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年内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径流,年内分配,集中度,集中期
年内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聂晶,吴彦昭[1](2019)在《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第3次甘肃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收集的1956-2016年系列径流资料,对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采用1956-2016年、1980-2016年两系列,对径流年内月分配情况、不均匀系数、集中度、集中期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降水、冰川融化为补给的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集中度较高,河流调蓄能力较弱;春季融雪区流域调蓄能力强,年内分配相对较均匀;河西灌区由于水利工程的调蓄和灌溉,径流分配较均匀,但完全调节系数较高。(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莫崇勋,刘朋,朱新荣,阮俞理,杨云川[2](2019)在《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澄碧河流域坝首和平塘水文站1963-2014年逐日实测径流资料,计算其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和集中度等八个特征指标,分析了近52a来该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均匀度,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R/S分析法研究了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2a来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较强,变化幅度较大;径流年内分配的的洛伦兹不对称系数呈现增加趋势,其余特征指标均呈现减少趋势;年内集中期主要在7月,流域径流年内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个别月份径流量较大;八个特征指数的Hurst值均大于0.5,故可预测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特征指数序列呈现正持续性,与过去整体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随着时间推移,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越来越低,逐渐由不均匀向相对均匀转变。(本文来源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曹振宇[3](2019)在《穆棱河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穆棱河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根据穆棱河干流上游主要控制站——梨树镇水文站1962~2009年逐月天然径流资料,在分析该站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过程及比例的基础上,采用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集中期和绝对变化幅度等指标研究了该站径流年内分配特性,以Man-Kendall检验法和R/S分析法探讨了该站各月径流及其年内分配特征分析指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径流年内分布呈"单峰型",径流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全年径流量的94.9%;最大月径流量出现在5~8月,占全年径流量的19.4%~33.7%;21世纪初的春、冬季径流量偏丰,其余各季径流量偏枯;21世纪初的CV、Cr、Cd和D基本为各年代最大值,ΔR小于多年均值,径流年内分配最不均匀、最集中;CV、Cr、Cd和D在现在和未来均为不显着增加趋势,径流年内分配将更不均匀、更加集中;加之,全年来水减少、汛期来水增加,不利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优化配置,保障流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研究成果对合理开发和利用区域水资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罗纯军,彭娴[4](2018)在《基于径流年内不完全随机分配的水库初期蓄水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初期蓄水指从水库开始蓄水至水位达到正常运行水位的整个蓄水期,成功的初期蓄水是水库正常运行的先决因素。目前水库初期蓄水计算一般采用典型年法和长系列法,但受径流年内不完全随机分配的影响,典型年法计算结果偏差较大,而长系列法计算量太大。对此,在2种常用方法基础上创新地提出典型蓄水期、逐月-整体排频2种方法,并选取一个实例使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水库初期蓄水计算。通过结果比较分析发现,逐月-整体排频法具有计算量较小且更准确的特点,推荐在类似工程中参考使用。(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8年23期)
周光涛[5](2018)在《呼兰河流域河川径流年内分配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掌握河川径流年内分配变化特征对优化区域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呼兰河流域兰西站1952~2014年逐月径流资料,分析了流域径流年内各季、各月分配情况,运用不均匀系数Cu、集中度Cd、绝对变化幅度ΔR和相对变化幅度Cm等指标分析了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并采用累积滤波器法、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分析了径流及其特征指标的历史、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呼兰河流域各季年代、年际径流量相差较大,各季径流量均呈减少变化;径流年内分布呈"单峰型",主要集中在4~10月,该时段平均径流量占到全年的94%以上;未来一段时间内,年、各季、1、5、6、8~12月径流量将表现为减少变化,其余时段呈增加变化;Cu、Cd、ΔR和Cm分别以-0.007/10a、0.004/10a、-0.511×108 m3/10a、-42.727/10a的趋向率变化,现在和未来的年内各月径流差异逐渐减小,径流年内分配趋于集中。流域内农业迅猛发展,尤其是灌溉用水的急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流域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特征。研究成果可为呼兰河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陆小明,闫中月[6](2018)在《淮阴站降雨年内分配指标特征及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淮阴站1951~2015年的月降雨数据,应用不均匀系数、信息熵、集中度,集中期、重心等指数表征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及集中程度特征,分别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降雨年内分配特征年际变化趋势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匀性有降低,集中期有后移趋势,但幅度均较小,各指标均无突变趋势;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信息熵、集中度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集中期与重心高度相关,不均匀系数、信息熵、集中度均与保证率存在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8年09期)
张桐华,焦晓东[7](2018)在《南水水库汛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与径流年内分配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水水库流域1970~2016年的径流量资料为基础,为研究该流域径流年内变化的一般特征、径流在汛期的集中程度和汛期分期的变化,采用径流年内不均匀分配系数、年内完全调节系数等,并在汛期采用集中期和集中度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汛期径流分配的集中期和集中度越大,该流域发生洪水的概率也就越高;汛期径流分配集中度呈增大趋势,表明汛期径流分配逐渐趋于不均匀。(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8年08期)
魏树强[8](2018)在《昌江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利用昌江流域水文站的实测降雨量资料,对昌江流域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以及年际变化进行分析,揭示该地区的降水变化规律,从而为研究这一区域的旱涝灾害规律和水资源利用提供帮助。研究结果表明:(1)昌江流域降水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旬降水量不均匀性系数是月降水量不均匀性系数的2倍,呈先降后升再降的波动趋势。(2)昌江流域年内降水集中度波动较小,范围为0.32~0.46,旬、月降水集中度相近;降水集中期进入主汛期多在4月份。(3)昌江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从20世纪5 0年代至21世纪初年降水量经历了偏丰-偏枯-偏丰-偏枯4个阶段,2个偏丰或2个偏枯阶段时间间隔约为40年。(本文来源于《珠江现代建设》期刊2018年04期)
刘红,任传友,许烁舟,崔凤茜,庞丹琦[9](2018)在《东北农业区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及对区域增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热的合理配置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明确热量和水分的匹配及变异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东北农业区1961—2014年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东北农业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的变异规律及其对区域增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54年来,该区表现为全区一致性的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降低、年际变化幅度增大和降水集中期提前的变化趋势;(2)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降低速率表现为中间大,南、北小的区域间差异;(3)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对气温具有很强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步和区域间差异性,大致表现为在短周期上降水集中度落后气温、而长周期上超前气温的响应特征。气候增暖背景下,降水集中期的提前使得该区雨热同期的气候要素匹配关系保持稳定,但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的降低及年际间变化幅度的增大可能会增加该区夏季发生干旱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科学的农田水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芦晓彤[10](2018)在《东北地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性与前期冬季大气环流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1959~2016年东北地区105站的降水数据,结合35项环流指数和(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利用REOF、线性趋势、小波分析、奇异值分解(SVD)、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东北地区PCD的变化及其环流形势场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东北地区在48°N以南自东向西降水趋于集中,48°N以北南部较北部降水更为集中。年际变化上,整体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且这种下降趋势明显。年代际变化表明,降水集中度在60和80年代为正距平,降水较集中,2000年以后为明显的负距平,降水较不集中。周期分析表明,东北地区PCD在2000年以后存在显着的3~4年的振荡周期。2.通过REOF方法并结合一致性检验,将东北地区PCD划分为两个区域:Ⅰ*区(东南部)和Ⅱ*(西北部)。通过SVD方法分析Ⅰ*区和Ⅱ*区PCD与35项环流指数场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Ⅰ*区PCD与东亚槽强度指数、副高呈显着负相关,与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Ⅱ*区PCD与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呈显着正相关,与副高呈显着负相关关系。3.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合成分析得到: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场对Ⅰ*区PCD影响较大,在海平面气压场上,亚洲大陆高压越强(弱),阿留申低压越强(弱)、格陵兰高压越强(弱),Ⅰ*区年内降水越集中(不集中)。在500h Pa环流场中,东亚大槽越强(弱),非洲大陆及东西部沿岸海平面气压越低(高),Ⅰ*区年内降水越集中(不集中)。低纬度地区对Ⅱ*区PCD影响较大,海平面气压场上和500h Pa高度场上均表现显着负相关。4.选择高相关区域计算出的东亚大槽强度指数对Ⅰ*区PCD的预测作用最好。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东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对Ⅱ*区PCD的预测作用最好。5.影响东北地区PCD的环流季节性发展演变规律来看,在Ⅰ*区,亚洲大陆高压、格陵兰高压、东亚大槽从冬季到春季,在Ⅰ*区PCD异常大值年份中均强于PCD异常小值年份。在Ⅱ*区,从冬到春再到夏季,副热带高压在PCD异常大值年份和PCD异常小值年份的强度差异始终极为显着。说明上述几个环流系统从东到春再到夏季强度演变具有连续一致性,且亚洲大陆高压、格陵兰高压、东亚大槽越强(弱),Ⅰ*区PCD越大(小)。Ⅱ*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性与副热带高压联系密切,受副高强度影响很大,且副高越强(弱),范围越大(小),Ⅱ*区PCD越小(大)。(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4-01)
年内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澄碧河流域坝首和平塘水文站1963-2014年逐日实测径流资料,计算其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和集中度等八个特征指标,分析了近52a来该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均匀度,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R/S分析法研究了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2a来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较强,变化幅度较大;径流年内分配的的洛伦兹不对称系数呈现增加趋势,其余特征指标均呈现减少趋势;年内集中期主要在7月,流域径流年内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个别月份径流量较大;八个特征指数的Hurst值均大于0.5,故可预测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特征指数序列呈现正持续性,与过去整体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随着时间推移,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越来越低,逐渐由不均匀向相对均匀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内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聂晶,吴彦昭.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性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9
[2].莫崇勋,刘朋,朱新荣,阮俞理,杨云川.澄碧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9
[3].曹振宇.穆棱河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特性[J].水电能源科学.2019
[4].罗纯军,彭娴.基于径流年内不完全随机分配的水库初期蓄水模型[J].人民长江.2018
[5].周光涛.呼兰河流域河川径流年内分配变化特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8
[6].陆小明,闫中月.淮阴站降雨年内分配指标特征及相关性研究[J].江苏水利.2018
[7].张桐华,焦晓东.南水水库汛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与径流年内分配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8
[8].魏树强.昌江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规律研究[J].珠江现代建设.2018
[9].刘红,任传友,许烁舟,崔凤茜,庞丹琦.东北农业区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及对区域增暖的响应[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8
[10].芦晓彤.东北地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性与前期冬季大气环流的联系[D].沈阳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