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湛
(辽宁抚顺市中心医院113006)
【摘要】目的了解吸脂术后的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64例患者中,2例(3.13%)急性坏死性筋膜炎,l例(1.56%)小范围皮肤坏死,2例(3.13%)肛周脓肿,3例(4.68%)血清肿,4例(6.25%)淤血斑,2例(3.13%)表面粗糙不平,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结论吸脂术后易发并发症,必须要强化早期预防与治疗,术前掌握手术适应症,做好生化检查,合理控制术区面积与吸脂量,保持引流畅通,术中术后合理配合止血药、抗茵素等药物,并予以舒适加压包扎,避免感染,有助于防治并发症。
【关键词】吸脂术产气荚膜杆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202-02
体外超声乳化吸脂作为一项较为安全可靠的整形美容手术,术后易发淤血斑、血清肿、表面粗糙不平、感染、血肿、皮肤坏死等并发症,临床医师必须要引起重视[1]。本文主要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吸脂术后的产气荚膜杆菌感染,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病例64例为研究对象,方案获得该地卫生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程跟踪。其中男性占有20例,女性有44例,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在(35.82±4.57)岁之间。吸脂位置:3例腹部,5例腰臀,22例大腿,14例小腿,6例上臂,4例面颊,10例下颌部。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做生化检查,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
1.2一般方法
患者入院后,未行血常规、心电图、胸透、肝肾功等检查,采用产自(美国WELLSJOHNSON公司的体外超声波乳化仪,取站立位,画出吸脂区域,利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予以局麻,随后切开皮肤3-4mm,注射生理盐水1000ml+肾上腺素lmg+4%碳酸氢钠40ml,同时施加30毫升、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匀注满深注射,促使脂肪组织膨胀。继后,将耦合剂涂在超声探头与吸脂皮肤表面上,予以超声乳化,结合吸脂范围与部位,连续乳化6—25min,进而自深至浅施以抽吸,保证各部位保留0.5-lcm皮下脂肪,术后加压材料1个月。入院后1h,2例患者皮肤肿胀坏死范围扩大,予以清创术治疗,于腹部坏死组织处纵切,直至筋膜层,采用浓度为3%的双氧水与甲硝唑对切开部位进行冲洗,施以双氧水湿敷。术后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选取的行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病例共64例,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后,2例(3.13%)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皮肤出现肿胀、大疱,伴有肾功能衰竭、休克、发烧等中毒症状,于疱液涂片可见梭状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l例小范围皮肤坏死,吸脂时面积过大,致使皮下组织与真皮下血管网遭到破坏,出现皮下血肿,诱发继发性皮肤坏死,经过局部换药痊愈;2例肛周脓肿,皮温升高,波动感不显著,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后治愈;3例血清肿,基于注射器抽吸后治愈;4例淤血斑,术后自行消退,如表1所示。
表1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后并发症综合比较
并发症病例(n)百分比(%)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23.13
小范围皮肤坏死11.56
肛周脓肿23.13
血清肿34.68
淤血斑46.25
表面粗糙不平23.13
总计1421.88
3讨论
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吸脂术虽切口小,但脂肪抽吸损伤范围极大,易发引流不畅,感染发生率极高[2-3]。同时,若吸脂位置处在大腿册,切口处于双侧腹股沟内,距离会阴与肛门近,易诱发污染。术后予以患者的弹力带加压包扎不合理,引起局部血运循环障碍,促使创面处在缺氧状态下,未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导致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4]。本文研究显示,吸脂术后易发产气荚膜杆菌感染,诱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等并发症。针对气荚膜杆菌感染而言,临床强调早发现与早治疗,予以及时、有效的切开引流术,有助于改善预后。据相关文献报道表明,于发病2d内予以切开引流术,其病死率为0.6%左右[5]。由此可知,基于早期诊断基础上施以切开引流术,有助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在本文研究中,继发并发症后,予以抗炎、抗休克以及局部切开引流等对症处理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恶化[6]。
针对产气荚膜杆菌感染预防而言,必须要注意四个方面:(1)做好术前生化检查。术前筛查潜在疾病,有助于及早发现禁忌症,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手术风险;(2)术前询问病史,掌握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免疫系统疾病抵抗力,避免诱发感染,防止病情恶化发展迅速;(3)于围手术期,易发皮下损伤,感染机率几率大,予以抗生素治疗,有利于预防感染;(4)术后予以舒适加压包扎,保持血运畅通,避免创面缺氧[7]。
综上所述,吸脂术后易发感染,必须要重视早期预防与治疗,做好术前生化检查,保持引流畅通,术中术后予以抗茵素等药物治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全大祥,邓台燕,全学秋等.产气荚膜杆菌致肛周脓肿1例[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09:97-98.
[2]段新华,李建军,杨学云等.多重PCR检测产气荚膜梭菌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0(05):23-26.
[3]朱云燕,张笑燕.1例糖尿病足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05):479-480.
[4]李璐,赵宝华.产气荚膜梭菌主要致死性毒素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04):94-98.
[5]郭小文,吴康.腹部吸脂术58例体会[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24(7):397-398.
[6]YounHwanKim,SangMyunCha,ShenthilkumarNaidu等.浅表吸脂术后并发症的分析:2398例回顾[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24(7):488.
[7]吴银生,吴敏,王万东等.多部位一期吸脂术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0):773-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