经济的市场机制研究[J]. 建筑经济 2008(02)
    • [27].区域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15)
    • [28].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J].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8)
    • [29].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设置及评价方法研究[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6(09)
    • [30].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任重道远[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6(08)

    标签:;  ;  ;  ;  ;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 ——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