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CT诊断

胃癌的CT诊断

曹永英(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局职工医院157212)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099-01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CT扫描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经胃镜活检、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早期胃癌1例,进展期胃癌53例。其中BorrmannⅠ型(蕈伞型癌)8例、BorrmannⅡ型(局限溃疡型癌)10例、BorrmannⅢ型(浸润溃疡型癌)18例、BorrmannⅣ型(浸润型癌)17例,发现CT对其正确诊断、分期及大体分型与病理对照准确率可达90.2%。结论CT对胃癌的诊断与分期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术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胃癌CT诊断

胃癌是最常见的癌肿之一,在我国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某些高发地区甚至居全身癌肿的第一位。发病年龄以40岁~60岁多见,但<40岁者仍占15%~20%。男女之比约为3.19:1。胃癌的发病与生活水平、生活习性与生活方式关系极大。近年来在国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霉变、腌渍食物的减少,冷冻食品的普及,蛋白及脂肪类食物的增加),胃癌的发生率显著地下降。

一、临床表现

胃癌早期常无临床症状,并不会促使病员前来就诊或做检查,这是临床诊疗中,早期胃癌病例较少的主要原因。不少中、晚期胃癌,其临床症状也并不明显和典型,类同于慢性胃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可出现程度不同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反酸、黑便等症状,待到主诉有食欲减退,消瘦,体重减轻,呕吐或进食梗阻感时,病变大多已进入到中、晚期;更有些病例甚至表现为肝肿大、腹水、贫血等恶液质,腹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远处转移的症状的出现方来就诊。

二、CT表现

CT能直接显示胃癌在胃壁内生长及向腔内、外扩展情况;还能观察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淋巴结增大和远处转移的存在。胃癌的早期,胃壁通常不增厚(Ⅱc、Ⅲ型)或增厚不明显(Ⅰ、Ⅱa型),难以被CT检查所确认,故CT无法对早期胃癌作出诊断。中、晚期胃癌在CT上表现为病变区胃壁异常增厚,或形成突向胃腔内、外的肿块。为使胃CT检查满意,病变显示清楚易于判断,检查前足量饮水,使胃适度充盈、扩张,辅以应用低张药物,极为重要。

(1)胃壁异常增厚胃癌的最重要CT表现是病变区胃壁的局限性增厚,为病变自粘膜面向深层浸润的结果。病变未侵及浆膜层时则胃壁外缘尚可保持光整的轮廓,反之则外缘多不光整,出现结节样改变。增厚的病变段大多限胃壁的一侧,其胃壁腔面常不规则,有时尚可显示有微凹的溃疡,与邻接的正常胃壁分界不清。浸润性生长呈胃壁环形增厚的胃癌,在CT上可显示双侧胃壁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皮革样胃),造成胃壁僵硬,胃腔不规则狭窄变形。团注对比剂增强扫描,病变段胃壁较正常段胃壁明显强化。

(2)腔内、外肿块肿瘤向腔内、外生长时,CT可极清楚地于扩张的胃腔内、胃腔外或腔内外显示不规则形态的软组织肿块,伴有病变附着处胃壁的增厚。癌肿表面有溃疡或坏死腔形成时,CT上可于瘤灶内见腔内对比剂充盈区或低密度区。团注增强扫描时,由于癌瘤组织的增强,显示更为清楚。但胃癌团块的增强效应不及浸润型和硬性痛显著。

一种并不多见的胃外生性腺癌(exophyticadenocarcinoma),常发生于胃体和胃窦部。肿瘤主要向胃腔外生长,形成一个巨大的软组织肿块,直径可达5~14cm,肿块与胃壁附着很少,容易在胃钡餐检查时被遗漏。作者曾遇见一例上腹部胎头大小的实质性肿块,有一定的活动度,钡餐检查时胃腔与胃壁均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时也难以否定病变是起源于肝左叶、后腹膜,手术证实为胃癌附着于胃窦胃大弯侧。

CT对胃周淋巴结的检出率,取决于CT设备和检查方法,淋巴结的大小与部位。通常CT无法对被检出的淋巴结定性。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胃周CT检出的淋巴结大小并不一致,较大的淋巴结可以是非癌性的,而较小者甚至未能被CT检出者,却司以是癌性转移者。这是CT对胃癌作分期评估时另一个造成高估或低估的主要因素。

标签:;  ;  ;  

胃癌的CT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