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法律保护对策研究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法律保护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自1985年11月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世界遗产事业发展很快,现已有世界遗产31项,位居世界第三。但自然遗产和双重遗产只占全部世界遗产的四分之一,这与我国日益壮大的世界遗产事业很不相称,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自然遗产属性具有趋同性;从我国现有的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及未来十年政府申报计划可看出,可申报自然遗产项目还在萎缩;《凯恩斯决议》、《苏州决定》在制度上提高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准入门槛;IUCN、ICOMOS等相关组织对世界自然遗产的评估和监测机制正在加强;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人为加剧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上述因素的存在是作者选题的主要目的和动机。通过研究,作者提出法律缺失是我国世界自然遗产诸多矛盾交织的根源,因此完善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法律保护体系实现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是本文研究的基点和归宿,这对于提高我国现有的世界自然遗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作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并在博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着力从理论层面探讨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内在精神的、中国式的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法律对策,重点研究了市场利益导向下的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和保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保护体系的建设性思考,力图使中国政府能够在宏观上对现有的和潜在的世界自然遗产制定一个规范统一、切实可行的行动

论文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困难和挑战
  • 五、世界自然遗产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概述
  • 第一节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基本概况
  • 一、中国世界自然遗产要义
  • 二、中国世界遗产类型及其分布
  • 第二节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的表征
  • 一、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法则
  • 二、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特征
  • 第三节 世界自然遗产的功能
  • 一、自然生态价值功能
  • 二、经济价值功能
  • 三、社会价值功能
  • 第四节 从凯恩斯决议到苏州会议: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新动向
  • 一、《凯恩斯决议》的规定
  • 二、苏州会议的发展
  • 三、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新动向
  • 第二章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资源价值
  • 第一节 世界自然遗产价值评价
  • 一、价值评价目的
  • 二、价值评价方法
  • 第二节 对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分析
  • 一、从《公约》定义看自然遗产价值
  • 二、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类型
  • 三、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分析
  • 第三章 透视世界自然遗产的非理性开发
  • 第一节 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源本义
  • 一、资源与旅游资源
  • 二、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源属性
  • 第二节 景区经营权转让
  • 一、我国景区经营模式
  • 二、蜂起的景区经营权转让潮
  • 三、经营权转让争执的焦点
  • 四、陈经营权转让需要逾越的“鸿沟”
  • 第三节 中国被监测、评估的几处世界遗产地
  • 一、监测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
  • 二、中国的世界遗产接受监测和评估
  • 第四节 碧峰峡模式三问
  • 一、碧峰峡模式生命力质疑
  • 二、政府在经营权转让后的监管职能如何发挥
  • 三、如何应对受让企业的经营风险
  • 第四章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世界自然遗产资源开发
  • 第一节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根本指导思想
  •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杜绝任何短视做法
  •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确保世界自然遗产永续利用
  • 第二节 世界自然遗产景观资源开发三原则
  • 一、适度开发原则
  • 二、柔性开发原则
  • 三、梯次开发原则
  • 第五章 代际公平: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根基
  • 第一节 世界自然遗产代际公平的法律思考
  •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文化解读
  • 二、制约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代际传承的因素
  • 第二节 代际衡平原则:《公约》的法伦理基础
  • 一、“人与自然的异化”对法伦理的影响
  • 二、文化景观遗址圆明园:防渗工程影响的不仅仅只有环境
  • 三、坚持生态伦理是实现代际公平法伦理要求的基石
  • 第六章 西部地区遗产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双重保护
  •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与世界遗产资源的挖掘
  •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一次腾飞的机会
  • 二、开展世界遗产生态旅游是提升西部地区资源品位的法宝
  • 三、西部地区可拓展世界遗产空间巨大
  • 第二节 中国岩画与世界遗产法律保护
  • 一、岩画是历史记忆
  • 二、中国岩画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 三、岩画景观的遗产保护
  • 第三节 红河哈尼梯田:准世界遗产的水权保护
  • 一、水权与梯田“四素同构”
  • 二、哈尼梯田:符合《公约》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
  • 三、哈尼梯田的准世界遗产水权保护
  • 第四节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对策
  • 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独特优势
  • 二、制约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 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对策
  • 第五节 消除“记忆丧失”的首要条件
  • 一、文化空间和文化表现形式是非物质遗产的主要内容
  • 二、原生态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的温床
  • 三、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处理好几大关系
  • 第六节 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原生态保护法则
  • 一、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缘起
  • 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及国外保护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 三、非物质遗产的原生态保护模态
  • 第七章 探索开发与保护双赢之路
  • 第一节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及其启示
  • 一、美国国家公园制度及给我们的启示
  • 二、加拿大国家公园制度及给我们的启示
  • 三、澳大利亚国家公园制度及给我们的启示
  • 第二节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新思维
  • 一、制度创新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
  •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与世界自然遗产管理
  • 第三节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立法构建
  • 一、法律是规范自然遗产开发和制止经营权转让行为的最高准则
  • 二、对外来资本进入自然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实行准入制
  • 三、勇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自然遗产旅游资源经营模式
  • 四、积极探讨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对策
  • 五、我国自然遗产保护立法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综合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须立足原有基础——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的观察与思考[J]. 中国旅游评论 2015(02)
    • [2].国家公园体制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旅游评论 2015(02)
    • [3].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战略研究[J]. 中国旅游评论 2015(02)
    • [4].国家公园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J]. 中国旅游评论 2015(02)
    • [5].我国国家公园体制顶层设计基本完成[J]. 国土资源 2019(12)
    • [6].国家林草局:明年下半年将正式设立一批国家公园[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12)
    • [7].忘掉“流量”天地宽——澎湃新闻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媒体报道始末[J]. 青年记者 2020(01)
    • [8].国家公园体制越来越清晰[J]. 绿色中国 2019(22)
    • [9].国家公园今年将揭开神秘面纱[J]. 绿色中国 2020(01)
    • [10].三江源国家公园 为子孙后代留一方“净土”[J]. 绿色中国 2020(03)
    • [11].浅析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相关法律问题[J]. 中国地名 2020(01)
    • [12].《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发布[J]. 绿色中国 2020(01)
    • [13].天津: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J]. 城市规划通讯 2020(01)
    • [14].美国国家公园建筑风格变迁略考[J]. 建筑与文化 2020(03)
    • [15].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全部完成[J]. 中国林业产业 2020(Z1)
    • [16].天祝县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情况及建议[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06)
    • [17].2019年中国自然保护地十件大事揭晓[J]. 绿色中国 2020(05)
    • [18].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发现水晶兰[J]. 林业与生态 2020(04)
    • [19].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教育和自然体验发展思路研究[J]. 林业建设 2020(02)
    • [20].抢抓机遇 狠抓落实 奋力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J]. 今日海南 2020(01)
    • [21].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设计的完善路径[J].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1)
    • [22].以“绿”为进 筑牢国家公园之基[J]. 绿色中国 2020(11)
    • [23].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自然体验教育课程研发[J]. 绿色科技 2020(07)
    • [24].海南全面提速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J]. 热带林业 2020(01)
    • [25].《国家公园法》的功能定位及其立法意义——以中国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的构建为背景[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3)
    • [26].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国家公园治理问题研究[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0(03)
    • [27].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 2020(04)
    • [28].阿根廷自然保护地经营管理模式的启示[J]. 福建林业 2020(02)
    • [29].布莱恩·泰勒:英国峰区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与合作[J]. 北京规划建设 2020(04)
    • [30].今年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将正式设立[J]. 环境经济 2020(15)

    标签:;  ;  ;  ;  ;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利用法律保护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