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人口的大量迁移及其对迁移人口户籍的严格限制所形成的现象。我国农村集中了80%以上的留守儿童。在某些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发生悲剧事件使这一群体及其家庭受到媒体和学界注意,从而展开了对这一社会群体的社会关注和研究。以往的研究大多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及发展中的问题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观察、问卷等方法,立足于丹阳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教育,对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和对策的分析与探讨。调查发现,亲子之间的长期分离对部分孩子,尤其是处于学前期和父母双方或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学校和社会对留守儿童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未提起足够重视。我国社会长期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户籍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户籍管学籍”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的体制性原因,而农村家庭教育素质的低下和农村学校教育的无效性等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学校、家庭和社区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寄宿制学校能够部分弥补父母外出而弱化的家庭功能;学校的集体生活能够锻炼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并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班主任能够很好的对他们进行人生观的指导,心理上的安慰,学习上的辅导,行为上的约束;朝夕相处的同学能够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学习上的帮手。其中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外出务工最好一方外出,另一方留在家中,在外出期间要与孩子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整个社区文化和周边环境影响儿童的成长,健康的社区文化和周边良好的治安环境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利。继而针对原因,在已有相关究的基础上提出,体制的改革是长远的和根本的措施,同时应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改善教师的处境、增强亲子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质量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把长远的体制的改革和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两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