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固化衬层的研制

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固化衬层的研制

论文摘要

与传统的热固化衬层相比,复合固化衬层具有预固化时间短,生产费用低的特点。本研究采用手提式紫外光固化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转子粘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线烧蚀仪、SEM和热分析仪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复合固化衬层的粘度、凝胶速度、聚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含量(SM6402)、复合光引发剂的含量、键合剂(MAPO)含量和SiO2含量对衬层的力学性能和密度的影响,测定了衬层与相关界面的粘结性能、线烧蚀率、热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了衬层的微相结构形态。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固化衬层由二个体系组成:1)由SM6402和二苯甲酮(BP)/安息香乙醚(BE)复合光引发剂组成的光固化体系;2)由HTPB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组成的热固化体系。研制出的复合固化衬层的主要组成为HTPB:50.0%~60.0%,IPDI:10.8%~16.9%,SM6402:30.0%~40.0%,BP/BE:2.0%~4.0%,MAPO:1.7%~2.5%,SiO2:5.5%~6.5%。复合固化衬层的综合性能满足研制要求。研究结果表明:1)在50℃以下,复合固化衬层的粘度增加缓慢,其适用期大于3h,能够满足发动机燃烧室衬层涂覆要求;2)复合光引发体系的含量一般选择2.0%~4.0%;3)确定复合固化衬层的预固化工艺为:365nm UV光的照射距离控制在40mm~60mm,光照时间在5s~10s之间;4)衬层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在HTPB/SM6402质量比为60/10时出现最大值,SM6402的光固化体系与HTPB热固化体系互穿网络(IPN)的互补性明显;5)复合光引发剂含量对复合固化衬层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密度影响不明显;6)随着MAPO用量的增加,衬层的伸长率存在下降趋势,MAPO的用量以1.7%较为合适;7)轻质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导致衬层流动性能和涂覆工艺性能变差,故合适的用量在5.5%~6.5%之间;8)SEM照片表明,复合固化衬层的断面和表面都存在明显的相分离,呈非均相海岛状结构,复合固化互穿网络间交叉渗透,形成机械缠结;9)复合固化衬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4.9℃,热分解温度为366.9℃。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固化衬层概述
  • 1.1.1 衬层及其作用
  • 1.1.2 衬层的基本组成
  • 1.1.3 衬层成型工艺
  • 1.1.4 衬层的发展方向
  • 1.2 光固化技术
  • 1.2.1 光固化技术的特点
  • 1.2.2 光固化技术的应用
  • 1.2.3 国外光固化技术的发展
  • 1.2.4 国内光固化技术的发展
  • 1.3 本论文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3.1 立题依据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指标
  • 第二章 实验和研究方法
  • 2.1 实验用原材料和设备
  • 2.2 复合固化衬层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1 凝胶含量的测定
  • 2.2.2 转子粘度的测定
  • 2.2.3 凝胶性能的测定
  • 2.2.4 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
  • 2.2.5 密度的测定
  • 2.2.6 线烧蚀率的测定
  • 2.2.7 与金属试件的剪切强度测定
  • 2.2.8 联合扯离强度的测定
  • 2.2.9 红外光谱分析
  • 2.2.10 热分析实验
  • 2.2.11 扫描电镜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固化衬层固化及基础配方的确定
  • 3.1 复合固化衬层的固化
  • 3.1.1 复合固化衬层的热固化
  • 3.1.2 复合固化衬层的光固化
  • 3.1.3 复合固化衬层的粘接
  • 3.2 基材的选择
  • 3.2.1 热固化体系的确定
  • 3.2.2 光固化体系的确定
  • 3.3 助剂的选择
  • 3.3.1 键合剂的确定
  • 3.3.2 扩链剂的确定
  • 3.3.3 填料及催化剂的确定
  • 3.4 复合固化衬层基础配方的确定
  • 3.4.1 复合固化衬层基础配方
  • 3.4.2 复合固化衬层的成型工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固化衬层性能研究
  • 4.1 复合固化衬层的工艺性能
  • 4.2 复合固化衬层光固化凝胶速度
  • 4.2.1 复合光引发剂含量对衬层凝胶速度的影响
  • 4.2.2 光照距离和光照时间对衬层凝胶速度的影响
  • 4.3 复合固化衬层的力学性能
  • 4.3.1 SM6402含量对衬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复合光引发剂含量对衬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 键合剂含量对衬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 轻质二氧化硅含量对衬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复合固化衬层的密度
  • 4.4.1 SM6402含量对衬层密度的影响
  • 4.4.2 复合光引发剂含量对衬层密度的影响
  • 4.4.3 键合剂含量对衬层密度的影响
  • 4.4.4 轻质二氧化硅含量对衬层密度的影响
  • 4.5 复合固化衬层配方及综合性能
  • 4.5.1 复合固化衬层与绝热层、推进剂的界面粘接性能
  • 4.5.2 复合固化衬层与金属的粘接性能
  • 4.5.3 复合固化衬层的耐烧蚀性能
  • 4.5.4 复合固化衬层的表、断面相形态结构
  • 4.5.5 复合固化衬层的热分析
  • 4.5.6 复合固化衬层综合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固体火箭发动机黏接壳体超声C扫描检测系统研制与应用[J]. 无损检测 2020(01)
    • [2].自由装填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快烤响应特性试验[J]. 固体火箭技术 2020(01)
    • [3].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意外爆炸的数值模拟与风险评估[J]. 爆破器材 2020(04)
    • [4].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未点火故障分析[J].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18(10)
    • [5].固体火箭发动机全寿命环境载荷分析[J]. 装备环境工程 2019(03)
    • [6].美国多举措确保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业能力[J]. 国防科技工业 2019(03)
    • [7].固体火箭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及装配、试验过程的多余物控制探讨[J]. 质量与可靠性 2017(01)
    • [8].我国突破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瓶颈[J]. 交通与运输 2017(02)
    • [9].固体火箭发动机振动试验过试验分析与控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7(04)
    • [10].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J]. 固体火箭技术 2017(03)
    • [11].国外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新动向[J]. 中国航天 2017(05)
    • [12].固体火箭发动机缺陷及其无损检测技术研究[J]. 价值工程 2015(09)
    • [13].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一维非定常内弹道数值模拟[J]. 莆田学院学报 2015(05)
    • [14].怀念崔国良院士[J]. 太空探索 2017(03)
    • [15].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崔国良院士逝世[J]. 军工文化 2017(02)
    • [16].足迹深嵌星球间——记中科院院士邢球痕[J]. 金秋 2017(13)
    • [17].固体火箭发动机摆动喷管两相流场与性能分析[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20(02)
    • [18].国外固体火箭发动机铝熔渣机理研究[J]. 飞航导弹 2019(02)
    • [19].典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流热固耦合数值模拟[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9(02)
    • [20].推力可调节固体火箭发动机气动仿真[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9(05)
    • [21].燃气凝相颗粒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尾流场影响的数值分析[J]. 战术导弹技术 2018(02)
    • [22].高速旋转固体火箭发动机压力测量方法研究[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8(08)
    • [23].水下点火固体火箭发动机两相流流场数值分析[J]. 航空动力学报 2018(10)
    • [24].刍议固体火箭发动机多分力测量方法简介[J]. 科技展望 2016(04)
    • [25].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堵盖打开数据采集系统研发与优化[J].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6(03)
    • [26].小型旋转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性能研究[J]. 高压物理学报 2013(03)
    • [27].外聘副主编简介[J]. 固体火箭技术 2020(05)
    • [28].某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数值仿真探究[J]. 电子测试 2014(03)
    • [29].固体火箭发动机部件的损伤探测[J]. 无损检测 2014(03)
    • [30].旋转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器章动不稳定机理述评[J]. 固体火箭技术 2011(01)

    标签:;  ;  ;  

    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固化衬层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