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纳兰性德是清初杰出词人。长期以来,纳兰性德研究越来越为学界重视,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但相对于词,他的诗歌却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在前人的大量研究基础之上,结合自己对纳兰性德诗歌的体会,以纳兰性德诗词比较为切入点,以其创作思想和诗歌艺术特点为基础,试图探讨纳兰性德其人其诗,从而分析纳兰性德是一流词人却未必是一流诗人的原因。绪论部分叙述了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及台港地区对纳兰性德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以纳兰性德诗歌创作为基础,分析了纳兰性德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心态。文章始终以纳兰性德的满洲贵族身份,以其诗歌文本来分析他仕与隐的心理倾向,以及他与传统士大夫仕与隐的内在心理异同,以此说明纳兰性德诗歌创作的特殊内在意蕴。第二章分析纳兰性德诗歌的艺术特色。纳兰性德是满洲贵族,其本人积极学习汉文化,深受汉族文人影响,其诗歌有传统诗歌的风格,又具有清贵族的特点。具有高古雅怨,冲淡自然,朴实平和的特点。这种诗风的形成既有其自身性格、汉文化的影响,又有满洲贵族诗风的影响。第三章从纳兰性德诗词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他诗词创作的不同特点。着重从诗词的主题内容、诗词的表现方法以及诗词风格之间的异同,来说明纳兰性德创作的思想倾向和心理状态。受纳兰性德的贵族身份、其本人的性格、以及自身的远大抱负和现实状况的影响,他在诗词的主题内容的选择、表现方法的使用以及诗词风格上的表现呈现一定的异同,从中可窥见纳兰性德文学创作的原始动机。结论部分叙述纳兰性德诗歌的地位及影响,以及纳兰性德诗歌不名的原因。纳兰性德的诗深受我国传统诗歌的影响,其诗有魏晋古诗的风韵,又有盛唐诗风的风格,而且他的诗也受清廷贵族诗风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清朝诗地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纳兰性德的诗有模仿痕迹,尚不能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附录补充叙述了对纳兰性德诗歌理论地评析,从而更清楚地了解纳兰性德在诗歌创作中的贡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戊戌维新120周年祭(下)[J]. 百科知识 2018(12)
- [2].清朝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 2009(04)
- [3].清顺治朝“首崇满洲”问题简论[J].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0(02)
- [4].清代的治边政策与中国边疆领土的巩固[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 [5].深刻性蕴含的启迪——何龄修先生八十寿辰座谈会发言稿[J]. 清史论丛 2015(01)
- [6].清代钿子的形成[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20(07)
- [7].试论清初满洲贵族的皇天后土信仰[J]. 世界宗教文化 2018(03)
- [8].清入关前阿哈来源初探[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04)
- [9].重构辛亥记忆[J]. 新视野 2011(05)
- [10].晚清皇叔当上解放军马政局官员[J]. 晚报文萃 2014(13)
- [11].衣冠的背影[J]. 读书文摘 2012(12)
- [12].论《霭楼逸志》之“云开雪恨”中的“鄂尔泰”现象[J]. 韶关学院学报 2020(01)
- [13].浅论清初明季王朝“变节者”[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08)
- [14].浅析清初圈地的原因及其危害[J]. 沧桑 2008(05)
- [15].清末云南各民族的政治趋同[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6)
- [16].清代文言小说中的隐士情结[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2)
- [17].清末排满浪潮下汉族官僚与革命党关系述论[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7)
- [18].满洲“汉文化”化与接续中华文明之统绪[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9].平南尚氏父子关系考辨[J]. 岭南文史 2017(02)
- [20].清初考满制度实行始末[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05)
- [21].清初裁官与“清制”[J]. 学习与探索 2016(02)
- [22].清代女装领巾研究[J]. 装饰 2017(02)
- [23].满族姓氏研究述评——兼谈姓氏源流问题[J].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5(01)
- [24].慈禧也曾力挺改革派[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09(04)
- [25].论明清政治上的差异[J]. 读书文摘 2016(16)
- [26].暗杀时代[J]. 文史博览 2011(05)
- [27].中国历史疆域的形态与知识话语[J]. 学术月刊 2017(02)
- [28].论辛亥革命前十年清政府的政治改革[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9].顺治、康熙两朝战争的同与异[J]. 兰台世界 2010(01)
- [30].论归顺士人在清王朝入关中的作用[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