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淋巴管生成关系研究

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淋巴管生成关系研究

论文题目: 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淋巴管生成关系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肿瘤学

作者: 黄国平

导师: 范跃祖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淋巴结微转移,淋巴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微淋巴管密度

文献来源: 同济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人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和癌旁微淋巴管密度与癌组织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VEGFR-3的表达,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机制。方法应用CEA、CK20免疫组化检测35例Dukes B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情况,5’-Nase-酶组织化学技术对80例大肠癌癌旁组织进行淋巴管染色,光镜下测定癌旁组织微淋巴管密度;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经病理确诊的8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的VEGF-C、VEGF-D、VEGFR-3蛋白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新鲜大肠癌组织标本VEGF-C mRNA、VEGF-D mRNA、VEGFR-3 mRNA的表达;分析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大肠癌淋巴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癌旁微淋巴管密度相关性;并收集、记录、分析大肠癌Dukes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随访术后生存情况。结果①35例Dukes B期大肠癌淋巴结(共207枚),CEA检测25.71%(9/35)病例和9.17%(19/207)淋巴结存在微转移,CK20检测28.57%(10/35)病例和11.11%(23/207)淋巴结存在微转移。②在80例大肠癌标本中,癌旁微淋巴管密度为9.76±2.85/视野。癌旁微淋巴管密度与淋巴转移、肝肺转移、Dukes分期、分化程度、预后相关。③80例大肠癌标本中,39例(48.75%)VEGF-C染色阳性,VEGF-C mRNA的表达与VEGF-C蛋白的表达基本一致,VEGF-C的表达与淋巴转移、Dukes分期、预后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VEGF-C是大肠癌患者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④80例大肠癌标本中,45例(56.25%)VEGF-D染色阳性,VEGF-D mRNA的表达与VEGF-D蛋白的表达基本一致,VEGF-D的表达与淋巴转移、Dukes分期相关。⑤80例大肠癌标本中,31例(38.75%)VEGFR-3染色阳性,VEGFR-3 mRNA的表达与VEGFR-3蛋白的表达基本一致,VEGFR-3的表达与淋巴转移、Dukes分期、预后相关。⑥大肠癌癌旁微淋巴管密度与VEGF-C、VEGF-D、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⑦VEGFR-3的表达与VEGF-C、VEGF-D之间均存在相关性,VEGF-C的表达与VEGF-D无相关性。⑧35例Dukes B期大肠癌淋巴结10例微转移检测阳性,阳性组癌旁微淋巴管密度、VEGF-C、VEGFR-3表达与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VEGF-D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①CEA、CK20免疫组化方法可检出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对大肠癌的分期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其中以CK20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②在人大肠癌中,VEGF-C、VEGF-D、VEGFR-3表达、癌旁微淋巴管密度明显升高,与淋巴结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VEGF-C表达是大肠癌患者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VEGF-C、VEGF-D/VEGFR-3信号传导机制促进淋巴管生成,导致癌旁微淋巴管密度升高。③大肠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微转移密切相关,促进大肠癌淋巴转移。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意义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3章 大肠癌淋巴管密度、淋巴管生成因子检测及意义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淋巴管生成相关性探讨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8-01-02

参考文献

  • [1].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研究[D]. 谷建斌.河北医科大学2003
  • [2].不同年龄组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 刘秀兰.泸州医学院2014
  • [3].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表达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D]. 刘敏.山东大学2006
  • [4].大肠癌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 蔡剑.浙江大学2001
  • [5].大肠癌术后化疗后转移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 曾秀娣.暨南大学2015
  • [6].散发性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D]. 胡家萍.江西医学院2000
  • [7].门静脉插管化疗对大肠癌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D]. 袁波.江西医学院2003
  • [8].VEGF、M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D]. 刘伟.郑州大学2002
  • [9].胆石症并发原发性大肠癌临床分析[D]. 梁玉萍.吉林大学2014
  • [10].大肠癌术后肝转移高危因素分析[D]. 蒋玥.大连医科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VEGF-C、VEGFR-3、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郭方东.大连医科大学2009
  • [2].直肠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D]. 朱广玉.安徽医科大学2010
  • [3].VEGF-C、VEGF-D和FLT-4与大肠癌淋巴转移及预后的关系[D]. 杨诚.青岛大学2007
  • [4].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和临床意义[D]. 高宗侠.安徽医科大学2008
  • [5].进展期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探讨[D]. 林春城.福建医科大学2009
  • [6].大肠癌淋巴管生成相关基因分析[D]. 季兵.天津医科大学2009
  • [7].大肠癌淋巴管生成机制与淋巴管密度的研究[D]. 巩发才.天津医科大学2009
  • [8].脂质体和厚朴酚抗肿瘤淋巴管生成和转移的研究[D]. 文静.四川大学2007
  • [9].缓释5-FU植入化疗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及对直肠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朱雯怡.同济大学2007
  • [10].VEGF-C、VEGFR-3与大肠癌淋巴转移关系的研究[D]. 陈嘉希.南昌大学2006

标签:;  ;  ;  ;  ;  ;  

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与淋巴管生成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