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研究

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中國古籍為例,以古籍版本學中十分重要又尚未引起學界足夠關注的原刻翻刻和初印後印問題為研究對象。全文前有“導論”,在回顧相關研究史的基礎上,概述了本課题的研究目的。正文分上、下二编:上编“通論”分二章,分別考察原、翻刻本及初、後印本的差異及鑒別要領,初步歸納了相關現象中顯示的某些規律,并相應地對其文獻價值高低、文物價值優劣作了評估。下编“實例”分四章,採用書志的形式,著錄歷代典型版刻八十種(其中宋刻本十二種,元刻本十二種,明刻本三十四種,清刻本二十二種),逐種考訂了各本現已可知的原刻翻刻或初印後印諸本。在前人總結的版刻演進縱向線索的基礎上,初步貫穿起另一條縱橫交錯、層次更為複雜的綫索,并補充了已有研究中某些時間段的空白點。本文的“結語”部分,簡述了原刻翻刻和初印後印研究對版本研究、文獻整理的意義。本文對於中國古籍原刻翻刻和初印後印問題的研究,就版本學科研究而言,意在從一個特定的角度為推進中國古籍版本學向縱深發展作某些探索和嘗試從具體操作而言可為如何全景式地展示特定版本現象提供了操作性較強的解決方案。從整個文獻學研究的角度,則為古典文獻的個案研究提供了一批扎實而有效的基礎性材料。

论文目录

  • 提要
  • Abstract
  • 導論
  • 上编 通論
  • 第一章 原刻與翻刻
  • 第一節 相關術語的界定
  • 第二節 原、翻刻本的差異
  • 第三節 差異的產生原因
  • 第四節 原、翻刻本的鑒別
  • 第五節 翻刻得失
  • 第二章 初印與後印
  • 第一節 相關術語的界定
  • 第二節 初、後印本的差異
  • 第三節 差異的產生原因
  • 第四節 初、後印本的鑒別
  • 第五節 初、後印本之優劣
  • 下编 實例
  • 目錄
  • 凡例
  • 第一章 宋刻本
  • 1 北宋刻遞修本《後漢書》一百二十卷
  • 2 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三十卷
  • 3 宋紹興年間杭州刻本《說苑》二十卷
  • 4 宋衢州州學刻元明遞修本《三國志》六十五卷
  • 5 宋江西刻本《漢雋》十卷
  • 6 宋紹熙二年(1191)會稽郡齋刻本《鲍氏國策》十卷
  • 7 宋寧宗時浙刻本《廣韻》五卷
  • 8 宋建刻元修本《纂圖互註荀子》二十卷
  • 9 宋咸淳元年(1265)鎮江府學刻元明遞修本《說苑》二十卷
  • 10 宋咸淳三年(1267)吳堅、劉震孫刻本《新编方輿勝覽》七十卷
  • 11 宋建刻元印本《後村居士集》五十卷
  • 12 宋建刻本《詩人玉屑》二十卷
  • 第二章 元刻本
  • 1 蒙古中統二年(1261)段子成刻明修本《史記》一百三十卷
  • 2 元皇慶元年(1312)陳氏餘慶堂刻本《宋季三朝政要》六卷
  • 3 元刻本《宋史全文續资治通鑑》三十六卷
  • 4 元後至元五年(1339)花谿沈氏家塾刻本《松雪齋文集》十卷
  • 5 元後至元五年(1339)菖節古林書堂刻本《新刊補註釋文黃帝内經素問》十二卷
  • 6 元後至元七年(1341)日新書堂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遺文》一卷
  • 7 元至正三年(1343)陳志刻本《世醫得効方》二十卷
  • 8 元至正八年(1348)潘屏山圭山書院刻本《集千家註分類杜工部詩》二十五卷
  • 9 元至正嘉興路儒學刻本《呂氏春秋》二十六卷
  • 10 元至正十五年(1355)高德基等刻本《六書正譌》五卷
  • 11 元至正十六年(1356)劉氏日新堂刻本《新增說文韻府羣玉》二十卷
  • 12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平江路儒學刻本《戰國策》十卷
  • 第三章 明刻本
  • 1 明建文二年(1400)林瑜、陳大本刻本《埤雅》二十卷
  • 2 明正統元年(1436)善敬書堂刻本《聖朝混一方輿勝覽》三卷
  • 3 明正統十二年(1447)閻敬刻本《事物紀原集類》十卷
  • 4 明景泰七年(1456)鄭逵、黄仕達崑山刻本《道園學古錄》五十卷
  • 5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張習刻本《姑蘇雜詠》二卷附錄一卷
  • 6 明弘治十八年(1505)賈性刻本《羣書集事淵海》四十七卷
  • 7 明正德十六年(1521)陸元大刻本《花間集》十卷
  • 8 明嘉靖十年(1531)安國刻本《初學記》三十卷
  • 9 明嘉靖十年(1531)傅鳳翱南昌郡刻本《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
  • 10 明嘉靖十五年(1536)陸深蜀中刻本《史通》二十卷
  • 11 明嘉靖十七年(1538)吳元恭刻本《爾雅》三卷
  • 12 明嘉靖十八年(1539)聞人詮刻本《唐書》二百卷
  • 13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袁褧嘉趣堂刻本《夏小正戴氏傳》四卷
  • 14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顧從德刻本《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二十四卷
  • 15 明嘉靖徐氏刻三禮本《儀禮》十七卷
  • 16 明嘉靖范氏天一閣刻本《司馬温公稽古錄》二十卷
  • 17 明隆慶五年(1571)豫章夫容館刻本《楚辭章句》十七卷《疑字直音補》一卷
  • 18 明萬曆二年(1574)崔孔昕刻本《六臣註文選》六十卷
  • 19 明萬曆三年(1575)顧氏芸閣刻本《集古印譜》六卷
  • 20 明萬曆四年(1576)舒伯明刻本《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十卷
  • 21 明萬曆七年(1579)刻本《韓子迂評》二十卷
  • 22 明萬曆十年(1582)趙用賢刻《管韓合刻》本《韓非子》二十卷
  • 23 明萬曆間方氏美蔭堂刻本《方氏墨譜》六卷
  • 24 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甘氏刻鈐印本《集古印譜》五卷《印正附說》一卷
  • 25 明萬曆二十八至三十年(1600-1602)吳萬化刻本《三古圖》四十二卷
  • 26 明萬曆三十年(1602)張鼎思江西刻本《史通》二十卷
  • 27 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馬明卿刻本《華嶽全集》十三卷
  • 28 明萬曆宋邦义刻本《呂氏春秋》二十六卷
  • 29 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梅慶生刻本《楊升菴先生批點文心雕龍》十卷
  • 30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郭若維刻本《六經圖》六卷
  • 31 明天啟元年(1621)刻本《武備志》二百四十卷
  • 32 明崇禎十一年(1638)蕭山來氏刻本《楚辭》五卷《九歌圖》一卷
  • 33 明崇禎十二年(1639)毛晉汲古閣刻本《樂府詩集》一百卷目錄二卷
  • 34 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南唐書》十八卷
  • 第四章 清刻本
  • 1 清初毛氏汲古 閣刻本《說文解字》十五卷
  • 2 清康熙九年(1670)刻本《繹史》一百六十卷
  • 3 清康熙十八年(1679)芥子園甥館刻彩色套印本《芥子園畫傳》五卷
  • 4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朗潤堂刻本《江邨銷夏錄》三卷
  • 5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顧氏秀野草堂刻本《溫飛卿詩集》七卷《别集》一卷《集外詩》一卷
  • 6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林佶寫刻本《漁洋山人精華錄》十卷
  • 7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張士俊澤存堂刻本《廣韻》五卷
  • 8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松南書屋刻本《瘞鹤銘考》一卷
  • 9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項絪玉淵堂刻本《隸辨》八卷
  • 10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李光暎觀妙齋刻本《無聲詩史》七卷
  • 11 清雍正三年(1725)懷德堂刻本《因樹屋書影》十一卷
  • 12 清雍正六年(1728)金氏文瑞樓刻本《青邱高季迪先生詩集》十八卷《遺詩》一卷《扣舷集》一卷《鳧藻集》五卷附錄一卷年譜一卷
  • 13 清雍正八年(1730)詩鼎齋刻本《淳化祕閣法帖考正》十卷附二卷
  • 14 清乾隆八年(1743)陸鍾輝水雲漁屋刻本《姜白石詩詞合集》九卷
  • 15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盧見曾刻本《戰國策》三十三卷
  • 16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鮑廷博、鄭竺刻本《庚子銷夏記》八卷
  • 17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趙氏小山堂刻本《水經注釋》四十卷首一卷附錄二卷《水經注箋刊誤》十二卷
  • 18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溫純刻本《竹雲题跋》四卷《虛舟題跋》十卷《補原》三卷
  • 19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趙懷玉亦有生齋刻本《斜川集》六卷附錄二卷
  • 20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南昌使院刻本《兩漢金石記》二十二卷
  • 21 清嘉慶七年(1802)阮氏積古齋刻本《宋王復齋鐘鼎款識》一卷
  • 22 清道光八年(1828)萍鄉劉氏刻本《五代史記》七十四卷
  • 結語
  • 參考文獻
  • 後記
  • 相关论文文献

    • [1].《知不足斋丛书》初印本与后印本研究[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8(02)
    • [2].元本资治通鉴的刊印与流传[J]. 收藏家 2020(05)
    • [3].国图藏《〈金楼子〉附校》稿本与《知不足斋丛书》本之校刻始末[J]. 兰台世界 2015(36)
    • [4].元本《通鑑》胡注校餘述略[J]. 文史 2020(03)
    • [5].“付梓”是谁[J]. 成才与就业 2016(Z1)
    • [6].从艺匠精神到图像文化——读张烨《正学斋重订芥子园画传》随感[J]. 美术 2015(08)
    • [7].《芥子园画传初集》初版原貌探索[J]. 艺术百家 2018(05)
    • [8].二十八宿研齋書録兩種(附一種)[J]. 中国四库学 2019(01)
    • [9].图书收藏与鉴定[J]. 中国档案 2010(04)
    • [10].《西堂餘集》初印本所收《明藝文志》考[J]. 版本目录学研究 2013(00)
    • [11].古籍整理規範與印本考察[J].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18(00)
    • [12].明代汲古阁初印本《乐府诗集》一百卷经眼述略[J]. 集邮博览 2013(09)
    • [13].色彩斑斓的聊斋图像世界[J]. 中华文化画报 2017(11)
    • [14].《律吕正声》存世版本知见录[J]. 潍坊学院学报 2012(05)

    标签:;  ;  ;  ;  ;  

    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