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遗址保护建筑规划设计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作者: 樊淳飞
导师: 刘克成
关键词: 遗址,遗址保护,博物馆,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
文献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遗址广布华夏大地。人们凭借着这些遗址研究先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成就,寻找着文明的源头。然而面对这些珍贵历史遗存,我们必须采用包括保护性建筑在内的措施进行保护,这些保护性建筑不仅要满足遗址的展示和游客参观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和遗址本身的破坏,为遗址的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本论文从遗址博物馆保护和展示这两种功能需求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博物馆类建筑以及遗址的保护类建筑的研究,希望能够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信息,以期为从事遗址保护的建筑师和文物工作者提供些许帮助。 本文论述方式主要以“概念”、“阐释”、“结论”为基本框架。全文共分三篇:概念篇、规划设计篇、实践篇。概念篇主要阐释了[遗址]、[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等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规划设计篇结合若干国内外遗址保护实例简要论述了遗址保护及规划设计理论,并详细阐释了遗址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以及建筑照明等若干问题。实践篇以[汉阳陵保护规划设计]和[汉阳陵从葬坑博物馆建筑设计]具体工程为例,阐释了遗址博物馆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本文试图集资料性与研究性为一体,着重于对国外博物馆类建筑的研习,并结合若干国内外遗址保护案例,详细阐明遗址保护类建筑的特点及相关技术信息,并提出“以规划的观念进行建筑设计研究”和“以史观的态度进行建筑设计研究”的方法。行文对以成结论的命题或其它文章中已有详尽解释的命题尽可能不做过多阐释,为增强实用性、技术性,便于阅读,文章重点部分多以加粗的短句形式出现。文本引用大量图片只是作为线索来辅助大家对诸多概念进行联想,或许想象而后的所得才最为重要。
论文目录:
1.关于遗址
1.1 遗址的概念
1.2 遗址的分类:
2.关于博物馆(广义)
2.1 博物馆的概念
2.2 现代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2.2.1 西方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
2.2.2 我国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
2.3 现代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发展趋向
2.3.1 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作用
2.3.2 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向
3.关于遗址博物馆
3.1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3.2 遗址现场保存的观念及历史展示观念
3.3 考古遗址现场保存与展示的意义
3.4 遗址展示的价值定位
3.5 遗址现场保存展示的目标
3.6 遗址博物馆基本职能
3.7 遗址博物馆的展示类型
3.7.1 考古遗址的现场保存具体方式
3.7.2 考古遗址的现场保存内容
3.8 遗址博物馆的分类
3.9 国外遗址保护发展的历程
3.10 国外遗址保护思想
3.11 国外遗址博物馆概述
3.11.1 国外遗址博物馆有以下特点
3.11.2 日本的遗址保护
3.12 遗址保护中遗址合理的利用
4.从遗址博物馆到生态博物馆
4.1 生态博物馆概念
4.2 “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本质特征
5.从遗址博物馆到遗址公园
5.1 遗址公园概念
5.2 规划理念
小结
6.遗址保护与规划设计概述
6.1 遗址保护
6.1.1 考古遗址保存维护的工作程序
6.1.2 保存科学与修复技术
6.1.3 遗址的基础调查
6.1.4 发掘后回填与封存
6.1.5 遗址保护技术
6.1.6 遗址保护建筑中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运用
6.2 规划设计
6.2.1 规划程序
6.2.2 规划范围及分区
6.2.3 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的设置与规模
6.2.4 古迹遗址规划的目标
6.2.5 现代博物馆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
6.2.6 规划方法
6.3 遗址保护案例分析
6.3.1 日本遗址博物馆(公园)案例
6.3.2 中国遗址博物馆案例
7.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
7.1 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
7.1.1 展示基本理念
7.1.2 展示空间构成
7.1.3 展示空间与管理空间
7.1.4 展示设计要素
7.1.5 遗址博物馆的展示注意事项
7.1.6 遗址展示特征
7.1.7 遗址空间展示方式
7.1.8 遗址环境气氛的烘托
7.2 遗址博物馆空间设计
7.2.1 遗址展示空间设计的保护原则
7.2.2 组成要素
7.2.3 遗址博物馆分类(遗址空间形态)
7.2.4 现代博物馆展览空间的组织方式
7.2.5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构成
7.2.6 展览空间的环境设计
7.2.7 展览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向
7.3 博物馆地下空间的利用
7.3.1 博物馆建筑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动因
7.3.2 博物馆地下空间的利用案例分析
7.3.3 博物馆地下空间设计研究
7.3.4 博物馆地下展示空间性格特点
7.3.5 地下空间地面化
7.3.6 强化地下空间意义
7.3.7 博物馆建筑地下空间的节能设计
8.博物馆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
8.1 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
8.1.1 光与保存
8.1.2 光与观赏
8.1.3 光纤照明系统
8.1.4 实例综述
8.2 保存环境
8.2.1 环境控制
8.3 其它技术发展
小结
9 汉阳陵保护规划设计
9.1 历史沿革与概况
9.1.1 历史沿革
9.1.2 概况
9.2 现状分析
9.3 评估
9.3.1 历史、文化与学术研究价值评估
9.3.2 资源条件评估
9.4 规划依据、原则、目标和内容
9.4.1 规划依据
9.4.2 参考依据
9.4.3 规划原则
9.4.4 规划目标
9.4.5 规划内容
9.5 汉阳陵保护区
9.5.1 保护区分类
9.5.2 重点保护区范围
9.5.3 一般保护区范围(详见图9-4:汉阳陵文物保护规划图)
9.5.4 建设控制区范围(详见图9-4:汉阳陵文物保护规划图)
9.6 文物遗址展示
9.6.1 展示目的
9.6.2 展示原则
9.6.3 展示内容
9.6.4 展示方法
9.7 保护陈列建筑及旅游服务设施
9.7.1 遗址保护陈列建筑(详见图9-5 汉阳陵保护及利用规划总平面图)
9.7.2 旅游服务设施
9.8 绿化种植规划
9.8.1 绿化种植原则
9.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汉阳陵从葬坑博物馆建筑设计
10.1 设计背景
10.2 设计范围
10.3 设计原则
10.4 总平面布局
10.5 文物保护设计
10.6 文物陈列展示方式设计
10.7 建筑结构设计
10.8 建筑材料
10.9 建筑设备
10.10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体验下的遗址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陈洁.昆明理工大学2014
- [2].基于遗址保护下的现代城市景观研究[D]. 董金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 [3].城墙遗址保护中的展示研究[D]. 何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 [4].近年来古遗址保护工程实践与研究[D]. 纪婷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 [5].遗址保护中的建筑设计研究[D]. 程睿.太原理工大学2006
- [6].工业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规划策略研究[D]. 赵童心.四川师范大学2016
- [7].夏商时期遗址展示利用研究[D]. 赵昱.北京建筑大学2014
- [8].纪念性遗址保护与利用探究[D]. 梁以刚.中央美术学院2014
- [9].大遗址周边区域空间形态的表征分析与研究[D]. 高微微.西北大学2013
- [10].遗址保护性展示建筑设计研究[D]. 雷炜.北京建筑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近年来古遗址保护工程实践与研究[D]. 纪婷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 [2].江苏省大遗址保护规划与利用模式研究[D]. 崔明.东南大学2006
- [3].成都水井街古酒坊及遗址保护[D]. 王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 [4].汉长城玉门关段遗址保护规划研究[D]. 邸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 [5].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保护初探[D]. 王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 [6].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 胡畔.西北大学2007
- [7].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D]. 王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 [8].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可行性研究[D]. 俞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 [9].遗址保护中的建筑设计研究[D]. 程睿.太原理工大学2006
- [10].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D]. 张男.天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