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校区人工湖水环境状况评价及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某新校区人工湖水环境状况评价及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论文摘要

为了美化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兴建人工景观湖,但是由于人工湖汇水面积小,汇水量小,交换水量调节能力小;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紧密,受污染风险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体的富营养化已是较普遍的现象。某新校区人工湖成湖于2005年底,包括学子湖、世纪湖相应的泄洪构筑物,两湖成串联布置,总有效水面面积3.98万m2,总容积6.82万m3,平均水深1.71m。该湖是一座中型规模的景观水体,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和学习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新校区人工湖为例,研究了降雨径流的水质特点及其对人工湖水体水质的影响,分析了内源污染对人工湖水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控制人工湖水体污染的措施,为人工湖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及人工湖的水环境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通过对某新校区和B校区的不同下垫面(屋面、道路和绿地)降雨径流的采样分析表明:降雨初期径流污染严重,不同下垫面的径流污染物浓度不同,同一种下垫面不同的材料和形式其径流污染物浓度也不尽相同。总的规律是道路径流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油毡屋面径流和绿地径流,瓦坡顶径流水质则最好。②对两个校区的降雨径流的测试结果进行回归性分析表明:道路、屋面的SS与CODCr、TN和TP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③对两个校区的地表径流污染负荷的年排放负荷率的估算结果表明:草坪径流的年排放负荷率远低于路面径流和屋面径流的年排放负荷率,但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④对降雨前中后人工湖水体水质的变化分析表明:雨水及其产生的径流所带来的N、P营养盐是该人工湖的主要污染源之一。⑤人工湖底泥营养盐释放模拟试验说明,当人工湖的外源污染得到控制之后,沉积物污染物释放是导致水体水质变差的原因之一。⑥从外源控制和内源控制两个方面提出了某新校区人工湖水体污染控制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采用植被控制、雨水截流生物净化沟和人工湿地组合的方式来去除降雨径流中携带的污染物质,以达到控制降雨径流污染减轻地表径流对人工湖水体污染的目的;采用底层曝气、适当种植大型水生植物、放养一定种类和数量的鱼类等措施来控制人工湖的内源污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内湖水环境现状与忧患
  • 1.2 富营养化概述
  • 1.2.1 水体富营养化定义及其危害
  • 1.2.2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 1.2.3 富营养化的成因
  • 1.3 国内外湖泊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 1.3.1 概述
  • 1.3.2 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研究进展
  • 1.3.3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提出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1 课题研究目的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2 人工湖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评价
  • 2.1 人工湖概况
  • 2.2 人工湖水环境质量状况
  • 2.2.1 试验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应用灰色聚类法评价人工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 3 降雨径流污染
  • 3.1 降雨径流的研究
  • 3.1.1 降雨径流污染源特征分析
  • 3.1.2 试验方法及内容
  • 3.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4 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相关性分析
  • 3.2 降雨径流对某新校区人工湖水体水质的影响
  • 3.2.1 降雨径流对受纳水体影响的分析
  • 3.2.2 径流对受纳水体水质影响的研究方法
  • 3.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人工湖底泥营养盐释放试验研究
  • 4.1 成库前人工湖底泥特性研究
  • 4.1.1 底泥随取样深度变化情况
  • 4.1.2 底泥沿程分层变化情况
  • 4.1.3 底泥特性分析
  • 4.2 成库后人工湖底泥营养盐释放模拟试验
  • 4.2.1 成库后人工湖底泥特性
  • 4.2.2 底泥营养盐释放模拟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5 人工湖水体污染控制措施探讨
  • 5.1 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
  • 5.1.1 非工程措施
  • 5.1.2 工程性措施
  • 5.2 内源污染的控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考虑径流年际变异的洮河河道生态径流研究[J]. 人民珠江 2020(02)
    • [2].基于4G的径流泥沙远程监测云平台设计[J]. 电子测量技术 2020(02)
    • [3].基于水环境风险防范的公路敏感路段径流收集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J]. 福建交通科技 2020(03)
    • [4].考虑径流成分的雅鲁藏布江月径流模拟[J]. 水文 2017(02)
    • [5].径流曲线法参数率定优化方法与应用研究[J]. 人民黄河 2020(01)
    • [6].基于多源雷达遥感技术的黄河径流反演研究[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0(07)
    • [7].黄河源区径流演变研究进展[J]. 人民黄河 2020(09)
    • [8].降雨过程中δ~(18)O时程变化规律及其对径流成分划分的影响[J].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9)
    • [9].天山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径流组分特征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7(01)
    • [10].水库运行对下游河道最小生态径流影响的定量评价分析[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7(02)
    • [11].剧烈变化的径流对九龙江河口流动特性的影响[J].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7)
    • [12].雾凇径流初探[J]. 大坝与安全 2013(05)
    • [13].新疆乌斯通沟水库径流分析[J]. 广西水利水电 2020(02)
    • [14].古浪河上游1956-2013年径流变化特征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15].基于小波消噪的径流特性分析[J]. 信息系统工程 2013(12)
    • [16].南京地区水稻田N素径流流失模拟模型[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03)
    • [17].长江上游降水径流趋势分析[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 [18].两种月径流随机模拟方法应用比较[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12)
    • [19].泾河流域径流—泥沙的尺度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6)
    • [20].泾河流域径流复杂度的多维特性[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21].谈铁路小径流验证[J]. 山西建筑 2013(30)
    • [22].国内外水土保持径流调控措施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5)
    • [23].马莲河生态径流的确定[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9(01)
    • [24].承德市径流分析[J]. 河北水利 2008(01)
    • [25].新疆通古孜布隆河径流分析[J]. 陕西水利 2020(06)
    • [26].秸秆覆盖红壤径流养分流失效益及径流剪切力影响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6)
    • [27].北方半干旱快速城镇化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8(02)
    • [28].融水径流分割研究回顾及展望[J]. 冰川冻土 2017(01)
    • [29].克里雅河水文计算中径流参数的确定[J]. 陕西水利 2017(03)
    • [30].鲁甸县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初探[J]. 现代园艺 2014(12)

    标签:;  ;  ;  ;  ;  

    某新校区人工湖水环境状况评价及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