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化瘀方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观察及实验研究

凉血化瘀方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观察及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评价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可行性,并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脉络膜铺片血管定量分析、病理、血管内皮细胞免染色疫组化法进行多方面比较。2.观察评价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3.观察凉血化瘀方对激光诱导的BN大鼠CNV形成的抑制作用,从FFA检查、脉络膜铺片血管定量分析、病理、血管内皮细胞染色免疫组化法、VEGF与PEDF蛋白表达水平方面进行多方位评价。4.观察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有:视力、FFA检查、眼底出血面积、渗出面积、累积损害面积、黄斑视网膜厚度、黄斑区总容积。方法:1.对4组24只BN大鼠单眼进行氪激光视网膜光凝,围绕视盘等距光凝20个激光斑,诱导CNV形成。激光功率360mW,光斑直径50μm,曝光时间0.05s。分别在光凝后1w、2w、3w、4w进行眼底彩照和FFA检查。在上述时间点各取2只大鼠进行脉络膜铺片定量分析血管面积;余4只处死,取眼球做石蜡切片,观察激光斑病理改变,FⅧR:Ag(FactorⅧ-Related Antigen,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法对新生血管进行半定量分析。2.通过石蜡切片观察CNV发展的4w时间内,不同时间点CNV中细胞因子VEGF和PEDF的蛋白表达。3.对3组48只BN大鼠行氪激光光凝,建立CNV动物模型,其中1组作为空白组,1组造模后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做为对照组,1组造模后予以凉血化瘀方灌胃作为中药组。分别在光凝后1w、2w、3w、4w行FFA检查。在上述各时间点处死各组动物4只,其中1只行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dextran,FITC-D)灌注、脉络膜铺片定量新生血管面积,余3只摘出眼球,制作石蜡切片,观察不同时间点CNV的中FⅧR:Ag、VEGF、PEDF表达的变化,并进行半定量检测。4.观察临床确诊为CNV型AMD的患者90例患者109眼,予以口服凉血化瘀中药治疗。连续观察6个月,总结视力,眼底出血面积、渗出面积、累积损害面积、OCT检查结果。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出血、渗出、累积损害面积、黄斑视网膜厚度和黄斑区总容积变化,并观察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1.在4w时间内,FFA检查、脉络膜铺片血管面积测量、病理切片、FⅧR:Ag因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性CNV在1w~3w期间呈持续性增殖(P<0.05),到4w时稳定。2.在实验性CNV形成的过程中,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EDF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3.凉血化瘀方治疗CNV组,FFA检查测量荧光渗漏面积可见3w~4w时,中药组CNV的荧光渗漏面积明显小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脉络膜铺片新生血管面积测量可见4w时CNV面积明显小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FⅧR:Ag因子和VEGF蛋白表达可见4w时中药组阳性反应物IOD值小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而PEDF蛋白表达在1w~4w时则明显增加(P<0.05)。4.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AMD患者3月后,视力提高25眼(22.94%),稳定74眼(67.89%),降低10眼(9.17%);治疗6月后,视力提高32眼(29.36%),稳定60眼(55.05%),降低17眼(15.60%),低视力组患者视力提高和稳定程度均好于高视力组。治疗3、6个月后患者眼底出血面积、渗出面积、累积损害面积、黄斑视网膜厚度、黄斑区总容积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激光诱导的BN大鼠CNV模型,与人类AMD的CqqV在发生、发展和病理基础上基本一致,是目前研究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良好模型。2.FFA检查可确定CNV的生成,通过对CNV渗漏面积的统计,可半定量估算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FITC-D血管灌注的脉络膜铺片法可保留CNV的原始形态,具有易观察性,并可做客观的定量统计,是研究CNV的可靠方法。FⅧR:Ag可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是判定CNV存在的有效方法。3.实验性CNV中VEGF的表达上调、PEDF表达下降,二者呈明显负相关关系。4.通过脉络膜血管铺片测量CNV面积、FFA检查、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可观察到,凉血化瘀方可以显著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下调VEGF、上调PEDF蛋白表达水平。5.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AMD患者在6个月观察期内具有一定的保持视力稳定和提高作用,能使眼底出血、渗出、累积损害和水肿瘢痕情况稳定;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是治疗湿性AMD患者的安全有效方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激光诱导的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
  • 1 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试剂
  • 2 实验动物
  • 3 方法
  • 3.1 建立CNV动物模型
  • 3.2 眼底彩照、FFA检查和分析
  • 3.3 脉络膜铺片法测量CNV面积
  • 3.4 取材
  • 3.5 光镜标本制备及其观察方法
  • 3.6 FⅧR:Ag免疫组化检测
  • 4 结果
  • 4.1 大鼠眼底彩照和FFA结果
  • 4.2 大鼠视网膜病理学检查结果
  • 4.3 大鼠视网膜FⅧR:A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4.4 大鼠脉络膜血管铺片评价新生血管面积
  • 4.5 大鼠FFA检查测量CNV荧光渗漏面积统计结果
  • 4.6 BN大鼠模型CNV发生率
  • 5 讨论
  • 5.1 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选择
  • 5.2 大鼠脉络膜血管铺片技术的评价
  • 5.3 大鼠FⅧR:Ag染色的意义
  • 6 结论
  • 第二部分 VEGF、PEDF在实验性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
  • 1 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试剂
  • 2 实验动物
  • 3 方法
  • 3.1.建立CNV动物模型
  • 3.2 取材及固定
  • 3.2 脱水、透明、浸蜡、包埋
  • 3.3 组织石蜡切片
  • 3.4 VEGF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 3.5 PEDF免疫组化方法
  • 3.6 观察、采集数字图片
  • 3.7 数据统计
  • 4.结果
  • 4.1 VEGF免疫组化结果
  • 4.2 PEDF免疫组化结果
  • 4.3 VEGF与PED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4.4 VEGF、PEDF表达与CNV生长的相关性
  • 5 讨论
  • 5.1 CNV中VEGF表达异常的意义
  • 5.2 CNV中PEDF表达异常的意义
  • 5.3 VEGF和PEDF表达相关性分析
  • 6 结论
  • 第三部分 凉血化瘀方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试剂
  • 2 实验动物
  • 3 方法
  • 3.1 CNV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 对照组的建立
  • 3.3 中药组的建立
  • 3.4 大鼠眼底彩照、FFA检查和分析
  • 3.5 大鼠脉络膜血管铺片法测量CNV面积
  • 3.6 取材
  • 3.7 大鼠视网膜光镜标本制备及其观察方法
  • 3.8 大鼠FⅧR:Ag因子免疫组化检测
  • 3.9 大鼠VEGF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 3.10 大鼠PEDF免疫组化方法
  • 3.11 观察、采集数字图片
  • 3.12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眼底彩照及FFA检查结果
  • 4.2 病理学检查结果
  • 4.3 大鼠脉络膜铺片血管灌注结果
  • 4.4 FⅧR:Ag免疫组化结果
  • 4.5 VEGF免疫组化结果
  • 4.6 PEDF免疫染色结果
  • 5 讨论
  • 5.1 中医眼科对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眼病的认识
  • 5.2 凉血化瘀药物的现代研究
  • 5.3 凉血化瘀方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分子机制
  • 6 结论
  • 第四部分 凉血化瘀方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临床疗效观察
  • 1 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药物
  • 3.2 研究设备
  • 3.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视力改善情况
  • 4.3 患者视力的转归特点
  • 4.4 眼底出血面积变化
  • 4.5 眼底渗出面积变化
  • 4.6 眼底累积损害面积
  • 4.7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黄斑总容积
  • 4.8 凉血化瘀方全身不良反应
  • 4.9 典型病例举例
  • 5 讨论
  • 5.1 中医眼科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的认识
  • 5.2 西医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
  • 5.3 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特点
  • 6.结论
  • 结语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参编专著、课题及获奖情况
  • 附录 缩略词表
  • 附录 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09)
    • [2].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02)
    • [3].中西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疗效观察[J]. 西部中医药 2017(08)
    • [4].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球内注射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J]. 现代实用医学 2014(10)
    • [5].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经光动力治疗后病灶扩大1例[J]. 甘肃医药 2015(03)
    • [6].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J]. 海峡科学 2015(08)
    • [7].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 眼科新进展 2019(06)
    • [8].光动力疗法治疗50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及护理[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1)
    • [9].《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临床眼科杂志 2010(03)
    • [10].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历程和现状[J]. 眼科 2010(04)
    • [11].光动力疗法治疗国人常见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二年随访观察[J]. 眼科 2010(04)
    • [12].《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眼科 2009(01)
    • [13].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J]. 航空航天医药 2009(02)
    • [14].《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眼科 2009(03)
    • [15].《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临床眼科杂志 2008(06)
    • [16].《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眼科 2008(05)
    • [17].《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临床眼科杂志 2008(02)
    • [18].《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临床眼科杂志 2008(05)
    • [19].《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眼科 2008(01)
    • [20].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02)
    • [21].《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临床眼科杂志 2008(03)
    • [22].《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临床眼科杂志 2008(01)
    • [23].半导体激光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8(03)
    • [24].《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临床眼科杂志 2008(04)
    • [25].《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一书出版[J]. 眼科 2008(06)
    • [26].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20)
    • [27].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24)
    • [28].激光致猴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应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3(03)
    • [29].凉血化瘀中药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15例[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01)
    • [30].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研究现状[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04)

    标签:;  ;  ;  ;  ;  ;  ;  ;  

    凉血化瘀方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观察及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