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斑牙鲆论文-水产

漠斑牙鲆论文-水产

导读:本文包含了漠斑牙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漠斑牙鲆,底栖鱼类,鱼苗,苗种

漠斑牙鲆论文文献综述

水产[1](2016)在《优良养殖品种——漠斑牙鲆》一文中研究指出漠斑牙鲆又称美国漠斑牙鲆、南方鲆,属深海底栖鱼类,是美洲众多鲆鲽鱼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漠斑牙鲆具有生长快、品质优、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等特点,且肉质细腻、滑爽,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DHA,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由于目前国内的养殖量很少,市场价格昂贵,淡水养殖的前景非常广阔。(本文来源于《农家之友》期刊2016年06期)

段秀娟,任延军[2](2015)在《聚维酮碘、硫酸铜及氯氰菊酯对漠斑牙鲆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聚维酮碘、硫酸铜、高效氯氰菊酯叁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对漠斑牙鲆幼鱼(70日龄)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聚维酮碘的安全浓度为4.062g/mL;24h半致死浓度为55.296 mg/L,48h半致死浓度为34.560mg/L。硫酸铜的安全浓度为0.667mg/L,24h半致死浓度为2.812mg/L,48h半致死浓度为2.600mg/L。高效氯氰菊酯的安全浓度为0.079μg/L,24h半致死浓度为7.112μg/L,48h半致死浓度为2.371μg/L。(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5年05期)

王妍,季延滨,高金伟,王晓梅[3](2015)在《饥饿对漠斑牙鲆消化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解剖、常规石蜡切片和显微摄影等技术,观察了漠斑牙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对饥饿前后漠斑牙鲆的食道、胃和肠道纹状缘高度、柱状细胞高、壁厚、肌肉层厚以及食道、肠道杯状细胞大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漠斑牙鲆消化道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食道粘膜上皮为复层上皮,胃本体和肠道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直肠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除胃本体外,从食道到直肠粘膜上皮中均有杯状细胞分布,但其数量呈减少趋势。粘膜下层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食道肌肉层为内纵外环的横纹肌,胃本体、肠道及直肠肌肉层为内环外纵的平滑肌。漠斑牙鲆饥饿10 d后各段消化道的褶皱高度降低,纹状缘边界不光滑,甚至局部断裂,肌层和粘膜下层连接疏松。消化道显微结构的测量结果显示,饥饿后粘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显着变小,胃、肠、直肠的柱状上皮细胞高度显着下降,肠前段和中段肌肉层厚和壁厚度呈显着下降。(本文来源于《天津农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柳学周,臧坤,徐永江,李春广,史宝[4](2014)在《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LHβ基因克隆及其在卵巢不同发育期的表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方法获得了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β亚基的cDNA全长序列,检测了LHβ亚基mRNA的组织表达水平,揭示了垂体、肝脏和卵巢中LHβ亚基mRNA在卵巢发育周期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利用酶联免疫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了血浆LH和雌二醇(Estrodiol,E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漠斑牙鲆为卵巢非同步发育分批产卵性鱼类,LHβ亚基cDNA序列全长597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438 bp,编码145个氨基酸,LHβ亚基mRNA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特性。与肝脏和卵巢相比,垂体中LHβ亚基mRNA表达水平在卵巢发育各个阶段都有较高表达水平,在IV期表达水平迅速升高至较高水平并保持至VI期。卵巢中LHβmRNA表达水平在V期达到峰值,而肝脏中LHβmRNA表达水平在II期时达到峰值,在V期也有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血浆LH和E2表达水平在卵巢发育周期中均呈现趋势一致的规律性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认识漠斑牙鲆生殖调控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渔业科学进展》期刊2014年04期)

覃盼,廖梅杰,徐永江,潘传燕,李彬[5](2013)在《漠斑牙鲆养殖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养殖过程对漠斑牙鲆遗传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山东胶南养殖群体(子一代)和江苏南通养殖群体(子叁代)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所使用的14对引物中,11对引物在所选取的群体中具有多态性,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出了70个等位基因(42个有效等位基因),总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6和0.60。两个群体的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8和1.07,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6和0.51,表明山东胶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着高于江苏南通养殖群体。两个养殖群体间的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0.1246,遗传距离(Ds)为0.171,遗传相似度为0.8432,表明两个群体中度分化。由此可以得出,在中国随着漠斑牙鲆累代养殖的开展,其遗传多样性下降显着,遗传结构已经出现了显着分化。因此,在将来的繁育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育苗规划以维持漠斑牙鲆的多样性水平并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3年12期)

班同,尹晶,吴垠[6](2013)在《氨氮浓度对工厂化养殖漠斑牙鲆血液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工厂化养殖模式中,高浓度氨氮对养殖生物的生理影响,本试验以漠斑牙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工厂化养殖模式不同氨氮浓度对其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氨氮浓度梯度,分别对漠斑牙鲆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氨氮浓度对各项血液指标产生显着影响,随着氨氮浓度的上升,血浆总蛋白与白蛋白含量下降;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与血清尿素氮含量升高;血清肌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氨氮刺激了漠斑牙鲆导致其生理调节机制出现紊乱,可能造成鱼类红细胞溶血,从而导致鱼类贫血,呼吸能力减弱并且影响鱼类肾的调节机能。(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3年08期)

许建和,秦洁,邹宽,马欢迎[7](2013)在《漠斑牙鲆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营养品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人工养殖漠斑牙鲆肌肉进行一般营养组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漠斑牙鲆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7.74%和3.02%。肌肉粗蛋白中检测出19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120.4mg/g pro)、天冬氨酸(75.4mg/g pro)、甘氨酸(73.6mg/g pro)、亮氨酸(72.3mg/g pro)、赖氨酸(67.8mg/g pro)和精氨酸(63.4mg/g pro)含量较高。依据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大学(FAO/WHO/UNU)必需氨基酸基准模式,10种必需氨基酸评分均大于100,表明漠斑牙鲆肌肉蛋白是氨基酸平衡性较好的优质蛋白。脂肪酸检测结果显示漠斑牙鲆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2.23%、30.79%和27.01%。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含量较高,为7.38%和12.07%;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中花生四稀酸(AA,C20:4n-6)含量最高,为4.49%。n-6和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为0.35,远低于我国和英国卫生部推荐的4.0最高安全限值。(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3年15期)

高培宇[8](2013)在《漠斑牙鲆的亲鱼培育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漠斑牙鲆又称南方鲆,是我国于2002年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型养殖鱼类,它具有生长快,适应能力强,少病害发生的优势。在我国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方面有很好的优势。以下将亲鱼培养的技术介绍如下:1亲鱼来源亲鱼的来源有两种:一是从自然海区捕捞的、无伤的、达到性成熟的野生成鱼,再经过人工驯化培育;二是从人工养殖的种群中选择体形正常、健康、生长快的养殖成鱼。(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07期)

闫洪山,杜德栋[9](2012)在《碧流河水库漠斑牙鲆养殖技术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漠斑牙鲆属于广温广盐性鱼类,在淡水、微咸水、半咸水、海水至高盐水中都能适应,南北方沿海地区以及内陆都能养殖。碧流河水库先后于2007年和2008年对该鱼进行了试养,成果较为显着。下面将漠斑牙鲆养殖经验、技术进行总结如下。一、养殖设施碧流河水库运用圆形孵化池进行漠斑牙鲆的养殖试验。(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2年12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10](2012)在《“漠斑牙鲆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养殖”突破核心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不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专题展组委会获悉,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上,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柳学周研究员及其团队研究的“漠斑牙鲆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成果荣获先进技术展优秀参展项目奖。 该成果突破(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报》期刊2012-11-12)

漠斑牙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聚维酮碘、硫酸铜、高效氯氰菊酯叁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对漠斑牙鲆幼鱼(70日龄)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聚维酮碘的安全浓度为4.062g/mL;24h半致死浓度为55.296 mg/L,48h半致死浓度为34.560mg/L。硫酸铜的安全浓度为0.667mg/L,24h半致死浓度为2.812mg/L,48h半致死浓度为2.600mg/L。高效氯氰菊酯的安全浓度为0.079μg/L,24h半致死浓度为7.112μg/L,48h半致死浓度为2.371μg/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漠斑牙鲆论文参考文献

[1].水产.优良养殖品种——漠斑牙鲆[J].农家之友.2016

[2].段秀娟,任延军.聚维酮碘、硫酸铜及氯氰菊酯对漠斑牙鲆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河北渔业.2015

[3].王妍,季延滨,高金伟,王晓梅.饥饿对漠斑牙鲆消化道组织结构的影响[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5

[4].柳学周,臧坤,徐永江,李春广,史宝.漠斑牙鲆(Paralichthyslethostigma)LHβ基因克隆及其在卵巢不同发育期的表达特征[J].渔业科学进展.2014

[5].覃盼,廖梅杰,徐永江,潘传燕,李彬.漠斑牙鲆养殖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的初步分析[J].海洋科学.2013

[6].班同,尹晶,吴垠.氨氮浓度对工厂化养殖漠斑牙鲆血液指标的影响[J].河北渔业.2013

[7].许建和,秦洁,邹宽,马欢迎.漠斑牙鲆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营养品质评价[J].食品科学.2013

[8].高培宇.漠斑牙鲆的亲鱼培育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

[9].闫洪山,杜德栋.碧流河水库漠斑牙鲆养殖技术总结[J].科学养鱼.2012

[1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漠斑牙鲆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养殖”突破核心技术[N].中国渔业报.2012

标签:;  ;  ;  ;  

漠斑牙鲆论文-水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