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古汉语语音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以《切韵》系韵书的研究为最,基本搞清了中古书面语的声韵调系统,为上古直至近代的语音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正如罗常培先生所说,“《切韵》的性质本来是一部兼综‘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音汇,它于当时的方音虽然无所不包,却没有一种方音能够跟它完全符合,所以从考证方音的观点看,它还远不及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那些‘各有乖互’的方音韵书比较有价值:可惜自从隋初经过《切韵》‘最小公倍式’的统一国音之后,这些方音韵书不幸全散佚了。”那么,要进行中古时期的方音的研究,或者说是当时单一音系的语音研究,就必须寻找其他的语音材料。敦煌文献为我们提供了进行这种研究的可能。自从上个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以来,敦煌文献的研究就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门,其原因在于,敦煌文献真实地记录了唐五代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为我们研究当时的实际现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作为不同于传世的韵书、韵图的敦煌语言文献,用于语言学研究,其独特之处在于:一是时代的确定性,能够反映唐五代时期的语言状况。二是地域的确定性,基本反映了七至十世纪敦煌的语言面貌。三是语言的真实性,反映的不仅是当时语言的类,还表现出实际语言的变化,为我们研究当时实际的活语言,提供了样本。四是资料的可靠性,没有经过长期的传世过程,保证了资料的可靠。基于此,我们选择了敦煌藏汉对音文献和敦煌变文、愿文的通假字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同《切韵》音系和现代敦煌语音的比较,勾勒出唐五代时期敦煌语音的概貌,并探讨实际的语音变化。本文主要的工作是:一、构拟唐五代时期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二、总结归纳当时连读音变的情况;三、对于当时重要的语音变化给予符合语言学理论的解释。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的方法和数据统计的方法。比较方法包括:一是将敦煌藏汉对音文献的情况和变文、愿文通假字的情况进行比较,二者性质不同,可以互补对方的缺陷;二是将敦煌文献的情况与《切韵》系统和现代敦煌方音进行比较,归纳出当时敦煌语音的声韵调系统;三是将我们所用的对音和通假字材料同前人使用敦煌押韵的材料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互为印证。对音和通假字材料较多,表现出的语音现象纷繁复杂,通过使用统计的方法将会避免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结论的偏差。对音和通假字的材料进行统计,采用基本数据统计。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论”。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使用的材料和研究方法,使用的记音符号。第二部分是“声母”。运用藏汉对音文献和变文、愿文通假字,总结出了唐五代时期敦煌语音的声母系统,并对声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从对音文献和通假字的情况来看,敦煌语音中声母系统已经发生了突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轻重唇分化,轻唇音已经变为[f]系。知组与章组合流,庄组部分字变为擦音后,也合并到知章组里,而庄组的塞擦音还保留着。娘母存在与否一直有争论,有人认为是为了系统的整齐强生分别,其实与泥母没有区别。从对音的情况看,娘母应该存在,它与泥母的区别很清楚,那就是泥母以鼻音或者前鼻塞音对,而娘母以前鼻塞擦音对,划然不混。日母字虽然以浊擦音[(?)]对音,但是通假字中绝不同船审禅等母混淆,同时还以鼻音身份对前一音节的韵尾产生影响,应该还是一个鼻音。第三部分是“韵母”。给当时语音的韵母系统进行了归纳整理,得出了39个韵部,这一结论与前人的研究有着较大的区别。主要原因在于对于材料有着不同的看法。研究韵母问题不能只是根据其对音或者通假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归并,而应该在归并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条分缕析,找出其不同点,通过上下联系,进而构拟出系统。韵母部分还对材料中突出的语音现象进行了探讨。敦煌文献中鼻音韵尾[(?)]在部分韵摄里有丢失的痕迹,这种现象与韵尾[(?)]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本部分还对入声韵尾性质、[j]韵头问题、四等韵有无韵头等问题做了探讨。第四部分是“声调”,对于敦煌语音中的声调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概括。主要探讨了声调的长短问题、声调的高低问题、入声字演变问题。通过对音材料中的元音重写和入声常作词头的现象,总结出上声最长,平声次之,去声较短,入声最短的规律。通过对音中清声母存在前加浊擦音[(?)]的现象,对照藏文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平声和入声较低的规律。对于入声字消失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探讨。入声字的消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限于材料的缺乏,其演变的过程一直难以理清。而藏汉对音文献中给我们以启发,使我们能够从中窥探到入声消失的痕迹。在入声字失落韵尾的过程中,频率和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入声韵尾就是从高频词“一、不、亦”开始的。而入声字消失又是与汉语双音节化以后形成的轻重音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五部分是“连读音变”。语言是一个活生生的现象的集合体,古代汉语中最为活跃的部分,由于材料所限制,往往被忽略了。本部分总结了敦煌文献中同化、异化、减音、增音和轻声等特殊音变现象,对于当时的语音进行了动态的描述,给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轻声现象找到了源头。第六部分是“结论”。对于文章所探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敦煌文献非常丰富,本文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做了初步研究,希望能对汉语的历史语音研究尽菲薄之力,同时希望语言学事业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