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枢纽机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复杂事件处理,数据仓库,数据治理
枢纽机场论文文献综述
李涛[1](2019)在《大型枢纽机场智能数据中心系统设计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大兴国际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干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广泛应用了各项智慧型新技术,智能数据中心系统是众多技术的核心支撑平台。本文简述了大兴机场智能数据中心系统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的过程,分析了大型枢纽机场建设数据中心系统的难点与应对措施,并深入阐述了机场数据中心系统建设的技术架构和应用特点,为机场行业内建设数据类平台提供建议和指导。(本文来源于《民航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翟立军[2](2019)在《枢纽机场滑行路径优化案例在《空中交通系统优化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我国民航运输业呈现出大流量、高增长的快速发展趋势,空中交通资源日益紧张,如何运用科学的模型与方法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显得尤为重要。《空中交通系统优化与管理》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通过掌握运筹学中常用的模型和算法,具备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数学建模能力,为今后在工作中应用运筹学的科学观点与方法处理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公司运行以及机场现场管理等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空中交通系统优化与管理是一门以运筹学理论为基础的具有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行业特色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突出了运筹学理论与空管一线运行中的优化问题相结合的宗旨,以培养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对该课程以案例为教学核心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空中交通管理中的滑行路径优化为案例对实施步骤及实施方法进行了设计。为贯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水平提供了教学改革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2期)
张生润,郑海龙,李涛,唐小卫,王姣娥[3](2019)在《枢纽机场的国际中转客流拥堵溢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国际枢纽机场中转能力是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下拓展国际航空市场的基础保障。基于2010—2017年OAG全球旅客流量流向数据,本文采用两阶段面板数据模型,以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和广州白云机场为案例,分析了容量受限导致拥堵和枢纽机场竞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叁大机场的国际中转客流拥堵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叁大机场的溢出效应主要由与其国际市场重迭率较高的国外枢纽机场承接,国内二级机场承接率相对有限。表现为:北京首都溢出旅客量流向厦门、曼谷和迪拜;上海浦东流向吉隆坡、首尔和乌鲁木齐;广州白云流向香港、武汉、西安、首尔、吉隆坡、伊斯坦布尔、新加坡和赫尔辛基。结果讨论了应加强国内二级机场的航线与航班设计,以分别承接叁大机场的溢出效应。(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王勇,韩燕征[4](2019)在《大型枢纽机场信息安全综合评价模型与可信云架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分析了大型枢纽机场信息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设计构建了大型枢纽机场信息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进行综合、合理的评价和描述,并基于此模型设计提出了一种适合大型枢纽机场的可信云架构,将可信计算融入到大型枢纽机场可信云架构中,以保障大型枢纽机场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时代》期刊2019年11期)
欧阳杰[5](2019)在《我国国际枢纽机场群总体布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通航,北京双枢纽格局将推动北京打造为全球最大的航空枢纽城市,这既是对京津冀机场群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的有力支撑,也将对全国运输航空市场结构和枢纽机场功能定位产生巨大影响。国际枢纽机场群的总体布局思路国际枢纽机场群是以引领(本文来源于《中国航空报》期刊2019-10-29)
刘冰,柯贤隆[6](2019)在《枢纽机场总体规划航行分析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枢纽机场因未来航空业务增长需求旺盛,规划规模较大,空域规划和飞行程序设计复杂程度高,对定位规模较大的枢纽机场总体规划阶段空域规划和飞行程序设计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和经验需要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为规划、设计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9期)
万晗[7](2019)在《枢纽机场中转系统流程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时代,我国航空客运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枢纽机场的集散能力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枢纽机场在运行的过程中,依托于中转系统进行旅客和行李的中转。因此在进行中转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流程内容进行优化,提高旅客的中转率,确保中转过程更加快速准确,才能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做好信息平台的共享工作,允许旅客根据自身的需要临时更改行程,需要对行李的装机环节进行优化改造。本文就枢纽机场中转系统流程优化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9年18期)
苏怡[8](2019)在《陕西加快建设西北枢纽机场群》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9日1时21分,从西安飞往罗马的HU7971航班由北向南滑行通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联络通道。作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叁期扩建工程的前置性工程,东联络通道工程使飞行区从目前的“U”形变成闭合的“O”形,形成闭环运行,大大提升了机场运行效率。随着“一(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9-09-16)
明焱[9](2019)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枢纽机场航站楼建设中的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际反恐形势不断严峻,机场安保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机场的视频监控系统仍停留在传统的被动监控阶段,己经很难满足机场对安全的实际需求。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出现及日臻成熟,为解决由"被动"监控转变为"主动"预警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基于此,本文针对枢纽机(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16期)
陆晓华[10](2019)在《枢纽机场空地联运策略的思考与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旅客联程运输可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提高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改善旅客出行体验,对于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具有重要意义。从空地联运的概念入手,根据国内外经验案例分析了空地联运的主要模式,以及民航与铁路的竞合关系,最后从联运产品和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我国枢纽机场空地联运运营策略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交通与运输》期刊2019年S1期)
枢纽机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些年,我国民航运输业呈现出大流量、高增长的快速发展趋势,空中交通资源日益紧张,如何运用科学的模型与方法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显得尤为重要。《空中交通系统优化与管理》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通过掌握运筹学中常用的模型和算法,具备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数学建模能力,为今后在工作中应用运筹学的科学观点与方法处理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公司运行以及机场现场管理等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空中交通系统优化与管理是一门以运筹学理论为基础的具有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行业特色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突出了运筹学理论与空管一线运行中的优化问题相结合的宗旨,以培养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对该课程以案例为教学核心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空中交通管理中的滑行路径优化为案例对实施步骤及实施方法进行了设计。为贯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水平提供了教学改革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枢纽机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涛.大型枢纽机场智能数据中心系统设计与实践[J].民航学报.2019
[2].翟立军.枢纽机场滑行路径优化案例在《空中交通系统优化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
[3].张生润,郑海龙,李涛,唐小卫,王姣娥.枢纽机场的国际中转客流拥堵溢出效应研究[J].地理研究.2019
[4].王勇,韩燕征.大型枢纽机场信息安全综合评价模型与可信云架构设计[J].计算机时代.2019
[5].欧阳杰.我国国际枢纽机场群总体布局研究[N].中国航空报.2019
[6].刘冰,柯贤隆.枢纽机场总体规划航行分析要点[J].中国科技信息.2019
[7].万晗.枢纽机场中转系统流程优化分析[J].今日财富.2019
[8].苏怡.陕西加快建设西北枢纽机场群[N].陕西日报.2019
[9].明焱.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枢纽机场航站楼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电子世界.2019
[10].陆晓华.枢纽机场空地联运策略的思考与建议[J].交通与运输.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