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铁路建设中高寒草原植被恢复与再造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俊[1](2021)在《绿色天路——青藏铁路环境保护纪实》文中提出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国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建设强国,中国项目、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中国质量陆续走出国门,获得世界赞誉。在举国同庆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决定将我国73个菲迪克获奖项目结集成册,出版《当惊世界殊·菲迪克中国获奖工程集》。这部文集,是对党和国家在基建民生领域丰硕成果的讴歌,抒发了工程咨询人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和民族复兴的必胜决心;也是我国近十多年来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的集中亮相,反映新时代大国工程的优良水准,浸润行业楷模的无私情怀;还是对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多年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梳理总结,激励自我以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推进菲迪克以及相关国际业务的进一步开展。从2021年第4期起,本刊择优刊发,以飨读者。
周林虎,徐志闻,周国英,胡夏嵩,许桐,申紫雁,刘昌义[2](2020)在《青藏铁路沱沱河段取土场草本根系力学强度试验》文中认为以青藏铁路沱沱河段取土场作为研究区,选取生长年限为10 a的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 (Linn.) Parl.]、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L.)和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 (Griseb.) Scribn.] 4种草本作为试验供试种,分别进行室内单根拉伸与剪切试验,较为系统地评价了4种草本其单根力学强度特征。结果表明:(1)取土场4种草本单根平均抗拉强度由大至小为:碱茅(66.29 MPa)>垂穗披碱草(50.78 MPa)>冷地早熟禾(46.11 MPa)>星星草(40.62 MPa),单根平均抗剪强度由大至小为:碱茅(44.37 MPa)>垂穗披碱草(37.74 MPa)>冷地早熟禾(36.80 MPa)>星星草(26.66 MPa),且两者均与根径之间符合幂函数负相关关系;(2)对生长年限为5 a和10 a的4种草本单根抗拉力和抗剪力对比分析得出,4种草本根系抗拉力增长幅度为11.71%~62.31%,抗剪力增长幅度为26.30%~92.61%;(3)比较4种草本根系其不同根径级别的力学强度,得出碱茅和垂穗披碱草根系力学性能相对优于其他2种草本,可优先作为研究区固土护坡植物种。本研究可为青藏铁路沱沱河段及周边优势护坡植物的筛选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王娟[3](2020)在《青藏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自然恢复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量线状工程施工穿越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区时不可避免的会形成大面积广泛分布的工程取土迹地,而这些工程取土迹地植物和土壤的恢复不仅能够修复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而且能够提高线状工程基础的安全性。目前青藏高原工程取土迹地植被恢复集中于恢复植物群落和天然植物群落的比较。而高寒草原分布区较高寒草甸分布区相对干旱,两种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和土壤养分恢复是否趋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揭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群落恢复的机制。因此,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的工程取土迹地为对象,分析了相同取土迹地经过24年后的植物群落、植物功能群和土壤养分特征,以期为揭示工程取土迹地草地恢复机制提供基础信息,且为不同类型植被区工程取土迹地的植物恢复提供决策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高寒草原区和高寒草甸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生物量及均匀度指数的恢复特征趋同,但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恢复特征存在分异。无论是高寒草原区,还是高寒草甸区,工程取土迹地恢复植物群落盖度和生物量均低于天然群落水平,高度及均匀度指数均已恢复至天然群落水平;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在高寒草原区恢复较好,但高寒草甸区仍未达到天然群落水平。2、高寒草原区和高寒草甸区工程取土迹地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豆科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盖度、生物量、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莎草科植物功能群的盖度、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指数,杂类草植物功能群的高度和盖度的恢复特征均趋同。高寒草原区和高寒草甸区工程取土迹地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已恢复至天然群落水平,丰富度指数均恢复较差;豆科植物功能群高度、生物量及均匀度指数均恢复至天然群落水平,盖度和丰富度指数与天然群落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莎草科植物功能群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恢复较好,盖度尚未恢复至天然群落水平;杂类草植物功能群的高度和盖度均已恢复至天然群落水平。3、高寒草原区和高寒草甸区工程取土迹地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的恢复特征趋同。高寒草原区和高寒草甸区恢复群落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已恢复至天然群落水平。4、高寒草原区工程取土迹地植被和土壤的恢复能力均优于高寒草甸区。高寒草原区的植被恢复力度和土壤恢复力度均明显高于高寒草甸区,表明在相同工程迹地类型下高寒草原区植被和土壤的恢复能力要优于高寒草甸区。综上所述,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和高寒草甸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生物量、均匀度指数及表层土壤养分的恢复特征均趋同,而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恢复特征在不同植被类型区存在分异,不同植被类型区各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盖度、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恢复特征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此外,高寒草原区工程取土迹地植被和土壤的恢复能力均优于高寒草甸区。
任康[4](2019)在《青藏铁路沿线严重沙害区植被恢复措施及恢复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部分,采用植被进行恢复是解决沙化土地的根本措施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植被恢复分为人工植被建植和天然植被恢复两部分,其中青藏铁路沿线植被恢复主要以人工建植为主,在人工植被影响下逐步促进植物的天然恢复,在青藏铁路沿线进行植被恢复不仅可以促进沙质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同时植物的防风固沙功能对铁路的安全运营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显着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青藏铁路所经之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仅有的独特生态系统,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干旱、立地困难,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因而,在进行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难题。本文以青藏铁路沙害严重路段为研究对象,主要对铁路沿线的植被恢复措施和恢复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为生态敏感而脆弱的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植被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在西藏措那湖沙害区,采用不同搭配方式和不同混播比例对红豆草、紫花苜蓿、披碱草、高羊茅进行播种,并在播种当年和第二年生长期结束后对生物量等特性进行分析,旨在找到适合在措那湖沙区植被恢复中可应用的适宜草种及最佳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1)播种当年混播方式对两种禾本科植物披碱草和高羊茅的株高、根长影响不显着,但会使两种豆科植物红豆草和紫花苜蓿的株高增加;2)混播方式对草地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有明显的影响,豆禾草种混播处理中生物量会随着豆科植物比例的减小而增加,播种当年披碱草单播及披碱草+高羊茅(5:5)的混播处理有较高的生物量,分别为756.33±96.29 g/m2、720.25±35.63 g/m2,次年披碱草单播及披碱草+高羊茅(7:3)的处理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832.13±124.71 g/m2、723.83±57.14 g/m2;3)披碱草+高羊茅三个混播比例的处理两年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盖度,其中播种当年披碱草+高羊茅(5:5)的处理盖度最大为87%,次年盖度均达到60%以上;4)在高寒气候下的混播草种实验中,禾本科植物对草地建植的贡献要明显大于豆科。这一结果也为极端气候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借鉴和理论支持。其次,通过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沿线5种不同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土壤及植被的调查,分析了人工恢复措施对林下植物多样性以及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林恢复模式的地上生物量和生产力因林龄和林分配置不同而不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柽柳(Tamatix chine)nsis林生产力最高为1.92 t·hm-2·a-1,其次为柽柳纯林1.87t·hm-2·a-1;各模式都增加了林下植物的多样性,其中:沙棘(Hippophaer hramnoide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林内出现了 6科8属8种植物、柽柳纯林地中出现植物7科9属10种,但不同模式下优势种不同。5种恢复模式均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人工灌木林在改善土壤碱化程度上比乔木林效果更好:沙棘-柠条林和柽柳纯林林地内,表层(0-20 cm)土壤pH分别降低了 1.05和0.75;5种恢复模式都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并且表现出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减小的“表聚”现象,柽柳纯林内有机质增加最为明显:表层含量达到了 12 g·kg-1,比恢复前增加了将近一倍。这一研究结果为铁路沿线的沙漠化防治和植被恢复中恢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郭坤[5](2018)在《青藏铁路沿线严重沙化段植被恢复及耐沙埋草种筛选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沙漠化严重,而青藏铁路沿线的沙漠化尤为需要关注。本文选取青藏铁路沿线严重沙化地区乌兰段与北麓河段,研究了乌兰不同植被恢复林地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北麓河沙化草原退化植被特征与土壤微量元素关系和沙埋对青藏高原本地草种萌发、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以探究青藏铁路沙化段退化草原的退化特征、人工植被恢复措施效果,及青藏高原草种在沙埋情况下最适合的萌发和出土条件,为青藏铁路沙化土地恢复和重建提供参考。(1)对青藏铁路乌兰沙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林分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未恢复沙地还是植被恢复样地,植被恢复林地下灌木和草本的数量都比较少;随着林分生长,植被恢复样地物种数量增多,其中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下物种数量最高,群落结构最为复杂,生物多样性最好;2、植被恢复林分下土壤容重都明显减小,土壤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的持水蓄水能力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量,对比未恢复沙地都明显提高,土壤表层养分含量高于下层,土壤元素表聚性明显,在土层0~20cm 土壤肥力顺序为:柽柳(Tamarix chinensis)>沙棘>新疆杨(Populus bolleana)>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通过对恢复样地植被调查和土壤取样分析,得到沙棘和柽柳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是最明显的。(2)对青藏铁路北麓河地区高寒沙化草地退化植被及土壤性状的野外调查与取样分析,其主要结论如下:青藏苔草草原沙化过程中,植被种类逐渐减少,并且优势种从未退化草原的青藏苔草演替为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与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高山嵩草(Kobresiapygmaea)共存,重度退化优势种消失,由丛生高大的苔草群落演替为低矮型、匍匐型杂草群落,旱生沙生植物出现;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先增加后降低,多样性指数降低;土壤中粉粒含量、黏粒含量、全P、有效态Cu、有效态Fe含量显着降低(P<0.05),有效态Zn含量显着升高,而土壤pH、全K、砾石比变化不显着。相关性分析表明:青藏高原苔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土壤中黏粒含量、pH、有效态Zn含量显着相关(P<0.05),其中有效态Fe与物种均匀度指数正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植被的聚集存在较为显着影响,有效态Zn含量可以作为指示高寒苔草草原植被退化的关键性指标。(3)为筛选适用于高寒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的植物,研究了不同沙埋深度(0、1、2、3、4和6 cm)对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巴青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青海冷地早熟禾(Poacrymophila cv Qinghai)4种青藏高原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埋深度对4种草种幼苗出苗率、根长、株高、根冠比以及生物量的分配都有显着影响(P<0.05);种子发芽率与千粒重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千粒重大的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随着沙埋深度增加,中华羊茅、短芒披碱草、巴青垂穗披碱草种子出苗率、根长、株高和地上地下部分生长量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沙埋深度超过4 cm,青海冷地早熟禾种子不能出苗。对于幼苗出土和生长来说,中华羊茅、短芒披碱草、巴青垂穗披碱草和青海冷地早熟禾的最佳沙埋深度分别为1~3 cm、2~3 cm、1~3 cm和1~3cm。因此,在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选用质量好且千粒重大的种子,进行1~3 cm的中度沙埋以提高出苗率、增大幼苗定植率。
田鑫[6](2016)在《青藏铁路沿线生态水文的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场1142 km,穿过了典型的高寒草甸区,高寒草原区以及多年冻土区,其中多年冻土区占546 km。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以及通车运营后,对沿线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恢复,已经是当今社会和学者关注的重点。因此,进行青藏铁路对沿线生态水文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采用MODIS NDVI数据,基于ArcGIS软件和ENVI软件的平台,利用IDL语言进行编程,分析2000-2014年青藏铁路沿线植被覆盖情况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垂直铁路剖面NDVI数据,利用Matlab软件的滤波分析功能,基于中值滤波的方法确定了青藏铁路对沿线植被的影响范围;采用地面气象站的气温与降雨量数据,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沿线植被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残差分析法,分别分析了气候要素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并将两者的影响分离出来。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来,青藏铁路沿线NDVI除了通车后唐古拉山口附近,其他地区波动不大,具体表现为安多至拉萨段略有升高;青藏铁路对沿线植被的最大影响范围大约为10km左右,剩下大部分地区影响范围大约为5km左右,总体表现为NDVI值较高的地区,影响范围小,NDVI值较低的地区,影响范围大;当雄地区的植被受降雨量和气温的影响最大,五道梁地区的植被受降雨量影响最小,沱沱河地区的植被受气温影响最小,唐古拉山以北的地区植被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小,人为活动对植被生长产生负面效应;唐古拉山以南的地区受气象要素影响较大,人为活动对植被生长也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了解铁路工程对沿线的生态植被影响以及生态保护提供了一些参考价值。
胡宜刚,李睿,辛玉琴,朱学超,王增如,赵洋[7](2015)在《青藏铁路植被恢复和“黑土型”退化草地治理的实践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高、寒和旱的独特特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近年来,工程扰动、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日渐凸显,集中表现为植被退化、土壤贫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等。目前,为了尽可能避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已采用了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本研究以青藏铁路工程植被恢复和"黑土型"退化草地治理两个典型案例为例,总结了青藏高原进行植被恢复的经验,提出了青藏高原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对今后青藏高原工程扰动和草地退化后进行植被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何财松[8](2013)在《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营初期植被恢复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巨川大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重要起源中心,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生态脆弱、高寒缺氧、多年冻土”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其生态的脆弱性使其建设过程中生态保护备受瞩目,而植被恢复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结合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环境影响后评价项目,分析了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高寒植被的影响情况、建设过程中的植被保护情况和植被恢复技术措施。根据青藏铁路格拉段植被恢复的立地条件、恢复措施、以及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采用资料查询、现场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的方法,对青藏铁路全线、重点区域(纳赤台-五道梁段、沱沱河-唐古拉段和那曲-当雄段)和重点关注高敏感性地区(错那湖段)的景观格局、植被类型和生长情况的进行了动态分析,对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营初期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青藏铁路格拉段工程,植被恢复措施是成功的,植被个体及群落指标均表现较好,生态恢复和自然景观效果明显。2、全线景观格没有发生显着变化,外部环境也表现稳定。草地面积有所减小,沙(裸)地面积增大,但是幅度不大,表明青藏铁路沿线土地有退化趋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的增加,说明青藏铁路的运营推动了沿线城镇发展;草地斑块数减少,最大斑块明显增加,表明草地景观整体破碎化减弱,连通性增强。3、唐古拉山以南地段,路基边坡和取弃土场的恢复植被的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指标均表现良好;唐古拉山以北地段,恢复植被,盖度、生物量不如唐南段表现好,但是其群落结构表现稳定,符合自然演替规律。4、垂穗披碱草、赖草、冷地早熟禾和中华羊茅为青藏高原高海拔干旱地区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抗干旱、耐寒冷、抗风沙以及耐盐碱等显着特性,是次生裸地的重要先锋植物,对高原地区气候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以后的植被恢复中值得推广,且几种植物混播的植被群落更加稳定。本文对青藏铁路运营初期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价,为青藏高原人工迹地植被恢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指导,能够为高原工程建设植被恢复提供借鉴。
凌文州,董晓红,严福章,黄显昌,殷彤[9](2012)在《青藏直流联网工程生态影响预测及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直流联网工程位于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的青藏高原地区,为维护该区生态环境系统原始性和独特性在全球占有的特殊地位,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工程区生态环境特征和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特点,运用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确定了生态保护总体目标,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生态保护措施。确保了工程区多年冻土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江河水质没有受污染,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没有受影响,线路两侧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没有受破坏,将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建设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环保型工程。
程昊[10](2009)在《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铁路沿线所经地区地貌类型丰富、气候环境多样、海拔高度垂直变化大、多年冻土发育、生境条件独特,从而形成了沿线丰富而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珍稀特有物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高寒、干早、少氧的严酷的自然条件,导致了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十分独特、脆弱、对人类扰动极为敏感的自然属性。本文从铁路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特点出发,与青藏铁路的工程特点相结合,根据有关研究、试验情况,在基本掌握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影响范围内生态环境的基本数据和特性上,对青藏铁路格唐段工程建设工程中的生态保护和扰动后的恢复机制进行研究,并对恢复程度和恢复速度进行预测,提出与工程结合的生态保护措施,探索施工期、运营期的路域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的措施和方法。青藏铁路建设动用了大量的土石方,巨大的土石方工程量会对地表植被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工程征占用土地可能会对地表径流造成影响,引起湿地萎缩、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施工期间还可能会对野生动物的迁移和繁殖造成影响,冻土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等等。综合铁路工程建设各种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工程建设扰动地表引起的土地扰动、植被破坏而形成的各种直接影响,二是由各种直接影响长时间累积作用而造成的对生态系统稳定性、自然保护区整体性和荒漠化平衡性破坏等累积影响。工程建设后受到破坏的高寒植被并非是不可恢复的,只要地表能够保留一定比例的原始土壤,工程结束后20一30年物种多样性基本上可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运用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理论,采用以原生植被自然修复为主的人工措施,维持植被原生物种是一种安全处理方法。采取按工程类别提出的各类缓解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对策措施,在条件满足要求的地方适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可缓解工程对生态环境及植被的总体影响。
二、青藏铁路建设中高寒草原植被恢复与再造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铁路建设中高寒草原植被恢复与再造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天路——青藏铁路环境保护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丽而敏感的神奇高原 |
二、倾“举国之智”的“先头战役” |
三、绿色、科学、细致、和谐 |
四、科技环保的典范 |
五、尾声 |
(2)青藏铁路沱沱河段取土场草本根系力学强度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草本植物单根抗拉强度特征 |
3.2 草本植物单根抗剪强度特征 |
3.3 单根平均抗拉力、平均抗剪力随生长期变化特征 |
3.3.1单根平均抗拉力随生长年限变化特征 |
3.3.2单根平均抗剪力随生长年限变化特征 |
4 结论 |
(3)青藏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自然恢复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线状工程迹地的形成 |
1.2.2 线状工程迹地对植物群落恢复特征的影响 |
1.2.3 线状工程迹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计与取样 |
2.2.2 土壤样品分析 |
2.2.3 指标测定 |
2.2.4 恢复力度 |
2.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青藏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群落的恢复特征 |
3.1.1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各物种重要值特征 |
3.1.2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群落高度及盖度的恢复特征 |
3.1.3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群落生物量的恢复特征 |
3.1.4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特征 |
3.2 青藏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功能群的恢复特征 |
3.2.1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功能群重要值的恢复特征 |
3.2.2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功能群高度及盖度的恢复特征 |
3.2.3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功能群生物量的恢复特征 |
3.2.4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功能群多样性的恢复特征 |
3.3 青藏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的特征 |
3.3.1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表层土壤全效养分的恢复特征 |
3.3.2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表层土壤速效养分的恢复特征 |
3.4 青藏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的恢复力度 |
3.4.1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被恢复力度 |
3.4.2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土壤恢复力度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群落恢复特征的分析 |
4.2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物功能群恢复特征的分析 |
4.3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表层土壤养分恢复特征的分析 |
4.4 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植被与土壤恢复力度的分析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存在问题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青藏铁路沿线严重沙害区植被恢复措施及恢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2.1 受损草地、退化草原植被恢复的研究 |
1.2.2 高寒草地植被恢复的研究 |
1.2.3 青藏铁路沿线植被恢复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条件 |
2.1.3 植被状况 |
2.1.4 沙害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植物播种实验研究 |
2.2.1.1 实验草种选择 |
2.2.1.2 试验方法 |
2.2.1.3 调查及取样 |
2.2.1.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2.2 植生袋技术研究 |
2.2.2.1 植生袋概况 |
2.2.2.2 植生袋设计 |
2.2.2.3 植生袋放置方案 |
2.2.3 水压沙技术研究 |
2.2.3.1 水压沙措施概况 |
2.2.3.2 水压沙措施示意图 |
2.2.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2.4 西格段植被恢复效果研究方法 |
2.2.4.1 样方设置与调查采样 |
2.2.4.2 样品的测定分析与数据处理 |
2.2.4.3 群落草本重要值计算 |
2.2.4.4 群落生物量及生产力计算 |
3 青藏铁路措那湖沿线风沙防治及植被恢复措施研究 |
3.1 青藏铁路措那湖沿线现有防沙工程措施概况 |
3.1.1 防沙措施布设 |
3.1.1.1 空心挂板沙障 |
3.1.1.2 实心挂板沙障 |
3.1.1.3 石方格沙障 |
3.1.1.4 PE网格沙障 |
3.1.1.5 PE阻沙网沙障 |
3.2 防沙措施效果 |
3.3 措那湖沙害区采用植被恢复的防沙措施研究 |
3.3.1 播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1 不同处理中植物株高与根长 |
3.3.1.2 不同处理中的生物量及其分配 |
3.3.1.3 总生物量 |
3.3.1.4 地上、地下生物量 |
3.3.1.5 根冠比 |
3.3.1.6 不同处理中样方总盖度 |
3.3.1.7 不同混播比例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
3.3.2 植生袋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3 水压沙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4 小结 |
4 青藏铁路西格(西宁至格尔木)段风沙防治研究 |
4.1 青藏铁路西格段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恢复效果研究 |
4.1.1 现有防沙措施概况 |
4.1.2 不同恢复模式恢复效果的结果分析 |
4.1.2.1 各模式内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生产力对比 |
4.1.2.2 各模式内植被恢复情况 |
4.1.2.3 各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 |
4.1.2.4 各模式下土壤化学性质 |
4.1.3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青藏铁路措那湖沙害区植被恢复实验 |
5.1.2 青藏铁路西格段沿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
5.2 讨论及研究展望 |
5.2.1 讨论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项目资助 |
致谢 |
(5)青藏铁路沿线严重沙化段植被恢复及耐沙埋草种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青藏铁路植被恢复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植被恢复机理的研究 |
1.2.2 关于青藏铁路沿线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
1.2.3 沙化高寒草地的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2.4 沙埋对高寒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概况 |
2.1 乌兰沙化区 |
2.2 北麓河沙化区 |
3 研究方法 |
3.1 调查方法 |
3.1.1 北麓河沙化区 |
3.1.2 乌兰沙化区 |
3.2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3.3 数据处理方法 |
3.3.1 重要值计算 |
3.3.2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3.3.3 草种发芽特性计算公式 |
3.4 数据分析 |
4 乌兰沙化区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
4.1 5种树种林下草本植被组成 |
4.2 不同树种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 |
4.3 土壤物理特征 |
4.3.1 土壤水分特征 |
4.3.2 土壤容重比较 |
4.3.3 土壤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比较 |
4.4 土壤化学性质 |
4.4.1 pH |
4.4.2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 |
4.4.3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状况分析 |
4.4.4 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状况分析 |
4.4.5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4.5 小结 |
5 北麓河沙化草原退化程度及影响因子 |
5.1 沙化苔草草原植被退化标准 |
5.2 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组成和物种重要值变化 |
5.3 不同退化程度下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标变化 |
5.4 不同程度退化下土壤物理特性 |
5.5 不同退化程度土壤中化学计量特征 |
5.6 土壤理化指标与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
5.7 小结 |
6 沙埋对青藏高原本地草种萌发、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 |
6.1 实验方法 |
6.2 4种草种种子的发芽率和千粒重 |
6.3 不同沙埋深度对4种草种幼苗出土的影响 |
6.4 沙埋深度对4种草种幼苗地下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6.5 沙埋深度对4种草种幼苗株高和根长的影响 |
6.6 小结 |
6.6.1 草种萌发与沙埋深度的关系 |
6.6.2 幼苗出土对沙埋深度的响应 |
6.6.3 地下与地上生物量分配对沙埋深度的响应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青藏铁路沿线生态水文的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自然地理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 |
2.2.3 植被 |
第3章 沿线植被变化趋势 |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3.1.1 数据选取 |
3.1.2 数据介绍 |
3.1.3 数据处理 |
3.2 NDVI变化趋势 |
3.3 NDVI波动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铁路对沿线生态的影响范围 |
4.1 植被的特征分析 |
4.2 铁路对沿线植被的影响范围 |
4.3 影响范围结果的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沿线植被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
5.1 气候因子对沿线植被的影响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气温和降雨量与NDVI的相关系数 |
5.1.3 气温和降雨量与NDVI的偏相关系数 |
5.1.4 气温和降雨量与NDVI的复相关系数 |
5.2 气象因素与NDVI的多元线性回归 |
5.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5.2.2 气候要素与人类活动影响的分离方法 |
5.2.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2.4 植被受气候因子影响权重对比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青藏铁路植被恢复和“黑土型”退化草地治理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的特点 |
2植被恢复的实践 |
2.1青藏铁路的植被恢复 |
2.2“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治理 |
3植被恢复实践的启示 |
(8)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营初期植被恢复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
2.2 植被恢复理论研究 |
2.3 植被恢复效果评价研究 |
2.4 小结 |
3 植被恢复和效果评价理论基础 |
3.1 植被恢复功能分析 |
3.2 植被恢复的生态学理论 |
3.3 植被恢复的景观学理论 |
3.4 植被恢复的环境学理论 |
3.5 小结 |
4 研究区概况 |
4.1 研究区工程概况 |
4.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4.3 研究区植物生态系统概况 |
4.4 小结 |
5 植被保护与恢复调查研究 |
5.1 植被影响分析 |
5.2 植被保护措施调查分析 |
5.3 植被恢复措施调查分析 |
5.4 植物恢复措施监测分析 |
5.5 小结 |
6 植被恢复景观特征动态分析与评价 |
6.1 全线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6.2 重点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6.3 错那湖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6.4 小结 |
7 植被恢复效果调查分析与评价 |
7.1 植被恢复效果调查原则及内容 |
7.2 纳赤台-五道梁段植被恢复效果调查分析 |
7.3 沱沱河-唐古拉段植被恢复效果调查分析 |
7.4 那曲-当雄段植被恢复效果调查分析 |
7.5 错那湖段植被恢复效果调查分析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件 |
详细摘要 |
(9)青藏直流联网工程生态影响预测及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区环境特征 |
1.1 地形、地貌 |
1.2 气候 |
1.3 自然生态 |
1.4 土壤类型 |
2 工程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
2.1 工程对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
2.2 工程对多年冻土环境环境影响 |
2.3 工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影响 |
2.4 工程对野生动物资源环境影响 |
3 生态保护总体目标 |
3.1 保持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功能 |
3.2 保护高原植被 |
3.3 保证野生动物迁徙不受影响 |
3.4 沿线景观不受破坏 |
3.5 确保江河源水质不受污染 |
3.6 保护多年冻土环境 |
3.7 保护沿线湿地 |
4 生态保护措施 |
4.1 线路选线与设计阶段生态保护措施 |
4.1.1 直流线路路径选择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
4.1.2 直流线路塔基生态保护措施 |
4.2 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
4.2.1 植被保护措施 |
① 设置施工区围栏。 |
② 塔基施工区草地隔离保护。 |
③ 施工道路植被保护。 |
4.2.2 施工期冻土保护措施 |
4.2.3 湿地保护措施 |
4.2.4 景观保护措施 |
4.3 植被恢复措施 |
4.3.1 高寒草原区、高寒草甸区种草 |
4.3.2 高寒沼泽草甸区草皮剥离养护、回铺 |
4.3.3 山地灌丛区灌木移植、回栽 |
5 结语 |
(10)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藏铁路工程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修建意义 |
2.2 工程技术标准 |
2.3 主要工程概况 |
第三章 青藏铁路格唐段沿线环境概况及特点 |
3.1 铁路沿线环境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象特征 |
3.1.3 河流 |
3.1.4 植被 |
3.1.5 土壤 |
3.1.6 水土流失现状 |
3.1.7 冻土环境 |
3.1.8 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功能区 |
3.2 沿线生态环境特点 |
第四章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及生态保护要求 |
4.1 铁路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
4.1.1 自然保护区保护问题 |
4.1.2 野生动物保护问题 |
4.1.3 植被和自然景观保护问题 |
4.1.4 江河水源保护问题 |
4.1.5 冻土环境保护问题 |
4.1.6 水土保持问题 |
4.2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
4.2.1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
4.2.2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4.3 铁路施工的生态保护要求 |
4.3.1 对路基工程的环保要求 |
4.3.2 对桥涵工程的环保要求 |
4.3.3 对隧道工程的环保要求 |
4.3.4 对临时工程的环保要求 |
第五章 铁路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技术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
5.1 铁路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技术研究 |
5.1.1 技术管理措施 |
5.1.2 植被保护技术措施 |
5.1.3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
5.1.4 冻土环境保护措施 |
5.1.5 沿线景观保护措施 |
5.1.6 沿线地表水体及湿地保护措施 |
5.1.7 水土保持措施 |
5.1.8 污染防治措施 |
5.2 铁路施工中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
5.2.1 研究路线与方法 |
5.2.2 植被恢复研究结论 |
第六章 铁路施工中的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效果评估 |
6.1 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价 |
6.2 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
6.2.1 评价样地选取原则 |
6.2.2 植被影响调查 |
6.2.3 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
6.3 野生动物保护效果评价 |
6.3.1 野生动物通道监测分析 |
6.3.2 影响评价 |
6.4 冻土保护效果评价 |
6.4.1 片石气冷路堤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4.2 热棒路基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4.3 片石保温护坡路堤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4.4 通风管路基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5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评价 |
6.6 土壤保护效果评价 |
6.6.1 影响分析 |
6.6.2 综合评价 |
6.7 景观恢复效果评价 |
6.7.1 工程措施景观保护效果-以措那湖景观保护为例 |
6.7.2 植被恢复措施景观效果 |
6.7.3 临时用地景观恢复效果 |
6.8 地表水体及湿地的保护效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业绩 |
四、青藏铁路建设中高寒草原植被恢复与再造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天路——青藏铁路环境保护纪实[J]. 高俊. 中国工程咨询, 2021(06)
- [2]青藏铁路沱沱河段取土场草本根系力学强度试验[J]. 周林虎,徐志闻,周国英,胡夏嵩,许桐,申紫雁,刘昌义. 干旱区研究, 2020(05)
- [3]青藏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区工程取土迹地自然恢复特征的研究[D]. 王娟. 兰州大学, 2020(12)
- [4]青藏铁路沿线严重沙害区植被恢复措施及恢复效果研究[D]. 任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青藏铁路沿线严重沙化段植被恢复及耐沙埋草种筛选研究[D]. 郭坤.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青藏铁路沿线生态水文的变化特征研究[D]. 田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7]青藏铁路植被恢复和“黑土型”退化草地治理的实践与启示[J]. 胡宜刚,李睿,辛玉琴,朱学超,王增如,赵洋. 草业科学, 2015(09)
- [8]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营初期植被恢复效果评价研究[D]. 何财松.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3(05)
- [9]青藏直流联网工程生态影响预测及保护[J]. 凌文州,董晓红,严福章,黄显昌,殷彤.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03)
- [10]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D]. 程昊. 合肥工业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