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于我国的铁路客站正处于批量设计与建设时期,完善的功能定位成为了铁路客站设计的前提。我国铁路客站当前的功能定位已从“服务运输、经济适用”演变为“服务社会、先进适用”。功能定位的转化即带来了指导原则的转变,在当前新形势下,“以人为本,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成为了新型铁路客运站规划建设的核心原则。在当前的客站建设新理念和功能要求前提下,新建设的铁路客站是实现便捷、快速、舒适出行和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都市新中心,摆脱了功能单一、杂乱封闭的交通建筑体的固有形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铁路客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国小型铁路客站从传统的“等候式”逐步向高效率的“通过式”过渡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国情决定了“等候式与通过式”将长期并存,在这种背景下当前我国小型铁路客站呈现出很多新的特征。然而小型铁路客站的功能、流线不像大型、特大型铁路客站那么复杂,因此目前相同规模和性质的小型铁路客站的布置模式在功能性的驱使下趋于通用化。本文通过对当前大量的小型铁路客站设计实例的布置模式进行提炼、几何简化及总结,得出了几种具有普遍通用性的布置模式,并且这些模式对别的类似规模及性质的小型铁路客站也适用。本文的结构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第二章主要说明国内外小型铁路客站的发展历史及背景;第三章介绍了对小型铁路客站的现状调研及通过调研所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第四章讲述了客运专线背景下小型铁路客站的影响因素、构成及其特征;第五章全文的重点,结合对铁路旅客车站的调研总结和设计实践对客运专线背景下小型铁路客站设计要点进行分析;结论,对本论文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出可参考的思路。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1.2 研究意义、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2.1 研究的意义1.2.2 研究的目标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3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1.3.1 研究的对象1.3.2 研究的内容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4.1 国外研究现状1.4.2 国内研究现状1.4.3 文献综述1.5 研究方法与框架1.5.1 研究方法1.5.2 研究框架本章注释第二章 小型铁路客站的发展衍化2.1 国外小型铁路客站的产生与发展2.1.1 十九世纪30 年代至40 年代(简陋的通过式)2.1.2 十九世纪50 年代至二十世纪初(复杂的等候式)2.1.3 二十世纪早期(过渡期)2.1.4 二十世纪中期至今(高铁时代的便捷通过式)2.2 国内小型铁路客站的产生与发展2.2.1 清朝末期及民国时期2.2.2 建国初期的小型铁路客站2.2.3 改革开放后的小型铁路客站2.2.4 新世纪的新型小型铁路客站2.3 本章小结本章注释第三章 客运专线上小型铁路客站的现状调研3.1 调研对象的选定3.1.1 对已建成投入使用的调研对象的选定3.1.2 对待建的调研对象的选定3.2 已建成使用的小型铁路客站现状调研分析3.2.1 衡山西站3.2.2 岳阳东站3.2.3 赤壁北站3.3 对建设中的小型铁路客站研究分析3.3.1 将乐站3.3.2 建宁站3.3.3 抚州站3.4 通过实例调研分析总结经验并提出问题3.5 本章小结第四章 客运专线背景下小型铁路客站的特征、构成及影响因素4.1 客运专线上小型铁路客站的特征4.1.1 客运专线上小型铁路客站与大中型铁路客站的差异4.1.2 客运专线上小型铁路客站与普通铁路客站的差异4.1.3 客运专线上小型铁路客站的几种站型4.1.4 客运专线上小型铁路客站的布置型式4.2 客运专线上小型铁路客站的构成4.2.1 用于分流及换乘的站前广场4.2.2 用于等候及通过的站房4.2.3 供旅客上下列车及短暂等候的站场4.3 影响客运专线上小型铁路客站设计的因素4.3.1 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4.3.2 交通工具的发展4.3.3 科技快速进步4.3.4 小型铁路客站自身性质的变化4.3.5 随旅客素质提高对客站有了更高的要求4.4 本章小结本章注释第五章 客运专线背景下小型铁路客站设计要点分析5.1 前广场的设计要点分析5.1.1 平面布局广场的交通组织5.1.2 站前广场设计的布局原则5.1.3 站前广场的局部设计5.1.4 站前广场的适应性设计5.2 站房的设计要点分析5.2.1 站房布局的发展趋势5.2.2 站房空间的整体布局及设计5.2.3 站房空间的组成及设计5.2.3.1 进站广厅5.2.3.2 售票厅5.2.3.3 候车空间5.2.3.4 出站厅5.2.3.5 商业及服务空间5.2.3.6 办公及设备用房5.2.4 站房空间的适应性设计5.3 站场的设计要点分析5.3.1 站场空间的发展趋势及适应性设计5.3.2 站场的组成及设计5.4 流线设计5.4.1 流线设计的关键要素5.4.2 流线设计的原则5.5 铁路客站内部的空间环境5.5.1 综合考虑自然采光、人工照明及遮阳5.5.2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有效结合5.5.3 净化室内声环境5.5.4 利用绿化提升环境品质5.5.5 系统的无障碍设计5.5.6 多样化、系统化的标识引导系统5.5.7 人性化设施的细部处理5.6 本章小结本章注释结论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致谢附件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客运专线论文; 通过性论文; 人性化论文; 小型铁路客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