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庄子》言道之喻象

渊:《庄子》言道之喻象

论文摘要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中的“象”不仅象征、表达世间人事物等一切现象,更是含藏着古人对于天地万物变化之道的独特理解。《周易》“观物取象”并非是以物为对象进行模仿造形,而是在俯仰之观中通于万象的变化之道。“喻象”是艺术家有意为之的、言与意的融合体,重在以“喻”说明事物对象的某种意义或变化之理。老庄文本中的喻象都不是固定的对象,它没有自身的存在,永远在幻化之中,如道一般生成一切而又不被生成。在《庄子》文本中,不断变易、生成中的喻象成为天、人之际的道枢。诸种喻象之中,“渊”因其深、广、大的特点而更与道相契。渊之喻象作为言道载体,绝非现成的形象,而是具有原初生发、生命归还与存活的思想特征。与渊之喻象相应的,是深渊生命的道境原初机制。人居于此渊之中,与深渊的道境是互相构成、互相引发的超切关系。此深渊道境乃是人的真正居住寓所。人因为其意识心具有作茧自缚的一面,而使道心不断地被意识心所缚。如何宅心于渊,如何让道在一个人的生命中落实下来,在庄子这里就是游于艺,像鱼游回江湖中一样回归到深渊般静默的生命。忘掉人为的诸种不适,寻找生命之窍穴在其中游弋,与万象生命感通相联,相契于大道周流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作为言道方式的喻象
  • 2.1 “喻象”的含义
  • 2.2 喻象中的“渊”
  • 2.3 《老子》《庄子》中的言道喻象
  • 3 作为道境深渊的原初机制
  • 3.1 深渊:原初生存机制
  • 3.2 寓所之执:深渊生命的不可能性
  • 4 宅心于渊
  • 4.1 藏渊于言
  • 4.2 入渊之艺
  • 4.3 梦渊:“喻象之象”
  • 4.4 “寓所——深渊”的三重视阈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的文化语境中《庄子》之文献、解释史与哲学研究——近40年《庄子》研究述论[J]. 中国文化研究 2019(04)
    • [2].《庄子》中的孔子[J]. 台州学院学报 2019(05)
    • [3].《庄子》之“忘”义辨[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4].论《庄子》“相”与“独”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追求[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郭象对《庄子》的“误读”[J]. 滁州学院学报 2019(06)
    • [6].刍议庄子亲情伦理思想内涵及其实践特征[J]. 大众文艺 2020(01)
    • [7].析论《庄子》书中的两种“自然”——从历史到当代[J]. 哲学动态 2019(12)
    • [8].浅谈庄子性情观[J]. 人文天下 2020(Z1)
    • [9].“天地之正”与《庄子》自由思想的天道根据[J]. 现代哲学 2020(02)
    • [10].从《庄子·天下》谈诸子对“百家争鸣”现象的批判[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1].论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的思想交互——以《庄子·天道》诸篇为中心[J]. 齐鲁学刊 2020(01)
    • [12].一场有关任博克《庄子》英文全译本的访谈与对话[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13].葛瑞汉《庄子》英译中的“道”及相关概念的遮蔽[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4].围绕庄子的历史谎言[J]. 文学自由谈 2020(03)
    • [15].论《庄子·外物》的主旨和结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6].庄子学派对老子之“道”的诠释[J]. 江淮论坛 2020(02)
    • [17].《庄子·天下》节选[J]. 大学书法 2020(01)
    • [18].庄子美学非悖论——为庄子美学的合法性辩护[J]. 中国文化研究 2020(02)
    • [19].《逍遥游》的艺术手法——《庄子》内篇赏读之二[J]. 名作欣赏 2020(16)
    • [20].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庄子》的逍遥精神境界[J]. 名作欣赏 2020(20)
    • [21].深渊与寓所:《庄子》“虚”喻象解析[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2)
    • [22].论《庄子》之“美”的双重意蕴——兼论《庄子》美学的“相对主义”问题[J]. 上海文化 2020(06)
    • [23].浅析《逍遥游》中的自由世界[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9)
    • [24].论《四库全书总目》的《庄子》研究思想[J]. 今古文创 2020(02)
    • [25].《庄子》论“仁”[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8)
    • [26].从《庄子》文本看“物物而不物于物”思想的哲学意涵[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7].《庄子》散文的说理与宋玉散体赋的赋说[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28].华兹生与《庄子》英译[J]. 名作欣赏 2020(24)
    • [29].“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试论卫礼贤译本中《庄子》语言观的德语阐释[J]. 现代交际 2020(16)
    • [30].论庄子自然观对逍遥境界的两种实现[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标签:;  ;  ;  

    渊:《庄子》言道之喻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