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

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

论文摘要

以前,关于清代对外贸易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南沿海诸省,山东的对外贸易仍游离于学界的视野之外。其实,山东在清代对外贸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鲜明的特点。对清代山东外贸的研究,不仅可作为区域比较研究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廓清清代对外贸易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顺治十二年(1655年)之前,清朝是否真正实行过《大清律例》中的《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条例,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热点之一。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在处理山东即墨女姑口私贩日本案时,其量刑依据正是《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条例。这说明在顺治十二年之前,清朝就已开始对外贸进行管制。顺治十二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禁海期间,与闽、粤等东南沿海诸省相比,山东对外贸易政策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一是迁海晚。福建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己迁海,而山东则迟至康熙二年(1663年)。二是迁海力度小。福建等地迁海30到50里,而山东只将海岛中的居民迁入内地。三是开海早。山东开海是在康熙十八年初,比南方浙、闽、粤等省早5年。因此,禁海与迁海不是清政府的既定国策,而是为防范郑成功等抗清力量采取的临时措施。 清政府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颁布南洋禁航令的真实目的,既不是禁米出洋,也不是限制华侨在南洋聚集,而是防止在康熙帝年迈时发生骚乱。当时山东的两大事件对此决策产生了影响,一是废太子党与海寇的勾结叛乱,二是山东的礼仪之争。烟台开埠之前,登、莱、青三府海口就是商船辐辏之地。自咸丰九年(1859年)始,清政府陆续在烟台、龙口、铁门关、石岛、金家口和胶州的塔埠头开设厘局征收海税,金家口厘局下设青岛分局。此后,烟台、青岛才开埠。这说明西方国家不是为山东创造了一个新的港口体系,而是利用了原有的港口体系为其服务。1905年济南、周村、潍县的自开商埠限制了西方国家的贸易扩张,促进了山东对外贸易的发展。 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的兴盛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山东形成了南北两个层次分明,地理分布合理的港口体系。其次是贸易范围扩大到欧洲、美洲和非洲。再次是贸易规模增长迅速。清代山东传统手工业和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为外贸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沿海贸易又为外贸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从康熙开海到烟台开埠期间,山东通过上海、苏州、宁波等地进行的转口对外贸易尤为发达。烟台、青岛开埠后仍沿袭了这一传统的外贸形式,香港、上海和潮州成为山东对外贸易的三大中转港。1895年后,山东与日本、朝鲜的贸易额激增,使山东逐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清代以前山东对外贸易的特点
  • 一、早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二、发展过程曲折波动
  • 第二节 清代山东对外贸易学术史的简要回顾
  • 第一章 清代山东对外贸易政策的调适
  • 第一节 清初山东的“禁海”与“开海”
  • 第二节 从“南洋禁航令”到“六条防夷章程”
  • 第三节 沿海厘局的设立和烟台开埠
  • 第四节 德占胶州湾与自开商埠
  • 第二章 山东对外贸易的兴盛及原因
  • 第一节 山东对外贸易的兴盛
  • 一、对外贸易港的发展
  • 二、对外贸易范围的扩大
  • 三、贸易规模的增长
  • 第二节 山东对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
  • 二、沿海贸易的发展
  • 三、烟台、青岛开埠与香港、日本的崛起
  • 第三章 对外贸易与山东商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山东的外贸商人及商人组织
  • 一、对外贸易中的山东商人
  • 二、对外贸易中的华商组织
  • 三、对外贸易中的洋商与买办
  •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与商业的运营
  • 一、外贸商品的管理
  • 二、出口商品的购销
  • 三、金融资本的流动
  • 第四章 对外贸易与山东产业结构的嬗变
  • 第一节 手工业的改良及结构调整
  • 一、棉纺织业
  • 二、草帽辫和花边、发网业
  • 三、丝绸织造业
  • 四、豆制品加工业
  •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与农林牧渔业的改良
  • 一、农业的改良
  • 二、林果业新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三、畜牧渔业的改良
  • 第三节 对外贸易与矿冶业的发展
  • 一、五金及矿产品的输入
  • 二、机器采矿业的兴起
  • 三、矿产品机器加工业的初兴
  • 第四节 山东土鸦片的种植
  • 第五章 对外贸易与山东的财政和政治
  •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山东的财政
  • 一、对外贸易中的财政收入
  • 二、外贸收入在财政支出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与山东的政治
  • 一、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变
  • 二、政治斗争和政治局势对山东外贸的影响
  • 三、对外贸易与中外商民的保护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港航后勤服务要素与港口体系的协同效率研究[J]. 物流科技 2018(02)
    • [2].“大三通”背景下闽台港口体系结构演变及其空间对接研究[J]. 地理科学 2011(05)
    • [3].港口体系发展与港口地理研究综述[J]. 现代管理科学 2012(08)
    • [4].国外学者对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研究综述[J]. 物流技术 2008(08)
    • [5].世界航运企业重组及其对航运网络结构的影响——兼论对中国港口体系的影响[J]. 世界地理研究 2008(01)
    • [6].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体系演化研究——基于Logistics、Lotka-Volterra模型[J]. 运筹与管理 2018(08)
    • [7].港口体系层次结构分析方法探讨[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4(06)
    • [8].港口体系变迁与唐宋扬州盛衰[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0(01)
    • [9].“两港”整合意义重大[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9(09)
    • [10].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体系的空间布局演化[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7(04)
    • [11].长株潭港口的定位研究[J]. 中国港湾建设 2009(01)
    • [12].青岛“十二五”港口体系功能区划及战略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12)
    • [13].珠三角港口体系演化模型研究[J]. 热带地理 2013(02)
    • [14].港口体系演化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分析[J]. 人文地理 2011(03)
    • [15].辽宁省港口体系时空演化分析及驱动机制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3)
    • [16].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体系对东北区域经济的驱动作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7].黄河三角洲生态港口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 前沿 2010(11)
    • [18].青岛“十二五”港口体系功能区划及战略研究[J]. 中国港口 2009(12)
    • [19].1985年来环渤海地区港口体系位序—规模分布及作用机制[J]. 地理学报 2017(10)
    • [20].大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城规模耦合关系演化研究[J].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4)
    • [21].“十三五”时期港口发展的战略思路[J]. 综合运输 2016(11)
    • [22].环渤海地区港口体系与其城市经济的偏移增长及重心耦合态势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01)
    • [23].欧洲北部港口体系结构波动特征[J]. 世界地理研究 2012(04)
    • [24].“优港口”未来路在何方[J]. 中国港口 2012(11)
    • [25].闽台经济合作研究[J]. 经济地理 2008(06)
    • [26].南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力与方向评估[J]. 世界地理研究 2013(02)
    • [27].长三角港口体系主要货类结构时空演变分析[J]. 经济地理 2015(03)
    • [28].关于加强唐山经济隆起带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23)
    • [29].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群体系结构演化与竞争态势[J]. 经济地理 2014(06)
    • [30].粤港交通合作迎来新发展[J]. 珠江水运 2010(05)

    标签:;  ;  ;  ;  

    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