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节历史课课堂气氛的转变

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节历史课课堂气氛的转变

安徽省蒙城第八中学王丽

由于传统的原因,即使是文科生,也没有几个人真正喜欢历史课,只是因为高考才被迫去学。但到了高三,回忆高一高二所学,简直是云里雾里,老师每一轮复习基本如上新课。

今年我带了高一年级六个班的历史课,其中有一个班班主任是数学老师,他想力争把自己班变成理科班,所以一开学就对学生进行引导,向学生灌输“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于“政史地”,他居然说背这些知识没多大用处。故而在这个班上上政史地课时,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为了改变此状况,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做课堂主人,我针对他们班上的情况采取了各种措施,取得了不错效果。

起先,上课我都特意准备一两个笑话,说笑话时大多学生还会配合一下的,师生关系似乎瞬间融洽起来,但不过五分钟又恢复原样。一种“伎俩”用长了,学生也习以为常了。看来仅用说笑话的方式来调动课堂气氛是行不通了。我接着采用提问方式来引起学生高度注意,只要每次我一开口说“下面开始提问”,学生就开始紧张起来,总算有点知觉了,我暗暗得意。但接下来发生一件事又让我感到失败,在讲《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时,里面涉及到港澳台问题由来时,我认为这个问题不难,特别是香港问题的由来,因为这个知识点前面刚涉及过。当我提问时,下面同学叽叽喳喳的,其中有一个同学他给我的印象是知识面挺广的,我就点了他的名,他谦虚说:“我不会”。我鼓励他说:“试试吧,说错了没关系”。他说:“1841年通过《南京条约》赔款2000万银元给英国,割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澎湖列岛等给英国……”后面我实在听不下去了,我接过话就说:“你不喜欢历史没关系,但你不能篡改历史呀,你短短一句话犯了四个常识性错误。”其他同学这时来劲了,个个都以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这件事,至于错在哪里已不是他们关心的焦点了。而这时学生说:“我说过我不会,是你硬让我回答的……”看来我倒成了千古罪人了!提问的方式也告失败。

了解到学生爱听故事,备课时我特意准备几个与知识点相关的故事在上课时穿针引线地讲出来,例如在讲重庆谈判时我会穿插重庆民主人士询问毛泽东“万一国共谈判失败了,共产党有否信心打败国民党?”毛泽东用“毛、蒋”的姓来诙谐作答;在讲新中国外交时我会涉及周恩来接见基辛格时所用的外交手腕——“烤鸭外交”、“茅台外交”等等。这些虽能让课堂或多或少起一点波澜,但离我的期望值还很遥远。我决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增加对这门课的兴趣。征求学生们的同意后,在历史课代表的帮助下,我专门用一节课时间在本班开展一次关于历史小故事的演讲比赛,同学们对这件事的支持率挺高的,可真正开展起来让我的好心情降到冰点。我发现很少有同学主动上讲台,没办法我软硬手段都使出,响应者还是寥寥无几,最后在我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召下,终于有几个人跃跃欲试,可由于准备不充分,学生们不是忘了故事情节就是讲不圆满,以致出现冷场的现象。后来学生一致要求让我来给他们讲故事,结果还是我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看来进行这次活动的初衷泡汤了!

我咨询老教师,把一课知识点分成几个问题,让这个班学生分组讨论,想象中的激烈探讨的教学情形没有出现,又一次的失败了。

我不得不冷静地思考: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充当课堂主人,但当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时,我却只是把责任归咎于这个班的整体学习氛围不浓厚,归咎于学生死板,归咎于学校教学设施简陋、硬件设备缺乏……

我继续努力着,终于有了一节给我印象很深的课。内容是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成就,我引用了当时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的笑”的照片、引用了周总理与尼克松“历史性握手”的照片,还穿讲了周总理外交艺术的“三大策略”并结合当今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热点问题,并在适当的时间设问、提问,把多种手段同时运用起来!学生的兴趣全被我给吸引过来了,全被我给调动起来了,学生愿意配合了!

看来,教师不仅要备课本还要备学生,同时还要想出多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把知识点融会贯通,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回归课堂的本真。

标签:;  ;  ;  

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节历史课课堂气氛的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