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萍梁春利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第二初级中学262700
摘要:在大力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人们的阅读意识逐渐增强,但是读过之后能够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把对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的理解变成书面文字,写出来与别人分享,就成为我们特别是初中生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联系实际真情实感独特新鲜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读书,特别是每到暑假、寒假,学校老师都会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建议学生回家多读书,读好书,丰富文学素养,提高写作水平。但大多数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只是简单地了解故事情节,读过之后,很快就忘记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读书成果加以巩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指导学生成功的写读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要想成功地写出读后感,读好是前提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成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读”除了指在课堂上阅读课文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阅读经典著作,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阅读名著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作者背景。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我们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比如要想理解领会莫言的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及其故事,就要了解莫言所生活的时代和家乡的人物风情,才能更好地体会其作品的内涵。
2.理清故事情节。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作,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略读与精读相结合,才能把握全篇。陶渊明的“好读书,读好书,每有会意,欣然望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
3.分析人物性格。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他们呢?因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人物性格不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不尽相同。因此,要写好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爱读书,读好书,是成功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二、写读后感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
大多数名著中反应的人和事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有的是古代的,有的是国外的。所以在写读后感时,联系实际生活是很重要的。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社会风气的好坏,周围的人或事往往给你很深的印象。经过认真阅读,已经找到最能触动你情思的“感点”,是这个“感点”引起了你对现实生活的联想,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那么,只要将联系起来的生活内容有选择、有侧重地写出来,就是很好地联系了生活实际。这样的联系,自然亲切,内容丰厚,富有现实教育意义。比如中国的四大名著,所写的人和事,都是发生的古代的,所以在写读后感时,就需要联系实际,思考一下文章的现实意义。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比如《西游记》中的唐僧的形象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在写《西游记》一书的读后感时,就应联系实际思考,像唐僧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是否还存在,是否还需要?在今天,我们应怎样评价这些人物形象,都应该作深入的思考。
三、要写出真情实感
不要矫揉造作地拼凑感受,要避免公式化。上半篇介绍文章内容,下半篇对照自己联系实际来个自我批评,最后再来写上几句空洞的保证。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开放思路,在真正理解原文闪耀的思想火花和艺术力量中真切的感受会骤然产生。不同的人读同一篇文章产生的感想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读同一篇文章,产生的感想也往往是多方面的。
四、写独特新鲜的感受,是一篇读后感成功的关键
检查式的读后感不可取,要尽力写出有新意的见解来感染读者。一部名著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找出最打动你的感点就非常重要。一个人物,一个故事情节,一个场面,都是品味的重点。这就需要对名著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书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总之,阅读名著之后,成功写出读后感,是巩固读书成果的标志。注重阅读、联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独特新鲜,以上四个方面是一篇读后感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