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点分析杨桦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点分析杨桦

杨桦

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功能科B超室411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点。方法:于2016年2月到2017年4月之间,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多勒普超声检查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超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进行诊断的60例患者,其中血管增厚占百分比为11.6%,动脉硬化百分比为88.4%,出现粥样硬化性斑块占百分比为90.0%。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以及其他疾病患者动脉硬化情况、血管狭窄程度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多勒普超声检查,斑块的形态特征,以及检出率较高。

【关键词】多勒普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增厚、变硬、弹性减退为主要变现特征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细动脉硬化[1]。在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较为常见,主要孩子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的动脉疾病,血液中的血脂在动脉内膜沉积,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进而造成血管内膜发生纤维性增厚和粥样斑块,进而引起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以及中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2]。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本文分析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点,详细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2月到2017年4月之间,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多勒普超声检查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包括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不低于58岁,年龄最大不超过89岁,平均(67.5±6.3)岁。包括冠心病20例、脑梗死15例、高血压15例以及其他疾病10例,对60例患者的检查图像进行分析。

1.2方法

采用GELIGHTSPEEDCT机进行诊断,采用飞利浦iu22彩超机或GELOGIQ7彩超机进行诊断。

患者取仰卧位,颈后垫枕后仰,头偏向对侧,探头从颈根部向头侧移动做臊面横线检查,显示颈总动脉近心端、中部、远端、颈动脉交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探头从颈根部以颈总动脉血管长轴做纵向扫查,越过分叉处显示颈内动脉长轴和颈外动脉长轴(探头侧向前内侧方为颈外动脉,探头侧向后外侧为颈内动脉)[3]。

纵向探测观察组血管内膜变化情况,于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经颈内动脉其实处,测量内膜到中膜的厚度(内膜表面至中膜外表层垂直距离)。横向探测识别分叉处、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位置,测量颈总动脉中部、颈内动脉距离其窦1cm处,颈外动脉距离分叉处1cm处,内膜内表面到外侧内膜表面的距离。同时观察组血管壁四周有无斑块,计算狭窄面积百分比[4]。

1.3判定标准

测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判断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包括PSV(收缩期血流速度)、EDV(舒张期血流速度),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判定标准如下,狭窄程度1~39%:PSV<110cm/s,EDV<40cm/s,PSV<1.8ica/cca,EDV<204ica/cca;狭窄程度40~60%:PSV<130cm/s,EDV<40cm/s,PSV<1.8ica/cca,EDV<2.4ica/cca;狭窄程度60~70%:PSV>130cm/s,EDV>40cm/s,PSV>1.8ica/cca,EDV>2.4ica/cca;狭窄程度80~99%:PSV>250cm/s,EDV>100cm/s,PSV>3.7ica/cca,EDV>5.5ica/cca。

对比老年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血管内壁厚度>0.9mm,轻度:血管内壁厚度在0.9~1.0mm;中度:1.1~1.2mm;重度:>1.2mm。

1.4统计学方法

本篇文章出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P<0.05则表明数据差异有意义。其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n(%)]”用2检验。

2.结果

2.1诊断结果

本次进行诊断的60例患者,其中血管增厚7例,占百分比为11.6%,动脉硬化53例,占百分比为88.4%,出现粥样硬化性斑块有54例,占百分比为90.0%。

2.2动脉硬化情况对比

结果见表1,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以及其他疾病患者动脉硬化情况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血管狭窄程度

结果见表2,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以及其他疾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高血脂症,在正常情况下,脂蛋白会浸润和沉积于大、小动脉内膜,进而引起病变。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高胰岛素血症均为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脂质条纹,动脉内膜上出现长短不一的黄色条纹或针头帽大小的斑点;纤维斑块,为一种隆起与内膜的灰黄色斑块,镜下可见密集胶原纤维,或有细胞外脂质和坏死碎片组成;粥样斑块,是一种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块,在纤维帽下,有大量黄色的粥糜样物。

有关文献报道,斑块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的病例高达70.2%,发生在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的为29.8%。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变化,当病变进一步发展,累及至中层和外膜时,会产生纤维斑块。传统图像检查主要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内径、外径的宽度,厚度和狭窄情况。显示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表面光滑度和回声情况。颈动脉长轴切面可以显示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的病变情况。早期病变动脉壁三层结构较为清楚,仅表现处动脉内膜不规则样的增厚,病变部分内膜回声增强。当病变进一步进展,动脉壁三层结构不清,呈现出不规则的强回声。多勒普超声血流图像能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图像显示出血流“充盈缺损”征象,有利于检查出斑块的位置和大小,为后期治疗提供证据。早期病变血流图像变化不明显,图像仅显示出边缘不光滑,当斑块突出,进入血管内部时,则表现出“充盈缺损”。当出现血栓将腔内完全阻塞,则图象表现出无血流信号或零星样血流信号。经过本次分析,血管增厚占百分比为11.6%,动脉硬化占百分比为88.4%,出现粥样硬化性斑块占百分比为90.0%。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以及其他疾病患者动脉硬化情况、血管狭窄程度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点主要为斑块病变,且不同疾病之间血管狭窄程度不同。

参考文献:

[1]谭燕,李星云,陈佳佳.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3):313-314.

[2]张帆.探讨高频超声技术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2):37-38.

[3]商静,李玮,徐付印,等.超声评价东营地区45岁及以上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25(3):293-296.

[4]白雪萍,张亚民,杨晓娟.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缺血性脑卒中诊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6):824-825.

标签:;  ;  ;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点分析杨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