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生理特性论文-周婵,张卓,赵荣萍,樊艳勤,王艺诺

水分生理特性论文-周婵,张卓,赵荣萍,樊艳勤,王艺诺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分生理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羊草,生态型,水分,干旱

水分生理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周婵,张卓,赵荣萍,樊艳勤,王艺诺[1](2019)在《松嫩平原两个生态型羊草水分生理特性对CO_2倍增和干旱胁迫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盆栽法对灰绿色和黄绿色生态型羊草在干旱和CO_2倍增交互胁迫条件下的水分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照和700μmol/mol CO_2胁迫条件下,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与干旱胁迫胁强之间的关系呈直线变化,多数达到显着或极显着相关.灰绿型羊草的水分利用效率随干旱胁迫的增加速率比黄绿型羊草高,黄绿型羊草气孔导度对干旱胁迫的下降速率高于灰绿型.两个生态型羊草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之间具有显着差异.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的1龄和2龄植株在700μmol/mol CO_2胁迫时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对照,气孔导度低于350μmol/mol CO_2胁迫时.t检验结果表明,在350,700μmol/mol CO_2胁迫条件下,两个生态型的1龄、2龄植株间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差异显着.由此表明干旱条件对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的1龄、2龄植株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有显着影响,两个生态型的1龄、2龄植株之间具有显着差异,灰绿型羊草水分利用能力高于黄绿型羊草.CO_2倍增胁迫对干旱条件下两个生态型羊草植株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徐舟影,肖宗,何聪,林云,李静[2](2019)在《3种水分条件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对芦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3种水分条件下接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沙门外瓶柄霉(Exophiala salmonis)对芦苇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从芦苇生长指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研究DSE对芦苇幼苗的接种效应。[结果]在水分正常条件下,接种DSE的芦苇幼苗生物量增加21.8%,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9.1%,脯氨酸大幅增加70.2%,SOD活性提高27.7%,CAT活性提高18.4%(P<0.05);水淹胁迫下,接种DSE后芦苇与对照相比在生物量、地径、叶绿素含量方面差异显着(P<0.05),分别增加了42.8%、14.3%和34.4%,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则分别降低20.7%和11.0%;干旱胁迫下,接种DSE后芦苇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减少13.3%和23.2%,可溶性糖、SOD和CAT分别降低17.7%、73.7%和10.8%,MDA含量反而提高40.3%(P<0.05)。[结论]在正常水分下,接种DSE对宿主生长和光合作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都有显着提高;水淹胁迫下,接种DSE对芦苇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可通过渗透调节作用降低水淹环境对植物的伤害;干旱胁迫下,芦苇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作用和抗氧化能力均有所降低,抗旱性与抗逆性也都有所下降,此条件下DSE对芦苇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接种DSE和不同水分条件均对芦苇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产生显着影响(P<0.05),其中水分条件对芦苇的苗高、地径、鲜重和MDA含量产生极显着影响(P<0.001),接种DSE对芦苇根系活力、可溶性糖、SOD和CAT含量有极显着影响(P<0.001)。(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李鸿平,崔宁博,陈昱辛[3](2019)在《低压滴灌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柑橘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找适宜的低压滴灌节水模式。【方法】以8 a生"不知火"柑橘为试材,2017—2018年在柑橘抽梢开花期(Ⅰ)、幼果期(Ⅱ)、果实膨大期(Ⅲ)和果实成熟期(Ⅳ)各设置4个亏水处理,即轻度亏水(LD)、中度亏水(MD1)、偏重度亏水(MD2)和重度亏水(SD)处理,并设置1个对照(CK,充分灌水)。探究了低压滴灌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柑橘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Ⅰ期MD1和LD处理对H_2O_2量、GSH量和PRO量并没有显着影响,但可以显着提高NR活性和产量,分别较CK提高20.9%和21.7%以及5.1%和3.1%;在Ⅱ期进行MD1和LD处理对灌水后的H_2O_2量和GSH量以及PRO量、NR活性和产量都没有显着影响,但可以显着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Ⅲ期进行水分亏缺会导致H_2O_2量和GSH量以及PRO量上升,以及NR活性和产量的下降;在Ⅳ期进行LD处理的H_2O_2、GSH、PRO、NR活性和产量均与CK处理无显着差异,但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结论】Ⅰ期中度亏水处理(Ⅰ-MD1),Ⅱ期轻度亏水处理(Ⅱ-LD),Ⅲ期充分灌溉,Ⅳ期轻度亏水处理(Ⅳ-LD)在维持柑橘叶片生理活性的同时,可以获得最高产量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是适合低压滴灌柑橘的灌溉方式。(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韩志平,张海霞,张巽,梁艳花[4](2019)在《水分胁迫对黍子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晋黍8号"黍子幼苗为材料,在大棚内采用盆栽砂培法浇灌营养液,设置重旱、轻旱、正常灌溉、轻涝和重涝5个处理,植株二叶一心时开始胁迫处理,于处理后20d测定植株形态指标、生物量和含水量、叶片质膜透性、光合色素、丙二醛、抗坏血酸、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研究水分胁迫对黍子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灌溉下黍子幼苗生长最好,株高、茎粗、茎节数、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及根系、茎叶、穗的鲜质量、干质量均最大,干旱和涝害下幼苗各形态指标和生物量均明显降低,且重旱和重涝下比轻旱和轻涝下降低更明显;根系、茎叶和穗的含水量在干旱下均明显降低,涝害下表现各不相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在干旱下显着降低而涝害下无明显变化,质膜透性、丙二醛、抗坏血酸和脯氨酸含量在干旱和涝害下明显增加,且重旱和重涝下比轻旱和轻涝下增加更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下明显增加而在涝害下明显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旱下显着降低而在涝害下无显着变化。研究说明,干旱和涝害均对黍子幼苗造成过氧化伤害,抗氧化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随之增加,但是抗氧化物质的增加并不能完全消除胁迫导致的过氧化伤害,加上光合能力降低,使黍子植株生长显着抑制。在本试验条件下,干旱胁迫对黍子幼苗的伤害比涝害严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9年08期)

郑鹏丽,黄晓蓉,费永俊,周明芹[5](2019)在《水分胁迫对桢楠幼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年生桢楠幼树为材料,采用双套盆法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水涝、水渍、自然条件和干旱),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桢楠幼树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桢楠幼树的培育及其人工林科学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抑制了桢楠幼树的生长,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发黄、下垂等症状;胁迫解除后,植株症状减轻,但水涝条件下植株存活率仅为56.38%;2)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桢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SP)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水涝胁迫下变化幅度最为显着;3)在水分胁迫件下,桢楠幼树的MDA含量显着增多,整体变现为:水涝>水渍>干旱>对照。胁迫解除后,桢楠幼树MD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植株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和抗水渍能力;4)涝渍和干旱引起的水分胁迫会导致桢楠幼树的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且胁迫第50 d表现为水涝<水渍<干旱<对照,说明水涝对其伤害最深,但胞间CO2浓度(Ci)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综合各指标说明,桢楠幼树不耐长时间水涝,因此,在桢楠育苗中,应严格采取排水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艺,张弛,丁贵杰,黎之骞[6](2019)在《干旱胁迫对马尾松菌根化苗木水分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1年生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6个接种处理,分别为牛肝菌7 Suillus luteus,牛肝菌1,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 Strain Pt 715,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Strain Cg SIV和对照(不接种);4个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正常(65±5)%、轻度胁迫(50±5)%、中度胁迫(35±5)%和重度胁迫(25±5)%,比较分析马尾松菌根化及非菌根化苗木,在干旱胁迫下水分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通过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束缚水含量,降低苗木水势、自由水和水分饱和亏缺,从而改善苗木水分状况,增强苗木保水能力;外生菌根真菌增加了苗木叶绿素含量,提高了苗木光合速率,各处理间差异显着(P <0.05)。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使菌根化苗木的光合速率增强,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资源利用效率也提高,从而降低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和光合耗氧量,减少气孔对水分的阻力,提高菌根化苗木的含水量;马尾松菌根化苗木主要是通过提高光合利用效率来适应干旱环境,其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为:牛肝菌1>土生空团菌>牛肝菌7>鸡油菌>彩色豆马勃>对照。(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张继波,薛晓萍,李楠,李鸿怡,张磊[7](2019)在《干旱胁迫对冬小麦水分关键期的生理特性和物质生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于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连续2个冬小麦生长季在自动控制遮雨棚内的水分控制场进行,以"齐麦2号"为试材,在水分关键期(拔节期—扬花期)设计5个梯度水分处理(T1处于适宜水平,T2、T3、T4、T5分别按照水分关键期常年降水量减少20%、50%、75%、100%进行一次性补水)和1个雨养对照的水分控制试验,模拟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水分关键期冬小麦叶片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会造成冬小麦叶片P_(max)、Gs、Ci降低,Ls升高,气孔因素是导致冬小麦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叶片Ci升高,Ls降低,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冬小麦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轻度干旱胁迫会迫使冬小麦叶片SOD酶、POD酶、CAT酶活性显着升高,从而减轻MDA含量升高对冬小麦叶片膜系统的损伤,复水后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均可恢复至正常水平,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叶片SOD酶、POD酶、CAT酶活性受到抑制,无法清除叶片内过多的MDA,复水后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叶片膜系统遭受不可逆的破坏。此外,水分关键期干旱胁迫还导致冬小麦灌浆速率、千粒重、穗粒数显着降低、不孕穗率升高,理论产量大幅降低。(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程铭慧[8](2019)在《时空亏缺灌溉对玉米生长、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如今国内外大力的推行节水农业。而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技术(APRI)作为一种有效可行的节水灌水方式,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APRI这一空间亏缺和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这一时间亏缺相结合的节水效益研究较少,为了更好的发挥APRI的节水效益,完善干旱区域典型作物节水灌溉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郑丹958”作为供试作物,从2017年5月到10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农业节水研究院大型移动式遮雨棚下进行了玉米桶栽试验,研究了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生理生长指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根系的空间分布动态的影响。试验共设置了16个处理:灌水方式设常规灌溉(CI,每次对全部土壤均匀灌水)和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交替对1/2根区土壤灌水)和固定分区灌溉(PRD,固定对1/2根区土壤灌水);灌水水平设充分灌溉(W0:(70%-85%)FC)、中度亏缺(W1:(55%-70%)FC)和重度亏缺(W2:(40%-55%)FC);亏缺时期设苗期(S)和灌浆期(M)。亏缺时期灌水量为相应亏缺灌水水平,其他时期灌水水平均为充分灌溉。另设常规灌水方式下全生育期充分灌溉作为对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同灌水方式和灌水水平条件下,苗期水分亏缺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总耗水量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低于灌浆期水分亏缺的,并且苗期进行水分亏缺处理复水后,APRI处理的株高和叶面积的补偿效应比CI的强,但苗期水分亏缺的籽粒产量和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灌浆期和全生育期。苗期水分亏缺处理时,不同灌水方式和灌水水平的各项生理指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而灌浆期和全生育期水分亏缺处理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2)相同灌水方式和亏缺时期条件下,随着灌水水平的降低,植株的根干重、地上和总干物质量、籽粒产量、总耗水量、叶片叶绿素、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着降低,且APRI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趋势明显高于CI的。中度水分亏缺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较重度水分亏缺处理的值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3)相同灌水水平和亏缺时期条件下,在灌浆期和全生育期进行水分亏缺处理时,APRI处理的根干重显着低于CI的,中度水分亏缺时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CI>APRI,重度处理时APRI和CI>PRD,达显着水平。全生育期水分亏缺处理时,CI的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APRI和PRD,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苗期水分亏缺的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APRI和CI>PRD,差异达显着水平,苗期进行中度处理时APRI显着地高于CI的,进行重度处理时APRI和CI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相同灌溉水平和亏缺时期条件下,和CI处理相比,APRI处理显着降低了总耗水量,同时籽粒产量、总干物质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2.11%,23.72%和37.25%。苗期水分亏缺时,与CI处理相比,APRI和PRD处理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灌浆期水分亏缺不同灌水方式间的玉米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PRD>APRI>CI,差异达显着水平。(5)籽粒产量与0-40 cm土层的根干重呈正相关,与40-50 cm土层的根干重呈负相关。玉米中后期0-20 cm土层的根干重与籽粒产量的关系更密切,增加0-20 cm土层的根干重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APRI不仅促进了表层根系的生长,而且有利于深层根系的生长。(6)不同灌水方式、灌水水平和亏缺时期并没有改变玉米植株地上总干物质和总根干重的积累趋势,但各处理在各取样时期的地上总干物质和总根干重值存在明显差异,即各处理玉米地上总干物质量和总根干重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分别呈现“S”型和倒“V”型曲线变化。综合上述分析可得,APRI灌水方式下在苗期对玉米进行中度水分亏缺(55%~70%FC)为本试验的最佳的处理。(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郝舒雪[9](2019)在《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番茄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是我国设施栽培的重要蔬菜,对水分极为敏感,且其生育期较长,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差异较大。针对番茄的需水规律,在其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其进行水分胁迫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验于2017年2月在温室中进行,设置充分灌溉W(70-80%θ_田)、轻度水分胁迫W1(50-60%θ_田)、中度水分胁迫W2(40-50%θ_田)叁种灌水处理及苗期S、花期A、果实膨大期F叁个生育期设置,探讨番茄在叁个不同生长时期进行连续18天水分胁迫及随后3天复水处理对番茄生理特性的影响,及确定各处理下不同穗番茄果实的品质与产量的差异与综合排名,为实现番茄的优质高效生产奠定基础。通过番茄桶栽试验及指标观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大多数光合指标在水分胁迫下均呈下降趋势,在同一生长时期,轻度水胁迫的光合指标值均高于中度水胁迫。此外,各指标最终在复水处理后基本均恢复至初始值。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在水分胁迫的最后一天达到峰值。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E)、Pn与气孔导度(Gs)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2、番茄叶片及根系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全生育期水分胁迫下均持续升高,复水后得以恢复。番茄整个生育期中,叶片的SOD活性高于根系,而叶片中的POD、CAT活性低于根系。随着番茄生育期的推进,Pn值随着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而降低,且Pn与抗氧化酶活性呈极显着的相关性。3、气孔长度(SL)和气孔宽度(SW)在各生育期水分胁迫下均呈下降趋势,而气孔密度(SD)则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下SD呈上升趋势。Pn与SW呈显着的抛物线关系;相反的,Pn与SD呈极显着的线性负相关。4、同时,试验确定了不同生长阶段下不同穗果在水分胁迫及复水下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响应;并对第二、叁穗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一定时期的水分胁迫对提高番茄果实品质有重要的作用,但不可避免会造成其产量的下降。同一生育期下,大部分品质指标在轻度水分胁迫下高于中度水分胁迫。水分处理下番茄的可溶性糖(SS)、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VC)和硬度(F)均显着高于对照,果实品质明显提高。水分胁迫与生育期的交互作用对SS和TSS有显着影响。在番茄的生长后期,水分胁迫显着提高了番茄果实的SS和TSS含量。番茄品质在第二穗和第叁穗间存在显着差异,尤其表现在SS、有机酸(OA)与番茄红素(L)的含量上。与叁穗果相比,二穗果的风味品质较优,而叁穗果的外观品质较优。水分胁迫下二穗果的产量降低9.16%~35.04%;叁穗果产量降低7.85%~23.40%,早期进行轻度胁迫处理对其影响较小。5、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灰色关联度(GRA)法对番茄不同穗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二、叁穗果及两穗果的品质平均值在两种方法的评估下排名第一的处理均为W1F。通过秩和比法(RSR)对番茄品质及产量综合评估的结果显示,二穗果及两穗果平均值的品质最佳处理基于PCA、GRA均为W1F;而叁穗果的品质最优处理基于PCA为W1F,基于GRA为W1S处理。6、虽然水分胁迫对番茄的生理指标存在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是不可逆的,因为水分胁迫对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在复水后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部分指标甚至恢复至初始水平。花期进行水分胁迫对生理指标的影响大于苗期与果实膨大期。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证实轻度水分胁迫对番茄非关键生长期(苗期或果实膨大期)生理指标的影响不显着,与充分灌溉相比,轻度水分胁迫对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不显着。水分胁迫显着提高了番茄的品质,但无论在哪个生长阶段进行水分胁迫均不可避免地降低其产量。在果实膨大期施加轻度水分胁迫(W1F)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最佳措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晓旭[10](2019)在《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燕麦产量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燕麦既可以作为粮食,又能被用作饲草,拥有诸多优点,如其产量高,品质好,耐旱、耐贫瘠等。因为营养价值很高,又是新时兴的作物,燕麦在东北地区种植区域逐渐增大。近年来,东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燕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遭受水分亏缺、亏缺后复水时期不当或复水不均等问题,其产量与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本文探究燕麦各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燕麦的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改善作物的用水方式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在吉林省西部,以盆栽的形式进行,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对两种穗型燕麦进行水分胁迫及复水,探究变水处理对燕麦各项指标的影响,如生长指标、产量等,筛选出抗旱燕麦品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水分胁迫后复水均降低两种穗型燕麦的籽粒产量。对比无胁迫条件下的燕麦,拔节期和开花期水分胁迫后复水显着降低两种穗型燕麦的籽粒产量,更大的降低在开花期,此时为重度水分胁迫,而分蘖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变化较小,差异不显着。因此,燕麦对于干旱胁迫的反应在分蘖期较小,耐受性较强,后期产量对此胁迫反应较小,而开花期是燕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此外,与紧穗型甜燕麦相比,干旱胁迫后松散穗型燕麦林讷的籽粒产量受到的影响更小,因此为了保证燕麦的籽粒产量,旱区可以选择种植松散穗型燕麦林讷。(2)各生育期水分胁迫后复水均降低两种燕麦的单株穗粒重、有效穗数等,其中降低幅度最大的是在开花时期测量的重度水分胁迫下。本文发现籽粒产量与这几项农艺性状呈极显着正相关,这说明开花期水分胁迫导致燕麦的结实小穗数减少,千粒质量下降,籽粒干瘪,进而引起产量降低。(3)各生育时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两种穗型燕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复水后这些参数均有一些改变,即有补偿作用,但仍然比无胁迫状态的叶片低。松散穗型林讷的光合参数降低幅度更大,茎和叶片的δ~(13)C值低于紧穗型甜燕麦,且遭受干旱胁迫后,甜燕麦干物质多积累于茎叶,向穗部转移的物质减少,穗分配率降低幅度更大,因此对比两种穗型的燕麦,林讷对变水的反应程度更大,抗旱能力较强并有高产优势。(4)水分胁迫下两种穗型燕麦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分蘖期、拔节期胁迫解除并复水后产生了一定的补偿效应,其中拔节期复水燕麦表现出超补偿效应,由此可知,拔节期是燕麦对水分较为敏感的时期,实际生产中,拔节期进行亏缺灌溉后及时补水可以增强燕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节约资源。(5)各生育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影响燕麦的形态特征,其中水分胁迫及复水降低两种穗型燕麦的株高和叶面积,复水后各参数有一些变化,即有补偿效应,但仍然比无胁迫状态的植株低,分蘖期复水后对株高补偿效果更佳,且水分胁迫对松散穗型林讷的叶面积影响更大。(6)各生育期水分胁迫均降低两种穗型燕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其中分蘖期水分胁迫及复水降低幅度最大。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均降低两种穗型燕麦籽粒的淀粉含量,且水分胁迫对甜燕麦籽粒的淀粉含量影响程度更大。此外,水分胁迫对紧穗型甜燕麦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水分生理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在3种水分条件下接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沙门外瓶柄霉(Exophiala salmonis)对芦苇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从芦苇生长指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研究DSE对芦苇幼苗的接种效应。[结果]在水分正常条件下,接种DSE的芦苇幼苗生物量增加21.8%,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9.1%,脯氨酸大幅增加70.2%,SOD活性提高27.7%,CAT活性提高18.4%(P<0.05);水淹胁迫下,接种DSE后芦苇与对照相比在生物量、地径、叶绿素含量方面差异显着(P<0.05),分别增加了42.8%、14.3%和34.4%,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则分别降低20.7%和11.0%;干旱胁迫下,接种DSE后芦苇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减少13.3%和23.2%,可溶性糖、SOD和CAT分别降低17.7%、73.7%和10.8%,MDA含量反而提高40.3%(P<0.05)。[结论]在正常水分下,接种DSE对宿主生长和光合作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都有显着提高;水淹胁迫下,接种DSE对芦苇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可通过渗透调节作用降低水淹环境对植物的伤害;干旱胁迫下,芦苇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作用和抗氧化能力均有所降低,抗旱性与抗逆性也都有所下降,此条件下DSE对芦苇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接种DSE和不同水分条件均对芦苇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产生显着影响(P<0.05),其中水分条件对芦苇的苗高、地径、鲜重和MDA含量产生极显着影响(P<0.001),接种DSE对芦苇根系活力、可溶性糖、SOD和CAT含量有极显着影响(P<0.00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分生理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周婵,张卓,赵荣萍,樊艳勤,王艺诺.松嫩平原两个生态型羊草水分生理特性对CO_2倍增和干旱胁迫的响应[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徐舟影,肖宗,何聪,林云,李静.3种水分条件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对芦苇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李鸿平,崔宁博,陈昱辛.低压滴灌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柑橘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9

[4].韩志平,张海霞,张巽,梁艳花.水分胁迫对黍子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9

[5].郑鹏丽,黄晓蓉,费永俊,周明芹.水分胁迫对桢楠幼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6].王艺,张弛,丁贵杰,黎之骞.干旱胁迫对马尾松菌根化苗木水分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19

[7].张继波,薛晓萍,李楠,李鸿怡,张磊.干旱胁迫对冬小麦水分关键期的生理特性和物质生产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9

[8].程铭慧.时空亏缺灌溉对玉米生长、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9].郝舒雪.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番茄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0].王晓旭.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燕麦产量与生理特性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9

标签:;  ;  ;  ;  

水分生理特性论文-周婵,张卓,赵荣萍,樊艳勤,王艺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