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王高远[1](2020)在《原发性肝癌骨转移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原发性肝癌骨转移(bone metasta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BMPLC)的发生率近年来逐渐上升,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归纳总结了该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评估了放射治疗对其疗效,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该病的预后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68例在2013年7月至2019年3月经过BMPLC放疗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骨转移部位、类型、数量、放射治疗剂量和分割模式,以及无骨转移生存时间等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这些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放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BMPLC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脊椎(60.77%),其次为肋骨(15.39%)、骨盆(11.54%)和颅骨(6.15%)。其中,大部分表现为溶骨性改变(78.46%),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为BMPLC所特有的骨旁软组织转移(49.23%)。同时,有35例(51.47%)患者表现为多发骨转移。不同的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BED)与单次照射剂量亚组的有效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BED:P=0.535;单次剂量:P=0.767)。但单次剂量<3 Gy组的中位疼痛缓解时间为9次(f)(95%CI:6.9911.01 f)长于单次剂量≥3 Gy组的6 f(95%CI:5.196.81 f),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中位无骨转移生存时间为12个月(0108个月)。经过规范化肝内原发肿瘤治疗患者的无骨转移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未经过系统治疗的患者(手术vs消融术vs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vs其他或未治疗:12个月vs 12个月vs 14个月vs 0个月,P=0.001)。所有患者的中位骨转移后生存时间为10个月(1个月32个月)。根据单因素分析,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01分组与25分组的中位骨转移后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9个月,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与B级两组患者分别为11个月和8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PS评分:P=0.019;不同Child-Pugh分级:P=0.02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1.997,95%CI:1.0593.767,P=0.033)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HR=2.944,95%CI:1.2217.100,P=0.016)是患者骨转移后生存时间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BMPLC是一种发病率逐年升高的疾病。放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提高的单次照射剂量有可使疼痛更快地缓解,但最佳照射剂量及分割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探寻。患者的年龄、一般体力状态及肝脏功能是重要的预后因素,欲获得长期生存仍需积极地对原发肿瘤的治疗及肝脏功能的保护。
刘涛[2](2020)在《对儿童股骨远端San-JulianⅢ型骨肉瘤治疗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使用保留胫骨骨骺的可延长旋转铰链式肿瘤膝关节假体治疗儿童股骨远端San-Julian Ⅲ型骨肉瘤的短期临床研究,评估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均在我院行穿刺活检病理学证实为骨肉瘤的儿童。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1-2个周期(化疗方案:阿霉素+顺铂+异环磷酰胺+大剂量甲氨蝶呤;给药方式:经静脉给药全身化疗).新辅助化疗结束后通过复查DR,CT,MRI及核素骨扫描等检查评估化疗敏感性及判断远处转移情况.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共筛选出未发生远处转移、San-Julian Ⅲ型共6例股骨远端普通型骨肉瘤儿童,其中男性2人,女性4人;年龄为7-12岁,平均年龄约为10岁;左侧3例,右侧3例,术前采用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进行下肢功能评分为9-15分,平均得分为13分,Enneking分期均为ⅡB期,在我院完成使用保留胫骨骨骺的可延长旋转铰链式肿瘤膝关节假体重建术,术中采用膝关节囊外切除方式,术后指导患儿进行功能锻炼,伤口 14~20天后拆线,拆线1周后即给予术后的规范化化疗,并对术后患者每3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行患肢体X线片、肺部CT及和核素骨扫描检查、肢体MSTS功能评分、患肢的活动度及下肢长度差异等。结果6例患儿手术时间分别为2.5h、3h、3h、3.2h、3.5h和4h,平均3.2h;术中出血量为600~1200ml,平均出血量为850ml.6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18~3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根据MSTS评分标准,末次随访下肢功能评分为18~27分,平均23分,根据评分结果患儿肢体功能达到良好标准。末次随访,患肢膝关节屈曲角度90~110度共4人,110~130度共2人,伸直均能达到0度;5例患儿患侧肢体与健侧对比短缩不超过1.5cm,1例患儿患侧肢体与健侧对比短缩约为2cm。5例患儿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术后14天拆线,1例患儿术后12天伤口出现浅表皮肤裂开,长约2cm,表面可见少量淡黄色稀薄分泌物,对伤口周围进行消毒后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及时对伤口浅表皮肤裂开处进行消毒、更换无菌敷料,对患肢关节限制活动,局部采用烤灯照射促进愈合。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经过1周左右裂开皮肤顺利愈合、拆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假体感染、松动断裂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复查影像学检查,对股骨远端进行Enneking分期和San-Julian分型,严格把握本研究中保肢方法适应证,使用保留胫骨骨骺的可延长旋转铰链式肿瘤膝关节假体重建大段骨缺损,术中采用膝关节囊外切除方式为San-Julian Ⅲ型股骨远端骨肉瘤侵犯骨骺的患儿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保肢治疗方法。
黄少兵[3](2020)在《3D组织工程建立快速原位骨肉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源性(原发)恶性肿瘤,多发于青少年,恶性度高,并且很容易发生肺转移或化疗耐药,治疗效果差,其五年生存率50-70%。虽然近年来骨肉瘤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其具体的发病及耐药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深入。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研究骨肉瘤转移机制,阐明原发或转移瘤对化疗药或靶向药产生耐药的原因,对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控制骨肉瘤肺转移、降低治疗过程中的耐药、寻找靶向性治疗位点和提高骨肉瘤总体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目前研究骨肉瘤转移和耐药机制的主要工具。细胞悬液注射法是目前骨肉瘤动物模型的制备应用的主要方法,文献报道该方法在注射部位达到一定细胞浓度和数量时可形成肿瘤,但存在细胞存活率低、细胞损失多、成瘤率不一致等不足。最新的研究表面,3D细胞培养技术为骨肉瘤的体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技术,且其具有高精度、低成本、适用性强等优点。目的:采用组织工程技术研制具有3D结构的肿瘤细胞片、细胞环,用于研发更高效、标准化的骨肉瘤动物模型,为骨肉瘤疾病研究与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向。方法:1.对人骨肉瘤143B-LUC细胞进行培养,制备143B-LUC细胞片与细胞悬浮液,使用制备好的细胞片与细胞细胞悬浮液分别构建骨肉瘤裸鼠动物模型,并使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裸鼠活体内肿瘤成瘤情况,接种28天后处死裸鼠进行病理学检查与组织切片的HE染色检测;2.对人骨肉瘤143B-LUC细胞,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制备143B-LUC细胞环与细胞悬浮液,使用制备好的细胞环与细胞细胞悬浮液分别构建骨肉瘤裸鼠动物模型,并使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裸鼠活体内肿瘤成瘤情况,接种28天后处死裸鼠进行病理学检查与组织切片的HE染色检测。数据采用SPSS 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evene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1)3D骨肉瘤细胞片与传统2D细胞培养的生物学差异性观察显示,细胞片培养板内143B-LUC细胞剧集叠加生长,为立体三维结构,与传统平面培养的细胞形态具有明显差异。143B-LUC骨肉瘤细胞片与143B-LUC骨肉瘤细胞悬浮液进行动物模型构建对比,细胞片模型组在移植后7天肉眼就可在股骨远端看见突出皮肤的软组织包块,活体成像结果也进一步证实瘤体形成,成瘤率可达到100%。而相同数量的细胞悬液注射法成瘤率仅为66.6%,成瘤时间需要21天甚至更久。细胞片形成的肿瘤大小比较均匀一致,肿瘤增长迅速。标本样本Micro CT显示:细胞片移植股骨产生了明显的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具有典型的骨肉瘤病变特点。肺部HE染色有超过80%的小鼠肺部出现转移瘤,显示了骨肉瘤容易发生肺转移的特点。(2)143B-LUC骨肉瘤细胞环与143B-LUC骨肉瘤细胞悬浮液进行动物模型构建对比,细胞环模型组在移植后7天肉眼就可在股骨远端看见突出皮肤的软组织包块,活体成像结果也进一步证实瘤体形成,成瘤率仍可达到100%。而相同数量的细胞悬液注射法成瘤率仅为66.6%,成瘤时间需要21天甚至更久。细胞环形成的肿瘤大小比较均匀一致,肿瘤增长迅速。标本样本的Micro CT显示:细胞环移植股骨产生了明显的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具有典型的骨肉瘤病变特点。肺部HE染色有超过80%的小鼠肺部出现转移瘤,显示了骨肉瘤容易发生肺转移的特点。结论:细胞片与细胞环两种方法均可以建立快速原位骨肉瘤动物模型,与细胞悬液注射比较,具有有成瘤周期短,成功率高等优点。而细胞环比细胞片更稳定,适合推广应用。
李炜[4](2020)在《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逐渐被用于转移性骨肿瘤治疗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是PVP术中最常用的填充材料,其注入椎体后不但可起到可加固病椎缓解疼痛的作用,还可通过聚合时高热以及MMA单体的毒性杀伤肿瘤,但单纯PMMA骨水泥的抗肿瘤作用弱,疗效不持久。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大量的研究证实通过免疫治疗可以有效地清除机体内残留或转移的肿瘤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识别与呈递肿瘤抗原是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环节。免疫调节剂—咪喹莫特(Imiquimod)又称R837,是常见的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7,TLR-7)激动剂,可以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但单纯应用R837并不能引起强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抗体(anti-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 antibody,aCTLA4ab)是一种可以提高机体免疫细胞杀伤作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并已在临床应用。因此,我们设想将R837负载于PMMA骨水泥上构建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新型骨水泥,同时联合ICI增强新型骨水泥产生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本课题通过多个肿瘤模型对新型骨水泥联合ICI的治疗肿瘤的疗效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探索了联合治疗的机理,期望研究结果为骨转移肿瘤治疗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第一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表征及性能的实验研究目的:构建负载R837的PMMA骨水泥(R837-PMMA),研究其表征特性及体内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超声波助溶将R837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混合成为R837-MMA,将PMMA粉末与MMA按质量体积比3:2的比例混合并充分搅拌制成R837-PMMA。应用红外热成像仪分别测定PMMA与R837-PMMA聚合时温度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R837-PMMA在缓冲液溶液中R837的释放情况,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R837-PMMA微观结构。用MMT法检测R837-PMMA骨水泥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小鼠CT26皮下肿瘤模型研究R837-PMMA在体内对DCs成熟的影响。结果:在R837-PMMA扫描电镜图像中可见小分子R837附着于其表面。PMMA与R837-PMMA聚合过程均能释放大量热量,达到较高温度并持续较长时间,负载R837会降低骨水泥聚合时的最高温度(t=11.352,p<0.001)。R837可从PMMA中缓慢释放,3小时释放约15.24%。两种骨水泥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负载R837后骨水泥细胞毒性无明显增强。体内实验表明R837-PMMA瘤内注射后,引流淋巴结中成熟DCs 比例平均达41.63%,优于单纯PMMA骨水泥(p=0.015)。结论:本实验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R837-PMMA骨水泥,且升温效果满意,附着在骨水泥上的R837可在该体系内缓慢释放,促进DCs成熟迁移。第二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抑制远处肿瘤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R837-PMMA治疗原发肿瘤后对远处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R837-PMMA治疗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通过VX2瘤块接种建立兔椎旁原发肿瘤以及远处皮下肿瘤模型,随机分为未治疗对照组、PMMA组和R837-PMMA组,每组6只。针对椎旁原发肿瘤给与PMMA与R837-PMMA组于CT引导下瘤内注射骨水泥。观察远处肿瘤大小变化,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实验动物生存期等指标,评价R837-PMMA治疗原发肿瘤后远处肿瘤生长。随后,以上述方法再次建立一批椎旁肿瘤模型,每组3只,观察未治疗对照组与PMMA组、R837-PMMA组治疗后兔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R837-PMMA组兔VX2椎旁原发肿瘤治疗后,远处皮下肿瘤的生长也受到抑制,该组兔生存时间较对照组与PMMA组延长。ELISA检测显示R837-PMMA治疗后兔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流式细胞检测表明R837-PMMA治疗后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含量升高最明显,其中CD8+T细胞含量为10.91±1.92%,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2)与 PMMA 治疗组(p=0.012)。结论:本研究证实新型R837-PMMA骨水泥肿瘤内注射可抑制远处肿瘤生长,并引起外周血CD4+T细胞与CD8+T细胞增加。第三部分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抑制远处肿瘤与转移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R837-PMMA联合aCTLA4ab治疗原发肿瘤后对远处肿瘤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T26双边肿瘤和Luc-4T1乳腺原位肿瘤等2个小鼠模型,各组小鼠治疗后通过测量CT26远处肿瘤大小,及小动物活体成像监测乳腺癌转移,ELISA法检测各组TNF-α、IFN-γ、IL-6、IL12p70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观察生存期等方法评价R837-PMMA骨水泥联合aCTLA4ab治疗抑制远处肿瘤及转移的疗效。结果:在小鼠CT26双边肿瘤模型中,R837-PMMA联合aCTLA4ab治疗原发肿瘤后,远处肿瘤生长显着受抑制,肿瘤体积显着小于其余4组(p<0.001)。在小鼠Luc-4T1乳腺癌原位模型中,小动物活体成像提示联合治疗显着抑制并延缓转移的发生。R837-PMMA联合aCTLA4ab在小鼠CT26双边肿瘤和Luc-4T1乳腺癌原位肿瘤模型中均能显着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并显着升高血清中TNF-α、IFN-γ、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水平。结论:本研究证实R837-PMMA肿瘤内注射可引起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远处肿瘤,联合aCTLA4ab可增强其抗肿瘤免疫反应,能够进一步抑制远处肿瘤生长与转移发生。第四部分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机理研究目的:研究R837-PMMA联合aCTLA4ab能否产生免疫记忆效应抑制肿瘤,并探讨联合治疗抑制远处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机理。方法:建立小鼠CT26双边肿瘤模型,随机分为手术、PMMA、R837-PMMA、PMMA+aCTLA4ab和R837-PMMA+aCTLA4ab等5组,每组3只。各组原发肿瘤治疗后第7天收集远处肿瘤,流式细胞检测观察远处肿瘤内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CD4+效应T细胞(Teff)、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含量。建立小鼠CT26单侧肿瘤模型随机分组同前,每组9只,肿瘤治疗后第40天,每组处死3只小鼠并通过流式细胞检测观察脾脏中中枢记忆T细胞(TCM)与效应记忆T细胞(TEM)含量。剩余每组6只小鼠再次接种CT26肿瘤细胞,观察肿瘤大小、生存期、治疗后第6日血清TNF-α、IFN-γ水平等指标,评价各组治疗后是否产生免疫记忆效应。结果:R837-PMMA联合aCTLA4ab治疗原发肿瘤后,远处肿瘤内CD3+T细胞比例最高,其中该组CD8+CTL含量平均为13.31%,伴有CTL/Treg比值与Teff/Treg比值显着升高。此外,R837-PMMA联合aCTLA4ab治疗组小鼠再次接种肿瘤前TEM比例显着高于其他组,再次接种肿瘤后第6天血清TNF-α、IFN-γ水平显着升高,且肿瘤生长较其余4组明显抑制,生存期显着延长。结论:R837-PMMA联合aCTLA4ab治疗可通过促进T细胞特别是CD8+CTL浸润至远处肿瘤内,并通过aCTLA4ab阻断Treg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还可通过产生强力的免疫记忆效应清除再次接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复发的作用。
李金泽[5](2020)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在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讨论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文章总共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入院治疗的18名胸腰椎椎体肿瘤的患者,每一例患者均至少有1节椎体明显压缩性改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椎弓根或椎体后缘或椎旁受累。每例患者均先于手术室接受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再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择期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随访时间间隔为术后3天、术后一个月、术后2个月,通过比较术前术后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法)以及日常行为能力改善情况(KPS评分)来评估手术疗效,通过观察术中、术后有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来评价手术的安全性,通过术后复查CT或MRI来观察肿瘤控制情况,随访间隔时间分别为术后第3天、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期的随访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评估。结果:本研究组中共18名患者共18节椎体同时接受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术前平均VAS评分为6.89±0.87分(1-8分),术后三天为3.67±0.94分(1-8分),术后一月为2±0.75分(1-8分),术后两个月为1.78±0.63分(1-8分)。统计结果分析表明,术后每个随访时期的VAS评分与手术之前的VAS评分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前平均KPS评分为61±13分(30-90分),术后三天为66±13分(30-90分),术后1个月为72±13分(30-90分)术后2个月为69±14分(30-90分),统计结果分析表明,手术之前和手术之后1个月的随访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手术前与手术后第3天、第2个月的随访结果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每一例患者的KP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下降。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与穿刺相关的不良事件,也均未出现骨髓炎、肺栓塞、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复查的CT或MRI结果显示手术椎体区域的肿瘤未见明显进展。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椎体转移瘤(特别是伴有后缘及椎体附件破坏的椎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CSSVA);[6](2019)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分类1982年,John B.Mulliken首次提出基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法,将传统的"血管瘤"(Vascular anomalies)重新分为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这一分类观点被广泛认同,ISSVA于2018年对该分类系统再次修订。本文就此次修订的主要变动进行介绍,并附上最新的分类系统。
陈俊伶[7](2019)在《广东省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医生门诊工作量测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分析广东省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医生门诊工作量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各临床专家咨询,借助模型测算相关科室各类医生的门诊适宜工作量标准,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医生门诊接诊量标准提供参考,为后续分级诊疗的开展以及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文献调查法:总结我国医生工作量标准。2.采用专家咨询法:首先明确心内科、骨科、妇科、儿内科这四个科室的诊治范围,再将各科室的门诊诊断信息按临床分类相似、诊治难度、医生所花费的时间相近的的原则进行合并,建立各科室病种框架,并通过专家咨询结果和三点估算法计算得到各病种的适宜诊治时间。3.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模型,分别测算医生门诊全天工作量和每小时工作量现状,采用两水平线性回归模型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医生门诊工作量的影响因素;通过适宜工作量预测模型测算符合各专科特点(病种框架及其适宜诊治间)的医生门诊适宜工作量值,并借助旋风图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1.医生门诊全天工作量两水平线性回归中的空模型结果发现数据具有嵌套结构特征,在医院科室水平存在聚集性;多水平结果显示,医生的职称对门诊全天工作量有影响。2.医生每小时门诊工作量:应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发现上午和下午每小时工作量差异有显着性,上午和下午每小时工作量分别用两水平线性回归中的空模型发现数据均具有嵌套结构特征,在医院科室水平存在聚集性;加入水平1变量后,结果显示医生的职称对上午和下午半天每小时工作量均有影响。3.适宜工作量: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构分科室、分职称预测医生适宜工作量,通过专家咨询确定得到各科室病种框架及各病种适宜诊治时间,并由此测算得到医生门诊适宜工作量的预测值。各科室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每小时工作量标准区间分别为:心内科6-10、6-11、6-12人次/小时,骨科2-4、3-5、3-5人次/小时,妇科4-7、4-7、4-7人次/小时,儿内科7-12、7-12、7-12人次/小时。敏感性分析中,各科室病种适宜诊治时间对适宜工作量影响最大的几类病种,心内科: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胸痛胸闷胸部不适、高脂血症等,骨科:颈肩腰腿痛、软组织劳损、脊柱骨关节病、骨关节炎等,妇科:阴道炎/妇科检查、AUB(异常子宫出血)、人工流产等,儿科:上呼吸道疾病、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结论】制定三级医院医生门诊标准量有现实意义并需要重新测算。选择“每名医生每小时工作量”作为医生门诊工作量的衡量单位比“每医生日均工作量”更科学合理。不同科室医生工作量不同,制定工作量标准需区分科室。医生上午和下午工作量有差异,上午大于下午。医生职称会影响医生门诊工作量的大小,而由于现实差异小,分职称建立的适宜工作量值差异性不大。三级医院应实行符合专科特点(病种框架及其适宜诊治间)的医生门诊适宜工作量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各个专科医生工作量的上限,而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医生工作量标准的区间范围,再由医生根据自身过往经验确定半天工作量标准。适宜诊治时间对适宜工作量影响最大的病种大类中常见病和多发病占比大,分级诊疗的推进会改变三级医院病种构成,影响门诊工作量标准,需要根据三级医院的功能定位制定“病种负面清单”,未来医生门诊适宜工作量标准应剔除负面清单上的病种后定期更新测算。
杨文戈[8](2019)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盆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骨盆转移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行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骨盆转移性肿瘤患者51例。手术后2月行CT检查,观察肿瘤局部控制情况(RECIST标准)。并分别于术1周、2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卡氏功能状况评分(KPS)、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来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患者相关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两周内2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破溃,对症处理后愈合,9例于拔针后出现局部少量出血,局部压迫后未再出血,余未见其他相关并发症。125I粒子植入术后1周、2个月、6个月KPS评分由术前(38.0±11.9)分分别升至(52.6±15.0)分,(54.3±13.4)分,(57.6±12.5)分,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125I粒子植入术后1周、2个月、6个月VAS评分由术前(7.1±1.7)分分别降至(4.7±1.4)分、(3.4±0.9)分和(3.3±1.0),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51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4.00个月,共有65处可评价病灶,肿瘤局部控制率(CR+PR+SD/总数)为93.8%。结论: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骨盆转移性肿瘤可提高患者功能状态,减轻患者癌性疼痛,有效控制肿瘤进展且未造成严重并发症,治疗相关近期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骨盆转移性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方法。
刘鹤飞[9](2019)在《分期注射法治疗脊柱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主要探讨临床治疗中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病变时,术中采用分期注射法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并比较术中未采用分期注射与采用分期注射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截止到2017年12月为期5年于于我科行单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椎体病变患者,根据术中采取的操作手法,从中筛选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采用分期注射法的患者183人,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随访过程主要通过以下两个评价指标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ODI指数和VAS评分,最后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随后从临床数据库内筛选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未采取分期注射法的患者45人,将两种术中采用不同手术技巧的患者定义为A、B两组:A组为术中未采用分期注射法的患者,B组为术中采用分期注射法的患者,同样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的时间为12个月,随访过程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指标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ODI指数、VAS评分、骨水泥分布状态,最后以同样的方法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DSA引导下由同一医师成功完成手术。对于采用分期注射法的患者,通过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评价指标,所有患者入院时的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及改善,统计学数据证实ODI指数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指标有所改善,且统计学分析结果证实术前及术后的随访数据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通过对A组及B组的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A组患者平均每节椎体骨水泥灌注量低于B组患者平均每节椎体骨水泥灌注量为(4.23ml<4.75ml)。A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34.62%)高于B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23.89%),骨水泥渗漏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B组病灶骨水泥分布为优及良的患者百分比为74.63%(253名患者)远远高于A组的53.85%(56名患者),分析结果证实,术后3天及术后1月A、B两组患者的ODI指数及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6月及术后12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随访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采用分期注射法治疗脊柱病变是可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操作方法,与传统的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采用分期注射法能够实现在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患者病变椎体骨水泥的覆盖率、防止骨水泥偏侧分布,为患者带来快速、有效的临床疗效,特别对于肿瘤患者,能够能最大程度上为患者实现病变椎体肿瘤的控制或抑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于手术操作者,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
张啸波,肖越勇,李成利[10](2018)在《影像学引导骨与软组织肿瘤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文中提出近年来,骨与软组织肿瘤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而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治疗进展并不显着[1-3]。骨肿瘤包括原发性骨肿瘤、继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软组织肿瘤包括来自间叶组织的各种良恶性肿瘤,如肉瘤、韧带纤维瘤、神经源性肿瘤、血管瘤以及脂肪瘤等。原发性骨肿瘤仅占全身肿瘤的2%~3%,良性骨肿瘤常生长缓慢,肿瘤较大时部分病例可出现疼痛、病理性骨折等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多以局部刮除或切除为主,预
二、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肝癌骨转移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PLC的临床概况 |
1.2.2 PLC的诊断 |
1.2.3 PLC的治疗选择 |
1.2.4 骨转移的发病特征及临床表现 |
1.2.5 骨转移的诊疗原则 |
1.2.6 BMPLC的临床特点及外照射放疗的应用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资料 |
2.2 治疗方式 |
2.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 |
3.2 治疗效果及放疗不良反应 |
3.3 预后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对儿童股骨远端San-JulianⅢ型骨肉瘤治疗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骨肉瘤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收获情况 |
致谢 |
(3)3D组织工程建立快速原位骨肉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骨肉瘤细胞片原位成瘤实验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细胞片成功制作 |
2.2.2 细胞片移植转移模型裸鼠模型的成功构建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骨肉瘤细胞环原位成瘤实验 |
3.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细胞环成功制作 |
3.2.2 细胞片移植转移模型裸鼠模型的成功构建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骨肉瘤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表征及性能的实验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抑制远处肿瘤的实验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抑制远处肿瘤与转移的实验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机理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综述 转移性骨肿瘤的诊疗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5)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在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材料 |
2.2 椎体成形术方法 |
2.3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
2.4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2.5 随访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分类 |
第二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发病机制 |
1脉管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1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 |
1.2先天性血管瘤(Ccongenital hemangioma,CH) |
1.3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PG) |
2脉管畸形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2.1毛细血管畸形(Capillary malformation,CM) |
2.2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 |
2.3静脉畸形 |
2.3.1散发性静脉畸形、多灶性静脉畸形、遗传性皮肤黏膜静脉畸形和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
2.3.2过度角化性皮肤毛细血管静脉畸形 |
2.3.3疣状静脉畸形 |
2.3.4球细胞静脉畸形(Glomuvenous malformation GVM) |
2.4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LM) |
2.5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 |
第三部分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1婴幼儿血管瘤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及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1.4.1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
1.4.2治疗方法的选择 |
1.4.2.1局部外用药物 |
1.4.2.2局部治疗 |
1.4.2.3系统治疗 |
2先天性血管瘤 |
2.1临床表现 |
2.2诊断与鉴别诊断 |
2.3辅助检查 |
2.4治疗 |
3血管内皮瘤 |
3.1种类 |
3.2临床表现 |
3.2.1 KHE与TA |
3.2.2 Kasabach-Merritt现象(Kasabach-Merrit phenomenon,KMP) |
3.3辅助检查 |
3.4诊断 |
3.5治疗 |
3.5.1 KHE与TA |
3.5.2其他的少见血管内皮瘤 |
第四部分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1葡萄酒色斑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及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1.4.1激光治疗 |
1.4.1.1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 |
1.4.1.2脉冲倍频Nd:YAG激光 |
1.4.1.3长脉冲Nd:YAG激光 |
1.4.1.4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 |
1.4.2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
1.4.3非相干光治疗 |
1.4.4手术治疗 |
1.4.4.1直接切除缝合 |
1.4.4.2局部皮瓣 |
1.4.4.3皮片移植 |
1.4.4.4组织扩张 |
1.4.4.5预构扩张皮瓣 |
1.4.4.6正畸正颌手术 |
2静脉畸形 |
2.1临床表现 |
2.2诊断和辅助检查 |
2.3治疗 |
2.3.1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
2.3.2治疗方法的选择 |
2.3.2.1血管内硬化治疗 |
2.3.2.2手术治疗 |
2.3.2.3激光治疗 |
3动静脉畸形 |
3.1临床表现 |
3.2诊断 |
3.3辅助检查 |
3.4治疗 |
3.4.1常规介入栓塞 |
3.4.2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 |
3.4.3外科手术 |
3.4.4联合治疗 |
4淋巴管畸形 |
4.1淋巴管畸形的组织病理和发病机制 |
4.2临床表现及诊断 |
4.3治疗 |
第五部分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
1血管瘤相关综合征———PHACE综合征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与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2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
2.1临床表现及诊断 |
2.1.1 Sturge-Weber综合征 |
2.1.2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
2.1.3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与Parkes-Weber综合征 |
2.1.4变形综合征 |
2.1.5 Bannayan-Riley-Ruvalcaba综合征 |
2.1.6 Cobb综合征 |
2.1.7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
2.1.8 Maffucci综合征 |
2.1.9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 |
2.1.10 Gorham综合征 |
2.1.11 CLAPO综合征 |
2.2辅助检查 |
2.3治疗 |
2.3.1治疗原则 |
2.3.2治疗方法的选择 |
2.3.3治疗方法 |
第六部分眶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1眶内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
1.1眼眶血管瘤临床表现 |
1.2眼眶血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
1.2.1诊断 |
1.2.2鉴别诊断 |
1.3眼眶血管瘤治疗 |
1.3.1治疗适应证 |
1.3.2药物治疗 |
1.3.3手术切除 |
2眶内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2.1临床表现 |
2.1.1静脉畸形 |
2.1.2混合畸形 |
2.1.3眼眶动静脉畸形 |
2.2诊断和鉴别诊断 |
2.2.1诊断 |
2.2.2鉴别诊断 |
2.3治疗 |
2.3.1静脉畸形/混合畸形 |
2.3.1.1扩张型 |
2.3.1.2非扩张型/混合畸形 |
2.3.2动静脉畸形 |
附录一:通用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技术 |
1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相关的光电治疗技术 |
1.1激光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
1.1.1血管瘤的激光治疗 |
1.1.1.1脉冲染料激光 |
1.1.1.2 Nd:YAG激光 |
1.1.1.3点阵激光(Fractional Laser) |
1.1.2激光治疗的并发症 |
1.2激光在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1.2.1毛细血管畸形 |
1.2.1.1脉冲染料激光 |
1.2.1.2肽氧磷酸钾激光(KTP) |
1.2.1.3强脉冲光 |
1.2.2静脉畸形的激光治疗 |
1.2.3获得性血管病变 |
1.2.3.1匍行性血管瘤 |
1.2.3.2血管角皮瘤 |
1.2.3.3疣状静脉畸形 |
1.2.3.4老年性血管瘤 |
1.2.3.5化脓性肉芽肿 |
1.2.3.6血管痣 |
1.2.3.7毛细血管扩张 |
1.2.3.8静脉湖 |
1.3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
2超声在浅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2.1超声对浅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 |
2.2超声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治疗中的作用 |
2.2.1超声实时引导治疗的优点 |
2.2.2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 |
3脉管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 |
3.1常用介入栓塞药物及选择 |
3.2介入栓塞治疗在高流量脉管畸形(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
3.3介入硬化治疗在低流量脉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中的应用 |
4无水乙醇在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4.1安全应用无水乙醇的要点 |
4.2无水乙醇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4.3无水乙醇在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
5泡沫硬化治疗 |
5.1适应证 |
5.2泡沫硬化剂常规制备方法 |
5.3静脉畸形泡沫硬化治疗要点 |
5.4不良反应 |
5.5其他注意事项 |
6外用药物在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中使用 |
6.1β受体阻滞剂类 |
6.2 5%咪喹莫特 |
7雷帕霉素在脉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7.1雷帕霉素的作用机制 |
7.2雷帕霉素在脉管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7.3雷帕霉素在低流量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7.4雷帕霉素在复杂脉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
7.5雷帕霉素相关副作用 |
8抗肿瘤药物注射治疗 |
8.1博来霉素 |
8.1.1作用机制 |
8.1.2适应证 |
8.1.3治疗方法 |
8.1.4不良反应及防治 |
8.2长春新碱 |
8.2.1作用机制 |
8.2.2适应证 |
8.2.3治疗方法 |
8.2.4不良反应及防治 |
8.3干扰素 |
8.3.1作用机制 |
8.3.2适应证 |
8.3.3治疗方法 |
8.3.4不良反应及防治 |
附录二:国内少数单位开展的其他特殊治疗技术 |
1电化学治疗 |
1.1电化学治疗的基本原理 |
1.2电化学治疗的适应证 |
1.3电化学治疗的方法 |
1.4电化学治疗的注意事项 |
1.5电化学治疗的疗效评价 |
2高频电凝治疗 |
2.1高频电凝治疗的适应证 |
2.2高频电凝的治疗方法 |
2.3高频电凝治疗的注意事项 |
3射频与微波消融 |
3.1射频与微波消融术原理 |
3.2射频与微波消融术在脉管畸形领域的应用 |
3.3射频与微波消融术的治疗方法 |
3.4射频与微波消融术的注意事项 |
4尿素治疗 |
4.1尿素治疗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原理 |
4.2尿素疗法的主要特点 |
4.3尿素治疗血管瘤(含KMP)与脉管畸形的方法 |
4.3.1单纯局部尿素注射 |
4.3.2选择性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 |
4.3.3局部尿素注射+手术切除 |
4.3.4尿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
(7)广东省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医生门诊工作量测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医生工作量测算的背景和意义 |
1.1.2 制定门诊工作量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医生工作量定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2 医生工作量测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3 医生门诊工作量的相关参考值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医生门诊工作量现状 |
2.1.1 门诊全天工作量 |
2.1.2 每小时门诊工作量 |
2.2 医生门诊工作量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医生门诊全天工作量的多水平模型结果 |
2.2.2 医生每小时门诊工作量的多水平模型结果 |
2.3 医生门诊适宜工作量预测 |
2.3.1 病种框架及其适宜诊治时长 |
2.3.2 适宜工作量预测 |
2.3.3 适宜工作量敏感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讨论及建议 |
3.1 讨论 |
3.1.1 门诊工作量标准重新测算的意义 |
3.1.2 门诊工作量衡量单位比较分析 |
3.1.3 门诊工作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4 门诊工作量标准预测方法分析 |
3.1.5 门诊适宜工作量结果分析 |
3.2 对策与建议 |
3.2.1 卫生行政部门起指导性作用,制定门诊工作量标准 |
3.2.2 以“每名医生每小时工作量”作为医生门诊工作衡量单位 |
3.2.3 分专科制定医生工作量标准 |
3.2.4 建立三级医院门诊“病种负面清单”,并定期重测工作量标准 |
3.2.5 落实相关配套措施 |
4 结论 |
5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综述 基于RBRVS测算医生工作量及薪酬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各科室诊治范围外疾病(剔除的门诊诊断) |
附件3 各科室病种适宜诊治时间专家咨询调查表 |
附件4 医师门诊工作量现状异常值 |
(8)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盆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综述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分期注射法治疗脊柱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经皮椎体成形术采用分期注射法治疗脊柱病变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手术方法 |
1.2.1 术前准备 |
1.2.2 手术器械准备 |
1.2.3 手术操作方法 |
1.2.4 术后观察及处理 |
1.3 临床疗效评价 |
1.4 数据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2 临床疗效评价 |
2.3 并发症及处理 |
3.典型病例分享 |
4.讨论 |
第二章 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有无采用分期注射法治疗脊柱病变的疗效比较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临床资料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手术方法 |
1.2.1 术前准备 |
1.2.2 手术器械准备 |
1.2.3 手术操作方法 |
1.2.4 术后观察及处理 |
1.3 临床疗效评价 |
1.4 数据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2 临床疗效评价 |
2.3 并发症及处理 |
3.典型病例分享 |
4.讨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语及释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10)影像学引导骨与软组织肿瘤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论文提纲范文)
1 骨和软组织肿瘤冷冻消融技术特点 |
1.1 治疗原理及设备特点 |
1.2 影像学引导方式 |
1.3 冷冻探针 |
2 骨和软组织肿瘤冷冻消融适应证及禁忌证 |
3 术前准备 |
3.1 一般检查 |
3.2 临床及病理学诊断 |
3.3 手术环境、设备及器械 |
3.3.1 手术环境 |
3.3.2 参加及配合手术人员 |
3.3.3 手术设备及器械 |
3.4 患者准备 |
4 手术操作步骤及冷冻消融方法 |
4.1 术中操作 |
4.1.1 术中定位 |
4.1.2 消毒及麻醉 |
4.1.3 设备测试 |
4.1.4 冷冻探针 |
4.1.5 冷冻消融及影像学监测 |
4.2 骨与软组织肿瘤消融策略 |
4.2.1 多针组合适形冷冻消融 |
4.2.2 冷冻消融骨内局限性病灶 |
4.2.3 冷冻消融不规则骨病灶 |
4.2.4 椎体肿瘤的冷冻消融 |
4.2.5 软组织肿瘤冷冻消融 |
4.2.6 减瘤冷冻消融 |
4.3 术中冷冻消融参数 |
4.3.1 输出功率 |
4.3.2 消融温度 |
4.3.3 冷冻时间 |
4.3.4 冷冻次数 |
4.3.5 冷冻速率 |
4.3.6 氩、氦气工作压力 |
5 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治 |
5.1 术后处理原则 |
5.2 并发症防治 |
5.2.1 疼痛 |
5.2.2 骨折 |
5.2.3 骨骺损伤 |
5.2.4 骨关节炎 |
5.2.5 肾功能损伤 |
5.2.6 冷休克 |
5.2.7 神经损伤 |
5.2.8 皮肤损伤 |
6 影响骨与软组织肿瘤冷冻消融效果的因素 |
6.1 肿瘤自身因素 |
6.2 技术因素 |
7 疗效评价及随访 |
7.1 消融治疗评价及并发症情况 |
7.2 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 |
7.2.1 近期疗效评价 |
7.2.2 远期疗效评价 |
7.3 根治性及姑息性消融疗效评价 |
7.3.1 根治性冷冻消融 |
7.3.2 姑息性冷冻消融 |
8 骨和软组织肿瘤冷冻消融术后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 |
四、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肝癌骨转移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分析[D]. 王高远. 吉林大学, 2020(01)
- [2]对儿童股骨远端San-JulianⅢ型骨肉瘤治疗的初步研究[D]. 刘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3]3D组织工程建立快速原位骨肉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D]. 黄少兵. 南华大学, 2020(01)
- [4]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D]. 李炜. 苏州大学, 2020(06)
- [5]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在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D]. 李金泽.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6]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J].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CSSVA);.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05)
- [7]广东省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医生门诊工作量测算研究[D]. 陈俊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8]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盆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研究[D]. 杨文戈. 东南大学, 2019(05)
- [9]分期注射法治疗脊柱病变的临床研究[D]. 刘鹤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影像学引导骨与软组织肿瘤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J]. 张啸波,肖越勇,李成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