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西部农村的贫困是制约“后西部开发”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在人们对西部农村贫困进行经济上的阐述,并视之为需要大量经济投入而力量不逮的物质活动时,却往往忽略了西部农村贫困深刻的文化原因。这就是本文力争论述的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西部农村的贫困是由于贫困文化造成的。西部农村贫困文化是一个建构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现状和国内外研究贫困文化的学者的大量论述基础之上的并不十分严密的概念。其实质是对西部农村贫困区域内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文化解读。在解读和剖析该概念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贫困文化是西部农村长期贫困的主要根源,主要表现在它用功利化的眼光看待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必须的文化动力等方面,影响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滞留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贫困文化在西部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主要表现在闭塞的文化生活、愚昧的文化心理、凝固的思维方式、荒漠化的精神状态和非理性的消费观念等方面。西部农村贫困文化的形成与延续是与其固有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要实现西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目标,就必须首先变革西部农村的贫困文化。而西部农村的贫困文化又有着自己固有的自我维护系统和传导机理,变革西部农村的贫困文化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又复杂多变的工程。它需要多种力量,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既不能忽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基础性措施,又必须打破“先经济,后教育”的思维定势,实现西部教育优先发展、超常规发展。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好,将会取得“双赢”的社会效益,处理不好,则会两败俱伤。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一方面应在经济扶贫时关注文化扶贫,力争把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构建出适合西部社会发展的“规范的”文化模式。另一方面,要在后西部开发过程中对西部农村的贫困文化坚持一种现代理性的批判态度,汲取西部贫困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博采众长,努力与市场经济接轨,避免这一文化走向封闭、淘汰或西化的困境。另外,要特别重视西部农村社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农村社区文化是农民自己的文化,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更需要政府的长期投入,但发扬农村社区文化的总体导向始终是关注其社会效益,进行科学的项目评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