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纳米粒子的组成、形貌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的影响

金基纳米粒子的组成、形貌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的影响

论文摘要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消毒、杀菌和漂白等功能,所以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及其原料的生产和贮藏等过程。由于过氧化氢具有致癌、加速衰老或诱发心血管疾病等毒性作用。因此,关于过氧化氢快速检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合成了系列金基纳米粒子并构筑纳米粒子传感器电极,考察了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组成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的影响。Ⅰ采用反向胶束法在室温下合成了平均粒径为5±1nm、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球形Au纳米粒子(Au-NPs),构筑了其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电极(Au-NPs/HRP/GCE);使用CV和i-t方法研究了该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响应电流与H2O2浓度成线性关系(R2=0.99884),检出限为3.2×10-6mol/L(s/n=3)。Ⅱ合成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含大量表面缺陷的网络状Au纳米粒子(Au-NTs),构筑了其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电极(Au-NTs/HRP/GCE);应用CV和i-t方法研究了该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具有网络状形貌和大量表面缺陷结构的Au纳米粒子修饰电极Au-NTs/HRP/GCE对H2O2表现出很好的检测性能。在实验范围内响应电流与H2O2浓度成线性关系(R2=0.99920),检出限为1.7×10-7 mol/L(s/n=3)。Ⅲ采用反向胶束法在室温下合成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十面体准晶AuCu合金纳米粒子(AuCu-NPs),构筑了其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电极(AuCu-NPs/HRP/GCE);使用CV和i-t方法研究了该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响应电流与H2O2浓度成线性关系(R2=0.99863),检出限为7.5×10-6mol/L(s/n=3)。Ⅳ采用反向胶束法在室温下合成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构筑了其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电极(AuFe-NPs/HRP/GCE);使用CV和i-t方法研究了该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响应电流与H2O2浓度成线性关系(R2=0.98366),H2O2检出限为5.7×10-5 mol/L(s/n=3)。Ⅴ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合成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团聚结构AuPd纳米粒子,构筑了其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电极(AuPd-NPs/HRP/GCE);使用CV和i-t方法研究了该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响应电流与H2O2浓度成线性关系(R2=0.99501),检出限为2.1×10-6mol/L(s/n=3)。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
  • 1.1.1.1 电化学酶传感器
  • 1.1.1.2 微生物电极传感器
  • 1.1.1.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1.1.1.4 组织电极与细胞器电极传感器
  • 1.1.1.5 电化学DNA传感器
  • 1.1.2 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1.1.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固定化技术
  • 1.1.3.1 物理吸附法
  • 1.1.3.2 物理包埋法
  • 1.1.3.3 共价键和法
  • 1.1.3.4 共价交联法
  • 1.1.3.5 层层组装法
  • 1.1.4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面临的问题
  • 1.2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2.1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2.2 纳米材料制备
  • 1.2.3 Au纳米材料制备
  • 1.2.4 纳米材料修饰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过氧化氢检测中的应用
  • 1.2.5 纳米材料修饰免疫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物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 1.2.6 纳米材料修饰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检测DNA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球形Au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研究
  • 2.1 球形Au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2 球形Au纳米粒子的制备
  • 2.1.3 球形Au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表征
  • 2.1.4 球形Au纳米粒子的形貌、尺寸和表面结构表征
  • 2O2检测性能研究'>2.2 球形Au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2O2检测性能研究
  • 2.2.1 球形Au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2.2.1.1 工作电极的构筑
  • 2.2.1.2 电化学检测方法
  • 2.2.1.3 分析与讨论
  • 2O2的检测性能研究'>2.2.1.3.1 Au-NPs/HRP/GCE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研究
  • 2.2.1.3.2 Au-NPs/HRP/GCE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 2O2的检测性能研究'>2.2.2 Au-NPs/GCE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状Au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研究
  • 3.1 网络状Au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2 网络状Au纳米粒子的制备
  • 3.1.3 网络状Au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表征
  • 3.1.4 网络状Au纳米粒子的形貌、尺寸和表面结构表征
  • 2O2检测性能研究'>3.2 网络状Au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2O2检测性能研究
  • 3.2.1 网络状Au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3.2.1.1 工作电极的构筑
  • 3.2.1.2 电化学检测方法
  • 3.2.1.3 分析与讨论
  • 2O2的检测性能研究'>3.2.1.3.1 Au-NTs/HRP/GCE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研究
  • 3.2.1.3.2 Au-NTs/HRP/GCE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 2O2的检测性能研究'>3.2.2 Au-NTs/GCE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研究
  • 4.1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1.2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4.1.3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表征
  • 4.1.4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尺寸和表面结构表征
  • 2O2检测性能研究'>4.2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2O2检测性能研究
  • 4.2.1 十面体AuCu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4.2.1.1 工作电极的构筑
  • 4.2.1.2 电化学检测方法
  • 4.2.1.3 分析与讨论
  • 2O2的检测性能研究'>4.2.1.3.1 AuCu-NPs/HRP/GCE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研究
  • 4.2.1.3.2 Au Cu-NPs/HRP/GCE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 2O2的检测性能研究'>4.2.2 AuCu-NPs/GCE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研究
  • 5.1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5.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1.2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5.1.3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表征
  • 5.1.4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形貌和表面结构表征
  • 2O2检测性能研究'>5.2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2O2检测性能研究
  • 5.2.1 二十面体AuFe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5.2.1.1 工作电极的构筑
  • 5.2.1.2 电化学检测方法
  • 5.2.1.3 分析与讨论
  • 2O2的检测性能研究'>5.2.1.3.1 AuFe-NPs/HRP/GCE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研究
  • 5.2.1.3.2 Au Fe-NPs/HRP/GCE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 2O2的检测性能研究'>5.2.2 AuFe-NPs/GCE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研究
  • 6.1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6.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6.1.2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6.1.3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表征
  • 6.1.4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尺寸和表面结构表征
  • 2O2检测性能研究'>6.2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H2O2检测性能研究
  • 6.2.1 团聚结构AuPd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6.2.1.1 工作电极的构筑
  • 6.2.1.2 电化学检测方法
  • 6.2.1.3 分析与讨论
  • 2O2的检测性能研究'>6.2.1.3.1 AuPd-NPs/HRP/GCE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研究
  • 6.2.1.3.2 AuPd-NPs/HRP/GCE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 2O2的检测性能研究'>6.2.2 AuPd-NPs/GCE电极对H2O2的检测性能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7.2 纳米粒子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稀土纳米粒子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纯有机磷光纳米粒子有效杀灭耐药细菌(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02)
    • [3].电喷雾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0(01)
    • [4].二硫化钼纳米粒子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2)
    • [5].荧光聚多巴纳米粒子在血红蛋白检测中的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 2020(01)
    • [6].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 2020(02)
    • [7].纳米粒子-酶生物传感器法测定果蔬中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09)
    • [8].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吸附分离材料及其应用[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9].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抗冲击超双疏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0(03)
    • [10].TiO_2纳米粒子对铝锂合金微弧氧化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中国表面工程 2019(04)
    • [11].新型靶向纳米粒子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 2020(08)
    • [12].荧光成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关联定量分析细胞内铜纳米粒子[J]. 分析化学 2020(10)
    • [13].四硫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J]. 化学通报 2020(10)
    • [14].纳米粒子的精准组装[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09)
    • [15].纳米粒子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分析测试学报 2020(09)
    • [16].疏水性纳米粒子对细粒矿物浮选的影响[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2)
    • [17].场流分离及其在环境纳米粒子分析中的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 2019(01)
    • [18].核壳结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9].铁蛋白系统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相互作用[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0].纳米粒子展现出粮食作物的可持续种植方法[J]. 基层农技推广 2016(12)
    • [21].化学家构建纳米粒子“图书馆”[J]. 现代物理知识 2016(05)
    • [22].钙类纳米粒子基因传递体系研究进展[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7(01)
    • [23].稀土纳米粒子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4].丁香酚/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粒子膜的制备及表征[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7(01)
    • [25].三聚磷酸钠改性聚氨酯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6].纳米粒子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J]. 色谱 2017(03)
    • [27].一种含有铁蓝型络合物纳米粒子的分散体及其薄膜的制备[J].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7(01)
    • [28].纳米材料中纳米粒子团聚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 价值工程 2017(13)
    • [29].食品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7)
    • [30].纳米粒子阻燃丙烯酸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5)

    标签:;  ;  ;  ;  ;  ;  

    金基纳米粒子的组成、形貌对过氧化氢检测性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