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中超临界CO2换热特性研究

单管中超临界CO2换热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氟利昂类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输运性能和安全性能,以及与制冷设备中的润滑油和材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使其在制冷和空调领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氟利昂的泄露导致臭氧层空洞和温室效应。鉴于此,专家们提倡使用自然工质作为制冷剂,重新启用了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1992,前制冷协会主席Lorentzen分析了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采用跨临界循环方式的可行性。目前,这种循环方式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且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方式已经在汽车空调、热泵领域得到了应用。但是对于CO2在空调系统中和热泵过程中的换热机理尚未清楚。尤其是二氧化碳达到超临界状念时,对流换热机理非常复杂,即使在相同的工况之间,一个微小变化也会导致二氧化碳流体对流换热的差异。本文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水平单管和竖直单管中向下流动(顺流)和向上流动(逆流)做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的因素有质量流、流动方向、管径、重力等等,但归根到底是由于流体物性参数变化引起的,因此采用了Refprop7.0计算了二氧化碳在相同压力7.5MPa下,不同温度下CO2流体的比热、黏度、导热系数和密度。(2)把计算参数值拟合回归成曲线函数导入CFD-Fluent模拟,采用定壁温冷却的对流换热情形,在整个模拟过程中主要考虑了重力、流体入口温度、不同单管管径和不同质量流入口4种影响因素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单管中流动换热的影响。(3)计算出超临界CO2流体对流换热的平均努谢尔数和不同管长与管径比处局部努谢尔数,比较努谢尔数的大小,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的最佳流体入口温度、最佳单管管径和最佳质量流以及得出超临界CO2流体在冷却对流换热的强烈程度与流体特征温度的关系;同时计算局部努谢尔数与三种关联式计算值相比得,陶宇兵推荐的关联式与文中的计算值误差较小。(4)水平单管换热比竖直单管换热剧烈;竖直单管顺流换热比逆流换热剧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2冷剂研究背景和制冷领域的应用'>1.1 CO2冷剂研究背景和制冷领域的应用
  • 1.1.1 研究背景
  • 2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及其优势'>1.1.2 CO2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及其优势
  • 2换热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1.2 CO2换热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的理论基础
  • 2.1 超临界流体的概念
  • 2.2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性质
  • 2密度的性质'>2.2.1 CO2密度的性质
  • 2热扩散性质和黏度'>2.2.2 CO2热扩散性质和黏度
  • 2极性与介电常数'>2.2.3 CO2极性与介电常数
  • 2表面张力'>2.2.4 CO2表面张力
  • 2.3 超临界二氧化碳管内流动的物理模型
  • 2.4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 2.4.1 牛顿冷却公式及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 2.4.2 公式定义
  • 2流体单管中流动换热的影响因素分析'>2.5 超临界CO2流体单管中流动换热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1 压力的影响
  • 2.5.2 流体流动方向的影响
  • 2.5.3 管径和浮升力的影响
  • 2.5.4 润滑油的影响
  • 2.5.5 质量通量密度的影响
  • 2.5.6 热流密度的影响
  • 2.5.7 流体受热方向的影响
  • 2.6 研究二氧化碳对流换热问题的方法和数学描述
  • 2.6.1 研究对流换热的方法
  • 2.6.2 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述
  • 2.7 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关联式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 3.1 数值计算条件的确定
  • 3.2 拟合曲线函数误差分析及曲线函数分析软件确定
  • 3.3 数值模拟方法
  • 3.4 选择压强-速度关联算法
  • 3.5 数值模型方程
  • 3.6 边界条件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温度入口对二氧化碳单管流动换热影响
  • 4.1 水平管不同温度入口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的影响
  • 4.1.1 不考虑重力对二氧化碳单管内换热影响(without gravity)
  • 4.1.2 重力对水平管流动换热的影响(with y-gravity)
  • 2对竖直管换热的影响'>4.2 不同温度入口对超临界CO2对竖直管换热的影响
  • 4.2.1 竖直向下流动—顺流(Downward Flow)
  • 4.2.2 垂直向上流动—逆流(Upward Flow)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径大小对二氧化碳单管流动换热的影响
  • 5.1 管径大小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水平管流动换热的影响
  • 5.1.1 不考虑重力对二氧化碳管内流动换热的影响(without gravity)
  • 5.1.2 重力对二氧化碳在水平单管流动换热的影响(with y-gravity)
  • 5.2 管径大小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竖直管流动换热的影响
  • 5.2.1 竖直向下流动—顺流(Downward Flow)
  • 5.2.2 垂直向上流动—逆流(Upward Flow)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量大小对二氧化碳单管流动换热的影响
  • 6.1 流量大小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水平管流动换热的影响
  • 6.1.1 不考虑重力对二氧化碳水平单管流动换热的影响(without gravity)
  • 6.1.2 重力对二氧化碳水平单管内流动换热的影响(with y-gravity)
  • 6.2 管径大小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竖直单管内流动换热的影响
  • 6.2.1 竖直向下流动—顺流(Downward Flow)
  • 6.2.2 垂直向上流动—逆流(Upward Flow)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厂中CO_2捕集技术的成本及效率[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9)
    • [2].应用CO_2超临界萃取苋菜红色素的工艺研究[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9(06)
    • [3].纳米流体强化CO_2水合物生成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9(12)
    • [4].稠油油藏蒸汽驱后期CO_2辅助蒸汽驱技术[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6)
    • [5].曲安奈德局部封闭结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34)
    • [6].CO_2响应性高分子乳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J]. 油田化学 2019(04)
    • [7].铝酸盐水泥在高温和CO_2气氛的水化机理研究[J]. 水泥工程 2019(06)
    • [8].CO_2驱集输管道内腐蚀机理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1)
    • [9].CO_2-环烷烃/芳香烃界面张力的测定与估算[J]. 化工学报 2020(01)
    • [10].超临界CO_2放空特性分析与装置设计[J]. 流体机械 2019(12)
    • [11].高焓CO_2气流壁面两步催化机制对非平衡气动加热影响的数值模拟[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20(01)
    • [12].铅基堆超临界CO_2复合循环发电系统热力学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01)
    • [13].CO_2浓度升高对宁夏枸杞果实发育期形态指标及糖分积累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4].设施甜椒土垄和垄嵌基质栽培方式CO_2排放通量日变化比较[J]. 华北农学报 2019(S1)
    • [15].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9(06)
    • [16].试验模拟包气带CO_2变化及对水化学的影响[J]. 水文 2020(01)
    • [17].基于超临界CO_2抗溶剂技术的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J]. 中药材 2019(07)
    • [18].微通道反应器内CO_2传质反应行为研究[J]. 化学工程 2020(01)
    • [19].环氧乙烷装置循环气中CO_2浓度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J].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20(02)
    • [20].氢氧化钙的固碳功能性研究-CO_2浓度与碳化时间的影响[J]. 功能材料 2020(01)
    • [21].胜利油田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技术研究与实践[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0(01)
    • [22].CO_2-原油混相带形成机理与表征方法[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0(01)
    • [23].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微球-CO_2复合驱的适应性[J]. 油田化学 2020(01)
    • [24].15%CO_2胁迫下雨生红球藻积累油脂制生物柴油[J]. 太阳能学报 2020(03)
    • [25].CO_2泄漏对稻田水基础水质指标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4)
    • [26].供暖用CO_2空气源热泵变频运行性能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20(03)
    • [27].光子嫩肤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光老化皮肤的临床疗效[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20(01)
    • [28].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近期和中期效果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20(03)
    • [29].运用手持技术绘制CO_2浓度变化地图——以上海市地铁2号线为例[J]. 化学教学 2020(03)
    • [30].2019年全球生物质燃烧CO_2排放研究[J]. 科技风 2020(12)

    标签:;  ;  ;  ;  

    单管中超临界CO2换热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