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研究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是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落后的国家,严酷的国际竞争环境,代价日趋昂贵的资源开发,相对贫乏的教育资源,要持续发展,要有不竭的动力和活力,既不能扩张掠夺,也不能完全依靠国际市场,只有战略转移,尤其是教育的战略转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的道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竞争与合作的增强,区域高校通过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在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其他组织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增强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既是高校加快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全文共分为四章:第1章主要由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四个部分构成。第2章论述了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共享取得的成就,并指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存在共享意识淡薄,管理观念滞后、协调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综合协调能力弱、资源共享信息渠道不畅通、参与主体不足,未形成大社区资源共享机制等问题。第3章着重对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理念和具体原则进行了阐述。指出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必须坚持创新原则、讲求实用原则、质量效益原则、目标适度原则、体现特色原则。第4章则从完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加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健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保障机制、夯实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机制和细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高校微观运作机制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具体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和必要性分析
  • 2.1 目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 2.1.1 政府配置
  • 2.1.2 市场配置
  • 2.1.3 第三部门配置
  • 2.2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
  • 2.2.1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管理观念滞后
  • 2.2.2 协调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综合协调能力弱
  • 2.2.3 资源共享信息渠道不畅通,缺乏市场调节机制
  • 2.2.4 参与主体不足,未形成大社区资源共享机制
  • 2.3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积极作用
  • 2.3.1 协调作用
  • 2.3.2 规范作用
  • 2.3.3 稳定作用
  • 2.3.4 发展作用
  • 2.4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 2.4.1 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决定了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现实意义
  • 2.4.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要求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 2.4.3 高校财务危机的加剧与化解要求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 2.4.4 人才资源的不良竞争要求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 第3章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理念、原则和条件
  • 3.1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理念
  • 3.1.1 高等教育公平竞争的理念
  • 3.1.2 “教师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 3.2 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3.2.1 坚持创新原则
  • 3.2.2 讲求实用原则
  • 3.2.3 质量效益原则
  • 3.2.4 目标适度原则
  • 3.2.5 体现特色原则
  • 3.3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条件
  • 3.3.1 普遍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 3.3.2 健全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 3.3.3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政策的统筹得力
  • 3.3.4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法制建设得以落实
  • 第4章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具体措施
  • 4.1 完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
  • 4.1.1 加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法规政策体系建设
  • 4.1.2 建立财政支持和金融风险投资等配套保护政策
  • 4.1.3 制定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人事管理制度
  • 4.2 加强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 4.2.1 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机制
  • 4.2.2 政府宏观调控协调机制
  • 4.2.3 政府宏观调控激励机制
  • 4.3 健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保障机制
  • 4.3.1 建立权威性的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协调机构
  • 4.3.2 建立和推广区域内各高校间学分互认制度
  • 4.3.3 积极开展区域内各高校间课程资源的共享
  • 4.4 夯实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机制
  • 4.4.1 利用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 4.4.2 重视网络技术在资源共享中的充分应用
  • 4.4.3 运用绩效指标对资源共享质量进行评估
  • 4.5 细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高校微观运作机制
  • 4.5.1 高校微观运作控制机制
  • 4.5.2 高校微观运作评估反馈机制
  • 4.5.3 高校微观运作预警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及处理[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17)
    • [2].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教育资源共享[J]. 人民论坛 2020(14)
    • [3].新媒体视域下美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策略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高教学刊 2020(01)
    • [4].基于私有云的教育资源共享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0(08)
    • [5].我国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 轻工科技 2020(08)
    • [6].开放大学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路径研究[J].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9(03)
    • [7].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实拷问及解决路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5)
    • [8].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探析——分布式领导的视角[J].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4)
    • [9].云计算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中的应用[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7(02)
    • [10].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制度变革:从科层制到社群化[J].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5)
    • [11].面向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共享云平台的构建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 [12].浅析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02)
    • [13].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J]. 教育与职业 2016(09)
    • [14].创客空间:高校图书馆通识教育资源共享新途径[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12)
    • [15].中美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对比分析——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三)[J].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3)
    • [16].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策略[J]. 高等农业教育 2015(02)
    • [17].大连市开发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研究[J]. 今日财富 2020(02)
    • [18].京津冀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08)
    • [19].教育资源共享有朵“云”[J]. 教育家 2020(35)
    • [20].中外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经验与启示[J]. 知识文库 2016(15)
    • [21].西部偏远地区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J]. 新校园(阅读) 2016(09)
    • [22].互联网+与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共享深度融合下职业教育变革的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11)
    • [23].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数字课堂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7(04)
    • [24].计算机在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7(06)
    • [25].刍议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J]. 报刊荟萃 2017(11)
    • [26].大数据时代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J]. 新课程学习(下) 2014(11)
    • [27].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科学的视角[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05)
    • [28].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理念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07)
    • [29].互联网+乡村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策略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12)
    • [30].知识付费经济背景下教育资源共享网上平台的构建研究[J]. 市场周刊 2020(01)

    标签:;  ;  ;  ;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