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公路路域景观恢复工程设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冯慧[1](2020)在《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公路建设是现代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实施,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穿越山区的情况日趋增多。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在高速公路选线、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开展科学评估,制订和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协调公路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山区公路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秦岭是我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功能,是国家层面确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同时秦岭山地也是连接我国南北骨干交通的重要咽喉。本研究针对现阶段道路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以宝汉高速西线(坎坪至石门段)作为研究样段,通过资料分析、野外考察、问卷调查、“3S”技术等方法,提出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明确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评价的空间尺度,构建了路域景观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例验证。文中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区域视角提出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分析框架,设定高速公路路域影响范围按照大-中-小(辐射区-基质区-核心区)三个尺度层次,用以判定不同尺度区域逐层递进的影响效应。以理想路线选择模型为切入点,建立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理想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因素指标进行评估,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及影响序列,判定不同尺度下的各指标对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相适宜平衡状态的影响关系,选取关键性指标带入到理想道路路线选择验证实例中,综合评价分析及问题诊断。2.设定路域评价范围,得出交通走廊生态安全区。以宝鸡渭河以南,汉中汉江以北,东以宝鸡市行政区边界及汉中市行政区边界为界,西以勉县、宁强县与汉江交汇点止的区域,作为路域大尺度(辐射区)评价范围。采用30m分辨率的区域生态系统分类数据,应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辐射区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估,明确各类功能重要性和敏感性的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特征。从总体上看,辐射区域生态极重要区和极敏感区连片分布,面积9907.9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54.99%;其次为重要区面积7180.5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39.85%;一般区集中在平原和河谷一带,面积929.7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5.16%,说明辐射区整体上属于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在对其贯穿南北连接“宝鸡-汉中”高速公路的生态交通走廊应避开极重要区域,在重要、一般等级区域内进行规划。最终将交通走廊选在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均为重要等级的汉台区-勉县-留坝-凤县一线,所在区域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确定的交通走廊位置适宜。3.在明确高速公路走廊位置的基础上,针对路域生态系统的基质区-核心区评价层次,从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水环境、动植物分布、环境敏感区等生态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区域内交通网、道路服务公众调查、景观现状、景观敏感性、各段路域景观环境等因素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得出高速公路路域内村镇、林带、水库、农田、地表饮用水、动植物通道、沿线湿地及自然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域空间分布。根据路线走廊方案,经筛选和调整,选取公路重点区域敏感路段进行比选,结合经济投资分析,选取避让重点生态区域,沿河流走向布设线路,采用桥梁跨越、隧道穿行等的建设模式。制定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明确“避让多桥隧”公路模式设置的合理性。4.针对路域重点区域的重要节点及点位评价分析,提出生态保护优化策略。对节点区域道路景观提出沿线景观恢复对策及景观绿化设计的优化方案。规划设计道路沿线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通过美学价值改善其空间功能,合理确定沿线各服务区、停车区,进行构筑物环境区域的美学处理,完成沿线范围布线区域的农田景观、隧道景观、山水林带景观、湿地景观、乡村风景的特殊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方案。最后,在道路景观生态管理上,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本研究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人为道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问题,提出了从公路规划走廊选线、方案比选、重点段生态环境影响与保护的分析框架和管理对策,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支撑能力,保护原有生态环境,降低人为破坏度,实现路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李振[2](2020)在《探讨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设计方法》文中提出公路景观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要的实践意义。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休闲时代的到来,一般的公路景观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公路全域化景观建设的推进,即公路沿线可绿化路段绿化率达到100%,植被恢复率达到100%,也对公路路域景观提出了更高要求。可见,无论是大众的现实需要还是公路整体的景观建设需要都要求我们对现有的公路景观设计思路与方法作出反思。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路域的景观效果,尽量减少公路建设给路域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满足经济发展与人们需求的同时又与公路周边景观及环境相融合,成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对于美丽公路路域景观,国家和政府顶层设计层面还没有制定出相关的标准,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规划设计要素不明确,评价指标体系没有构建,有关美丽公路路域景观的设计方法亟待完善。本文首先对美丽公路路域景观的概念及内涵进行分析,对美丽公路路域景观做了尝试性的梳理和探索性的研究;尝试总结出美丽公路路域景观的构成要素;从公路绿化、线性空间、公路构造物、路基工程、沿线建筑和视域景观六个方面探讨美丽公路路域景观的设计方法;总结提炼出路域景观的造景艺术手法;针对山区美丽公路边坡设计进行了探讨;同时讨论了基于视觉效果的路域景观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实地调查与相关资料查阅等形式构建了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综合环境因子、植物因子、地域文化因子、公路文化因子”共4项一级指标和19项二级指标。随后采用专家打分法,制定出美丽公路路域景观的评级办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期对国内一般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设计形成一定的参考价值。
袁诗琳[3](2020)在《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京沪高速为例的一大批国家高速公路正在开展改扩建工程,管理缺乏依据、影响环境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路域环境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特点进行阐述。该部分基于对改扩建工程期间的京沪高速实地调研和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专家的交流资料,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范围内的用地管理、环境保护措施、绿化设施、道路安全设施、广告牌设置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合国内外对上述方面的相关研究,归纳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基于高速公路相关的现行法规条例、管理手段,从制度、执行、人员、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路域环境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管理问题和难点,提出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长效高效管理的手段和措施;最后,结合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特点,提出对路域环境,特别是公路用地实现超前管理的概念和途径。接着,本文根据对高速公路路域系统组成和特点的分析,选取能代表路域系统特性的指标,构建了包括目标-准则-指标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起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管理对策的评价模型。最后对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应用,基于公路的管理数据、实地调研资料和专家打分,对提出的三套管理对策方案进行评价和对比,得到评价效果最优的管理方案。最后,本文基于VISSIM软件,利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建立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仿真模型。通过调整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对比分析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最终提出使公路通行效果最优的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
梁仕浩[4](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策略研究 ——以周至集贤镇为例》文中指出道路作为空间的实体呈现,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与生态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道路空间的形成与演变与这些因素高度相关。正如道路生态学领域着名学者理查德·福曼所说,“道路系统和生态系统就像两个相互缠绕和厮打在一起的巨人”,它们一起对人居生态环境中的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和路域生态环境品质产生着重要影响。然而由于乡村道路建设过程的粗放发展,使得路域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生物死亡、水土流失、生境破碎等现象现时有发生,道路建设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并不高,也严重影响了乡村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我国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乡村地区人居环境的建设工作也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因此乡村道路空间品质的地位和重要性正逐步凸显,这也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匹配。当前对于乡村道路的关注局限于道路建设质量和数量的提升,而缺乏对乡村道路建设过程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的相应研究。基于此,如何以生态导向解构乡村道路空间内涵,阐释乡村道路空间存在的问题,评价乡村道路空间发展质量,从而提出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策略便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研究综述,总结了典型的乡村道路空间环境提升的实践经验,从乡村道路的生态环境要素、空间构成要素和文化环境要素三个方面对乡村道路空间内涵进行解构。同时结合不同地理空间类型下的乡村道路空间现状调查研究,根据“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生态基础理论,将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划分为关中平原型乡村道路空间生态格局和秦岭山地型乡村道路空间生态格局两种类型,分析了其道路空间的景观生态要素分布特征、规模特征和形态特征,阐释了西安市乡村道路在道路空间生态景观、道路建设使用、道路绿化、路域设施、道路规划设计和管理养护方面的问题,从而构建了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问题为导向,从区域道路空间生态统筹、乡村道路空间生态设计、乡村道路空间绿化、道路生态技术运用、道路空间设施分类分级配置、道路规划建设机制完善和道路管理养护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规划提升的相关策略,同时结合实证案例进行了相关研究,从而为生态导向下西安市乡村道路建设过程中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郭贝贝[5](2019)在《生态理念下关中地区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及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建设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然而如何进行生态设计,实现公路景观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紧迫而严峻的问题。原因在村公路景观设计存在重建设轻养护、重工程轻规划等问题,另一方面,在生态理念及修复公路沿于:传统农线生态环境目标下,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营建尚缺乏具体可操作的策略与指导方法。因此,本研究基于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现实需求及生态目标,以传统农村公路景观存在问题为导向,以设计方法为切入点,旨在整体把握公路景观与沿线生态环境的自然协调,结合当前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成果,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探讨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方法和具体可操作策略,为日后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论文研究首先通过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农村公路生态问题及农村公路景观现状的分析,指出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的需求性,强调生态设计的必要性;其次,梳理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理论基础,对平原、山区、滨水旅游路等不同类型进行优秀案例调研,从生态视角出发,对其进行分析,结合景观三元论、生态设计及低影响开发措施相关理论,提出适用于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的设计目的、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从线状景观布局、功能设施景观、植物绿化景观三方面提出公路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1)线状景观布局强调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原则,应起到充分利用资源和组织协调沿线景观节点的作用。(2)功能设施景观包括交通标识的直接认知性、基础排水的畅通性及连续性,并介绍客土喷播、三维网喷播、框架梁绿化等常用边坡生态防护形式。(3)植物绿化景观梳理绿化交通、环境、景观及生态功能;提出统一、强调、软化、封景、露景、诱景、透景等设计手法;结合景观资源特点,营造开敞、半开敞、封闭景观空间;利用单层、双层、复层等栽植方式构建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最后,依据旬邑至马栏红色旅游路现状反思,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通过上述设计方法对旬马路进行局部提升设计:从设计和养护方面改善排水设施常见问题;结合边坡特征,以客土喷播、框架梁绿化等方法进行边坡防护;利用封、露、诱、透景设计手法,结合生态植草沟、低势绿地等措施进行植物绿化景观提升。
陈延艺[6](2019)在《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道路作为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等活动的主要通道,“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建设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联系——道路空间系统的规划建设进程中,以往关注点大多集中在道路通达性以及道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而对村庄道路生态化、景观化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关注。路网的形成以及道路的修建会改变乡村原有的生态景观结构,道路运营过程中还会持续地对道路周围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所以,加强对村庄道路景观提升、路域空间生态化研究以及道路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创建美丽乡村,打造良好乡村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村庄道路建设中现存的生态扰动及景观破碎等问题出发,整合国内外低影响开发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为低影响开发理念在我国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深入解析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内涵特征,分析其内涵与村庄道路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道路规划的目标导向。其次,对西安市村庄道路进行实地基础调查,基于村庄道路的功能、形态、等级、布局结构等现状建设条件,以低影响开发理念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适宜的方法措施为踏板,探讨道路交通系统、雨水管理系统、绿地景观系统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契合方式,遴选出与西安市乡村土壤水文条件最优匹配的低影响开发方法策略,生成道路生态景观优化路径。并选取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这一横跨关中平原与秦岭北麓的典型地区进行综述性分析,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村庄案例验证策略运用的可行性。村庄道路建设应主要从路网合理布局规划、道路生态设计、景观绿化设计、运营与养护管理等方面着手,打造绿色环保、安全舒适、环境优美、质量优良的村庄道路,实现道路建设发展全生命周期中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为乡村人居环境更新发展及村庄道路景观规划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参考,实现西安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道路发展相得益彰。
仝晓辉[7](2014)在《陕西省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对道路通过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地形地貌、扰乱土壤结构、破坏植物群落、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局部地域气候、增加水土流失危险性等。若不实施保护措施,不仅公路自身的设施安全和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还将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路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将成为今后公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公路建设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重点是路域植被和取土场、弃土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技术难点是坡面保护与植被恢复的统一和困难条件下以及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本文选取陕北地区—神木~佳县~米脂高速公路、关中地区—省级高速蒲城~黄龙段公路和陕南地区—西安~蓝田~商州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陕北、关中和陕南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特点,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区域下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对策措施和技术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初步划分出陕西高速公路网生态恢复区划及模式,分区域、分路段类型、分部位构建了适合陕西省不同区域下公路建设生态景观恢复技术模式,为今后该地区路域生态景观恢复设计、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依据。(2)边坡生态植被恢复建植技术对比研究,进行了路域植被建植技术区域适用性和路段适用性分析,通过对典型路域建植技术的广泛调研和人工边坡建植的模拟试验研究,总结出不同路段适用的建植技术。(3)通过对典型区域植物生态特性和路域生态环境下的植被恢复工程实践对比分析,筛选出了适合不同区域条件下的公路生态恢复的植物种类。
温瑀[8](2013)在《生态脆弱区公路路域生态环境评价与绿化模式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公路建设为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沿线生态系统的健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生态脆弱或敏感地区的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高寒区的气候特点,在全面调查绥满公路黄牛场至齐齐哈尔段(高速公路)和哈尔滨市阿城区横头山干线(二级旅游公路)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学科理论,提出原生态恢复理念;阐明公路建设与运行对路域植被、土壤的干扰程度;明确公路路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价;确定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及绿化模式。研究结果为:1.通过研究公路建设对路域土壤环境的影响得出:路域土壤表层重金属的横向空间分布规律为随距离公路越远,影响程度逐渐减低。横头山干线公路的污染程度及公路影响带宽度(0~100m)小于黄牛场至齐齐哈尔段公路(0~200)。路域土壤表层各养分元素与公路垂直距离的变化关系表明:公路建设对自然土壤养分质量的影响范围上坡为O-l00m,下坡为0-200m;对人工土壤的影响规律性不强。2.通过研究公路建设对路域植被的影响得出: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看,公路建设后可接近度增大,使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化。从生态系统组成看,公路对植物结构的影响范围在200m以内。群落结构指数(数量比、高度比)基本表现为随距离公路远近呈反比的关系。工程类型对路域沿线的影响表现为不同类型具不同的影响,其中桥涵工程影响较大,且影响范围集中;路面工程影响是一个连续的渐弱过程,即远离公路干扰源,干扰强度变小,植物结构变化越小;互通的影响范围主要取决于互通工程的建设规模。公路沿线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变化表明公路建设加剧了沿线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导致植物种群由均匀型或者随机型分布向集群型转化的作用。3.通过研究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的植被重金属抗性得出:4种具有代表性的常用绿化植物(小叶丁香、辽东水蜡、红瑞木、杞柳)对重金属的抗性排序为:红瑞木>杞柳>辽东水蜡>小叶丁香。4.通过综合分析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健康的影响因子,构建了公路路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公路路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并分别给出了模型的构建步骤和推导公式,确定以分值计算方式表达最终的评价结果;并以绥满公路黄牛场至齐齐哈尔段为例验证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在整体设计、施工及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但是路域整体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自我平衡能力有所下降。由此证明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及可靠性。5.在以上研究完成的基础上,将景观生态学美学原理应用于公路景观设计中,以绥满公路黄牛场至齐齐哈尔段为例,得出现状条件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入手,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给出了具体的景观绿化模式。同时结合横头山干线公路(旅游公路),将“原生态”景观指导思想融入景观规划之中,给出了节点景观的原生态恢复植物种类及绿化模式,摒弃传统的行道树种植方式,在充分保留现状基底的前提下,补植乔灌草,形成充满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象。构建了公路边坡原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案。
韩同福[9](2012)在《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高速公路的问世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各个区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成为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同时,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的特点,其建设和运行不可避免地要对高速公路路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何对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的进行保护与恢复重建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热点。本文针对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分析了国内外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以及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理论。第二,研究了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分别从景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并给出了其生态规划的框图和步骤。第三,研究了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对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指标选择,构建了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第四,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模糊综合方法和模糊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并分别给出了它们构建步骤和推导公式。第五,以济青高速公路为示范工程,从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到生态恢复,特别是植被建植、防眩生物模式和水土保持研究;从高速公路路域植被与大气污染、噪声、水土流失和重金属的吸附方面,给出了济青高速公路的路域生态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效果,并对济青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
屠剑斌[10](2009)在《陕西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路域生态恢复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陕西省境内黄土地区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试验分析和项目设计及施工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地区高速公路的绿化生态设计、路域景观美化设计以及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绿化美化和生态恢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1、对目前陕西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高速公路绿化不仅仅起到美化和水土保持的作用,同时还有保障公路行驶安全的功能要求。植物选择有别于市政园林和造林治沙,总的来说,既要美观、大方,还要从其管护角度出发,选择抗性强,易养护,短寿龄速生树与长寿龄景观树相结合,形成可持续性动态的设计过程。种植形式可以多样化,根据公路线形分布特性,群体化布局更加容易出现效果。在土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行道树和防眩树除了列植外也可以采用自然式栽植方式。建议全面采用立体化绿化布局,有利于路域生态恢复和减少因交通给周边带来的环境影响。2、进一步完善了陕西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基本理论干旱半干旱环境气候条件下,选择护坡植物具有较深的根系,多年生,侵占能力强,耐干旱,耐粗放管理的特点。在植被恢复早期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先锋植物,植被恢复应首选当地的植物品种,在陡坡上实施植被恢复计划,应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选用植物品种,应注意地被植物与小灌木的配合。3、高速公路建设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路域生态保护要重视水土流失治理在黄土区的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水土流失。需要通过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合理配置,实现路域生态安全。以西铜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例,对路域生态系统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临时措施等进行了典型设计,以防治水土流失为。4、陕西黄土区高速公路的绿化美化设计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路域绿化生态设计,丰富的植物品种以及合理的植物结构是必须考虑的。本身高速公路由于其绿地程线形分布,植物布局难度大,形成小的生态气候难度大,因此良好的乔灌草生态结构和丰富的植物品种能够更好的抵御恶劣的环境带来的影响,加速景观恢复。同时,对于保护当地生物品种种源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5、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中对原有植被的保护和利用的方案措施在对现有高速公路进行扩建的时候,原有路域内的植物需要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利用。大树移植和容器移植育苗是技术前提,随后再将其根据高速公路整体绿化设计要求设计加以利用到改建后的路域内。这样既极大限度的保护了原有路域内植物,同时也利用植物历史与文化表现特性将原路的历史和文化感延续到改建后的路域内。
二、高速公路路域景观恢复工程设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公路路域景观恢复工程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1.3 道路生态系统的发展 |
1.3.1 道路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 |
1.3.2 道路生态系统的建设应用 |
1.3.3 道路生态系统应用效应比较 |
1.4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 |
第二章 研究方案设计 |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案例选择与概况 |
2.3.1 案例选择 |
2.3.2 案例概况 |
2.4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案 |
2.4.1 数据采集 |
2.4.2 研究方案 |
第三章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3.1 理论概念与研究框架 |
3.1.1 理论概念 |
3.1.2 高速公路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分析框架 |
3.2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 |
3.2.1 结构组成 |
3.2.2 功能分析 |
3.3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的理想道路模型构建 |
3.3.1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区域界定的提出 |
3.3.2 辐射区—基质区—核心区协调关系 |
3.3.3 理想高速公路选线模型设想 |
3.4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评价方法 |
3.4.1 评价目的和任务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3 评价方法选择 |
3.4.4 评价权重确定及结果应用 |
第四章 路域生态环境背景条件综合评估 |
4.1 自然生态环境基础 |
4.2 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
4.3 路域辐射区评价范围划定 |
4.4 辐射区生态系统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分析 |
4.4.1 水源涵养 |
4.4.2 土壤保持 |
4.4.3 生物多样性 |
4.4.4 水土流失敏感性 |
4.5 交通走廊位置的确定 |
第五章 宝汉高速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
5.1 基质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
5.1.1 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等级评价 |
5.1.2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
5.1.3 植被与植物资源 |
5.1.4 土地利用现状 |
5.1.5 土壤侵蚀现状 |
5.1.6 野生动物资源 |
5.1.7 路域湿地及风景区现状 |
5.2 基质区水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 |
5.2.1 地表水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 |
5.2.2 施工期、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
5.3 基质区景观环境分析及评价 |
5.3.1 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敏感性评价 |
5.3.2 施工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
5.3.3 营运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
5.3.4 景观影响评价小结 |
5.4 核心区交通通达度评价分析 |
5.4.1 调查综述 |
5.4.2 目的与内容 |
5.4.3 交通量观测 |
5.4.4 出行分布与特性 |
5.4.5 交通量预测 |
5.4.6 车型比例预测 |
5.4.7 高速公路结构及规模设计 |
5.5 路域主要控制因素问题诊断 |
5.5.1 交通运输网现状及规划对路线方案布设的影响 |
5.5.2 秦岭生态功能区影响分析 |
5.5.3 环境保护的要求 |
5.5.4 农村出行阻隔影响分析 |
5.5.5 对沿线文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
5.6 路域重要节点理想线路确定 |
5.6.1 留坝至汉中段路线方案介绍 |
5.6.2 留坝至汉中段工程方案比选 |
5.6.3 留坝至汉中段路线走廊方案综合比较 |
5.6.4 生态环境优化方案比选 |
5.6.5 褒河梯级水库(规划)路段局部方案研究比选 |
5.6.6 汉中石门水库路段局部方案研究比选 |
5.7 理想线路方案选择 |
第六章 宝汉高速路域景观生态系统重点区优化策略 |
6.1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总体优化策略分析 |
6.2 路域重点点位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策略 |
6.2.1 水库区影响及保护 |
6.2.2 桥隧构筑物影响及保护 |
6.2.3 服务管理区影响及保护 |
6.2.4 生态湿地、自然保护区影响及保护 |
6.2.5 天然林、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资源影响及保护 |
6.3 路域敏感区景观规划设计提升策略 |
6.3.1 路域景观规划 |
6.3.2 路域景观绿化设计提升 |
6.3.3 路域景观旅游规划提升 |
6.4 路域景观生态管理措施与建议 |
6.4.1 公路生态环境管理措施 |
6.4.2 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探讨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存在的不足之处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公路 |
1.3.2 美丽公路 |
1.3.3 路域景观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法 |
2.3.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设计概述 |
3.1 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3.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2 景观美学理论 |
3.1.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3.2 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
3.2.1 地理环境 |
3.2.2 人文社会 |
3.2.3 经济因素 |
3.3 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设计的原则 |
3.3.1 功能性原则 |
3.3.2 整体性原则 |
3.3.3 地域性原则 |
3.3.4 可持续原则 |
3.3.5 公众参与原则 |
3.4 美丽公路路域景观构成要素 |
3.4.1 路域核心区景观 |
3.4.2 路域影响区景观 |
3.4.3 路域辐射区景观 |
第四章 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设计策略 |
4.1 美丽公路路域景观造景处理手法 |
4.1.1 借景与障景 |
4.1.3 引导与示意 |
4.2 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要素的设计 |
4.2.1 绿化景观 |
4.2.2 线形空间景观 |
4.2.3 美丽公路构造物景观 |
4.2.4 建筑景观 |
4.3 美丽公路视域景观设计 |
4.3.1 优质景观的借景方法 |
4.3.2 劣质景观的障景方法 |
4.3.3 借景点的布置 |
4.3.4 美丽公路路域边坡设计 |
4.4 视觉效果相关的路域景观设计 |
4.4.1 动态视觉景观设计 |
4.4.2 美丽公路景观尺度设计 |
第五章 美丽公路案例分析 |
5.1 徽州古城至呈坎景区美丽公路案例分析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概况 |
5.1.3 项目路域景观分析 |
5.2 黄山区X042美丽公路案例分析 |
5.2.1 项目背景 |
5.2.2 项目概况 |
5.2.3 设计分析 |
第六章 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评价方法 |
6.1 评价理论 |
6.2 评价方法 |
6.3 评价标准 |
6.3.1 评价标准的选择原则 |
6.3.2 评价标准和权重的确定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公路路域环境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研究现状 |
1.3.3 国外公路改扩建工程研究现状 |
1.3.4 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研究现状 |
1.3.5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分析 |
2.1 概述 |
2.2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组成 |
2.2.1 公路用地 |
2.2.2 建筑控制区 |
2.2.3 防护区 |
2.2.4 路面环境 |
2.3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现状 |
2.3.1 公路用地 |
2.3.2 建筑控制区 |
2.3.3 防护区 |
2.3.4 路面环境 |
2.4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管理现存问题 |
2.4.1 公路用地 |
2.4.2 建筑控制区 |
2.4.3 防护区 |
2.4.4 路面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
3.1 管理依据问题与对策分析 |
3.1.1 公路用地 |
3.1.2 建筑控制区 |
3.1.3 防护区 |
3.1.4 路面环境 |
3.2 管理手段问题与对策分析 |
3.2.1 公路用地 |
3.2.2 建筑控制区 |
3.2.3 防护区 |
3.2.4 路面环境 |
3.3 管理设施问题与对策分析 |
3.3.1 公路用地 |
3.3.2 建筑控制区 |
3.3.3 防护区 |
3.3.4 路面环境 |
3.4 管理人员问题与对策分析 |
3.4.1 防护区 |
3.4.2 路面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主观与客观组合赋权法的管理对策评价模型 |
4.1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指标体系 |
4.1.1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原则 |
4.1.2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步骤 |
4.1.3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体系 |
4.2 主观与客观组合赋权评价方法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熵权法 |
4.2.3 组合赋权法 |
4.3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仿真的施工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研究 |
5.1 仿真平台介绍 |
5.2 仿真模型构建 |
5.3 高速公路施工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仿真 |
5.3.1 建立高速公路施工区仿真模型 |
5.3.2 仿真模型结果输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4)生态导向下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策略研究 ——以周至集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对道路空间的生态考量 |
1.1.2 道路空间生态化建设有助于促进乡村生态修复 |
1.1.3 乡村道路建设工作有着良好的政策引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乡村 |
1.3.2 乡村道路 |
1.3.3 道路生态 |
1.3.4 生态导向 |
1.3.5 乡村道路空间 |
1.4 研究地域、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地域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 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人类聚居学理论 |
2.1.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1.3 道路生态学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系统工程学理论 |
2.2 生态导向下道路空间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道路生态的基础理论研究 |
2.2.2 道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
2.2.3 道路空间的景观生态格局研究 |
2.2.4 道路空间的生态设计研究 |
2.2.5 研究评述 |
2.3 乡村道路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1 乡村道路的建设效应研究 |
2.3.2 乡村路网布局的方法研究 |
2.3.3 乡村道路安全的问题研究 |
2.3.4 乡村道路规划的评价研究 |
2.3.5 研究评述 |
2.4 典型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环境提升实践案例 |
2.4.1 生态道路创建型——四川内江的生态路建设 |
2.4.2 道路环境整治提升型——浙江余杭“美丽公路”整治提升工程 |
2.4.3 美丽公路定量评价型——浙江宁波茅石线美丽公路等级试评 |
2.4.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内涵解构 |
3.1 乡村道路的特征分析 |
3.1.1 数量特征 |
3.1.2 功能特征 |
3.1.3 等级特征 |
3.1.4 通行特征 |
3.2 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发展内涵 |
3.3 乡村道路生态环境要素 |
3.3.1 人工生态环境组成因子 |
3.3.2 自然生态环境组成因子 |
3.3.3 乡村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
3.3.4 对人居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 |
3.3.5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 |
3.4 乡村道路空间构成要素 |
3.4.1 界面限定 |
3.4.2 路面空间 |
3.4.3 道路绿化 |
3.4.4 附属设施 |
3.5 乡村道路文化环境要素 |
3.5.1 乡村道路与物质文化 |
3.5.2 乡村道路与精神文化 |
3.5.3 乡村道路与制度文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现状调查研究 |
4.1 西安市区域生态环境认知 |
4.1.1 生态环境区位 |
4.1.2 地形地貌特征 |
4.1.3 植被与动物状况 |
4.1.4 水系与土壤分布 |
4.1.5 气候分布特征 |
4.1.6 区域生态评价 |
4.2 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现状分析 |
4.2.1 西安市乡村道路里程 |
4.2.2 西安市乡村道路等级 |
4.2.3 西安市乡村道路管理养护 |
4.2.4 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与乡村聚落 |
4.2.5 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生态格局分类 |
4.3 关中平原型乡村道路空间生态格局特征解析 |
4.3.1 分布特征 |
4.3.2 规模特征 |
4.3.3 形态特征 |
4.4 秦岭山地型乡村道路空间生态格局特征解析 |
4.4.1 分布特征 |
4.4.2 规模特征 |
4.4.3 形态特征 |
4.5 现状问题总结与分析 |
4.5.1 道路空间生态景观问题 |
4.5.2 道路建设使用问题 |
4.5.3 道路绿化问题 |
4.5.4 路域设施问题 |
4.5.5 道路规划设计问题 |
4.5.6 道路管理养护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导向下乡村道路空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1 科学性原则 |
5.1.2 完整性原则 |
5.1.3 可操作原则 |
5.1.4 代表性原则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指标筛选 |
5.2.2 指标体系架构 |
5.2.3 指标权重确定 |
5.3 评价过程与方法 |
5.3.1 评价指标量化与赋值 |
5.3.2 路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
5.3.3 道路空间构成评价指标 |
5.3.4 人文社会环境评价指标 |
5.3.5 乡村道路空间发展评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态导向下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策略 |
6.1 区域道路空间生态统筹 |
6.1.1 协调城乡生态空间要素 |
6.1.2 构建城乡道路生态廊道 |
6.1.3 生态优先的道路网络建设 |
6.1.4 路域生态环境导向的道路空间建设 |
6.1.5 以乡村绿道织补区域道路生态格局 |
6.2 乡村道路空间生态设计提升 |
6.2.1 “旅游道路生态+”的规划设计 |
6.2.2 有机融合的路网布局 |
6.2.3 生态导向的断面优化 |
6.2.4 乡土记忆的铺装改造 |
6.3 乡村道路空间绿化提升 |
6.3.1 乡村道路空间绿化原则 |
6.3.2 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
6.3.3 道路线性空间绿廊分类控制 |
6.3.4 交通节点空间绿化分级提升 |
6.4 道路生态技术与材料 |
6.4.1 路面再生技术运用 |
6.4.2 路面透水材料铺装 |
6.4.3 道路边坡生态恢复 |
6.5 道路空间设施分级分类配置 |
6.5.1 道路小品分类设计 |
6.5.2 道路夜景分类亮化 |
6.5.3 道路服务驿站分级 |
6.5.4 道路标识系统分类 |
6.6 道路规划建设机制完善 |
6.6.1 城乡道路分类体系 |
6.6.2 乡村道路设计与质量管理 |
6.6.3 乡村道路建设的公众参与 |
6.7 道路管理养护保障措施 |
6.7.1 乡村道路的管理养护 |
6.7.2 乡村道路资金供给 |
6.7.3 道路文化宣传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周至集贤镇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实践 |
7.1 周至集贤镇发展概况 |
7.1.1 交通区位 |
7.1.2 行政管辖 |
7.1.3 社会经济 |
7.1.4 镇域发展规划 |
7.2 集贤镇乡村道路建设现状研判 |
7.2.1 调研路线 |
7.2.2 集贤镇乡村道路空间形态 |
7.2.3 集贤镇乡村道路等级 |
7.3 集贤镇乡村道路空间发展评价 |
7.3.1 县道318 道路空间评价 |
7.3.2 乡道赤峪路道路空间评价 |
7.3.3 村道严金路空间评价 |
7.3.4 评价结果分析 |
7.4 集贤镇乡村道路空间问题分析 |
7.4.1 路域界面环境 |
7.4.2 道路路面环境 |
7.4.3 道路绿化及植物分布 |
7.4.4 道路附属设施 |
7.5 生态导向下集贤镇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措施 |
7.5.1 平原地区乡村道路网络优化 |
7.5.2 秦岭山地地区乡村道路网络优化 |
7.5.3 干道与支路空间的生态整治引导 |
7.5.4 道路空间绿化的生态建设 |
7.5.5 凸显地域文化的道路设施配置 |
7.5.6 加强道路的管理和养护 |
7.5.7 道路建设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
总结与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生态理念下关中地区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四好农村路”建设 |
1.1.2 乡村旅游发展 |
1.1.3 农村公路生态影响 |
1.1.4 农村公路景观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理论基础研究 |
2.1 旅游型农村公路相关概念 |
2.1.1 农村公路 |
2.1.2 旅游型农村公路 |
2.2 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相关概念 |
2.2.1 景观 |
2.2.2 公路景观 |
2.2.3 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 |
2.3 生态理念相关概述 |
2.3.1 生态设计 |
2.3.2 低影响开发 |
2.3.3 景观三元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中地区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优秀案例分析 |
3.1 调研安排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概况 |
3.1.3 调研内容及目的 |
3.2 调研结果分析 |
3.2.1 平原旅游路景观 |
3.2.2 山区旅游路景观 |
3.2.3 滨水旅游路景观 |
3.3 调研结论 |
3.3.1 景观特色 |
3.3.2 景观不足及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
4.1 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要点 |
4.1.1 设计目的 |
4.1.2 设计原则 |
4.1.3 设计内容 |
4.2 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
4.2.1 线状景观布局 |
4.2.2 功能设施景观 |
4.2.3 植物绿化景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验证—旬邑至马栏红色旅游公路景观提升设计 |
5.1 旬邑县概况 |
5.1.1 地理环境 |
5.1.2 自然资源 |
5.1.3 旅游资源 |
5.1.4 交通现状 |
5.2 项目概述 |
5.2.1 区位分析 |
5.2.2 设计指标 |
5.2.3 现状反思 |
5.3 提升内容及目标 |
5.3.1 提升目标 |
5.3.2 提升流程 |
5.3.3 提升内容 |
5.4 景观提升设计 |
5.4.1 线状景观布局 |
5.4.2 功能设施景观 |
5.4.3 植物绿化景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问题总结 |
6.1.2 设计方法 |
6.1.3 局部提升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道路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
1.1.2 乡村快速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
1.1.3 乡村道路结合LID理念理性增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LID(低影响开发)理念 |
1.4.2 乡村道路景观 |
1.4.3 道路景观规划 |
1.5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
2.1 相关理论 |
2.1.1 “绿道”理论 |
2.1.2 “道路生态学”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研究综述 |
2.2.1 村庄道路相关研究综述 |
2.2.2 村庄道路景观研究综述 |
2.2.3 道路景观规划研究综述 |
2.3 道路生态理论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3.3 国内外生态道路优秀工程 |
2.4 LID理念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 |
2.4.1 国外LID相关研究进展 |
2.4.2 国内LID相关研究进展 |
2.4.3 国外典型实践案例分析——波特兰NE Siskiyou绿色街道 |
2.4.4 国内典型实践案例分析——金华燕尾洲公园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村庄道路景观规划技术框架探析 |
3.1 村庄道路景观的特征、构成与作用 |
3.1.1 村庄道路景观特征 |
3.1.2 村庄道路景观的构成 |
3.1.3 村庄道路景观作用 |
3.2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内涵特征 |
3.3 低影响开发理念与村庄道路的耦合关系 |
3.3.1 低影响开发理念与道路功能的关系 |
3.3.2 道路与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的关系 |
3.4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路径 |
3.4.1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技术路线 |
3.4.2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措施方法 |
3.4.3 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与一般规划对比 |
3.5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目标导向 |
3.5.1 宏观尺度: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土地 |
3.5.2 中观尺度:尊重自然特征和自然过程 |
3.5.3 微观尺度:景观设计中注重生态功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现状调查研究 |
4.1 西安市调查研究 |
4.1.1 西安市生态环境背景 |
4.1.2 西安市降雨分布特征 |
4.1.3 西安市土壤结构特征 |
4.1.4 西安市河流水系概况 |
4.1.5 西安市雨水径流水质 |
4.2 西安市村庄道路调查研究 |
4.2.1 西安市村庄道路类型 |
4.2.2 西安市村庄道路等级 |
4.2.3 西安市村庄道路结构 |
4.3 西安市村庄道路现状问题解析 |
4.3.1 村庄道路建设引起的生态问题 |
4.3.2 村庄道路建设引起的景观问题 |
4.3.3 村庄道路绿化管护不到位问题 |
4.4 西安市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 |
4.4.1 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必要性 |
4.4.2 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可行性 |
4.5 西安市村庄道路LID技术措施遴选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市村庄道路生态景观规划策略 |
5.1 道路景观规划模式构建 |
5.1.1 道路功能层面景观模式 |
5.1.2 路域环境层面景观模式 |
5.1.3 植物种植层面景观模式 |
5.2 道路建设中生态影响的消减对策 |
5.2.1 生态设计层面 |
5.2.2 生态恢复层面 |
5.2.3 生态补偿层面 |
5.3 明确理解区域周围生态文化背景 |
5.4 基于区域生态格局约束道路网络 |
5.4.1 路网对景观生态格局功能的影响 |
5.4.2 基于生态保护村庄路网布局策略 |
5.4.3 协调道路与自然环境的生态策略 |
5.5 道路设施搭建雨水自然处理系统 |
5.5.1 自然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
5.5.2 山地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
5.5.3 河谷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
5.5.4 平原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
5.6 生态道路设计降低环境负面影响 |
5.6.1 路基生态设计 |
5.6.2 路面生态设计 |
5.6.3 路肩生态设计 |
5.6.4 边坡生态设计 |
5.6.5 广场生态设计 |
5.6.6 动物保护措施 |
5.7 适宜植物选配营造道路绿地景观 |
5.7.1 植物在道路景观中的作用 |
5.7.2 植物种类综合比选 |
5.7.3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
5.8 道路小品设施及其生态技术支撑 |
5.8.1 道路小品设施 |
5.8.2 生态技术使用 |
5.9 相关管理机制配套及规定的补充 |
5.9.1 施工过程保护生态 |
5.9.2 运营期间注重生态 |
5.9.3 控制道路交通影响 |
5.9.4 道路文化传承 |
5.9.5 公众参与机制 |
5.9.6 政策管理规定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周至县集贤镇殿镇村为例实证研究 |
6.1 集贤镇殿镇村基础调查研究 |
6.2 殿镇村村庄道路景观现状 |
6.2.1 村庄生态区位 |
6.2.2 村庄道路断面形式现状 |
6.2.3 道路广场及停车场现状 |
6.2.4 低影响开发理念运用情况 |
6.2.5 植物应用情况及使用频率 |
6.2.6 道路附属设施现状 |
6.2.7 道路景观存在问题分析 |
6.3 殿镇村道路生态景观规划 |
6.3.1 道路断面结构优化 |
6.3.2 硬质铺装材质改善 |
6.3.3 道路景观绿化提升 |
6.3.4 附属设施景观生态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陕西省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清单及主要符号表 |
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图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3 生态恢复定义及界定 |
1.3.1 定义 |
1.3.2 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陕西省自然环境概况分析 |
2.1 地质、地貌 |
2.2 气候、水文 |
2.3 土壤、生物多样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省高速公路概况介绍 |
3.1 第一发展阶段 |
3.2 第二发展阶段 |
3.3 第三发展阶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域生态恢复与路域生态恢复技术体系 |
4.1 路域生态恢复概念 |
4.1.1 路域生态恢复概念 |
4.1.2 路域生态恢复的功能 |
4.1.3 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4.2 路域生态环境恢复技术的概念 |
4.2.1 关于公路路域的界定 |
4.2.2 关于公路路域生态工程技术范围的界定 |
4.2.3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的内容 |
4.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1 国外研究现状 |
4.3.2 国内研究现状 |
4.4 路域植被恢复工程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 |
4.4.1 路域生态设计技术 |
4.4.2 路域植被建植技术 |
4.4.3 路域植被管养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对策措施及技术策略 |
5.1 依托工程Ⅰ:神木至佳县至米脂高速公路 |
5.1.1 概述 |
5.1.2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
5.1.3 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 |
5.1.4 环境敏感区域分析及对应措施 |
5.1.5 景观绿化设计 |
5.2 依托工程Ⅱ:黄龙至蒲城高速公路 |
5.2.1. 概述 |
5.2.2.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与环境条件 |
5.2.3. 公路与沿线环境协调情况及环境保护 |
5.2.4. 预防或改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5.2.5. 环境敏感区域分析及对应措施 |
5.2.6. 景观绿化设计的理念及原则 |
5.2.7. 分项景观绿化设计 |
5.3 依托工程Ⅲ: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 |
5.3.1 项目概况 |
5.3.2 沿线自然地理与环境特征 |
5.3.3 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 |
5.3.4 分段绿化设计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环保模式区划 |
6.1. 陕西高速公路生态环保的区划 |
6.1.1. 陕北高速公路生态环保区域 |
6.1.2. 关中高速公路生态环保区域 |
6.1.3 陕南高速公路生态环保区域 |
6.2. 高速公路环保恢复模式的构建 |
6.2.1. 沙漠区公路防(治)沙环保模式 |
6.2.2 黄土高原区环保模式 |
6.2.3 关中景观生态型公路环保模式 |
6.2.4 秦巴山区环保模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公路坡面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
7.1. 坡面生态恢复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
7.2. 坡面植被建植技术适用性研究 |
7.3. 公路坡面生态恢复关键技术 |
7.3.1. 柴草方格+栽植裸根苗恢复技术 |
7.3.2. 打穴钻孔容器苗坡面恢复技术 |
7.3.3. 生态袋+插栽裸根苗坡面恢复技术 |
7.3.4. 高次团粒喷播生态恢复技术 |
7.3.5. TBS 客土喷播生态恢复技术 |
7.3.6. CBS 植被混凝土坡面恢复技术 |
7.3.7. 环保草毯生态恢复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研究结论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生态脆弱区公路路域生态环境评价与绿化模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生态脆弱区 |
1.3.2 公路路域生态 |
1.3.3 研究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高等级公路建设对路域土壤环境的影响 |
2.1 公路路域土壤的成因、特点 |
2.1.1 路域土壤的形成原因 |
2.1.2 路域土壤的特点 |
2.1.3 公路建设对路域土壤的影响 |
2.2 研究区自然及公路建设概况 |
2.2.1 绥满公路黄牛场至齐齐哈尔段公路 |
2.2.2 哈尔滨至阿城快速路横头山干线公路 |
2.3 研究方法 |
2.3.1 取样方法 |
2.3.2 样带与样方的设置 |
2.3.3 样品处理方法 |
2.3.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变化 |
2.4.2 重金属污染评价 |
2.4.3 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2.4.4 土壤表层重金属质量分数与距公路距离的关系 |
2.4.5 土壤表层养分分析 |
2.4.6 土壤表层养分与距公路不同距离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高等级公路建设对路域植物的影响 |
3.1 高等级公路建设对植被的直接破坏和群落生态的影响 |
3.1.1 对植被的直接破坏 |
3.1.2 对植被群落生态的影响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线与样方的设置 |
3.2.2 调查内容 |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理论依据 |
3.3.1 对比研究的理论依据 |
3.3.2 多维超球面模型(Multi-Dimensional Sphere Model)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植物数量比的变化分析 |
3.4.2 植物高度比的变化分析 |
3.4.3 群落组分水平格局变化 |
3.4.4 距公路不同距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的植被重金属抗性研究 |
4.1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的植被种类 |
4.2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
4.2.1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
4.2.2 重金属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4.2.3 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与分布 |
4.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3.1 重金属胁迫试验所用材料 |
4.3.2 重金属选择 |
4.3.3 试验材料与处理 |
4.3.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重金属胁迫对4种苗木生长的影响 |
4.4.2 重金属胁迫对4种植物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4.3 重金属胁迫对4种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4.4 重金属胁迫对4种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4.5 重金属胁迫对4种绿化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4.4.6 4种苗木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 |
4.4.7 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迁移分配 |
4.5 本章小结 |
5 公路路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价研究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1 公路路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指标的内涵 |
5.1.2 评价指标的分类 |
5.1.3 指标体系的特点 |
5.1.4 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
5.1.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公路路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模型 |
5.2.1 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模型的确定 |
5.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向量 |
5.2.3 公路路域生态健康的模糊综合评价 |
5.3 实例分析 |
5.3.1 公路建设项目概况 |
5.3.2 公路路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价 |
5.3.3 分析评价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高等级公路路域绿化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 |
6.1 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
6.1.1 高速公路景观的概念 |
6.1.2 高速公路景观的特点 |
6.1.3 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 |
6.1.4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内容 |
6.1.5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
6.2 景观生态学与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
6.2.1 高速公路建设对景观生态的影响 |
6.2.2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原则 |
6.3 实例分析 |
6.3.1 绥满公路黄牛场至齐齐哈尔段公路景观设计 |
6.3.2 阿城至横头山干线旅游公路的原生态公路景观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国内研究现状 |
1.3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理论 |
2.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及其环境影响的相关概念 |
2.1.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的概念 |
2.1.2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概念 |
2.2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的相关理论 |
2.2.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
2.2.2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的程序和内容 |
2.3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理论 |
2.3.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提出 |
2.3.2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研究 |
3.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
3.1.1 我国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的一般原则 |
3.1.2 我国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的一般方法 |
3.2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研究的类型 |
3.2.1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 |
3.2.2 基于污染生态学的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 |
3.2.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 |
第四章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
4.2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2.2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4.3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选择 |
4.3.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4.3.2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预选 |
4.3.3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筛选 |
4.3.4 建立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
第五章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
5.1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
5.1.1 人工神经网络 |
5.1.2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
5.2 基于模糊方法的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
5.2.1 模糊方法 |
5.2.2 基于模糊方法的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
5.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
5.3.1 模糊神经网络的概念 |
5.3.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
第六章 济青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及植被建植 |
6.1 济青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 |
6.1.1 济青高速路与生态环境的特点 |
6.1.2 济青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 |
6.2 济青高速公路路域植被建植 |
6.2.1 路域植被建植技术 |
6.2.2 中央隔离带生物防眩模式构建技术 |
6.2.3 路域水土流失生物工程防治技术 |
第七章 济青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7.1 济青高速公路大气环境质量分析 |
7.1.1 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含量 |
7.1.2 空气中 SO_2 含量 |
7.1.3 路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
7.2 路域植被建植对空气净化功能 |
7.2.1 植物叶片滞尘能力 |
7.2.2 不同季节树木的滞尘量变化 |
7.2.3 植被滞尘能力综合分析 |
7.3 路域植被建植的降噪功能 |
7.3.1 降噪功能 |
7.3.2 林带对交通噪声衰减 |
7.4 路域植被建植对SO_2 吸收功能 |
7.4.1 植物叶片含硫量来源分析 |
7.4.2 植物对SO_2 吸收能力分析 |
7.5 路域植被建植的重金属吸收能力 |
7.5.1 试验段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及来源分析 |
7.5.2 树木对重金属吸收的季节变化 |
7.5.3 植物吸收重金属能力的比较 |
7.6 济青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陕西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路域生态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2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
2.1 高速公路绿化 |
2.1.1 高速公路绿化的特点 |
2.1.2 公路绿化的意义 |
2.1.3 高速公路绿化的作用 |
2.2 高速公路绿化与景观 |
2.2.1 景观的涵义 |
2.2.2 公路景观及景观恢复 |
2.2.3 高速公路生态景观绿化设计的概念 |
2.3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原则 |
2.3.1 绿化效果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原则 |
2.3.2 经济可行性 |
2.3.3 安全性 |
2.4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对象与形式 |
2.4.1 中央分隔带设计 |
2.4.2 路基边坡设计 |
2.4.3 立交区绿化设计 |
2.4.4 服务休息区绿化设计 |
2.4.5 收费站及管理办公区绿化设计 |
2.4.6 隧道出入区域绿化设计 |
2.5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
3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 |
3.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 |
3.1.1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内涵 |
3.1.2 路域生态系统的环境特点 |
3.1.3 路域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
3.2 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路域植被恢复的原则与方法 |
3.2.1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 |
3.2.2 高速公路建设路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
3.2.3 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路域植被恢复 |
3.3 高速公路路域植被恢复应用技术探讨 |
3.3.1 工程措施 |
3.3.2 生物防护措施 |
4 西铜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绿化设计及生态恢复理论研究应用 |
4.1 项目概况 |
4.1.1 设计依据、规范 |
4.1.2 项目设计内容 |
4.2 项目所在路域生态环境特征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地质 |
4.2.3 气象水文 |
4.2.4 土壤 |
4.2.5 植被 |
4.3 绿化设计思想 |
4.3.1 绿化设计方案 |
4.3.2 主要树种、草种选择 |
4.4 项目对生态的影响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
4.4.1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为害 |
4.4.2 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总体格局 |
4.4.3 分区防治措施 |
4.4.4 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 |
4.4.5 植物措施 |
4.4.6 临时措施 |
4.4.7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施工组织设计 |
4.4.8 树草种苗木选择 |
4.4.9 乔、灌木的栽植施工方法 |
4.5 原有路域内植被保护和利用 |
4.5.1 保护利用方案 |
4.5.2 原有路域内植被保护技术 |
4.5.3 控根容器育苗移植技术 |
5 结论和讨论 |
5.1 结论 |
5.1.1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
5.1.2 高速公路路域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 |
5.1.3 黄土区高速公路路域生态保护设计 |
5.2 讨论 |
5.2.1 缺乏基础工作支持的生态景观的设计 |
5.2.2 高速公路绿化的施工及后续维护问题 |
5.2.3 西部经济落后区域资金与生态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主要树种的简介 |
四、高速公路路域景观恢复工程设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D]. 冯慧. 西北大学, 2020
- [2]探讨美丽公路路域景观设计方法[D]. 李振.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D]. 袁诗琳. 东南大学, 2020(01)
- [4]生态导向下西安市乡村道路空间规划提升策略研究 ——以周至集贤镇为例[D]. 梁仕浩. 长安大学, 2019(01)
- [5]生态理念下关中地区旅游型农村公路景观设计研究[D]. 郭贝贝. 长安大学, 2019(01)
- [6]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D]. 陈延艺. 长安大学, 2019(01)
- [7]陕西省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D]. 仝晓辉. 长安大学, 2014(03)
- [8]生态脆弱区公路路域生态环境评价与绿化模式设计研究[D]. 温瑀.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1)
- [9]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韩同福. 天津大学, 2012(07)
- [10]陕西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路域生态恢复的研究[D]. 屠剑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