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岩骨位于中后颅窝底及中上岩斜坡交界处,其周围是肿瘤好发部位,肿瘤常侵犯并包绕岩尖、海绵窦、破裂孔、斜坡、内耳孔、小脑幕孔、Ⅲ-Ⅶ对脑神经。由于肿瘤位置深在,岩骨解剖复杂,其内部和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该部位的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手术难点。至上世纪60年代,随着颅底手术入路的开展,特别是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岩骨周围肿瘤的全切除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岩骨周围肿瘤的手术入路主要分为岩骨前入路和岩骨后入路及联合入路三种,当肿瘤主体位于岩骨前时我们常采用岩骨前入路手术;当肿瘤主体位于岩骨后时,我们常采用岩骨后入路手术。无论是岩骨前入路还是岩骨后入路,处理侵及岩尖部的肿瘤时手术获得显露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岩尖部的磨除范围,而磨除岩尖部的关键是准确定位耳蜗。到目前为止,由于缺乏一种快速、简明、实用的耳蜗定位法,手术磨除岩尖骨质过程中损伤内耳迷路等情况并不少见。我们解剖了13例国人成人头颅标本,观测了颞骨岩部内耳蜗及其周围重要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为临床岩骨前、岩骨后入路手术中耳蜗的快速、准确定位及颞骨岩尖部可安全磨除范围的确立提供解剖学资料。同时,我们另取2例头颅标本模拟岩骨前、后手术入路,进行全程解剖观察,术中定位耳蜗和磨除岩尖部骨质。研究目的:1.通过解剖测量、分析耳蜗及其周围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分别提出1种适合经岩骨前和经岩骨后手术入路中精确、简便地定位耳蜗的方法,为术中定位和保护耳蜗提供解剖学资料和方法。2.在新的耳蜗定位法的指导下,分别提出1种精确、简便的经岩骨前和经岩骨后手术入路手术中岩尖部可安全磨除范围的限定方法,指导术中经岩骨前和经岩骨后安全、快速的切除岩尖部骨质,暴露手术目标结构。研究方法:取10%的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13例(26侧),用常规开颅器械沿眉弓至枕外隆突上缘环形锯开颅盖,于视交叉后缘平面切断两侧视束,去除大脑、小脑及间脑,保留脑干,清晰显露中颅窝底和后颅窝底。用牙科钻等暴露相应解剖结构,观测各目标解剖结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应用游标卡尺等测量收集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对实验据进行描述统计及配对T检验。研究结果:1.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及其分支走行于岩骨周围,手术过程中注意做好保护。三叉神经走行的特点使得磨除三叉神经节外下方颞骨岩部尖的骨质后,三叉神经可向下、向外移动,这有利于暴露岩斜区和海绵窦的后部;展神经出桥延沟,在桥池中沿斜坡上行,经位于颞骨岩尖部内侧的岩斜裂处的Dorello管入海绵窦,在经岩骨后入路手术过程中磨除岩尖部骨质时注意勿伤及展神经入Dorello管处;膝状神经节表面的骨质可以有缺损,所以岩浅大神经可有部分暴露于颅中窝底,在颅中窝入路时要特别小心;在经迷路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去除乳突部骨质时,要注意防止面神经乳突段的损伤。2.设定膝状神经节为点A,内耳门内侧缘为点B,自点B作一垂直于岩浅大神经的直线,假定此直线与岩浅大神经的交点为点C,耳蜗位于A、B、C三点连线形成的△ABC的后下方,此三角形精确的定位了耳蜗;经岩骨前手术入路中,在BC线内侧磨除岩尖部骨质不会伤及耳蜗。3.设定岩尖为点D,经岩骨前入路手术中岩尖部可安全磨除界限为:最内侧为岩尖部,最外侧为BC线;△BCD区域即为岩尖部可安全磨除的范围,磨除△BCD区域后可获得(0.968±0.183)cm2大小的手术空间。4.设定棘孔为点F,岩下窦汇入颈静脉孔处为点E,在BF线内侧和BE线内侧的岩尖部骨质可以大胆的磨除而不会损伤骨迷路;岩骨后入路手术中岩尖部骨质可安全磨除范围:最外界为内耳门内侧缘和棘孔连线及内耳门内侧缘和岩下窦汇入颈静脉孔处连线(BF和BE线);最内界为岩斜裂和岩下窦;最前界为岩骨段颈内动脉后内壁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后下壁;最后界达内耳门水平。也就是说,在△BDE和△BDF范围内的骨质可以安全的磨除。可磨除的区域面积分别为S△BDE为1.001±0.072cm2;S△BDF为1.224±0.064 cm2;S△BEF为1.148±0.056 cm2。5.在磨除ICA岩骨段表面骨质时,由前往后磨除的骨质厚度不要超过(0.235±0.067)cm,由后往前磨除的骨质厚度不要超过(0.826±0.041)cm;由岩骨嵴往下磨除的骨质厚度不要超过(1.213±0.148)cm;注意ICA距离耳蜗底转的长度约为(0.314±0.062)cm,游离ICA时不要伤及耳蜗。研究结论:1.耳蜗位于A、B、C三点连线形成的△ABC的后下方,此三角形精确的定位了耳蜗;经岩骨前手术入路中,在BC线内侧磨除岩尖部骨质不会伤及耳蜗。2.经岩骨前入路手术中岩尖部可安全磨除界限为:最内侧为岩尖部,最外侧为BC线;△BCD区域即为岩尖部可安全磨除的范围,磨除△BCD区域后可获得(0.968±0.183)cm2大小的手术空间。3.在BF线内侧和BE线内侧的岩尖部骨质可以大胆的磨除而不会损伤骨迷路;岩骨后入路手术中岩尖部骨质可安全磨除范围:最外界为内耳门内侧缘和棘孔连线及内耳门内侧缘和岩下窦汇入颈静脉孔处连线(BF和BE线);最内界为岩斜裂和岩下窦;最前界为岩骨段颈内动脉后内壁和三叉神经半月节后下壁;最后界达内耳门水平。△BCD区域即为岩尖部可安全磨除的范围,磨除△BCD区域后可获得(0.968±0.183)cm2大小的手术空间。4.在暴露ICA岩骨段时,由前往后磨除的骨质厚度不要超过(0.235±0.067)cm,由后往前磨除的骨质厚度不要超过(0.826±0.041)cm;由岩骨嵴往下磨除的骨质厚度不要超过(1.213±0.148)cm。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经岩骨前部入路中岩浅大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8(05)
- [2].岩骨花香伴此生[J]. 青年博览 2010(24)
- [3].10例岩骨胆脂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08(08)
- [4].岩骨周围肿瘤手术入路进展[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03)
- [5].岩骨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03)
- [6].“岩骨花香”秘密之二 从微生物学看武夷岩茶[J]. 人与生物圈 2018(01)
- [7].岩骨胆脂瘤切除的手术配合[J]. 全科护理 2012(30)
- [8].三叉神经岩骨嵴压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02)
- [9].岩骨前部切除在岩斜区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5(02)
- [10].探讨不同类型岩骨后脑瘤的护理方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6)
- [11].经岩骨前部入路的显微解剖及其操作要点[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06)
- [12].47例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05)
- [13].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02)
- [14].经颞下入路磨除岩骨虚拟现实模拟研究[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2(06)
- [15].岩骨花香的茶艺流程与韵致赏析[J]. 福建茶叶 2020(01)
- [16].颈内动脉岩骨段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脑出血一例[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6(06)
- [17].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J]. 茶博览 2009(08)
- [18].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岩骨后脑膜瘤的手术技巧[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23)
- [19].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至岩斜区显微解剖学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8(05)
- [20].乙状窦后入路术式对岩骨后脑膜瘤患者的疗效[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11)
- [21].颞骨切除术与岩骨次全切除术-House与Fisch比较[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7(01)
- [22].颞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4(03)
- [23].颞骨岩部胆脂瘤的手术进路[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S2)
- [24].鼻内镜下经蝶入路切除岩尖胆脂瘤2例[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4(03)
- [25].岩斜区应用解剖及手术入路研究进展[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1(03)
- [26].CT岩骨薄层扫描在乙状窦前入路中的应用价值[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8(01)
- [27].颞下经岩骨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0(07)
- [28].藤子沟电站人工砂岩骨料加工成本分析与过程控制方法[J]. 四川水力发电 2008(S1)
- [29].颞骨及岩骨段颈内动脉的断面解剖学研究与三维模型构建[J]. 激光杂志 2012(05)
- [30].改良颞下经岩骨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表皮样囊肿10例[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