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论文之一妊娠相关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妊娠期相关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的影响,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建立孕期保健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设计,以2005年12月15日至2006年8月15日期间在安徽省某医院参加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建立妊娠队列,于孕12周内建立围产期保健基线资料,测量其身高、体重、血压,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并回顾其孕前体重,剔除流产、多胎、死胎和选择他院分娩失访或不愿意参加研究者,最终从2006年7月15日至2007年3月15日共获得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500例,结局观察指标为其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与身长。由专人调查孕妇的一般情况、年龄、身高、孕周、孕次、产前检查次数、妊娠天数,由保健人员核实并计算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值,以孕期增重(kg)作为衡量孕妇营养和能量摄入的参考指标。血液生化检查取分娩前1周内的检查结果,检验和质量控制由安徽省立医院临床生化实验室完成。全部资料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主要采用SAS 8.1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而出生体重、身长与妊娠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和统计图由Stata 9.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本文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提示孕妇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是否接受健康教育、产前检查次数、妊娠天数、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增重、孕期血白蛋白等可以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孕妇年龄、孕次、孕期血脂、血糖指标并不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差异显著,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均值越高,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中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8.18%);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孕妇其新生儿中巨大儿发生率较高,皆超过10%。不同职业(工人/农民、文教卫、商业及其他)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差别高度显著(F=6.84,P=0.0012;F=3.98,P=0.0192),文教卫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均值最高,工人/农民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中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最高。巨大儿发生率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70,P=0.8580)。不同居住地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别显著(t=2.57,P=0.0108),城市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郊区/农村组:同时还表现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别具有显著性,郊区/农村组高于城市组(χ2=4.5724,P=0.0320)。而出生身长及巨大儿发生率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t=1.69,P=0.0922;χ2=0.0933,P=0.7600)。孕妇在孕期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差别显著(t=4.41,P<0.0001:t=4.14,P<0.0001),接受健康教育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均值较高。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别显著(χ2=11.1969,P=0.0010);而巨大儿发生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χ2=1.4746,P=0.2250)。不同孕次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均数比较和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前检查次数不同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差别均高度显著(F=10.07,P<0.0001;F=9.55,P<0.0001),在0~6次、7-10次、10次以上组中,0~6次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均值最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在三组间差别具有显著性(χ2=30.6572,P<0.0001):巨大儿发生率在三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孕前不同BMI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差别均有显著性(F=10.19,P<0.0001;F=3.89,P=0.0211),其中超重/肥胖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均值最高,巨大儿发生率为25%;消瘦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均值最低。简单相关与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分别与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增重、孕妇妊娠天数及孕妇血液中的白蛋白、白球比呈正相关关系。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妇受教育程度、孕期接受健康教育、孕次、孕前BMI、孕期增重、妊娠天数、血浆白蛋白水平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巨大儿有关。多因素多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妇职业、产前检查次数、孕期健康教育、妊娠天数、孕妇身高、孕前体重(BMJ)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妊娠天数、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为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产前检查次数、妊娠天数、孕期是否接受健康教育、血液中白蛋白含量可以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而血液中前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无相关性。妊娠相关因素众多,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各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应重视妊娠期相关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的影响,适时提供干预措施,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论文之二文化水平、职业和生活环境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文化水平、职业、孕期接受健康教育、罹患疾病和相关生活环境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18名孕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孕产妇最近1周以来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自制相关因素问卷,内容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产次、产检、分娩知识情况等。采用现况调查方法,由一名调查员专门负责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充分解释问卷的内容和填写要求,在产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要求由产妇本人于分娩后24~72小时内填写,根据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文化程度低者由调查员协助完成,当场收回问卷并完成审核。书写有困难的产妇,可使其丈夫理解问卷内容并代为填写,当日或次日由调查员收回。全部资料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SAS 8.1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方差分析、成组资料t检验、χ2检验和回归。结果本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提示孕产妇的受教育程度与产后焦虑、抑郁有直接关系,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SAS、SDS标准分逐渐降低,但文盲和大学/研究生的孕产妇一样,SAS、SDS均较低,初中水平的孕产妇SAS、SDS均较高,且其异常率与文化水平的关系也有类似特征,初中组异常率最高。不同职业孕产妇间焦虑分值差异有显著性,农民孕产妇普遍存在较高程度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而教师、卫生等职业的孕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相对较低。未接受健康教育、孕期患病、居住在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孕产妇皆存在较高程度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收入为焦虑的保护因素,而居住在农村、孕期未能规范地接受健康教育和孕期罹患疾病为焦虑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收入为抑郁的保护因素,孕期未能规范地接受健康教育为抑郁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职业为焦虑的保护因素,而孕期罹患疾病为焦虑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为抑郁的保护因素,孕期未能规范地接受健康教育为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怀孕分娩是一个明显的心理应激过程,孕产妇的焦虑、抑郁分值高于国内常模,并与职业、文化程度、居住条件、家庭收入、是否接受过产前健康教育、孕期是否患病等因素有关,且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居住在农村、农民、低家庭收入、未接受过产前健康教育等的孕产妇焦虑和抑郁分值及异常率较高,为此应针对这些不同因素提供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孕产妇论文; 低出生体重儿论文; 巨大儿论文; 体重指数论文; 孕期增重论文; 文化水平论文; 职业论文; 生活环境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