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出水机理研究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出水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水平井能够使油井更加“深入”储层,是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水平井也存在一旦出水就很难控制的问题,压裂使水平井借助裂缝穿过更加复杂的储层,使水平井出水机理更加复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长8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显微、核磁共振、低渗透物理模拟实验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超低渗透油藏原始油水赋存状态、油水动用条件,以及储层非均质性对水平井出水机理的影响,建立了超低渗透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出水机理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结合荧光显微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超低渗透油藏的孔隙结构和油水赋存状态:超低渗透储层孔喉细小,分选较好,但油水分布不均匀,微观非均质性较强;原始含水饱和度较高,存在可动水;油水的赋存状态表明原油的动用难度较大,水的动用难度较小。微观可视化信息能够很好的解释核磁T2谱的形态特征,二者结合是从微观角度研究超低渗透储层渗流规律的有效手段。2、不同压力梯度水驱油过程中,基质型岩心中的油通过驱替作用和渗吸作用被采出,渗透率越高,驱替作用的采收率越高。渗透率越高,提高驱替压力梯度,残余油条件下的水相渗透率上升幅度越大,采收率提高幅度越小。裂缝型岩心中的油主要通过渗吸作用被采出。渗透率越高,提高驱替压力梯度,残余油条件下的水相渗透率上升幅度越大,采收率提高幅度越大。3、用岩心并联实验研究了不同储层条件下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均质储层含水上升曲线分为无水采油期、含水上升期、高含水期三个阶段。含水上升规律受到储层的渗透率、含油饱和度、驱油效率的综合影响。非均质储层含水上升曲线分为无水采油期、含水上升期、高含水上升期、高含水期四个阶段。含水上升规律受储层平均渗透率和渗透率级差影响。储层内发育裂缝时,含水上升规律还受到裂缝影响。裂缝可以改善储层渗流能力,起到控制含水的作用。油水层窜通时的含水上升曲线分为稳水产油期、含水上升期、高含水期三个阶段。含水上升规律受油水层间渗透率级差和油层含水变化规律影响,一般初期就高含水。4、建立了用小岩心模拟天然能量开采的实验方法,并研究了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含水率受油层和水层/油水同层间的渗透率级差影响,初期含水较稳定,随着孔隙压力降低,应力敏感性和储层供液能力不足会造成含水规律发生变化。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区块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原始油水赋存状态研究
  • 1.2.2 油水流动条件研究
  • 1.2.3 水平井出水机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性成果
  • 2 超低渗透油藏原始油水赋存规律研究
  • 2.1 原始油水赋存状态研究
  • 2.1.1 实验原理
  • 2.1.2 岩心概况及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2 不同孔径中油水赋存规律研究
  • 2.2.1 实验原理
  • 2.2.2 岩心概况及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超低渗透油藏油水流动条件研究
  • 3.1 超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研究
  • 3.1.1 实验原理
  • 3.1.2 岩心概况及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 压力梯度对油水流动的影响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岩心概况及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储层非均质性对出水影响研究
  • 4.1 实验原理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不同渗透率基质型储层并联实验
  • 4.3.2 裂缝型与基质型储层并联实验
  • 4.3.3 油层与水层并联实验
  • 4.3.4 不同组合模式天然能量开采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低渗透注水开发油田开发效果评价[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7)
    • [2].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渗流模型改造[J]. 天然气与石油 2016(04)
    • [3].田冷:点滴“渗透” 绘写人生[J]. 科学中国人 2017(04)
    • [4].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分析[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6)
    • [5].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开采技术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19)
    • [6].浅析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再认识及其重要性[J]. 石化技术 2017(01)
    • [7].低渗透岩土有效扩散系数的室内测定与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03)
    • [8].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及应用[J]. 化工管理 2017(20)
    • [9].低渗透油藏储层精细研究与应用[J]. 化工管理 2017(20)
    • [10].低渗透气井重复压裂工艺技术研究[J]. 石化技术 2016(05)
    • [11].高压低渗透油藏稳产措施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02)
    • [12].不要冷落“低渗透”一词[J]. 中国石油石化 2013(06)
    • [13].低渗透将成勘探主流[J]. 中国石油石化 2009(08)
    • [14].低渗透开发点滴经验谈[J]. 中国石油石化 2009(10)
    • [15].专家纵论低渗透开发[J]. 中国石油企业 2009(06)
    • [16].低渗透二维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 现代盐化工 2020(01)
    • [17].低渗透油藏地质探讨[J]. 石化技术 2018(01)
    • [18].低渗透资源将是中国未来油气发展的主流[J].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9(04)
    • [19].攻克低渗透[J]. 中国石油企业 2009(06)
    • [20].开启低渗透之门[J]. 中国石油企业 2009(06)
    • [21].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井网适应性分析[J]. 石化技术 2020(10)
    • [22].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影响因素分析与措施[J]. 石化技术 2018(03)
    • [23].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井网调整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12)
    • [24].陕北丰富川油田低渗透油藏整体开发配套技术[J]. 石化技术 2017(09)
    • [25].超前注水技术在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中的应用[J]. 科技与企业 2015(12)
    • [26].低渗透水平井流入动态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6)
    • [27].中国低渗透油气的现状与未来[J]. 中国石油企业 2009(06)
    • [28].低渗透储量有效开发经营策略[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8(09)
    • [29].低渗透岩石渗透率与孔隙率演化规律的气渗试验研究[J]. 水利学报 2015(02)
    • [30].基于低渗透采油工艺的应用现状和趋势分析[J]. 化工管理 2015(21)

    标签:;  ;  ;  ;  ;  ;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出水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