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分段性论文-袁坤平,王岳鹏,商国玺,周红波,白建朴

构造分段性论文-袁坤平,王岳鹏,商国玺,周红波,白建朴

导读:本文包含了构造分段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库车克拉苏地区,双滑脱层间构造,走滑断层,古构造背景

构造分段性论文文献综述

袁坤平,王岳鹏,商国玺,周红波,白建朴[1](2016)在《克拉苏地区双滑脱层间构造分段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地区双滑脱层间构造是主要勘探目标,但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构造变形机理复杂,分段依据不充分,制约了区带评价。通过地质条件分析明确了古构造背景和下滑脱层分布是双滑脱层间构造分段的主控因素,深化了该区各段应力机制及构造变形差异性认识。探索应用了"多种信息相结合、叁大构造层一体式"的双滑脱层间构造走滑断裂识别技术,并最终完成了克拉苏地区双滑脱层间构造分段性研究,重新建立了自西往东各区段的构造模式,将克拉苏自西往东划分为5段并完成了区带评价。(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毕素萍,潘懋,夏朝辉,张铭,张文起[2](2016)在《南海西南部西纳土纳盆地中部走滑构造带分段性及对油气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南海西南部印度尼西亚纳土纳群岛西侧西纳土纳盆地走滑构造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对研究区叁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分析,并结合切片和剖面特征对走滑构造进行了刻画。研究表明盆地中部中新世晚期发育北西向右旋走滑构造,由南东向北西,构造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其平面、剖面特征及活动强度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东段平面上为平直的、贯通的主干走滑断裂和雁列断层组,剖面上为花状构造;中段平面上为S型贯通的主干走滑断裂和雁列断层组,剖面上为花状构造;而西段平面上为雁列构造,没有贯通的主干走滑断裂,剖面上主要为断阶组合。推测走滑构造的分段性受走滑强度、断层几何形态和盖层厚度的影响,并对圈闭形成和油气运移、聚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6年03期)

孟文,陈群策,吴满路,李国岐,秦向辉[3](2013)在《龙门山断裂带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分段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与华南地块之间.由后山断裂、中央断裂、前山断裂和山前隐伏断裂四条主断裂组成.其活动性具有明显的分段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构造应力的角度对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段性进行分析研究,以茂县-汶川区段和大邑-映秀区段为界将龙门山断裂带划分为叁段:北段、中段和南段,且中段是南、北两段的过渡部位.从应力的量值看,龙门山断裂带整体应力状态表现为σH>σh>σv,表明水平应力作用占主导.50~100m深度范围内,北段的应力值明显高于南段.100~200m深度范围内,南段的应力值反而高过北段.且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应力作用强度高于北段,随深度的增加越发明显.从应力方向看,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W-NWW向,而北段为NE-NEE向.北、中两段的分界区段应力方向体现了由南段NWW向到北段NEE向转换的特征.应力方向由南到北发生NW向到NE向转变的特征与该区震源机制解反映的主压应力方向较为一致.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受岷山隆起及虎牙断裂影响明显,深部构造或与中南段分离,脱离松潘-甘孜褶皱带的控制,大地震释放的应力比较充分,而南段应力并未充分释放,且震后应力已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重积累,积累能量的程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强.(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3年03期)

盛书中,万永革[4](2012)在《由构造应力场研究汶川地震断层的分段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构造应力场均匀性对断层或板块边界进行分段的方法,利用"裁剪-粘贴"法给出的余震震源机制解资料,进一步从应力场角度确定汶川地震发震断层南、北段分界点位置及南、北段震后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发震断层南、北段分界点位于北川附近,与先前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南、北段震后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南、北段的最大主应力轴方位均呈北东东向,且近水平.南、北段应力场反演的平均拟合残差和置信区间均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南、北段内应力场不均匀性造成的.因为本文仅由大余震给出了震源断层的一级分段,南、北段内应做进一步的细分.(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陈洪德,徐胜林,林良彪,侯明才,陈安清[5](2011)在《龙门山造山带晚叁迭世构造隆升的分段性及层序充填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类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为一个典型的盆—山系统。从川西地区的层序充填特征出发,分析了龙门山造山带晚叁迭世隆升作用与川西类前陆盆地充填过程的耦合关系。认为盆内充填的由砂砾岩组成的类磨拉石建造和叁个结构明显的构造层序,反映了龙门山晚叁迭世隆升强度的幕次变化;同时盆地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层序结构的差异性揭示了龙门山造山带隆升分段性: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北段于小塘子期(TS1BW)开始隆升,向盆地供源,形成以中细粒沉积物为特征的叁角洲沉积,区别于盆地中部和南部地区来自东部川中古隆起的碎屑沉积物;须叁期(TS2BW),南部地区以发育来自西部造山带的低成熟度砂岩为特征,标志着龙门山南段亦开始隆升;由于须叁(TS2BW)与须四(TS3BE)间的安县运动,中段的海湾消失,龙门山全面隆升,前陆盆地最终成型,形成山前带状展布的河流—叁角洲体系。(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韩孔艳[6](2009)在《张家口—渤海构造带的分段性与地震活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家口-渤海构造带是华北乃至我国东部地区一条非常重要的北西向活动构造带,也是我国着名的强震集中带。带内的构造新活动和地震活动性与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及环渤海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及防震减灾工作密切相关,选择张渤带作为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该构造带的分段活动性状及其地震活动特征对于科学评价华北北部地区的地震危险性、预防和减轻该地区的地震灾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表明,活动断裂带或构造带一般均具有明显的分段活动特征,分段性是活动断裂(构造)带的重要活动习性之一。大量野外考察和研究资料显示,张渤带规模巨大,结构构造复杂,沿走向在多处与北东向断裂带形成交汇,其构造新活动具有显着的分段活动性质,不同地段地质、地貌、地震活动特征等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构造带的这种分段性为地震预测特别是强震发生地点的合理判定提供了科学思路和依据。本文在全面收集、整理地质、地貌、地壳形变、地球物理、深部构造、地震活动等方面资料与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张渤带的空间展布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它的分段活动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张渤带的地震活动特征、强震迁移演化规律和各构造段的地震危险性等问题。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如下。1、依据地质、地貌、带内北西向活动断裂和深凹陷的分布、航磁异常、重力异常、地壳形变、深部构造以及中、小地震活动分布图像等资料,对张家口-渤海构造带的空间展布范围进行了较详细的界定。结果显示,张渤带北西起自张北一带,东南至渤海海峡一带,全长约900公里;张渤带的宽度较大,且各地不一,总体上北西窄、东南宽,最窄处仅约60公里,最宽处达190余公里。2、对张渤带的构造分段活动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地质、地貌、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深部构造、地震活动性以及北西与北东向断裂的交切关系等资料和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同时根据地震活动特点并考虑地震活动性统计分析的需要,对分段边界进行合理归属,最终将张渤构造带划分为四个段落,由北西到东南依次为张家口段(西段)、北京段(中西段)、唐山段(中东段)和蓬莱段(东段)。这四个构造段在强震活动期、幕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特征。3、张渤带的地震活动自1484年以来存在两个活跃期,分别对应华北地区的第叁和第四活跃期。在第叁活跃期内,该带5.5级以上地震活动明显的表现为成丛性,丛与丛之间近乎准周期分布;而在第四活跃期内,5.5级以上地震大体存在准周期性,时间间隔在22~34年之间。另外,张渤带四个段内5.5级以上地震存在3种迁移现象,即临段迁移,跨段迁移及单段内部迁移。4、同一地震活跃期和不同地震活跃期张渤带各构造段的地震活动强度均不相同,可以明显识别出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主活动段和发生6级左右以下地震的参与活动段。在华北第叁活跃期内,主活动段为北京段和蓬莱段,参与活动段为张家口段和唐山段;在第四活跃期内,主活动段变为唐山段,参与活动段为北京段和蓬莱段,张家口段可能为未来潜在的主活动段,显示了强震在段间的群体迁移性质。5、根据上述单个地震迁移和群体地震迁移的特点,推测下一次5.5级以上地震迁至张家口段或北京段的可能性较大,但未来数年内发震的可能性并不大,特别是北京段在目前所处的华北第四活跃期内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本论文还分析了张渤带各段落典型历史地震的孕震和发震构造。在张渤带内,强震的孕育与发生受控于北东向和北西向活动断裂的共同作用,北东向断裂一般为发震断裂,北西向断裂一般为控震断裂,二者共同决定了强震发生的空间位置。最后,还运用主活动段发生大震可缓解相邻段应力积累及“平行断层同旋减震”的原理对张渤带主活动段与参与活动段交替现象进行了解释。(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刊2009-06-01)

马宗晋,曲国胜,李涛,赵瑞斌,许建东[7](2008)在《准噶尔盆地盆山构造耦合与分段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海西运动以来,准噶尔盆地边缘构造带经历了海西运动期强耦合为主阶段、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弱耦合及调整阶段、新近纪南缘单边盆山强耦合阶段;边缘构造带活动强度自海西运动期以来呈明显下降态势,至中生代为低平缓弱活动调整态,新生代造山期强度又呈回升状,但未达到海西运动期水平,呈现强-弱-强的叁阶段式演化特点。准噶尔盆地的6边形边缘带划分为6个边缘构造带分段构造组合: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南缘东段、准东隆起西缘段、乌伦古边缘构造段、加依尔山边缘段和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段。各构造段表现出明显的构造样式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为推覆前方无约束的舒展逆冲推覆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为指向前陆的强约束逆冲推覆构造;准东隆起西缘段为隆升背景上的东西向水平挤压变形带;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段(乌伦古边缘构造段)为多层滑脱面断坡控制的膝折型断阶和断坪控制的基底凹陷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为多期次不同规模的逆冲和推覆迭置系统,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段为隆升背景下侧向挤压的断弯-断展机制的膝折带构造。(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08年03期)

谭开俊,张帆,赵应成,谈继强,关银录[8](2008)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特征分段性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认为,不同构造段构造运动的方式和规模对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造就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沉积盖层中不同时代的岩层厚度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由于叁个断裂带所处的构造部位不同,其断面产状、变形样式和变形程度也不同。由于叁大断裂带主体走向发生了改变,在转折端部位形成了复杂的变形区,即两端粗、中间细的"骨节构造"。构造活动的分段性具有双重含义,即空间上的分段性与时间上的分段性。空间上的分段性主要表现为在同一时代,不同构造段、亚段的构造活动强度、构造样式以及形成机制具有明显的不同;时间上的分段性主要表现为在同一构造段不同活动时期,其活动强度和活动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08年02期)

张学民,崔立敏,刁桂苓,张丛珍,李永红[9](2007)在《太行山构造带壳幔结构分段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利用纯S波波形反演和T函数法计算了太行山构造带及其邻近地区100km以上的壳幔剪切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太行山构造带在南、中、北段的壳幔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南段邢台邯郸地区地壳中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下地壳存在一个厚度近10km的低速层;中段石家庄—保定地区靠近山脉的各台地壳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越向盆地区发展,结构愈加复杂化;北段到达北京地区,由于该区是太行山与燕山构造带的交汇地区,中下地壳出现薄高低速转换层位,呈现不稳定状态。沿太行山构造带东缘是地震活动带-河北平原地震带,通过对比速度结构与地震空间分布,发现不同区段小震分布特点与地下低速或不稳定结构关系密切。结合该区域上地幔速度结构特征,认为太行山中段与华北地区中新生代以来的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运动关系密切,而南北两段当前地幔物质比较活跃,构造运动相对更为强烈。(本文来源于《华北地震科学》期刊2007年04期)

汤良杰,李京昌,余一欣,王清华,杨文静[10](2006)在《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盐构造差异变形和分段性特征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GIS分析、叁维可视化分析、盐相关构造变形样式的探讨、平衡剖面分析以及缩短量和缩短率的估算,表明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盐构造具有明显的差异变形和分段性特征。差异变形主要表现为纵向上不同层次变形的差异性以及平面上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分段性。段与段的分界一般为走滑断层,在野外可见大量断层叁角面、擦痕、阶步、错断的山脊和河谷等现象,地貌GIS分析可以揭示一些构造分段的细节特征,叁维可视化反映了隐伏的残留盐枕的分段性。不同的段具有迥然不同的构造变形样式,平衡剖面分析可以估算出不同段落缩短量和缩短率的明显差异。盐构造差异变形和分段性的形成一方面受控于天山造山带的分段性活动过程,还和盐岩层本身的沉积学特征及盐体展布格局有关,同时还明显受到基底构造的控制,与基底古隆起、基底断裂及古构造断坡的发育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构造分段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南海西南部印度尼西亚纳土纳群岛西侧西纳土纳盆地走滑构造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对研究区叁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分析,并结合切片和剖面特征对走滑构造进行了刻画。研究表明盆地中部中新世晚期发育北西向右旋走滑构造,由南东向北西,构造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其平面、剖面特征及活动强度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东段平面上为平直的、贯通的主干走滑断裂和雁列断层组,剖面上为花状构造;中段平面上为S型贯通的主干走滑断裂和雁列断层组,剖面上为花状构造;而西段平面上为雁列构造,没有贯通的主干走滑断裂,剖面上主要为断阶组合。推测走滑构造的分段性受走滑强度、断层几何形态和盖层厚度的影响,并对圈闭形成和油气运移、聚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构造分段性论文参考文献

[1].袁坤平,王岳鹏,商国玺,周红波,白建朴.克拉苏地区双滑脱层间构造分段性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6

[2].毕素萍,潘懋,夏朝辉,张铭,张文起.南海西南部西纳土纳盆地中部走滑构造带分段性及对油气控制作用[J].地质论评.2016

[3].孟文,陈群策,吴满路,李国岐,秦向辉.龙门山断裂带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分段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

[4].盛书中,万永革.由构造应力场研究汶川地震断层的分段性[J].地震学报.2012

[5].陈洪德,徐胜林,林良彪,侯明才,陈安清.龙门山造山带晚叁迭世构造隆升的分段性及层序充填响应[J].沉积学报.2011

[6].韩孔艳.张家口—渤海构造带的分段性与地震活动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9

[7].马宗晋,曲国胜,李涛,赵瑞斌,许建东.准噶尔盆地盆山构造耦合与分段性[J].新疆石油地质.2008

[8].谭开俊,张帆,赵应成,谈继强,关银录.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特征分段性对比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

[9].张学民,崔立敏,刁桂苓,张丛珍,李永红.太行山构造带壳幔结构分段性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2007

[10].汤良杰,李京昌,余一欣,王清华,杨文静.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盐构造差异变形和分段性特征探讨[J].地质学报.2006

标签:;  ;  ;  ;  

构造分段性论文-袁坤平,王岳鹏,商国玺,周红波,白建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