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融、出新 ——从《音诗—骊山吟》解析饶余燕复调艺术手法

交融、出新 ——从《音诗—骊山吟》解析饶余燕复调艺术手法

论文摘要

饶余燕先生的艺术作品是他多年来潜心研究音乐创作技法与实践积累的经验凝聚。其所创作的大量器乐作品尤以西方传统复调技法和西北地域风格相结合为显著特色。特别是反映深刻社会内容与刻画古诗词意境的“音诗”系列题材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如《音诗-骊山吟》、《音诗-玉门散》、《音诗-雨霖铃》等都颇具代表性的显示出作曲家在音乐创新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大胆求索。论文着重以《音诗-骊山吟》为主要分析对象,并以此作为洞察饶余燕先生如何将娴熟丰富的复调技术灵活运用于艺术实践的切入点,从音乐本体出发具体探析作品的多声思维、艺术特征以及主、复调综合写法的应用技巧,特别是建立在西北风味九声音阶基础上的民族器乐旋律,力求较为详尽的解析作者是如何将有效的音乐手段与我国西北民间音乐素材相互交融、出新的创作理念。第一章节以显著的民族艺术特色作为出发点,主要从作品本身的器乐旋律、多声音乐运用技巧、曲式结构三方面进行阐述,综合呈现出《音诗-骊山吟》的鲜明古乐风格;第二章节基于前章概述的基础之上,侧重于对复调技法的探讨,将作品中各式各样的传统复调技法加以归纳分析;最后是全文的结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作品中突显的音乐特色
  • 第一节 器乐旋律的艺术特点
  • 一、与民间音乐素材的渊源
  • 二、旋律的调式特点
  • 三、旋律的发展手法
  • 第二节 多声音乐运用的特点
  • 一、主调写法
  • 二、复调写法
  • 三、综合写法
  • 第三节 曲式结构的特点
  • 一、综述乐曲的框架结构
  • 二、细述第三部分的结构特征
  • 第二章 作品中的复调技法
  • 第一节 对比式复调技法
  • 一、调式调性对比
  • 二、节拍对比
  • 三、节奏音型式对比
  • 四、音乐形象式对比
  • 第二节 模仿式复调技法
  • 一、严格的模仿
  • 二、变化的模仿
  • 第三节 混合式复调技法
  • 第四节 繁复对位式技法
  • 一、纵向可动的对位
  • 二、横向可动的对位
  • 第五节 赋格段技法
  • 一、呈示性的赋格段
  • 二、展开性的赋格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昆明复调[J]. 星星 2020(01)
    • [2].音乐认识[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8(11)
    • [3].教师专业发展的复调表达[J]. 江苏教育 2016(62)
    • [4].论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复调艺术[J]. 青年文学家 2016(35)
    • [5].突破桎梏——欧洲早期复调音乐的发展[J]. 牡丹 2016(22)
    • [6].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民间低声部复调音乐[J]. 文明 2017(Z1)
    • [7].显像与隐喻(两章)[J]. 星星 2017(09)
    • [8].演奏先锋戏剧的交响乐——浅论高行健复调戏剧的开创价值[J]. 中国文艺家 2017(03)
    • [9].论《我是女人,也是女兵》的复调主题[J]. 青年文学家 2017(11)
    • [10].高师院校复调课程的教学探索[J]. 长江丛刊 2017(25)
    • [11].舒伯特声乐套曲中的复调技法[J]. 参花(上) 2014(12)
    • [12].“复调”思维在散文诗中的运用[J]. 散文诗 2012(09)
    • [13].浅析中世纪复调音乐的兴起与发展[J]. 通俗歌曲 2013(05)
    • [14].歌词艺术论(十) 论歌词的复调艺术[J]. 词刊 2010(10)
    • [15].现代音乐中的节奏复调[J].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4(02)
    • [16].论歌剧在复调音乐到主调音乐的发展过中起到的重要影响[J]. 音乐时空(理论版) 2012(05)
    • [17].“复调”的再造与对象的解放[J]. 雕塑 2010(03)
    • [18].对复调音乐写作教学引发的思考[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02)
    • [19].中国有传统复调音乐吗?——《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编后随记[J]. 人民音乐 2008(06)
    • [20].模仿式复调音乐[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3(05)
    • [21].试论艺术音乐中的复调思维[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4(02)
    • [22].关于“是对位还是复调”的再讨论[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3].现代复调音乐的创新及其意义——音乐学者访谈之五[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03)
    • [24].中国民族音乐存在复调音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04)
    • [25].戏曲作曲专业复调技术教学的思考[J]. 戏曲艺术 2011(03)
    • [26].博众家之长 释大家之言——简评《复调起源的各种理论及其评价》和《附加与复调的产生》[J]. 艺术探索 2008(06)
    • [27].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复调音乐教学研究新动态[J]. 齐鲁艺苑 2008(03)
    • [28].东西方复调音乐的表现手法论析[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29].中国思想文化百年史雄伟而壮丽的开篇:“复调”的“五四”新文化运动[J]. 三江高教 2017(04)
    • [30].复调音乐的大师巴赫——认识复调音乐[J]. 岭南音乐 2016(01)

    标签:;  ;  ;  

    交融、出新 ——从《音诗—骊山吟》解析饶余燕复调艺术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