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安徽省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是安徽省历史上发生次数高、危害时间长、危害严重的害虫,近年来在安徽省局部地区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安徽省有河泛、滨湖和内涝三个蝗区类型,蝗区主要分布在沿淮、淮北的7个市16个县(市、区),总面积约为94268ha,构成了安徽省蝗区集中的特点。东亚飞蝗在安徽省一年发生二代为主,秋季气温偏高,干旱年份可发生(不完全)三代。以秋蝗发生数量最大,危害最严重。影响东亚飞蝗发生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水文条件、植被种类以及植被覆盖度、耕作制度和天敌等因素。水位涨落以及淹水时间的长短与飞蝗发生的面积和种群密度关系密切;飞蝗嗜食寄主为禾本科、莎草科植物,双子叶植物可以成为飞蝗的临时寄主,但对飞蝗的发育、繁殖及后代均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蝗区植被覆盖度的高低对飞蝗产卵和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影响,植被覆盖度20%-60%为飞蝗产卵的适宜区间,30%-50%为最适区间,此区的产卵量约为总卵量的80%左右,植被覆盖度大于80%时,飞蝗极少产卵;秋季翻耕次数和深度与飞蝗卵的越冬存活率成反比,秋季深耕可以大量杀死越冬蝗卵,是控制蝗区飞蝗发生基数的有效措施: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飞蝗天敌生物,这些天敌隶属7纲41种,在自然状态下对飞蝗有较大的抑制作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制剂对东亚飞蝗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其中微孢子虫具有垂直传播的特性,三种生物制剂均可以作为飞蝗中低密度蝗区安全有效的药剂。防治东亚飞蝗应坚持贯彻“改治并举,根治蝗害”的治蝗方针,采取“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态治理措施。总体实行土壤改良,植被和环境改造,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在飞蝗较高密度的地区和时间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及时杀灭蝗虫等措施。在重农蝗区实行单一双子叶植物轮作;在重林蝗区扩种双子叶树木,涵蓄植被,避免过度砍伐;在湖、河滩等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避免过度垦荒;在低洼地、常年易涝地区,实行蓄水养殖措施,改造环境。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蝗灾历史
  • 1.2 蝗区成因和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东亚飞蝗蝗区调查
  • 2.2 东亚飞蝗发生规律研究
  • 2.2.1 东亚飞蝗生活史
  • 2.2.2 蝻期及成虫期天敌调查
  • 2.3 影响东亚飞蝗发生的不同因子研究
  • 2.3.1 影响蝗区蝗虫发生面积的水文情况研究
  • 2.3.2 植被覆盖程度对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
  • 2.3.3 不同食料对东亚飞蝗生长发育及生殖情况的影响
  • 2.3.4 耕作对东亚飞蝗发生量的影响
  • 2.4 东亚飞蝗药剂防治试验
  • 2.4.1 蝗虫微孢子虫防治东亚飞蝗技术研究
  • 2.4.2 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防治东亚飞蝗技术研究
  • 2.4.3 苦参碱防治东亚飞蝗技术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东亚飞蝗蝗区分布
  • 3.1.1 全省蝗区概况
  • 3.1.2 不同类型蝗区分布
  • 3.2 东亚飞蝗发生规律研究
  • 3.2.1 东亚飞蝗生活史研究
  • 3.2.2 东亚飞蝗天敌种类及控制作用
  • 3.3 影响东亚飞蝗发生的主要环境因子
  • 3.3.1 水文对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
  • 3.3.2 植被覆盖率对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
  • 3.3.3 食料对东亚飞蝗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
  • 3.3.4 耕作对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
  • 3.4 东亚飞蝗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 3.4.1 蝗虫微孢子虫对东亚飞蝗的防治效果
  • 3.4.2 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对东亚飞蝗的防治效果
  • 3.4.3 苦参碱对东亚飞蝗的防治效果
  • 3.5 安徽省东亚飞蝗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 3.5.1 在宜农、宜林蝗区实行植被改造
  • 3.5.2 在湖、河滩(阶)地实行护草控蝗
  • 3.5.3 在低洼地、常年易涝地区,实行蓄水养殖措施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历史蝗区演化与水系变迁研究回顾与展望[J]. 热带地理 2017(02)
    • [2].安徽省东亚飞蝗蝗区分布及不同类型蝗区生态控蝗技术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1)
    • [3].全国蝗虫防控信息系统和蝗区数字化勘测技术培训班在成都举办[J]. 中国植保导刊 2019(01)
    • [4].利津县蝗区演变规律及可持续治理对策[J]. 中国植保导刊 2008(01)
    • [5].白石头蝗区蝗虫分布与生境因子关系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6].中哈边境蝗区蝗虫孳生和发生地的重要生态学特征[J]. 环境昆虫学报 2017(02)
    • [7].河南省河泛蝗区东亚飞蝗发生与气象因子的通径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J]. 中国植保导刊 2008(12)
    • [8].蝗区环境条件对飞蝗发生的影响[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 [9].鲁北沿海蝗区蜘蛛类群消长规律与环境条件关系初探[J]. 中国植保导刊 2009(03)
    • [10].气候及其变化对飞蝗发生期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9(07)
    • [11].河泛蝗区东亚飞蝗发生量预测模型的建立[J]. 河南农业科学 2009(05)
    • [12].山东省2015年夏蝗发生预报[J]. 山东农药信息 2015(03)
    • [13].基于MODIS-NDVI的吉木乃蝗区植被动态[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5)
    • [14].蝗虫防治指挥信息系统和蝗区数字化勘测技术培训班在天津举办[J]. 中国植保导刊 2013(03)
    • [15].微山湖蝗区东亚飞蝗发生规律与当地环境条件的关系[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03)
    • [16].黄河三角洲沿海蝗区东亚飞蝗发生量预报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10)
    • [17].黄骅市东亚飞蝗大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08)
    • [18].黄河滩蝗区东亚飞蝗综合防治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11)
    • [19].河南河泛蝗区东亚飞蝗发生量间的典型相关分析[J]. 河南农业 2013(12)
    • [20].大城县蝗虫生态控制技术研究[J]. 科技资讯 2008(23)
    • [21].2011年秋季蝗虫发生趋势预报[J]. 农药市场信息 2011(20)
    • [22].2008年东亚飞蝗夏蝗发生趋势预报[J]. 农化新世纪 2008(06)
    • [23].沧州市东亚飞蝗生态控制技术之浅谈[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2)
    • [24].2009年东亚飞蝗夏蝗发生趋势预报[J]. 山东农药信息 2009(05)
    • [25].蝗虫夏季发生概况和秋季发生趋势预报[J]. 山东农药信息 2014(04)
    • [26].北京市植保部门提出土蝗防治措施[J]. 北京农业 2008(19)
    • [27].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蝗区数字化区划和防治新技术示范应用项目2011年工作研讨会在河南洛阳召开[J]. 中国植保导刊 2011(06)
    • [28].滨湖蝗区各生态因子对东亚飞蝗发生密度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2)
    • [29].夏蝗发生概况和秋蝗发生趋势预报[J]. 山东农药信息 2013(08)
    • [30].武陟县东亚飞蝗蝗区勘查报告[J]. 河南农业 2020(07)

    标签:;  ;  ;  ;  

    安徽省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