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梅花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

论唐宋梅花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

论文摘要

“梅花词”作为一个主题学,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重现唐宋词中梅花形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时社会环境和人文风物之变换,体贴古人心境揣摩词中情绪。从屈原“香草美人”之喻的风气伊始,咏物之作多有寓托。文人多以此为契点,投注自我之情感意绪。唐五代、北宋时期、宋末元初三个阶段下所呈现出的“梅文化"就因时代背景之不同、文人们的各自经历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内涵和风格特色。唐五代词体发端伊始,作为遣兴娱宾的工具,描写梅花的词作也无例外的沾染当时影响最大的花间词派的习气,以表述男女爱情、离人伤怀幽思为主要内容,此时作为词中意象的梅花多为点缀或是引发主人公情感的楔子,题材仍然局限于传统的风月艳情和闺阁情怀,篇幅狭小,多是抒情小令;北宋文人地位逐渐提高,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他们有条件也有意识要求提高精神层面,梅花在他们的词作中集中反映出当时文人的精神面貌,即优雅、高洁。从梅花身上他们也发掘出文人内心本质的期望品格,这与他们修身治国即便失意也超然的人格追求不谋而合,梅花形象深入文人内心;“靖康之难"后,二帝北狩、神州沉陆,民族关系的巨变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意识,爱国主义由此成为文学创作的主题,或感伤逶迤或沉郁顿挫的梅花词取代之前灵秀雅洁的抒情小令,此刻梅花多了几分憔悴和坚定,而少了几分悠闲与雅致;南宋到宋末,半壁江山飘摇不定,如姜夔这一类的大多数文人虽仍对国家怀忠贞不渝之志,但在国家和个人前途明灭不定之中,他们的梅花词在表达爱国忧国之情的同时带有浓厚的凄清寒瘦之韵味;南宋彻底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元代蒙古族的统治,广大的汉民族面对的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由少数民族独建正朔的事实,故相对于持续了三百多年的赵宋王朝来讲,便是真正的亡国。此时的词坛虽也不乏如文天祥这样的抗元死节之人,但更多的却是像周密、王沂孙、张炎这样的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敢怒而不敢言的宋遗民知识分子,他们多是借咏物之作曲折婉转地寄托自身的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戚,词旨隐晦,风格凄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言
  • 第1章 梅花的自然属性与文化背景
  • 1.1 梅花的自然属性
  • 1.2 梅花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2章 梅花之风雅与品格
  • 2.1 唐五代梅花词
  • 2.2 万木寒痴吹不醒一枝先破冷
  • 2.3 辨杏猜桃君莫误天姿不到风尘处
  • 2.3.1 东坡之梅
  • 2.3.2 "梅格"的影响
  • 第3章 梅花的韵致与精神
  • 3.1 此花不与群花同
  • 3.1.1 南渡之前的易安之梅
  • 3.1.2 南渡之后的易安之梅
  • 3.1.3 希真之梅
  • 3.2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 3.2.1 放翁之梅
  • 3.2.2 稼轩之梅
  • 第4章 梅花的清寒与余韵
  • 4.1 白石之梅
  • 4.2 竹才生便直梅到死犹香
  • 4.2.1 残梅与残破之心
  • 4.2.2 梦魂之梅
  • 4.2.3 飘零之梅
  • 4.2.4 盛衰之梅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唐五代小说中奏章的使用情境[J]. 理论界 2020(02)
    • [2].一部别樣的斷代專體文學史——讀《唐五代文編年史》[J]. 古籍研究 2018(01)
    • [3].唐五代文章流变的一种立体考察——读《唐五代文编年史》[J]. 厦大中文学报 2019(00)
    • [4].宋人視域中的唐五代圖書流傳與收藏——基於筆記爲核心的考察[J]. 历史文献研究 2017(01)
    • [5].论歌妓在唐五代词发展中的作用[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5)
    • [6].论唐五代小说中词的叙事意义[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7].论唐五代小说中的端午节俗[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8].以農立國——讀《唐五代農業思想與農業經濟研究》[J]. 历史文献研究 2015(01)
    • [9].园林艺术与唐五代词[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 [10].唐五代江南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 都市文化研究 2018(02)
    • [11].《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考补[J]. 古籍研究 2013(01)
    • [12].唐五代词中的“愁”[J]. 文史博览(理论) 2013(04)
    • [13].唐五代词的“帘内世界”[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7)
    • [14].唐五代的李贺故事与李贺形象的接受[J]. 名作欣赏 2019(26)
    • [15].汉至唐五代哀悼诗与道教[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6(05)
    • [16].《全唐五代小说》校勘商议[J]. 语言历史论丛 2009(00)
    • [17].唐五代书目考略(上)[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09(01)
    • [18].唐五代书目考略(下)[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09(02)
    • [19].唐五代民间词在敦煌的传播[J]. 理论月刊 2009(09)
    • [20].略论王国维《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21].唐五代韵书与敦煌文献的解读[J]. 敦煌研究 2008(05)
    • [22].唐五代仪仗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04)
    • [23].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之“空”境[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4].唐五代小說在宋代的刊刻[J]. 古典文献研究 2020(01)
    • [25].《唐五代佛寺辑考》再辑考——兼评《唐五代佛寺辑考》[J]. 世界宗教研究 2010(03)
    • [26].唐五代渔猎户的生产活动[J]. 古今农业 2019(04)
    • [27].唐五代隐逸词探论[J]. 文学与文化 2015(04)
    • [28].论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抒情模式和抒情方式[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29].唐五代江南社会经济进步的科技因素[J]. 江海学刊 2014(01)
    • [30].晋语与唐五代西北方言亲缘关系词汇例举[J]. 安康学院学报 2013(02)

    标签:;  ;  ;  ;  

    论唐宋梅花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