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医院妇科5530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法及最佳时期。方法吸尽郁积的乳汁后,予中药内服及局部外敷。结果50例郁滞期患者用药1—3剂,全部治愈;1例成脓期患者转外科切开引流;1例溃后期患者用药6剂痊愈。结论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好,见效快,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关键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55-01
急性乳腺炎,中医名曰“乳痈”,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产后1个半月以内的哺乳妇女。占90%以上,尤以初产妇为多见。本病的特征是乳房结块,红肿热痛,溃后脓出稠厚,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1]。该病分三期[2]:即郁滞期、成脓期、溃后期。中医治疗效果很好,现将本人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方法及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1日至2013年10月30日在我院妇科门诊按西医诊断标准[3]诊断为急性乳腺炎的哺乳期患者52例。其中初产妇51例,经产妇1例。50例郁滞期,表现为乳房肿胀疼痛乳汁排泄不畅,局部结块变硬,皮色微红或不红;1例成脓期,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激烈,局部皮色暗红,按之有波动感,发热,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1例溃后期,表现为乳房肿痛,皮色微红,局部皮肤破溃,按压见脓液流出。年龄19—33岁,平均年龄25.7岁;发病时间产后10天—11月,病程最短1天,最长8天。
1.2治疗方法
吸尽郁积的乳汁后,予清热解毒,通络散结的中药内服及局部外敷。基本方:蒲公英15g,瓜蒌15g,金银花10g,,连翘10g,大贝10g,桔梗10g,木通10g,白芷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早、中、晚3次分服。热重者,重用蒲公英,加知母,黄芩,生石膏,增强清热解毒之力;红肿甚,局部有波动感或有表皮破溃出脓者,加穿山甲,皂角刺以助托里排脓之功;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肝气郁结者,加柴胡,枳壳,川楝,理气解郁;恶露未尽者,加当归,益母草活血祛瘀;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枳实,火麻仁行气导滞,泄热通便。外敷可用内服方剂取汁后的残渣倒入布袋内,敷于患处,或用鲜蒲公英100g—150g洗净后捣碎敷于患处,每日2次。肿痛结块,表皮不红者,宜热敷,红肿甚者宜冷敷。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4]
治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疮口愈合;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或疮口尚未愈合;无效:反复“传囊”或形成乳漏。
2.2治疗结果
50例郁滞期患者用药1—3剂,全部治愈(96.2%);1例成脓期患者因病情较重及时转外科切开引流(1.9%);1例溃后期患者用药6剂痊愈(1.9%)。
3典型病例
患者姚某,女,28岁,平产后16天,主诉:左乳结块,肿痛2天。查体:双乳肿胀,左乳局部皮肤微红,皮温升高,触痛,扪及鸡蛋大小的硬结,无波动感,左乳头皲裂,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数。吸尽郁积的乳汁后,嘱患侧暂停哺乳,每日自行挤出郁乳,予蒲公英20g,瓜蒌15g,金银花10g,连翘10g,大贝10g,桔梗10g,木通10g,白芷10g,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早、中、晚3次分服,同时用用鲜蒲公英150g洗净后捣碎了冷敷于患处,每日2次。予红霉素软膏涂抹左乳头,每日2—3次。用药1天后硬结缩小,疼痛减轻,局部皮肤正常,3天肿块消散,疼痛痊愈,第4天乳头破损愈合,正常哺乳。
4讨论
4.1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因乳头破损或内陷,影响哺乳,或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吸空以致乳汁郁积,乳络不畅,日久郁积成脓;或因情志内伤,肝气不舒,饮食不节,阳明积热,以致经络阻塞,气滞血瘀,邪热蕴结成块,热盛肉腐成脓。西医学认为,其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链球菌少见[2]。
4.2治疗宜清热解毒,通乳散结,疏肝活血,托里透脓。基本方中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是治乳痈的要药,对初起者,单用即可见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抑制作用[5]。瓜蒌、大贝清热化痰散结;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桔梗祛痰排脓,木通活血通乳;白芷、甘草化湿排脓,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全方共凑清热散结,活血通乳之功。本病起病急,发展快,肿痛明显。及早中药内服,疗效好,见效快,可避免手术痛苦。
4.3预防有乳头内陷的孕妇应经常向外提拉内陷的乳头;妊娠晚期,要常用温水擦洗乳头,使其表皮坚韧;哺乳期要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定时哺乳,每次哺乳时尽量让婴儿将乳汁吸尽,乳汁过多者,要将多余的乳汁挤出,防止乳汁郁积。发现乳房肿痛时,早期不要停止哺乳,以免影响婴儿喂养,同时还增加了乳汁淤积的机会。要勤哺乳,同时进行乳房按摩,热敷,或单用蒲公英50g水煎内服。经处理结块仍无消散,应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谭新华、陆德明,中医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41.
[2]中医诊疗方案(合定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42-243.
[3]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王浴生、邓文龙,薛春生.中药药理与应用,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81-1185;38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