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沙芥种(Pugionium cornutum(L.) Gaertn.)为试材,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2006年对自然生境区毛乌素沙漠和校科技园区试验田的沙芥种群进行传粉生物学研究,并探讨有性生殖传粉过程对沙芥繁育的影响。其结果表明: 1)沙芥开花期在6月25-7月30日,群体花期约35d,单花花期为3-4d,单株花期约25 d;在毛乌素沙漠自然生境区日开花高峰在18:00-20:00,在校科技园区试验田日开花高峰在15:00—18:00。2)沙芥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是20%蔗糖+0.001%硼酸;花粉最适发芽温度为25℃,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38℃;从大白花蕾期至开花后16h花粉活力最高,开花48 h后花粉基本无活力;花粉储藏的适宜条件为低温(4℃)。其柱头可授期为开花前48 h至开花后96h,其中开花后24-48 h可授性最强。3)从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套袋、去雄及人工授粉试验的的测定结果表明沙芥应为异花授粉植物,具有明显的自交不亲和特性,不存在无融合生殖。4)沙芥传粉媒介中风的飘移能力非常微弱。沙芥的访花昆虫在毛乌素沙漠自然生境区有19种,分属于5个目、14个科。在校科技园区试验田人工种群访花昆虫有12种,分属于5个目、9个科。意大利蜜蜂、熊蜂、黑带食蚜蝇和拟蜂食蚜蝇是两个生境共有的主要传粉昆虫;在自然生境区熊蜂属类访花频率一天中有两次小高峰。5)沙芥小孢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型,小孢子四分体时,花蕾长度为1.5mm;单核靠边期,花蕾长度为3.5 mm;二核花粉粒。绒毡层为腺质,胚珠类型为厚珠心、弯生胚珠。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传粉生物学研究概况1.1.1 传粉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1.1.2 传粉生物学研究进展1.1.3 传粉机制与繁育系统研究进展1.1.4 花粉萌发特性和柱头可授性的研究1.1.5 传粉昆虫研究概况1.1.6 胚胎学研究进展1.2 关于沙芥的研究进展1.3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 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地点2.2 研究方法2.2.1 沙芥开花生物学研究方法2.2.2 沙芥花粉萌发特性与株头可授性的研究方法2.2.3 沙芥繁育系统的研究方法2.2.4 结实率的测定2.2.5 沙芥传粉方式研究方法2.2.6 大小孢子发育和雌雄配子体发生的研究方法3 结果与分析3.1 沙芥开花生物学观测3.1.1 花开放式样的观测3.1.2 沙芥种株物候期观察3.1.3 开花日动态及与温、湿度关系3.2 沙芥花粉萌发特性和柱头可授性3.2.1 沙芥花粉萌发最佳培养基的筛选3.2.2 不同温度对花粉萌发特性影响的研究3.2.3 沙芥单花不同开放阶段花粉萌发特性的变化3.2.4 储藏条件对沙芥花粉活力的影响3.2.5 柱头的可授性3.3 沙芥繁育系统的研究3.3.1 沙芥的杂交指数3.3.2 沙芥花粉-胚珠比(Pollen-ovule ratio,P/O)3.3.3 沙芥套袋、去雄及人工授粉试验3.4 结实率的测定3.4.1 开花不同时期结实率的测定3.4.3 灌水对沙芥结实率的影响3.5 沙芥传粉方式的研究3.5.1 风媒传粉能力比较3.5.2 沙芥的访花昆虫种类3.5.3 沙芥的主要传粉昆虫3.5.4 主要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与访问频率3.5.5 熊蜂访问频率3.5.6 气象因素对访花者的影晌3.6 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结果3.6.1 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3.6.2 大孢子的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4 讨论4.1 沙芥开花日动态、花粉萌发特性的生态学意义4.2 沙芥花粉粒的萌发与培养基化学成分的关系4.3 沙芥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与生产实践的关系4.4 沙芥繁育系统的探讨4.5 关于提高沙芥种株结实率的问题4.6 沙芥吸引昆虫的对策4.7 沙芥绒毡层与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时期的相互关系5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图版说明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沙芥论文; 传粉生物学论文; 繁育系统论文; 花粉论文; 访花昆虫论文; 大小孢子论文;
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传粉生物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