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硝酸钠对地鼠卵巢生殖毒性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关于亚硝酸钠对地鼠卵巢生殖毒性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卵泡是卵巢内卵母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微环境。因此卵泡发育机理倍受国内外生殖生物学家的关注。Ca2+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第二信使,它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钙调蛋白及其钙结合蛋白调控细胞中多种重要的酶及功能蛋白,从而调节细胞分裂、分化、凋亡等生命过程。胞质自由Ca2+浓度的变化主要是通过Ca2+转运系统包括存在于质膜及胞内钙库中的钙通道(Calciumchannel)、Ca2+泵(Ca2+pump)及Ca2+/H+反向转运子(Ca2+/H+antiporter)等的作用来实现的。其中,钙通道是存在于质膜或细胞器膜的大分子蛋白质。钙通道的开放或关闭调节着胞质自由Ca2+浓度,从而影响机体细胞的某些生理功能。本实验是通过外界环境因素亚硝酸钠(Sodium nitrite)的作用,影响孕鼠卵巢形态学和颗粒细胞质膜钙通道蛋白表达变化,导致卵母细胞不能与颗粒细胞保持正常的信息沟通和物质交换,致使卵泡正常发育成熟和排卵受阻,以此来观察亚硝酸钠的生殖毒性反应。本文以孕鼠卵巢形态学和粒细胞质膜钙通道蛋白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应用外源亚硝酸钠后孕鼠卵巢形态学和颗粒细胞质膜钙通道蛋白表达水平改变,揭示了亚硝酸钠在地鼠的生殖毒性作用机理。1、体内实验:选择未经产雌性成熟金黄地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2、4、8mg/kg.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采用光镜及电镜的方法观察卵泡及颗粒细胞的形态改变;2、体外实验:细胞培养并对培养的卵巢颗粒细胞进行钙通道蛋白免疫印迹半定量实验以观察钙通道蛋白的表达量。3、合笼交配试验实验动物80只均按1:1比例雌雄合笼行交配试验,观察3个实验组动物发情交配和生育能力,对照组同步做对照观察。体内实验结果:1.亚硝酸钠处理后卵泡的光镜形态学变化给予亚硝酸钠4mg/(kg.d)和8mg/(kg.d)的负荷5天后,实验组Ⅰ剖腹观察卵泡形态结构与对照组动物比较变化不大,没有统计意义。但实验Ⅱ、Ⅲ组停药后于第6天取卵巢观察,可见卵巢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卵泡颗粒细胞排列紊乱;而对照组停药同步观察,卵巢的形态结构正常。2)亚硝酸钠处理后卵泡的电镜形态学变化给予亚硝酸钠8mg/(kg.d)负荷5天后,实验组Ⅰ组和Ⅱ组取卵巢观察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意义。但在实验Ⅲ组取卵巢观察,可见透明带变窄以及颗粒细胞在透明带内的微绒毛减少,对照组卵巢观察可见透明带以及颗粒细胞在透明带中的微绒毛正常;实验Ⅲ组颗粒细胞的线粒体、脂滴和滑面内质网减少;对照组颗粒细胞的线粒体、脂滴含量和滑面内质网表现正常。体外实验结果:在体外细胞培养系统内追加不同负荷剂量的亚硝酸钠24小时后,培养的颗粒细胞相应的钙通道蛋白表达呈计量依赖性下降(P<0.05,vs对照组)。根据免疫印迹法测定卵巢颗粒细胞钙通道蛋白半定量实验结果,卵巢颗粒细胞钙通道蛋白表达(OD,(?)±s):对照组为81.76±4.33:实验Ⅰ组为66.49±6.05;实验Ⅱ组44.42±4.05;实验组Ⅲ为25.27±3.02,颗粒细胞钙通道蛋白含量呈梯度下降。合笼交配试验结果:腹腔内注射不同负荷剂量的亚硝酸钠5天后,相应的地鼠1:1合笼交配后生仔率也呈现计量依赖性下降。实验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的生育情况有明显的差异(P>0.05)。注射亚硝酸钠后生育抑制情况如下:对照组合笼交配20只,生仔20只;实验组Ⅰ合笼交配20只,生仔16只;实验组Ⅱ合笼交配2只,生仔8只;实验组Ⅲ合笼交配20只,生仔1只,(P<0.05,vs对照组)。上述实验结果分析,选择亚硝酸钠的剂量浓度是实验关键环节。当实验Ⅰ、Ⅱ、Ⅲ组地鼠接受了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时,地鼠卵巢细胞变化反应出现了不同结果。本实验认为,当机体负荷较大浓度亚硝酸钠时可能会影响细胞基质蛋白合成而导致细胞粘着、迁移、定位的改变,因此造成了卵巢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卵泡颗粒细胞排列定位紊乱;亚硝酸钠影响了细胞膜Ca2+通道蛋白的表达,出现了浓度依赖性抑制,Western Blot定量分析了实验Ⅰ、Ⅱ、Ⅲ组蛋白含量,明显发生梯度降低;实验Ⅲ组呈极弱阳性表达(p<0.01,vs对照组),从而影响了Ca2+作为细胞信号由胞外向胞内的传递,干扰了细胞生理调控活动,抑制了颗粒细胞分泌卵膜(zone pellucida)和合成结构蛋白,造成透明带分泌减少而变窄,细胞内滑面内质网、线粒体、脂滴和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颗粒细胞这些形态改变影响了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本实验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合笼交配生育实验表明,亚硝酸钠浓度与地鼠生育能力抑制呈正比。较大剂量的亚硝酸钠能干扰地鼠生育能力(p<0.05,vs对照组),有生殖毒性作用。总之,本文主要通过一系列对卵巢形态学和颗粒细胞钙通道蛋白水平上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亚硝酸钠生殖毒刑的作用机理,为将来预防环境亚硝酸钠的影响提供重要的参考和理论实验依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主要试剂及来源
  • 主要仪器设备
  • 主要试剂配置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发育[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2(05)
    • [2].颗粒细胞或卵丘细胞提高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能力的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3].量子点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毒性[J]. 中国激光 2013(05)
    • [4].人卵泡颗粒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02)
    • [5].冷暴露对大鼠黄体细胞与颗粒细胞功能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 2012(17)
    • [6].高繁殖力黄淮山羊大卵泡颗粒细胞上调表达基因的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0(08)
    • [7].绵羊卵泡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J]. 山西农业科学 2012(02)
    • [8].巨大卵巢颗粒细胞肿瘤1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21)
    • [9].胰岛素对体外培养猪卵巢卵泡颗粒细胞生长及增殖的影响[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02)
    • [10].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家族成员在多囊卵巢患者不同成熟度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中的基因表达[J]. 生殖医学杂志 2014(04)
    • [11].微小RNA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16)
    • [12].猪颗粒细胞中Ran的定位及作用[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3)
    • [13].短时受精并即刻脱颗粒细胞在IVF-ET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22)
    • [14].短时受精并即刻脱颗粒细胞对IVF-ET治疗周期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1(02)
    • [15].拟蜘蛛拖丝蛋白基因在小鼠颗粒细胞中的整合及其鉴定[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07)
    • [16].中华圆田螺血细胞的分类和吞噬活性[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1(01)
    • [17].过表达Gpr3诱导猪颗粒细胞G_1阻滞及凋亡[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4(10)
    • [18].体外受精妇女血清孕激素对血清和卵泡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以及颗粒细胞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10(10)
    • [19].去乙酰化酶SIRT1基因在猪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规律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20].MMP-2,-9及其抑制物TIMP-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上的表达[J]. 生殖医学杂志 2014(06)
    • [21].育泡饮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EGFR表达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3(12)
    • [22].间隙连接蛋白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09)
    • [23].雌二醇对小鼠小脑颗粒细胞轴突生长、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4].FoxO3a转录因子对不同直径猪卵泡中颗粒细胞的调节[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2(06)
    • [25].利用不同染料复合染色判定家蚕血细胞的存活状况[J]. 蚕业科学 2011(04)
    • [26].供核细胞来源对猪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12)
    • [27].Bmp8a和Bmp8b基因在体外培养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03)
    • [28].MC-LR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活性及雌孕激素分泌的影响[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2(01)
    • [29].颗粒细胞部分剥除对冻融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率影响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24)
    • [30].生长激素对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雌、孕激素的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09)

    标签:;  ;  ;  ;  ;  

    关于亚硝酸钠对地鼠卵巢生殖毒性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