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癫癎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的治疗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韩晶,王倩,黄莹,张慧,郭毅[1](2019)在《长程视频脑电图在癫癎分型及预测药物治疗疗效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在癫癎分型及预测药物治疗疗效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癫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VEEG监测,分析患者癫癎发作类型、用药情况、VEEG癎样放电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0例患者中,经VEEG监测,42例显示癎样放电,8例无癎样放电;不同癫癎类型和不同用药情况下VEEG癎样放电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无癎样放电者总有效率为87.5%(7/8例),明显高于有癎样放电者64.3%(27/42例)(P<0.05);有癎样放电者与无癎样放电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EG监测可为癫癎患者发作分型及药物治疗起指导作用,有癎样放电者药物治疗有效率比无癎样放电者低。
刘青蕊,黄宝晨,孙吉林[2](2018)在《实用临床电生理学(续)》文中认为第一章脑电图学(五)癫癎术前评估确定是否手术治疗。四、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断中的应用从癫瘸学的角度,对临床发作性事件的诊断常常需要回答以下问题:①是否为癫癎发作?②是什么类型的癫癎发作?③脑电图放电与临床实践有什么关系?④应选择何种抗癫癎药物治疗?疗效如何?什么时间可以停药?EECG作为癫癎诊断中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
杨莉,李玉芬,徐丽云,徐那,韩玉增,王均林,宋纪国,华英,朱丽萍[3](2017)在《幼儿间断抽搐1年半伴发育落后》文中研究说明该文报道1例吡哆醇依赖性癫癎患儿。患儿女,2岁时因发育落后,间断抽搐1年半就诊。患儿新生儿期曾有"缺氧"病史,婴儿期早期即出现难以控制的惊厥发作,部分性发作为主,多次癫癎持续状态,多种抗癫癎药物均不能控制发作。发热感冒时抽搐发作频繁。治疗前后多次视频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查均正常。曾考虑诊断为Dravet综合征,后通过ALDH7A1基因检测确诊为吡哆醇依赖性癫癎。确诊后逐渐减停抗癫癎药物,仅单纯口服吡哆醇,发作基本控制。
白文红[4](2016)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癎患者减停药决策中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无发作3年以上隐源性癫癎患者减停药前24小时视频脑电图(24hVEEG)正常次数不同及减停药中、后24hVEEG变异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癫癎中心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无发作3年以上、24hVEEG每年1次且连续2次正常或1次正常减药的隐源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复发或2016年5月。采用卡方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复发率及累积复发率;单因素分析法筛出的危险因素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对危险度,p<0.05有意义。结果纳入95例,年龄9-45岁,随访至少1年,每年1次且连续2次24hVEEG正常组63例,复发率为9.5%(6/63);1次24h VEEG正常组32例,复发率为25%(8/32)。24hVEEG连续2次正常和仅1次正常减药后第6、12、18、24个月及终点两组累积复发率分别是1.6%vs 3.1%、3.2%vs 12.5%、4.9%vs 25%、5.5%vs 29.6%、10.9%vs 26.9%,且在随访至第18、24个月时两组累积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期起病(HR 2.404)、既往有减停药复发史(HR 7.186)和撤药中或后24hVEEG出现癫癎活动(HR 8.222)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撤药前24hVEEG正常为前提,撤药后24hVEEG出现异常与24hVEEG撤药前后始终保持正常患者的复发率分别是100%vs 5.0%(p=0.001)、80%vs15.38%(p=0.009)。结论每年1次且连续2次24hVEEG正常后撤药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以往报道的复发率,可作为无发作3年以上隐源性癫癎患者选择减停药时机的依据。青春期癫癎起病、既往有减停药复发史及减停药中、后24h VEEG有癫癎活动者复发风险高,减药需谨慎。
康晓刚,江文[5](2015)在《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诊断与脑电图判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繁多,目前尚缺乏公认的定义,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脑电图是诊断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必不可少的工具,已有学者建立了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脑电图诊断标准,但脑电图的判读具有主观性且大多数患者的脑电图变化缺乏特异性。在实际工作中,结合临床症状与相应的脑电图特征,同时观察二者对抗癫癎药物治疗的反应,是诊断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的理想方法。
张颖[6](2014)在《拉莫三嗪治疗育龄期女性癫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癫癎是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反复性、不可预知性以及治疗的长期性。目前,抗癫癎药物(anti epieptic drugs, AEDS)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自身周期性激素分泌以及癫癎、AEDS对于生殖和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育龄期女性癫癎患者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并可能影响其怀孕和生育的过程。因此,选择既能控制癫癎症状、又尽可能减少对生殖系统和性激素分泌影响的AEDS,用于育龄期女性患者的治疗是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拉莫三嗪是新型广谱AEDS,与传统AEDS相比,具有对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轻微,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较小的优点,因此成为育龄期女性癫癎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但有关其不良反应如皮疹、发热、嗜睡等的报道逐渐增多,其对孕妇的影响和胎儿的致畸性仍未完全清晰,且缺少国内大样本文献支持,因此,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目的:观察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育龄期女性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严格的入组及排除标准,确定年龄为15-49岁的女性癫癎患者120例,包括全面性发作30例,部分性发作90例。从观察期开始服用拉莫三嗪单药。给药方法:患者均以25mg/d剂量开始口服用药,根据患者具体发作情况每7-14d调整剂量,每次加量25mg/d,维持剂量为100-200mg/d。观察指标:记录患者达到稳定期后3个月内的癫癎发作次数,与服药前3个月的发作次数做对比。分别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同时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项复查,孕妇进行常规产检。结果:30例全面性发作育龄期女性癫癎患者,在稳定期3个月内的癫癎发作次数较基础期减少≥50%者24例(80.0%),无发作者10例(33.3%)。90例部分性发作育龄期女性癫癎患者,在稳定期3个月内的癫癎发作次数较基础期减少≥50%者70例(77.8%),无发作者27例(30%)。整体发作有效率为78.3%。随访期间内的3例孕妇,产检均无异常,所产新生儿健康无畸形。3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27.5%,未停药,减慢加药速度后好转,无重度不良反应发生。观察过程中拉莫三嗪1年的保留率为87.5%。结论:在本组病例中拉莫三嗪单药治疗除肌阵挛以外的全面性发作及部分性发作育龄期女性癫癎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安全性较高,对怀孕和生育过程影响较小,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用药。该组患者已分娩的3例婴儿发育正常,其它患者的数据还在长期随访中。
张丛,杨凤,张敬军[7](2013)在《难治性癫癎的研究》文中指出难治性癫癎是临床常见病,治疗困难,是国内外临床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之一。本文就难治性癫癎的病因、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宁红辉,肖波,崔蕾,赵琼,赵巨魁,李霜,佘彬彬[8](2013)在《脑卒中后癫癎患者7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癎患者的发作类型、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68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数据,总结脑卒中后癫癎的发病率、发作类型、脑电图特点及其治疗方案。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癎的发病率为11.47%(78/680),其中早发型癫癎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较多67.24%(39/58),晚发型癫癎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较多45%(9/20);脑出血患者继发癫癎的发病率(24/116,20.69%)高于脑梗死(48/460,10.43%)和蛛网膜下腔出血(6/104,5.77%)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以脑出血者易继发癫癎,且以单纯性部分发作多见;脑卒中后癫癎应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积极予以抗癫癎治疗。
杨雪,迟兆富[9](2012)在《癫癎共患病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癫癎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某些疾病易与癫癎共存于同一个体中,不同疾病之间难分主次、相互影响,称为癫癎共患病。其中以偏头痛、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障碍、认知损害、心理障碍、线粒体脑肌病等较为常见,癫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家族史、抗癫癎药物数量、发作控制情况等与共患病种类、数量,以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癫癎共患病在临床上较易误诊,可影响抗癫癎药物的治疗效果与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探讨癫癎与共患病的内在关系、充分认识癫癎共患病的临床特点,探索对癫癎与共患病协同治疗的适宜原则与措施,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抗癫癎药物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春,翟琼香,汤志鸿,卓木清[10](2012)在《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癫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与脑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1981年国际抗癫癎联盟制定的癫癎发作类型分类标准,共明确诊断190例癫癎患儿(强直-阵挛发作41例、强直性发作34例、阵挛性发作22例、肌阵挛发作12例、无张力性发作17例、失神发作22例、单纯部分性发作21例及复杂部分性发作21例),于癫癎发作72 h内施行长程视频脑电图观察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结果不同发作类型癫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其中以肌阵挛发作组[(32.42±6.62)ng/ml]水平最高,除与强直-阵挛发作组(P=0.062)外,与其他各发作类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其他各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秩相关分析显示,癫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长程视频脑电图异常程度呈正相关(r1=0.613,P=0.000)。结论癫癎发作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即升高,提示癫癎发作对患儿脑组织有一定损害;而且癫癎放电对神经元损害越严重、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升高越明显,不同发作类型中以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最高,提示这两种发作类型对脑组织的损害高于其他类型。
二、癫癎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的治疗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癫癎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的治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长程视频脑电图在癫癎分型及预测药物治疗疗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一、VEEG检测癎样放电情况 |
二、VEEG监测癎样放电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
三、VEEG监测癎样放电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关系 |
讨论 |
(2)实用临床电生理学(续)(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脑电图学 |
第五节儿童脑电图 |
(3)幼儿间断抽搐1年半伴发育落后(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
2 诊断思维 |
3 进一步检查 |
4 确诊依据 |
5 临床经过 |
6 讨论 |
7 结语 |
(4)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癎患者减停药决策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癫癎 |
1.1 流行病学资料 |
1.2 定义 |
1.3 病因、诊断及治疗 |
2. 癫癎患者减停药的获益、风险及指南推荐 |
2.1 癫癎患者减停药的获益 |
2.2 癫癎患者减停药的复发率及复发危险因素研究 |
2.3 癫癎患者减停药复发机制研究 |
2.4 ILAE关于减停药的推荐 |
3 EEG/VEEG在减停药中的指导价值 |
3.1 EEG复发预测价值 |
3.2 VEEG复发预测价值 |
3.3 ILAE推荐VEEG的临床应用 |
3.4 抗癫癎药物对EEG/VEEG的影响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分组 |
1.3 入组标准 |
2 方法 |
2.1 研究指标 |
2.2 VEEG设备与监测方法 |
2.3 减停药遵循原则及复发后处理 |
2.4 研究流程 |
2.5 偏倚及质控措施 |
2.6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两组癫癎减停药患者总体的基线期资料比较 |
3.2 24HVEEG连续2次与1次正常两组减停药复发率和累积复发率的比较 |
3.3 连续2次 24HVEEG正常组(每年1次)复发的6例患者减停药情况: |
3.4 每年1次仅末次 24HVEEG正常组复发的8例患者减停药情况: |
3.5 无发作3年以上、VEEG监测正常减停药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
3.6 停药后VEEG变化与癫癎复发的关系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诊断与脑电图判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定义与分型 |
二、脑电图诊断标准 |
三、脑电图判读及其误区 |
(6)拉莫三嗪治疗育龄期女性癫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引言 |
1. 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发作类型 |
2. 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给药方法 |
2.3 疗效指标 |
2.4 保留率 |
2.5 安全性评估 |
3. 结果 |
3.1 疗效分析 |
3.2 保留率分析 |
3.3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育龄期女性癫癎的特点 |
4.2 癫癎发病机制 |
4.3 拉莫三嗪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4.4 癫癎及 AEDS 对生殖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及拉莫三嗪的优势 |
4.5 癫癎及 AEDS 对怀孕和生育的影响及拉莫三嗪的优势 |
4.6 拉莫三嗪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
4.7 拉莫三嗪保留率对比研究 |
4.8 药物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
4.9 拉莫三嗪不良反应和处理 |
4.10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难治性癫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早期肌阵挛性脑病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Dravet综合征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进行性肌阵挛癫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婴儿游走性部分性癫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半侧惊厥-半侧瘫综合征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非进行性脑病的肌阵挛性癫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大田原综合征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West综合征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Lennox-Gastaut综合征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Rasmussen’s综合征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Kojewnikow综合征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结节性硬化症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Sturge-Weber综合征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颞叶内侧癫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Landau-Kleffner综合征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癫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 |
临床表现 |
脑电图 |
治疗及预后 |
四、癫癎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的治疗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长程视频脑电图在癫癎分型及预测药物治疗疗效中的应用[J]. 韩晶,王倩,黄莹,张慧,郭毅.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9(01)
- [2]实用临床电生理学(续)[J]. 刘青蕊,黄宝晨,孙吉林.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8(04)
- [3]幼儿间断抽搐1年半伴发育落后[J]. 杨莉,李玉芬,徐丽云,徐那,韩玉增,王均林,宋纪国,华英,朱丽萍.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01)
- [4]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癎患者减停药决策中的价值研究[D]. 白文红.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5]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诊断与脑电图判读[J]. 康晓刚,江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5(11)
- [6]拉莫三嗪治疗育龄期女性癫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D]. 张颖.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 [7]难治性癫癎的研究[J]. 张丛,杨凤,张敬军.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02)
- [8]脑卒中后癫癎患者78例临床分析[J]. 宁红辉,肖波,崔蕾,赵琼,赵巨魁,李霜,佘彬彬. 中国医师杂志, 2013(03)
- [9]癫癎共患病研究进展[J]. 杨雪,迟兆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2(05)
- [10]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研究[J]. 王春,翟琼香,汤志鸿,卓木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