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筛选论文-王申,杨方星

定向筛选论文-王申,杨方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定向筛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定向筛选,健康风险,毒性因子,斑马鱼

定向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王申,杨方星[1](2019)在《斑马鱼定向筛选在水体化学风险因子鉴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采集了我国东部某医药产业基地河流的7个水体样品,经斑马鱼(Zebrafish, Danio rerio)暴露实验后,各暴露组斑马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亡。为了揭示样品中影响水环境健康风险的化学毒性因子,采用基于248种标准化合物的定向筛选方法,在水体样品中共鉴定出24种化合物,其中包括米氮平、地氯雷他定等17种药物。这些化合物在水体中的浓度水平与斑马鱼死亡率均不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鉴定出的药物组成不是该河流水体健康风险的主要因子。(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黄莹,武爱玲,祝军岐,段乖利,王宗仁[2](2019)在《岐山县2018年夏玉米田苗后定向喷雾除草剂筛选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草甘膦和草铵膦的化学除草防效和对夏玉米的安全性,于2018年7月至9月在陕西省岐山县益店镇宋村进行了夏玉米田苗后定向喷雾除草剂筛选试验,于施药后4d、20d、40d对玉米苗进行安全性观察,对杂草种类、株数、鲜重进行记载,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0d,亩施20%草铵膦水剂200mL处理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42.1%、71.6%,亩施30%草甘膦水剂200mL处理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58.5%、93.6%;施药后40d,亩施20%草铵膦水剂200mL处理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58.5%、84.7%,亩施30%草甘膦水剂200mL处理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61.5%、83.1%,植株总体防效草甘膦防效略优于草铵膦,但草铵膦药害现象轻,对夏玉米安全性高于草甘膦,建议夏玉米田定向喷雾化学除草优先选用草铵膦。(本文来源于《基层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08期)

陈笔,陈良强,胡光源,王和玉,王莉[3](2019)在《应用生物信息学定向筛选产角鲨烯的微生物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角鲨烯作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萜烯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而微生物发酵为解决角鲨烯资源匮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提高产角鲨烯微生物的分离筛选效率,充分利用生物信息数据库,对比分析了角鲨烯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和茅台酒酿造过程中优势酵母的全基因组注释结果,定向筛选获得1株具有产角鲨烯潜力的粟酒裂殖酵母。经发酵验证,该菌株在常规培养基中不产角鲨烯,但根据其全基因组解析的代谢通路特征添加一定量的乙酸后,角鲨烯的产量可达14.72μg/g干菌体。这表明应用生物信息数据资源能够实现产角鲨烯微生物的高效分离筛选,以及沉默基因的有效激活,该方法对其他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挖掘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叶华[4](2019)在《脂多糖广谱型核酸适配体的定向筛选、序列优化及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膜的固有组成成分,是对宿主具有一定生物毒性的非分泌性物质,所以又称内毒素(Endotoxin)。当细菌裂解或死亡,脂多糖便释放出来,若进入血液则能引起机体发热,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是败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等疾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脂多糖污染不可避免,常见于食品及饮用水、药品及医疗产品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和危害。因此,筛选特异性的脂多糖识别分子和拮抗物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热点。核酸适配体(Aptamer)因具有亲和力高、特异性强、易于修饰、体外合成方便、不需要动物实验等特点已成为近年来生物识别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安全检测、疾病治疗、生物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采用Capture-SELEX技术并加以改进,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为靶标筛选获得了一条广谱型脂多糖核酸适配体,然后对其序列结构进行剪裁优化,同时结合荧光偏振、圆二色谱、等温滴定微量热以及分子模拟等技术探讨了序列结构功能,分析了核酸适配体与脂多糖的结合机制,建立了快速、均相的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细胞抗炎性能试验,为今后脂多糖的快速检测及拮抗分子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Capture-SELEX技术建立定向策略筛选获得了广谱型脂多糖核酸适配体。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设计了一条互补序列作为桥接序列,将ssDNA筛选文库固定在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上,然后将筛选靶标鼠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与其孵育,这样有亲和力、特异性的ssDNA从磁珠上解离下来与靶标形成游离复合物,通过磁分离获得PCR模板进行扩增、酶切制备单链后进行下一轮循环,经过前6轮的正筛、反筛富集后,引入鼠伤寒沙门氏菌等活菌作为定向筛选物质,再经过9轮的正筛、反筛和定向筛交替筛选后,进行克隆测序以及亲和力、特异性试验,最终获得了一条能识别四种细菌来源脂多糖的广谱型核酸适配体EA7,其K_d值为102±17 nM。其次,为进一步验证EA7分子的识别性能,构建了Structure-switching型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实现了脂多糖的均相检测。在5’端标记FAM荧光基团的EA7序列的上游设计了一条3’端带有DABCYL猝灭基团标记的短互补序列qCS,在没有靶标脂多糖存在的情况下,核酸适配体与qCS结合,使得FAM与DABCYL相互靠近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荧光被猝灭;当靶标出现后,由于特异性亲和力作用,脂多糖取代qCS与EA7结合,而使EA7结构发生转变,从而互补链qCS从EA7上解离下来,FAM与DABCYL相互远离,荧光恢复,根据荧光变化可实现LPS的均相检测。在最优条件下,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肠炎沙门氏菌脂多糖、铜绿假单胞菌脂多糖和大肠杆菌脂多糖线性范围分别为:5-250 ng/mL、0.025-10?g/mL、0.05-5?g/mL、0.1-10?g/mL,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0 ng/mL、21.30 ng/mL、47.70 ng/mL、99.31 ng/mL,饮用水加标回收率在95.1%-105.1%之间。该方法操作简便、无需分离、灵敏可靠。第叁,对脂多糖广谱型核酸适配体EA7(为便于编号,重新命名为LA80)序列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剪裁优化和分析。根据核酸适配体的一级序列和二级序列结构对全长核酸适配体LA80采用两种剪裁优化策略,共获得7条剪裁序列,然后构建了荧光偏振竞争法对其进行特异性分析以及利用ITC法进行亲和性分析,最终通过优化去除了部分多余的序列,确定长27 bp的核酸适配体LA27为最佳优化核酸适配体,它不仅保留了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铜绿假单胞菌脂多糖和大肠杆菌脂多糖等3种脂多糖的结合能力,其亲和力还提高了约1倍,解离常数K_d=46.2±9.5 nM。通过分析,我们认为LA27上5’端的CC和3’端CGA形成的开环状部分可能是脂多糖结合的支撑区,而其余碱基组成的茎环结构则可能是与脂多糖发生作用的主要结合区。圆二色谱CD结果进一步表明LA27可能以嵌入的方式与脂多糖结合。第四,建立了基于氧化石墨烯(GO)增强荧光偏振信号的分析方法快速检测脂多糖,以对LA27在分析检测方面的性能进一步进行分析。利用水浴超声法制备获得的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吸附核酸适配体分子探针,形成GO/aptamer复合物,荧光偏振信号迅速增强,加入脂多糖后,分子探针从GO上解离下来与其结合形成LPS/aptamer复合物,荧光偏振信号降低,从而实现了脂多糖的快速、均相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LA27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铜绿假单胞菌脂多糖和大肠杆菌脂多糖的检测限分别为38.7 ng/mL、88.7 ng/mL、154 ng/mL,比LA80作为分子探针的检测限分别提高了4.8、29和18倍;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快速,可在30 min内完成检测。氯化钠注射液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112.5%之间。以上结果表明剪裁优化后的LA27由于序列更短、亲和力更好,使其检测效果更佳。第五,分析探讨了核酸适配体LA27的抗炎性能及其与LPS的结合位点和作用模式。以四种脂多糖分别诱导HepG2细胞使其产生炎症因子,利用ELISA法检测了空白组、LPS诱导组、LA27抑制组中TNF-?,IL-1?和IL-6等叁种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LA27抑制组中由鼠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铜绿假单胞菌脂多糖和大肠杆菌脂多糖叁种脂多糖分别刺激的细胞中TNF-?,IL-1?和IL-6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而肠炎沙门氏菌脂多糖中表达的炎症因子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1)。这说明LA27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且进一步验证了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铜绿假单胞菌脂多糖和大肠杆菌脂多糖的识别能力。利用MOE2018软件模拟分析发现,在疏水作用、氢键作用以及静电作用叁种力的共同作用下,LPS可能通过类脂A上的脂肪酸链与由LA27上T3、T4、T6、T16、T17、T19、T20等7个胸腺嘧啶T碱基形成的疏水性大沟区域结合,形成了稳定的类似“T”型结构的复合物,从而特异性识别。(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霞,李艳,朱虹,迟晓元,吴兰荣[5](2019)在《花生高油突变体的定向筛选及籽仁含油率与叶片水势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花生品种'花育20号'作为诱变材料,以平阳霉素作为诱变剂添加于体胚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离体诱变,将存活并已形成体胚的外植体转移到添加羟脯氨酸的体胚萌发培养基中定向筛选高油突变体。再生植株经嫁接移栽田间,从突变体后代中获得了一批高含油率突变品系,并育成了'宇花9号'(含油率61.05%)等高产高油新品种。以突变品系及其亲本作为试验材料,测定突变体品系籽仁含油率与干旱胁迫后花生叶片水势,并研究了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经干旱胁迫处理的叶片水势与籽仁含油率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21。本研究结果可为花生高油育种过程中含油率的鉴定提供简易的鉴定方法,并开辟了新的花生高油育种方法。(本文来源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申[6](2019)在《定向筛选和非定向筛选在水体化学风险因子鉴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进入环境水体,对人类的健康和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环境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大范围的筛选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配制了一个含有533种标准物质的混标溶液(这些物质涵盖了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并可能进入到环境水体中的医药、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工业原料等化学成分),利用UPLC/ESI-Q-TOF-MS对这些化合物的标准物质进行同时分析,建立定向分析的筛选列表。正离子模式的分析列表包含248种化合物,负离子模式的分析列表包含23种化合物。本研究采集了某医药基地附近河流的7处水样,用UPLC/ESI-Q-TOF-MS对7处水样进行了分析。在对定向分析列表中的化合物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检测到24种化合物,均为正离子模式下检出。各采样点检出的化合物数量并不一致,采样点1-7分别检出24、24、24、21、21、21、20种化合物。检出的化合物以药物为主,其中包含了 17种药物。本研究也利用UPLC/ESI-Q-TOF-MS对同一批水样中的未知化合物进行了非定向筛选,并按照Emma等人的鉴定标准将检测到的离子峰分为二叁四五级。共检测到374个离子峰,其中第二等级的离子峰有6个,第叁等级的峰有3个,第四等级的峰有39个,第五等级的峰有326个。环境中污染物种类繁多,仅对几类污染物进行浓度测定并不足以反映真实的污染特征,也难以直接评价环境水体的毒性状况。与之相比,生物毒性测试由于能够直观地反映水体中所有污染物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评价环境水体的毒性特征。在对水体进行的生物毒性测试中,斑马鱼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模式生物。本研究不仅利用高分辨质谱对环境水样进行分析,也利用斑马鱼对同一批水样进行了毒性测试,结果发现用各采样点的水样暴露的斑马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现象。为了探究斑马鱼的死亡与水体中化学组分的相关性,本研究将各个水样中所有检出的化合物(或峰)的浓度(或强度)与暴露实验中斑马鱼的死亡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包括定向与非定向的所有398组数据中,呈正相关(b>0)的有189组,包括1个第二等级峰,2个第叁等级峰,11个第四等级峰以及175个第五等级峰。定向筛选中鉴定出来的24个化合物的浓度与斑马鱼死亡率均不呈正相关。强度与斑马鱼死亡率呈正相关并且相关性最强的20个峰均为第五等级峰,这20个峰可能是斑马鱼死亡的毒性贡献因子,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01)

郝刚,唐善虎,李思宁[7](2019)在《牦牛乳中乳链菌肽产生菌的定向筛选及抗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鲜牦牛乳为原料,采用选择培养基及抑菌圈法定向筛选、富集微生物,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及16S rDNA鉴定乳链菌肽产生菌,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乳链菌肽产生菌,4株菌均符合乳酸乳球菌生理生化特征,且其16S rDNA与乳酸乳球菌的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确认为乳酸乳球菌;这4株菌只对G~+菌产生抑菌圈,对G~-菌没有抑菌活性,其中菌株Lac4对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体现出强抑制作用,菌株Lac1对藤黄微球菌有强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弱抑制作用,而菌株Lac2和Lac3对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是弱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徐攀[8](2018)在《黄孢原毛平革菌环氧化物水解酶(PchEHA)分子定向进化、高对映体突变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化物水解酶(Epoxide hydrolase,EH,EC3.3.2.3)是一类能催化环氧化物水解生成相应邻二醇的酶的总称,属于α/β折叠水解酶。膜相关性环氧化物水解酶(ma EH)在致癌物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被作为肝癌的早期标志而受到广泛关注。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 EH)可调节环氧花生四烯酸的水解代谢,从而参与血压和炎症反应的调控,可通过设计一些与底物结构相似的抑制剂来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除此之外,具有高对映体选择性的EHs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生物催化剂,可对化学合成的、价格低廉的外消旋型环氧化物进行水解动力学拆分,产生光学纯的邻二醇和环氧化物,从而用于合成药效高、副作用小的旋光纯药物等。因此EH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价值的生物催化剂。本研究室保存的白腐担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经研究已经注释了20个环氧化物水解酶编码基因,克隆得到的11个环氧化物水解酶中Pch EHA对环氧苯乙烯酶活最高。为了充分利用编码的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资源,将其运用在环氧化物手性拆分方面,本研究以d ITP为诱变剂、endo V酶切DNA,将来自黄孢原毛平革菌BKM-F1767的Pch EHA基因进行随机突变,构建了一个至少包含10万独立克隆组成的“基因突变库”。突变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突变库突变率为100%,平均每1 kb有5.09个突变点,平均每个Pch EHA基因有5.13个碱基突变。将含突变Pch EHA基因的p ETEHA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使用IPTG诱导表达,分别以(R)-环氧苯乙烯[(R)-SO]和(S)-环氧苯乙烯[(S)-SO]为底物,进行96孔板高通量筛选。根据(R)-/(S)-SO水解酶活进行初筛,共筛选了>15,000个克隆,获得了230余个酶活性或对映选择性提高的突变菌株。经过96孔板复筛,筛选到68个突变菌株。将这68株菌在叁角瓶中进行IPTG诱导,同样以(R)-/(S)-SO为底物进行复筛,获得42株突变菌株,对这些突变菌株进行DNA测序,发现筛选到菌株Pch EHA蛋白都存在氨基酸位点改变。其中有21株优先水解(R)-SO,6株优先水解(S)-SO,14株水解(R)-/(S)-SO活性提高20%~40%。根据42株突变菌株的突变位点、突变类型及氨基酸突变数目,最终选取34株突变菌株进行蛋白表达、纯化及酶活力测定。筛选得到的34株突变体中有3株突变(M30、M33、M34)对(R)-SO水解率达95%以上,酶活提高在60%以上;4株突变体(M8、M11、M12、M20)对(S)-SO水解率达40%以上,其中突变体M8酶活最高,水解率为47.74%,酶活提高90%以上;Pch EHA野生型对(R)-SO水解活性是(S)-SO水解活性的2.43倍,筛选到的突变体M7水解(R)-SO水解活性是(S)-SO活性的7.97倍,提高了对映性选择。突变体M30对于两种构型的对甲基磺酸缩水甘油酯(GT)水解活性最高,对(R)-/(S)-GT水解活性分别为78.87%、24.00%,与野生型相比酶活分别提高1倍和3倍;4株突变体(M6、M14、M31、M32)对(S)-GT活性明显降低甚至表现失活,极大的提高了对映选择性。突变体M33对(R)-环氧氯丙烷[(R)-Ep]水解率为67.68%,酶活提高30%以上;突变体M30对(S)-环氧氯丙烷[(S)-Ep]水解活性最低,其(R)-Ep水解率是(S)-Ep的3.97倍,对映选择性提高2倍以上;以Ep为底物,筛选到的突变体M22对映选择性相对于野生型发生偏转,对(S)-Ep水解活性优于(R)-Ep。通过对34株突变体酶活力及突变位点分析,共选取M2、M9等7个突变体分别进行C108S、Y163H、E251G位点组合突变,成功构建并表达了14个组合突变体。通过酶活测定,结果表明组合突变体F2、F4、F6、F8对(R)-SO水解率均在90%以上;对于(S)-SO,组合突变体F6和F8相比野生型水解活性提高1倍以上;14株组合突变体对外消旋环氧苯乙烯(Rac-SO)水解率在50%~70%。Pch EHA野生型优先水解(R)-GT,组合突变体F7和F10水解GT对映选择性发生偏转,优先水解(S)-GT。为了进一步研究组合突变对Pch EHA酶活性的影响,以环氧苯乙烯为底物进行了动力学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以(R)-SO为底物时,10株组合突变体(F1、F2、F4、F5、F6、F8、F9、F11、F13、F14)kcat/Km都升高,其中F4、F6组合突变体kcat/Km值约为野生型的2倍。以(S)-SO为底物时6株组合突变体(F1、F2、F8、F11、F13、F14)kcat/Km增加。环氧化物水解酶水解(R)-/(S)-环氧苯乙烯的催化效率(kcat/Km)之比被称作E值,反映催化反应中酶对底物对映体选择性参数。除4株组合突变体(F1、F10、F13、F14)E值稍低于WT外,其它10株突变体E值都增加,表明这10株组合突变体相比野生型对映选择性提高。通过本研究,利用d ITP核苷酸类似物以及endo V核酸内切酶成功构建Pch EHA突变文库,采用96孔板高通量筛选和叁角瓶发酵复筛,得到了40余株突变子。通过对其中34株突变体进行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在以环氧苯乙烯等环氧化物为底物时,突变体酶活和对映选择性都有明显提高。通过对突变位点的组合也进一步提高Pch EHA的酶活和对映选择性,为未来Pch EHA工业应用提供了充足的实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8)

万明,廖焰焰,王筱兰[9](2018)在《曲霉型豆豉中高产酒精酵母菌的定向筛选及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传统曲霉型豆豉发酵阶段的微生物用TTC培养基进行分离、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高产酒精的菌株,用重铬酸钾法测定该菌株产乙醇的能力为2.14 mg·m L~(-1).将该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及将所获得的ITS序列输入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等分子鉴定,发现该菌株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相似度高达100%,联合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该菌株为酿酒酵母.研究结果为制作风味良好的豆豉提供基础,同时也为豆豉工业化生产提供良好的菌源.(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仝立国,宋美卿,杨钤,姚远,牛艳艳[10](2017)在《黄芪-莪术抗肿瘤定向功效成分群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黄芪-莪术不同成分组抗肝癌活性进行筛选,并探讨其对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4种提取方法(95%乙醇、50%乙醇、水提取醇沉淀法和传统水煎煮法)筛选黄芪-莪术不同成分组的抗肝癌活性,分为EH1、EH2、EH3和EH4组;对筛选出的活性成分组用流式细胞法及TUNEL法检测其诱导小鼠肝癌H22细胞凋亡的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4、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用HE染色观察其对肿瘤组织的影响,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H1、EH2、EH3和EH4组的体内抑瘤率分别为47.55%、36.12%、29.96%、34.68%,体外肿瘤细胞抑制率分别为66.97%、54.86%、50.60%、45.75%。4组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5.9%、24.8%、28.3%、28.8%,总凋亡率为53.1%、53.1%、60.1%、59.1%。各组IFN-γ、IL-4、IFN-γ/IL-4、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H3组的TNF-α水平高于模型组[(494.642±73.733)ng/L vs (441.018±30.49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9,P <0.05)。肿瘤组织HE病理切片可见细胞排列相对整齐,大小均匀,有大量坏死区域。EH1~3组的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0.032±0.010、0.028±0.006、0.036±0.010 vs 0.068±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6、8.144、6.276,P <0.01);EH1~3组的细胞凋亡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0.030±0.004、0.024±0.010、0.036±0.009 vs 0.01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2、3.061、4.178,P <0.01)。结论黄芪-莪术具有多种抗肿瘤功效定向成分,不同成分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不完全相同,EH3和EH4侧重于调节免疫功能作用机制,EH1和EH2则侧重于诱导细胞凋亡及干扰肿瘤组织血管生成,二者配伍可通过多种途径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7年24期)

定向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明确草甘膦和草铵膦的化学除草防效和对夏玉米的安全性,于2018年7月至9月在陕西省岐山县益店镇宋村进行了夏玉米田苗后定向喷雾除草剂筛选试验,于施药后4d、20d、40d对玉米苗进行安全性观察,对杂草种类、株数、鲜重进行记载,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0d,亩施20%草铵膦水剂200mL处理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42.1%、71.6%,亩施30%草甘膦水剂200mL处理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58.5%、93.6%;施药后40d,亩施20%草铵膦水剂200mL处理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58.5%、84.7%,亩施30%草甘膦水剂200mL处理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61.5%、83.1%,植株总体防效草甘膦防效略优于草铵膦,但草铵膦药害现象轻,对夏玉米安全性高于草甘膦,建议夏玉米田定向喷雾化学除草优先选用草铵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向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1].王申,杨方星.斑马鱼定向筛选在水体化学风险因子鉴别中的应用[J].水生生物学报.2019

[2].黄莹,武爱玲,祝军岐,段乖利,王宗仁.岐山县2018年夏玉米田苗后定向喷雾除草剂筛选试验[J].基层农技推广.2019

[3].陈笔,陈良强,胡光源,王和玉,王莉.应用生物信息学定向筛选产角鲨烯的微生物研究分析[J].酿酒科技.2019

[4].叶华.脂多糖广谱型核酸适配体的定向筛选、序列优化及分析应用[D].江南大学.2019

[5].王霞,李艳,朱虹,迟晓元,吴兰荣.花生高油突变体的定向筛选及籽仁含油率与叶片水势的相关性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王申.定向筛选和非定向筛选在水体化学风险因子鉴别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9

[7].郝刚,唐善虎,李思宁.牦牛乳中乳链菌肽产生菌的定向筛选及抗菌活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徐攀.黄孢原毛平革菌环氧化物水解酶(PchEHA)分子定向进化、高对映体突变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9].万明,廖焰焰,王筱兰.曲霉型豆豉中高产酒精酵母菌的定向筛选及分子鉴定[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仝立国,宋美卿,杨钤,姚远,牛艳艳.黄芪-莪术抗肿瘤定向功效成分群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

标签:;  ;  ;  ;  

定向筛选论文-王申,杨方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