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新生儿溶血病(HDN)主要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Rh HDN主要发生在母亲是RhD阴性胎儿是RhD阳性,由RhD血型不合引起的HDN。所以在RhD阴性孕妇妊娠期间确定胎儿的RhD血型对于预防、诊断Rh HDN有重要意义。现在已经可以在产前通过羊水或孕妇外周血用PCR的方法检测胎儿RhD基因进而推断RhD血型。这就要求RhD基因型与表型之间高度的一致性或者比较固定的联系可以进行相互的推断。但我国RhD阴性人的D外显子呈现多态性,建立在高加索人基础之上的RhD基因定性方法并不能直接应用。同时在临床输血中,RhD血清学阴性者接受RhD阳性血液后发生同种免疫仅占50%-75%,并且RhD阴性孕妇产生HDN仅占5%-7%,说明并非所有的RHD阴性人都会产生同种免疫。因此本研究旨在一方面探索RHD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产前诊断中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从胎儿基因型推测表型;另一方面分析RHD阴性孕妇基因型与其是否产生抗D抗体的关系,从而为临床预测和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提供理论指导。第一节RhD阴性孕妇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目的:观察中原地区RhD阴性孕妇的表型、基因型,以期找出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为检测胎儿RhD基因推断RhD表型提供理论基础,对临床RhD HDN的诊断、预防极有意义。方法:用血凝试验筛选出70例RhD阴性孕妇并检测RhC/E抗原表型;用间接抗球蛋白法(IAT)、吸收放散试验进一步检测D抗原表型及分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SSP)技术,检测70例样本的基因型,比较分析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①用血凝试验测得70例RhD阴性孕妇中,C、c、E、e抗原的表型频率分别为25.71%、74.29%、7.14%和92.86%;用IAT法及吸收放散试验测得血凝试验判断为D阴性的70例孕妇中,54例为真实阴性,无弱阳性,16例为Del型;②RHC/E基因的基因型与其血清表型完全一致。带有C抗原的D阴性个体的RHD基因结构具有多态性。检测70例RhD血清学阴性个体中,C/E基因型为CC或Cc有28例,其中不缺失RHD基因外显子者为8例,部分缺失者为4例,完全缺失者为16例;不具有C抗原的D阴性个体(表现型为ccee、ccEe或ccEE)均为完全缺失RHD基因。③16例Del型中15例不缺失RHD外显子型,仅1例为部分缺失RHD基因外显子。结论:①RHC/E基因型与其表型完全一致,可根据其表型判断其基因型。因此在产前诊断中可根据胎儿RHC/E基因型推断其C/E表型。②RhD阴性者具有C抗原者其基因型具有多态性,基因结构可分为不缺失、部分缺失、完全缺失三种,不具C抗原者基因结构为完全缺失型。因此在产前诊断中若胎儿RHD基因不缺失,并不能推断其为RhD阳性。③Del型几乎全部为不缺失型。第二节RhD阴性孕妇的RH基因型与抗D抗体产生关系的研究目的:筛检抗D抗体阳性的RhD阴性孕妇血液样本,分析流产史、生育史对抗-D产生的影响;分析其基因型、表型,以期找出RhD阴性孕妇产生抗体的规律,并从基因型或者表型初步评估产生抗D抗体的可能性。方法:用微柱凝胶不规则抗体筛检卡及孕妇抗体效价测定卡进行抗-D筛选和抗-D效价测定;同时对于孕妇的流产史及生育史进行统计分类,研究流产史、生育史对抗-D产生及其效价高低的影响。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吸收放散试验进行进一步RhD抗原分类;用血凝试验进行C/E血清型检测;采用PCR-SSP技术对抗-D阳性的样本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①用微柱凝胶不规则抗体筛检卡及孕妇抗体效价测定卡筛选出RhD(-)孕妇抗-D阳性者共35例,其中6例效价大于等于512,3例256,8例128,6例64,4例32,5例为16,3例8。产生抗体者均是有过流产或者生育的,流产生育次数越多产生抗体的几率越大,效价越高;同时有生育史者比有流产史者有更大可能性产生抗体。流产史、生育史与抗-D的产生及抗-D效价的高低密切相关,相对于流产史,生育史影响更强;②吸收放散试验测得35例标本全部为真实阴性,无1例为Del型;③血凝试验测得35例抗-D阳性孕妇的RhC/E表型主要为ccee;④PCR-SSP测得35例抗-D阳性孕妇无一例不缺失RHD基因外显子;结论:①流产史、生育史与抗D的产生及效价的高低成正相关,同时相对于流产史来说,生育史对抗D的产生有更强的相关性。②结合血清学及基因结构检测结果可知,产生抗体的RhD(-)孕妇C/E血清型主要为ccee者,其基因型为完全缺失RHD基因外显子;少数部分缺失者也能产生抗体,但不缺失型则不太可能产生抗-D。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单管RH真空脱碳过程的水模型研究[J]. 工业加热 2020(01)
- [2].RH真空精炼炉能源介质的控制与实践[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1)
- [3].RH温拌剂对不同种类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9(12)
- [4].减少RH炉下部槽耐火材料消耗的有效方法[J]. 耐火与石灰 2020(03)
- [5].RH真空度故障查找方法研究[J]. 鞍钢技术 2020(03)
- [6].人参茎叶总皂苷碱水解产物中的新人参皂苷20(R)-人参皂苷Rh_(19)[J]. 中草药 2016(01)
- [7].提高RH精炼循环流量的研究与实践[J]. 炼钢 2020(02)
- [8].提高过RH炉钢种过热度合格率[J]. 冶金管理 2020(11)
- [9].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硫酸亚铁在Rh阴性骨盆骨折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03)
- [10].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血在儿科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 2017(03)
- [11].RH钢包升降装置的发展及应用[J]. 工业加热 2016(05)
- [12].150t RH精炼过程中环流量的水模拟研究[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3].咸阳地区供血者Rh血型系统抗原频率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2(03)
- [14].RH真空室更换方式及其选择[J]. 天津冶金 2012(05)
- [15].RH真空精炼装备的发展[J]. 现代冶金 2012(04)
- [16].Rh阳性血换血治疗6例Rh新生儿溶血病分析[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8(03)
- [17].论五级蒸汽喷射泵式RH炉真空度故障及其处理[J]. 中国新通信 2020(14)
- [18].534例Rh血型系统同种抗体回顾性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7(03)
- [19].新生儿溶血病Rh血型分布与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17)
- [20].18例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分析[J]. 云南医药 2016(03)
- [21].老年待输血患者Rh系统表型分型和不规则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6)
- [22].RH真空脱碳工艺研究[J]. 科技风 2013(08)
- [23].RH脱硫概述[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3(04)
- [24].170t RH炉真空系统泄漏量的测试[J]. 工业加热 2012(04)
- [25].莱钢炼钢厂2~#RH钢液真空精炼装备设计创新与应用[J]. 重型机械 2010(03)
- [26].RH炉多功能氧枪系统控制[J]. 冶金自动化 2009(02)
- [27].RH装置内夹杂物聚合与去除的三维数值模拟[J]. 钢铁研究学报 2009(12)
- [28].酶处理细胞检测低效价Rh抗体的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 2008(01)
- [29].本钢RH生产超低碳钢的实践[J]. 鞍钢技术 2008(02)
- [30].Rh阴性血型鉴定及其重要意义[J]. 检验医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