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门回归 一个时代的开始(论文文献综述)
文兵[1](2021)在《新中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对港澳地区历史书写的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金梦[2](2021)在《实业救国背景下康有为的绘画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康有为的绘画思想产生于晚清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晚清的中国正处于西方列强不断侵入,国家岌岌可危,人民苦不堪言的艰难时世。康有为作为中国近代维新运动的先驱,他在1895年《公车上书》中对兴办实业的蓝图提出具体的构思,完整的兴办实业的蓝图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富国,二是养民,即“富国之法”和“养民之法”,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如何在中国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实业的纲领,这就有了康有为“实业救国”的政治理想。基于实业救国的政治目标,康有为不仅在政治上主张变法和革新,同样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提倡改良和创新,因为他认为政治和文化艺术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内在关系。所以,康有为对中国画学的思考和改良并不是单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其“实业救国”的政治追求上建立的,可以说康有为的绘画思想是他实现政治理想抱负的一个手段,是他政治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映射。康有为的绘画变革观形成于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之下,他对于国画出于一种变革创新的精神,与他的变法思想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反映了当时有代表性的西洋观,表现出一种较开放的文化心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康有为所处时期的中国画坛正是一味泥古、颓废的现状,西学东渐和西方绘画思想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巨炮的侵入也开始在中国迅速的传播,中西文化的交汇,传统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理念的碰撞,刺激了诸如康有为等政治家学者们对中国的画坛现状发出改变的声音。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康有为经历了长达十六年的十一国的海外游学经历,尤其是在意大利游历时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赞叹和对拉斐尔的高度肯定,从而也引发了对西方绘画发展历史问题的思考。康有为在海外游历时始终牵挂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面对西方处于发展中的绘画艺术,康有为开始思考传统的中国绘画,对中国绘画本质问题的研究和绘画功能论的梳理。他提倡“卑薄四王,推崇宋法”,他认识到西方绘画艺术的魅力,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更是激发了他对中国画学的思考和分析,主张我们应该像西方绘画学习,认为中西融合是迫在眉睫的需求,提倡“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等绘画观。康有为对中国绘画的改良,是他希望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能够符合时代潮流的新艺术,一来可以改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生,为其实现政治理想而服务;二来可以与日本、欧美的绘画艺术进行比较。从绘画史学来看,康有为作为改良中国画的第一人,刺激了无论是出于政治需要的改革家还是学术追求的学者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思考和对西方绘画的认识,从而引发了各种中国画的改良方案和举措的出现,这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和如何转型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发展和丰富了中国画学史。为后世诸如徐悲鸿、刘海粟等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引导和支持,为后来中国的美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辟了一条中国写实主义的绘画道路。但是,康有为实业救国背景下的绘画思想,它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弥盖的缺陷,一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不成立的绘画观,特别是对“写实和写意”的划分,主观的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认定为“写实主义”、“油画出自中国”这一类的主观臆断,强以史料屈于己说,缺乏客观性,但是我们仍然不可否认康有为在中国画改良道路上所作出的努力和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对于偏颇之处,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康有为本身身份多样,文化立场混乱,历史的和时代的,传统的和西方的各种因素和矛盾的交困造就了康有为绘画思想的复杂性,所以在今天,从现代艺术学的角度来看,对他实业救国背景下所产生的绘画思想都理应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分析。
杜珊珊[3](2020)在《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大众感情最直观的传达方式。表情传达出的可以是“酸甜苦辣”,也可以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像作为当今社会时代的映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速度和遗忘作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纪录片以其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成为了大众表情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影像表情与记忆的时代关系进行中国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且更具有以表情的变迁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表情变迁与纪实影像,两者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是紧密缠绕不可分割的,纪录片影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公众表情展现在银幕之上,从传统表情、僵化表情到生动表情、国家表情,其变化过程中主流的话语被逐渐改写。受90年代人文思潮、纪实思潮的影响,纪录片中呈现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在这些银幕表情的变化外壳下,包裹着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宽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中国相册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丰富。中国纪录片中的表情变迁,可以从不同时代呈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美学倾向及影像个体差异等层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梳理了1979-2019年40年间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以“表情”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所展现的影像变迁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变化的背景、纪录影像中的表情所呈现出的变迁历程以及纪录片呈现表情变迁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纪录影像的表情承载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拍摄对象随着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思考,三者共同构成纪录影像表情变迁的最终状态;其二、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非常态的外化的“公开表情”和个性化个人化的“私密表情”共同组成的社会表情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表情变迁;其三、就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纪录片中不同时代经典案例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因此从记忆的角度,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为经,以纪录片影像与公众表情、现实形象之间的互动为纬,探究中国纪录片中集体到个体形象呈现的“表情”变迁,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更能具体的看到在这样互动关系下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从而找寻纪录片表情背后的生成机制,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究如何把表情丰富性表达出来,如何用国际传播来打开维度,以期许纪录片更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纪录影像呈现公众的表情变化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纪录片以其真实的本质呈现社会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王云云[4](2020)在《红歌资源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红歌作为优秀的文艺作品,有着浓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承载着顽强的革命精神,是引领社会思想,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红歌资源在改革开放之后忽冷忽热。如今,红歌又“火”了起来,在这个契机下探讨红歌资源发挥的思想政治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肩负着国家的历史重任,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中学阶段又是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学校应该积极搭建第二课堂育人载体,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在育人活动中激发中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定政治信仰,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通过现状发现,红歌资源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红歌资源在中学生中的认知度不高,教师对红歌资源的关注度较低,学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等问题,红歌资源在中学生群体中受关注的程度,除受到学生方面、学校方面、教师方面影响之外,红歌资源自身的精神内涵发掘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中学生心智不成熟、红色资源的宣传力度不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分数等因素。想要有效发挥红歌资源对中学生的作用,提升红歌资源的影响力。首先,把红歌资源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唯物史的方法,把红歌资源融入课堂与实践活动中去;其次,把红歌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然后,结合时代特点,与融入网络媒体相结合;最后,融入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去。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校组织校园红歌活动也是非常有成效的,组织活动新颖,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总之,只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合力,才更有利于发挥红歌的价值。
杨丹凤[5](2020)在《高剑父绘画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高剑父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史上一位的重要的画家,他致力于革新中国画,探索国画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主张革新中国画,开拓创新国画,提倡艺术大众化。他同时也教书育人,他所创办的春睡画院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画家。本文从时间角度出发,探究高剑父的绘画思想演变过程,并从他个人的艺术生涯历程的演变中探究他绘画思想形成的原因。本文第一章详细阐述了高剑父的艺术特点形成的社会背景,分三个阶段论述了高剑父的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本文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高剑父绘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绘画理论和艺术主张。第三章研究高剑父绘画思想的形成原因,从当时的思想文化革新到对画家思想上的影响。第四章研究高剑父绘画思想在其作品中的体现,探析其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作品风格特点。第五章对高剑父的绘画风格对岭南画派和画界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研究。高剑父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还是一名艺术教育家。他的绘画观念不但对他的绘画风格的形成有影响,而且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他的绘画作品到他的绘画思想,多维度分析了他绘画思想形成的原因,及他对后世画坛的积极影响。
黄辉[6](2020)在《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明代书法美学思想重本源、重艺术审美、强调书法的精神寄托,追求书法的哲学境界。其美学发展有着清晰的演变规律,从道德束缚走向艺术审美,进而转变到强调创作主体“意”的表达和性情的解放,最后走向禅宗的静穆,回归理性的反思。本文通过明代书家对书法的研究,充分挖掘明代书论及前代书论,探讨明代书法美学思想发展的自身规律,并将其置于中国哲学文化的背景之下,从经验到哲学,从书写法度到审美追求,从道德到生命关怀,以确立明代书法美学在三千年书法史上的坐标,并试图构建明代书法的知识谱系。本文在研究中,着重考察每一个阶段的书法美学思想及其特点,并兼顾到问题的复杂性,以揭示此阶段书法美学思想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进而构建属于明代书法美学自身的知识系统和框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整体考察了明代书法美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概况。本文主要从哲学文化、审美范畴等视角来考察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历史演变轨迹,并以明代文艺思潮的发展作为参照,按时间发展顺序,把明代书法美学思想划分五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书法美学特征,提炼出此时期的书法美学范畴,深入探讨美学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此范畴的具体表现,最终梳理出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第二章分析了明初“寓理于书”书法美学观念的成因和表现。明初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思想,书法的理学色彩得以强化,书法成为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体现礼法的工具。明代初期的书法继承了元代回归晋唐的复古路线,赵孟頫的书法则视为学习晋唐书法的桥梁,故而赵孟頫的书法地位在明初并没有受到影响。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朱熹的书法观念成为了理学批评的标准之一,以中和之美作为书法的评判标准,限制了书法艺术性的发挥。本章分析了在理学的影响下,书法的三种外在表现形态,即强调“书品即人品”的伦理学价值;强调性情之正;强调书法载道的社会功用。明代初期书法的社会功用,书法的展示效果附着于文字的应用,即台阁体书法,由于台阁体书法代表着庙堂士人的审美旨趣和帝王的价值标准,决定了书法的社会属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明代台阁体文风、皇权制度对台阁书家审美旨趣和心态的影响。第三章讨论了明代复古主义思想对书法美学思想的影响。分析了明代复古主义的诗文主张对王世贞书论的影响,王世贞“以古雅论书”,并以魏晋书风作为古雅的理想标准。以高举复古主义为代表的书家,推崇“二王”的正统地位,使得晋唐名家的书法传统很好的在明代中后期延续下来,开创了明代帖学书法的新局面。可见,重视本源,深察前代书法之流变,融会晋唐书法的帖学传统,依然是明代书家的历史担当。本章分析了王世贞“以古雅论书”的三个理论形态,即古雅的审美境界;书法的形态与古雅的关系;反对俗书。探讨了王世贞古雅书法的理想标准和评判标准,进而讨论了王世贞对赵孟頫、祝允明书法的评价立场。最后,分析了晚明赵宦光对“格调”说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格不古则时俗,调不韵则旷野”“晋法藏于韵,唐韵拘于法”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延续书法的历史文脉问题。第四章论述了明代吴门书家群对宋人书法的学习及对“意”内涵的挖掘。本章以宋人的“意”为切入点,深入地考察了吴门书家对“意”内涵的深入挖掘,以此来探讨吴门书家的书法史学观。祝允明深察前代书法之流变,重视本源,他曾批评世人学习书法“不察其祖宗本貌”,为了防止书法脱离传统,祝允明提出了“沿晋游唐,守而勿失”的书法观,正是明代中期以来,书家“深察前代书法之流变”,故而避开了明代初期重形质而轻神采的书法观念。明代的吴门书家群虽然“重意求韵”,但是他们却将宋人书法中的“意”与晋唐书法中的“韵、法、逸”相勾连,追求尚雅的审美境界。本章还着重论述了吴门书家的学古求变的时代背景,分析了“重意求韵”思想对明代后期书法的影响,分析了晚明董其昌与王铎对晋韵的强调,董其昌首次确立以“韵、法、意”三个概念来区分晋、唐、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确立了自己的书法史观,在书法创作上,他以晋韵为宗,唐法为径,宋意为新,形成了自家面貌。王铎则将晋韵直接等同于“二王”书风,认为“书不宗晋,终入野道”,视晋人书法中的“韵”为最高审美境界。第五章考察了阳明心学对书法美学的影响。明代中期以来,受心学的影响,书家开始强调书法中的艺术性,行草书开始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书法能够传达出人的性情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徐渭已将书法视为自己生命的表征,在他那里,书法即是生命,并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徐渭以书法再现“真我”,把书法的笔墨形式与生命精神统一起来,将艺术的生命精神赋以人格化的生命关怀,与庄子哲学相通,去体悟生命的美和道德的善。晚明个性化的书风实因书家真情的注入,书法的达情功能已变为主导因素,心学在此过程中提供了文化支撑。本章讨论了情感是书法的本质要素,分析了情感得以释放的内外环境,以及阳明心学对情感的体认。强调了情感的自然状态是书法得以发展的最佳状态。分析了书法的形态与性情的相互关系,指出了书法的根本特征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真实性。同时,讨论了“真”的三种理论形态,即“真我”观念,人格化的生命关怀,以及书法与中国哲学“精、气、神”的依存关系。第六章分析了晚明禅宗思想对书法的影响。中国书法的演进过程需要文化传统的支撑,书法艺术的传统根基于文化传统,哲学作用于书法,不仅可以影响到书家的思维、认知方式和接受心理。有时,哲学的新变会为书法的创新提供文化的支撑。然而,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它不仅需要技法层面的支撑,还需要技进乎道。书法的审美境界基于书法的形式而归于文化。晚明的董其昌以禅喻书,在书法上主张顿悟,化解了书法的诸多难题,他以禅境为书境,追求魏晋书法中“古淡”的艺术效果,将“淡”视为一种人生境界,一种人格精神的表现。在书法上实现了自我超越,开启了晚明书法艺术的新潮流。本章分析了“古法”传统在晚明的延续问题,提出了“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论述了书法的审美境界与禅宗的密切关系,以及庄禅思想对书法的影响。分析了董其昌在此时期如何运用禅宗思想进行书法的转化。分析了董其昌书论中“生”的两个理论层面,一为技术层面,二为审美层面。结语部分总结全文,从道德品格、技法品格、审美品格、哲学品格四个层面对明代书法美学思想进行了概括。本文对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论形态,进行了重新梳理,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挖掘其理论价值,通过创新研究观念,揭示了明代书法美学思想与道德、技法、审美、哲学的互融共存关系。
高萌[7](2020)在《我国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犯罪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攀升,移管被判刑人作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方式之一,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欧洲是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的发源地,《移管被判刑人公约》是目前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签署国家最多的区域性多边移管公约。在联合国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相互开展移管被判刑人合作,订立了移管被判刑人双、多边条约。虽然我国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发展起步较晚,自1997年才成功开展了第一例移管被判刑人国际合作,至今不过二十余年。但是为了顺应国际社会人权保障、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和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等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国在移管被判刑人实践和缔约、立法方面均取得了系列成果。特别是2018年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专设第八章规定了“移管被判刑人”,明确了移管被判刑人的条件、决定及执行程序、法律后果等,为我国更好开展移管被判刑人国际合作奠定了国内法基础。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具有对被判刑人、判刑国、执行国均有利的三方共赢价值出发,概述了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的基本情况;第二章,鉴于我国“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法律分治现状,除国际移管外,我国还有开展区际移管的必要性。因此,本文从“国际移管和区际移管”、“立法、缔约与实践”两个维度,并结合我国移管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介绍了我国移管制度的发展变革。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港澳特区实行高度自治。具体在移管被判刑人领域,港澳特区有权在中央政府协助或授权下对外独立缔约或开展合作。因而,在国际移管部分,本文将分为中央和港澳两部分介绍我国国际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第三章,结合我国以往在移管实践和缔约、立法中的经验和不足,抓住我国移管申请率和移管成功率低、向内移管少等现象和问题,深入剖析导致我国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发展所遇困境的原因:一是对于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立法态度不统一;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第八章的缺陷;三是缺少规范化的区际移管被判刑人合作机制;四是移管被判刑人双、多边条约均待补充等。第四章,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确立附条件地积极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制度;二是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司法解释;三是构建中国区际移管被判刑人合作机制;四是构建双多边条约共同发展的移管被判刑人条约框架体系,以期促进我国多层次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走向更加成熟与完善。
杨安文[8](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郭书[9](2019)在《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观造型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创作载体微小,以精致为审美标准,以“微不失真、微不失韵”为创作要求,以“小中见大、微中见宏”为艺术特征,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微雕、微画、微型建筑与微缩景观等。相较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微观造型艺术”在我国学术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术概念,与其相关研究零散地见诸于“微雕艺术”“鼻烟壶艺术”“内画艺术”“微缩模型艺术”等工艺美术领域。造成这一研究惯性的原因大致有二:第一,对于“微观造型艺术”,学界沿袭传统批评观点,始终认为其“技”大于“艺”,进而顺其自然地从技法、工艺来看,将其按照“雕刻”“绘画”“建筑”做分类探讨。第二,对于微观造型的艺术性、审美性、文化价值缺少必要的观照,致使对它的研究也就仅停留在了“技”的层面。近些年,无论在收藏市场还是文创产业、工艺品市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都展示出了较强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理论批评的角度考虑,都有必要打破这种将微观造型艺术作工艺技法分类的研究模式。基于此,文本以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为考察对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9年至今,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形态、文化价值与审美特征作细致研究。尝试在新时代语境下,发掘其艺术格局与当代价值,就其发展困境与对策提出有益思考。极往知来,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尽管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了小型器物所独有的精致之美,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刻意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加以发展。最初微观造型艺术是在大型劳动工具、器物或图像中出现的微观形状或精细装饰,更多是作为一种依附而出现。宋元时期,手工行业趋向精工细作,微观造型艺术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开始成熟。同时,微观造型艺术因其承载介质的微小,在审美感受与“隐逸文化”更加契合,也符合这一时期的审美取向,人们渴望探索更加精妙小巧的微观艺术。由此,微观造型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被唤醒,它开始脱离其他大型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手工艺人也开始挑战人类“微”的极限,不同材质、不同技法、形态越来越趋微的艺术品相继出现。至明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形成了一次创作高峰,其中核雕艺术家王叔远技艺精湛,广为人知。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又一次出现了创作的高峰,不仅创作材料愈加丰富,技术上更加成熟,而且品种增多,作品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并渐渐形成了独立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创作群体,涌现出的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手工艺行业摆脱了落后的生产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导下,微观造型艺术得到了国家大力扶持,手工艺人社会地位提高,传承关系更加开放,艺术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创作题材更突出时代特色。改革开放后,微观造型艺术经历了改革的短暂阵痛,随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多种企业形态并存,国际交流增多,发展更加开放多元。进入新世纪,随着传统微观造型艺术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艺术创作更为活跃,交流、展览形式更加多样。新时代以来,国家赋予了传统手工艺崭新的内容与使命,微观造型艺术不仅满足着当下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为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对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家及重要作品进行梳理是本文重要内容。自1979年开始,为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国家开始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评选。截止到2018年,共举办了七次,期间一共产生了531位大师,其中微观造型艺术领域诞生了20位。可以说,这20位大师是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大多师承建国初期的“老艺人”(建国初期,国家对旧中国走过来的工艺美术名家授予“老艺人”称号,为当时工艺美术领域最高荣誉),改革开放前后又培养了大批学生,这些艺术家当之无愧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创作与推广的中流砥柱。本文以这20位中国美术大师及其传承关系为主线,同时兼顾其他艺术家及作品,就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群体构成,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以及创作材料、技法、工具做细致考察,进而对其当代风格和创作特征加以总结和概括。纵观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同时期微观造型艺术都诞生了精美绝伦、叹为观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与审美趣味的集中表达。它作为宏阔包容的中国文化象征,气韵生动的中国艺术象征,精致细腻的中国工匠精神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的“物以载道”的伦理观、“天时地气”的生态观、“材美工巧”的技术美学和“手作温度”的生命观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思想内涵。特别是近年,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交流的“文化符号”。并且,它不仅作为一种图像符号被认知,其隐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思想也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资本,在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世纪以降,随着科学技术介入艺术创作过程,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原有手工艺作品的“原真性”被弱化,“光韵”衰竭,另一方面艺术作品的“现实活力”又得到增强,而这些变革都与当代生活中大众意义的增强密不可分。机械复制时代的微观造型艺术积极与当代生活融合,开始出现“大众化”“功能化”“趣味化”的创作倾向。微观造型艺术由于作品尺寸的特殊,其审美特征也大大有别于其他大型艺术。特别是,由于微观造型艺术展示性较弱,对其审美接受心理,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愉悦产生的方式及原因作深入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微观艺术的审美接受来源于“小之美”,大型艺术使人“崇拜”,而小型艺术令人“喜爱”。面对微观造型艺术,观者不会存在压力,有时为了欣赏到微小的作品细节,会希望能够将其放在手中,仔细赏玩,而这时更多的是喜爱之情。其次,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和观赏者意识到创作这件作品的难度有着紧密关系。一件微观造型艺术作品其创作过程越困难、越复杂,受众对于这件作品的认同程度越高。从这一角度来说,受众对于微观造型艺术的接受不仅来自于作品本身,对于作品创作过程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再次,微观造型艺术欣赏方式是独特的,观赏者将作品置于眼睛近处,有时甚至需要借助光学放大设备的帮助,这时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作品的欣赏中,将外界环境排除在外,而这种“小视界”的审美过程也影响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感受。最后,艺术品消费的商业化驱动也促进了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他的欣赏群体,相较其他大型作品,微观造型艺术明显小众很多,因此拓展它的受众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艺术界的共同努力,包括艺术家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认识,媒介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讨论,转变思想推动微观造型艺术再发展等。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境遇出发,对其受众拓展提出思考。
郑超华[10](2019)在《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文中研究说明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最伟大梦想,也是近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一艰巨的政治承诺和责任担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把历史接力棒传递到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不渝为之接续奋斗。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赋之以民族特色,在继承的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学说创新性发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当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牢牢接住,而且领跑于时代,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历史性伟大飞跃,民族复兴展现出更加光明璀璨的前景。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梦想—愿景”与“使命—担当”的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使民族复兴成为新时代的最鲜明主题,拓宽了民族复兴的新的研究视域和研究范式。“中国梦”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广泛热议,中外学者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可以说,用“梦想—愿景”的研究范式来阐释民族复兴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十八届党中央作出的理论贡献。自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重大命题以来,以“使命—担当”为视角探讨民族复兴日益成为学术理论界的新的研究热点、焦点,而这一研究也刚刚才起步。虽然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曾用“使命”来阐述民族振兴、民族复兴等问题,但新时代赋予了历史使命新的内涵和要求,则是需要加以对比区分、厘清界定和深入把握的。鉴于此,本研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力图较为完整地梳理和归纳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学说的形成过程、基本原理、理论渊源,找到本研究命题的具体分析工具和分析视角,融通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对中国共产党担负的新时代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全文结构分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共有五章,具体内容摘要如下:引言,简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与述评、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与本研究的限度。第一章,重点对政党使命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使命的内涵、特征与功能,政党使命的来源、类型及价值,特别是较为全面地梳理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学说的理论渊源,由远及近、从大到小地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形成发展中归纳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学说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理论地位,为中国共产党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提供重要原则参考和一般原理指引。第二章,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政党本源出发梳理中国共产党对政党使命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过程,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实质内涵,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本质属性出发探讨分析其所肩负的对人民、对民族、对世界的三重伟大使命,并以这三重使命为出发点和分界点,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履行三重使命的伟大奋斗历程。第三章,重点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的呈现与意义,厘清新时代与历史使命的辩证关系,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复兴的重要论述为理论依据,阐述在“梦想—愿景”与“使命—担当”不同话语体系下实现民族复兴的不同时代要求,并从经济基础、政治体制、精神力量、民心根本、生态底线、外部环境、历史责任、安全保障、领导核心等九个方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的生动演绎进行简要归纳,初步提炼中国共产党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世界性意义。第四章,重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实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的战略构想,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梳理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重要标志、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对民族复兴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进行综合研判,梳理民族复兴征程中的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以期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化巨大挑战为重大机遇。第五章,重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路径选择,紧密围绕新时代对民族复兴提出的新要求,从“政党—国家—社会”与“国际—国内—党内”两重维度的“大党建”视角出发,提出中国共产党只有统筹协调好“四个必须”和“四个伟大”、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两个大局”和“两件大事”、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等决定性要素,弘扬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最终实现自身所肩负的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伟大历史使命。结语,主要是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就进一步深化本命题研究进行展望。
二、澳门回归 一个时代的开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门回归 一个时代的开始(论文提纲范文)
(2)实业救国背景下康有为的绘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二、论文研究的现有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康有为绘画思想产生的原因和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实业救国的思潮涌动 |
第二节 康有为绘画思想与实业救国 |
第三节 国画改良和所面对的中国画坛的现状 |
第四节 西学东渐与西方艺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第五节 海外游历时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第二章 康有为绘画思想的分析 |
第一节 绘画本质问题的研究 |
一、象形类物 |
二、“见善足以劝,见恶足以戒”的功能论 |
第二节 写实与写意 |
一、写实与写意的划分 |
二、对中国绘画写实走向的倡导 |
第三节 画学史观的确立 |
一、康有为画学的“正宗”论 |
二、采用西方古典写实主义补充中国画重意轻形的审美取向 |
三、康有为“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的改良呼声 |
第四节 对二十世纪西方绘画的理解和认识 |
第三章 康有为绘画思想评析 |
第一节 康有为绘画思想研究的矛盾与困境 |
第二节 康有为绘画思想的传统与西化 |
第三节 同时期其他绘画理论家对中国画学的认识 |
一、革新派的革新理论 |
二、传统派对传统绘画的辩护 |
第四节 康有为绘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一、写实主义艺术教育的开拓者徐悲鸿 |
二、主张写生的艺术大师刘海粟 |
三、影响:一种新的画学革命观念构建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概念及选题范围界定 |
1.2.1 表情的概念及界定 |
1.2.2 记忆的概念与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
2 纪录表情的启程:1979-1990 |
2.1 纪录影像缘起:从阴影中走出 |
2.1.1 精英文化的复苏 |
2.1.2 纪录类型的革新 |
2.1.3 纪录影像审美萌发 |
2.2 时代表情:合理与重现 |
2.2.1 表情在影像中的真实表达 |
2.2.2 公开表情的合理 |
2.2.3 私密表情的重现 |
2.3 经典案例:从文化启蒙到《莫让年华付水流》 |
2.3.1 贵在创新 |
2.3.2 表情伴随时代 |
3文化美学的觉醒:1991-1999 |
3.1 纪录影像复苏:浮出水面 |
3.1.1 大众文化的崛起 |
3.1.2 纪录手段的革新 |
3.1.3 纪录影像审美对“真实”的追求 |
3.2 时代表情:多元与公开 |
3.2.1 影像表情的自我投射 |
3.2.2 公开表情的多元 |
3.2.3 私密表情的公开 |
3.3 经典案例:从《生活空间》到《英和白》 |
3.3.1 表现本质 |
3.3.2 从影像真实到表情真实 |
4 纪实美学与人文主义(2000-2009) |
4.1 纪实影像开拓:沉淀与自省 |
4.1.1 在文化融合中蓄力 |
4.1.2 纪录媒介的发展 |
4.1.3 影像表情审美的创新迭出 |
4.2 时代表情:丰富与细腻 |
4.2.1 表情与记忆的影像链接 |
4.2.2 公开表情的丰富 |
4.2.3 私密表情的细腻 |
4.3 经典案例:纪实美学到人文主义——从《铁西区》到《再说长江》 |
4.3.1 写实的影像语言 |
4.3.2 书写底层的人文关怀 |
5 全民纪录时代:(2010-2019) |
5.1 影像表情的融合:多元共生 |
5.1.1 在文化多元中迸发 |
5.1.2 全媒体时代 |
5.1.3 影像审美对“真实”的再探 |
5.2 时代表情:开放与兼容 |
5.2.1 表情与时代记忆的弥合 |
5.2.2 公共表情的开放 |
5.2.3 私密表情的兼容 |
5.3 经典案例:真实、主观到私纪录——《四个春天》 |
5.3.1 纪实风格的杂糅 |
5.3.2 诗意生活的流露 |
5.3.3 生命与现实的建构 |
6 表情变迁的交互审视 |
6.1 时代语境生成纪实表情 |
6.2 表情弥合时代记忆 |
结语:从表情纪录到记录记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红歌资源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红歌资源的概述 |
一、红歌资源的内涵 |
二、红歌资源的特点 |
(一)艺术性与思想性 |
(二)政治性与时代性 |
(三)教育性与传承性 |
(四)实践性与大众性 |
三、红歌资源分类 |
(一)传播革命 |
(二)赞美祖国 |
(三)展望未来 |
第二章 红歌资源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
一、政治导向功能 |
(一)强化中学生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
(二)增进中学生的道路认同 |
(三)增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
二、引领教化功能 |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
三、文化传承功能 |
(一)推动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传承 |
(二)铸就创新精神,助推中国梦 |
第三章 目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红歌的现状 |
一、中学生对红歌资源的了解情况 |
二、红歌资源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红歌资源在学生中的认知度不高 |
(二)教师对红歌资源的关注度较低 |
(三)学校的重视还不够 |
(四)红歌资源的精神内涵有待发掘 |
三、红歌资源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中学生心智不成熟 |
(二)红色资源的宣传力度不足 |
(三)应试教育过于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
第四章 有效发挥红歌资源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策 |
一、把红歌资源融入到中学生思政课堂中 |
二、把红歌资源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中 |
三、把红歌资源融入到中学生的校园文化中 |
(一)将红歌资源融入校园发展规划中 |
(二)把红歌资源纳入校园文化活动中 |
四、把红歌资源融入到网络媒体中 |
(一)将红歌资源与新兴传播媒介微博相结合 |
(二)将红歌资源与微信相结合 |
(三)将红歌资源与新兴媒介抖音相结合 |
五、把红歌资源融入到中学生日常生活 |
(一)利用红歌激励中学生的品格 |
(二)利用红歌的时代精神引领中学生的人生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学生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附录C:访谈提纲 |
附录D:红歌资源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案例 |
附录E:红歌知识竞赛 |
附录F:红歌情景音乐剧 |
致谢 |
(5)高剑父绘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高剑父的艺术历程 |
第一节 高剑父的生平 |
第二节 高剑父艺术生涯的阶段性 |
一、学习中国画时期 |
二、研究与改良中国画时期 |
三、回归中国画时期 |
第二章 高剑父的绘画主张 |
第一节 绘画功能论 |
一、绘画的济世功能 |
二、绘画的审美功能 |
三、绘画的认识功能 |
四、绘画的教化功能 |
第二节 高剑父的绘画创作论 |
一、“折而衷之”——关于创作手法 |
二、“捕捉现实”——创作内容 |
三、“艺术大众化”——创作方向 |
四、“融会创新”——创作效果 |
第三章 高剑父绘画思想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开放的地理位置 |
第二节 洋务运动等对高剑父思想的启蒙 |
第三节 参加革命对高剑父思想上的影响 |
第四节 居氏教学对高剑父思想的影响 |
一、学习传统花鸟技法 |
二、写生理念的浸染 |
三、撞粉、撞水法的历练 |
四、题材的扩大 |
第四章 高剑父绘画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
第一节 构图章法的变革 |
第二节 技法运用的变异 |
第三节 题材创新的变化 |
第四节 风格特征的变化 |
第五章 高剑父绘画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建立国画教育机构 |
第二节 高剑父在春睡画院的教学 |
第三节 高剑父将岭南画派的影响推向全国 |
第四节 高剑父绘画思想对画界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概观 |
第一节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分期 |
第二节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和审美范畴 |
第二章 “寓理于书”的书法美学观念 |
第一节 书品即人品 |
第二节 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 |
第三节 书者载道 |
第三章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中的“格调”论 |
第一节 以古雅论书 |
第二节 格不古则时俗,调不韵则旷野 |
第四章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中的“意” |
第一节 重意求韵 |
第二节 反对泥古不化 |
第五章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中的“性情”论 |
第一节 书为心画 |
第二节 书贵情真 |
第六章 明代书法美学思想中的“以禅喻书” |
第一节 悟 |
第二节 书法犹释氏心印 |
第三节 熟后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我国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概述 |
第一节 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一、欧洲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 |
二、联合国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 |
第二节 移管被判刑人之三方共赢价值分析 |
一、保障被判刑人人权 |
二、实现判刑国诉讼利益最大化 |
三、实现执行国的权利义务 |
第二章 我国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的发展变革 |
第一节 我国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体系 |
一、我国国际移管被判刑人的法律基础 |
二、我国区际移管被判刑人的立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移管被判刑人实践 |
一、我国国际移管被判刑人实践 |
二、我国区际移管被判刑人实践 |
第三章 我国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于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立法态度不统一 |
第二节 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第八章的缺陷 |
一、缺乏刑罚转换程序的具体规定 |
二、刑罚执行变更中的条约与法律适用冲突 |
三、缺少刑罚执行信息反馈 |
第三节 缺少规范化的区际移管被判刑人合作机制 |
第四节 移管被判刑人双、多边条约均待补充 |
第四章 我国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发展的建议 |
第一节 确立附条件地积极承认与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制度 |
第二节 出台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司法解释 |
一、预设刑罚转换中的问题为拒绝移管的理由 |
二、协调刑罚执行变更中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 |
三、建立刑罚执行信息长效反馈机制 |
第三节 构建规范化的区际移管被判刑人合作机制 |
第四节 构建双多边条约共同发展的移管被判刑人条约框架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
2.1 柏桦生平 |
2.2 柏桦诗歌创作 |
2.2.1 诗歌创作概况 |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
2.4.1 香港 |
2.4.2 台湾 |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
3.1 译介概况 |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
3.2 译介主体 |
3.2.1 译者背景 |
3.2.2 译者类型 |
3.2.3 翻译模式 |
3.3 文本选择 |
3.3.1 文本选择概况 |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
3.4 传播媒介 |
3.4.1 出版机构 |
3.4.2 网络媒介 |
3.5 社会文化语境 |
3.5.1 早期:1988-2007 |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4.1.1 接受概况 |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
4.2.1 在法国的接受 |
4.2.2 在德国的接受 |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
4.3.1 访谈对比分析 |
4.3.2 研究内容差异 |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
4.4.1 中国大陆评价 |
4.4.2 中国港台评价 |
4.4.3 海外评价 |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
5.1.1 文本概述 |
5.1.2 文本形式分析 |
5.1.3 译本对比分析 |
5.1.4 译者风格评析 |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概念界定及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相关概念界定 |
一、微观 |
二、造型艺术 |
三、微观造型艺术 |
四、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形态构成 |
第二节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演进 |
一、微观造型艺术的雏形期(原始社会——唐代) |
二、微观造型艺术的发展期(宋代——明代) |
三、微观造型艺术的兴盛期(清代——民国初期) |
四、微观造型艺术的再发展(建国至今)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
第一节 艺术家群体构成 |
一、社会分工 |
二、习艺经历 |
第二节 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 |
一、微雕艺术流派 |
二、微画艺术流派 |
第三节 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 |
一、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再运用 |
二、名着、名作微观再创作 |
三、古代建筑与空间场景微观再现 |
四、现实主义题材 |
第四节 创作材料、技法与工具 |
一、创作材料 |
二、创作技法 |
三、创作工具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作为“象征符号”的传统微观造型艺术 |
一、中国文化的象征 |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象征 |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大众化” |
一、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生存语境 |
二、“光韵”的衰竭与重现 |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微观造型艺术的革新 |
第四章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美学 |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
一、微观之美 |
二、奇特之美 |
三、神秘之美 |
四、精致之美 |
五、形态之美 |
六、色彩之美 |
第二节 形式美法则在微观造型艺术的应用 |
一、变化与统一 |
二、对比与调和 |
三、比例与尺度 |
四、对称与均衡 |
五、过渡与呼应 |
六、主从与重点 |
七、轻巧与稳定 |
八、条理与秩序 |
九、节奏与韵律 |
十、古韵与时尚 |
第三节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 |
一、“小之美”的审美心理 |
二、期待视野中的“苛刻的艺术” |
三、“小视界”与“小世界”的审美过程 |
四、商业化驱动下的艺术接受 |
结语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受众拓展 |
一、受众结构与特征 |
二、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受众的拓展方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与限度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限度 |
第一章 政党使命基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使命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
一、使命的内涵 |
二、使命的特征 |
(一)多元性和多样性 |
(二)完成性和延续性 |
(三)历史性和时代性 |
三、使命的功能 |
第二节 政党使命的来源、类型及价值 |
一、政党使命的来源 |
二、政党使命的类型 |
(一)以阶级属性为划分 |
(二)以政权关系为划分 |
三、政党使命的价值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学说的理论渊源 |
一、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
(一)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的创立 |
(二)列宁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的发展 |
(三)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的理论地位 |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形成 |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论地位 |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学说的提出与形成 |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学说的提出 |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学说的主要内容 |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命学说的理论地位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政党使命学说的继承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政党使命的历史自觉 |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一)初心的内涵界定 |
(二)初心与使命的互通性 |
二、中国共产党对政党使命的三重界定 |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根本使命 |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
(三)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的重要使命 |
第二节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与奋斗 |
一、实现中国人民自由解放 |
二、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主 |
三、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
第三节 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与奋斗 |
一、领导中国人民共同致富 |
二、扞卫中华民族独立主权 |
三、维护世界和平民主环境 |
第四节 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履行使命与奋斗 |
一、领导中国人民奔向小康 |
二、领导中华民族振兴富强 |
三、推动世界和谐合作发展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呈现与意义 |
第一节 新时代与历史使命的辩证关系 |
一、新时代的内涵及要求 |
二、历史使命的时代内涵 |
三、实现历史使命的时代要求 |
(一)“梦想—愿景”话语下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 |
(二)“使命—担当”话语下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 |
第二节 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指归 |
一、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二、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 |
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梦想的光明前景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的奋斗 |
一、夯实民族复兴的经济基础 |
二、优化民族复兴的政治体制 |
三、提振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
四、厚植民族复兴的民心根本 |
五、守护民族复兴的生态底线 |
六、营造民族复兴的外部环境 |
七、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 |
八、筑牢民族复兴的安全保障 |
九、锻造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世界意义 |
一、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
二、科学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生机活力 |
三、夯实世界和平发展进步更坚固的地基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的机遇挑战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的战略构想 |
一、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标志 |
二、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时间表 |
三、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路线图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面临的机遇 |
一、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
(一)中国内需不断扩大和提升 |
(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
(三)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
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 |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新机遇 |
(二)新一轮产业变革新机遇 |
三、我国发展具备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
(一)世界格局总体趋于稳定 |
(二)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面临的挑战 |
一、维护良好外部环境的难度剧增 |
(一)经济全球化受到破坏 |
(二)世界和平稳定出现波折 |
二、危害民族复兴的因素明显增长 |
(一)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
(二)祖国统一面临严峻挑战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
(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
(二)打好三大攻坚战迫在眉睫 |
四、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压力加大 |
(一)执政外部环境日益复杂 |
(二)党建自身出现薄弱环节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统筹“四个必须”与“四个伟大” |
一、始终坚持“四个必须” |
(一)必须坚持中国道路 |
(二)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
(三)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
(四)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
二、统筹推进“四个伟大” |
(一)必须高扬伟大梦想 |
(二)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
(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 |
(四)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
第二节 统筹总体布局与战略布局 |
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一)正确把握总体布局内在逻辑 |
(二)抓紧抓牢五大建设基本要求 |
(三)狠抓落实各项建设重点难点 |
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一)正确把握战略布局内在逻辑 |
(二)系统处理四个全面各重关系 |
(三)时空推进战略布局全面落实 |
第三节 统筹两个大局与两件大事 |
一、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 |
(一)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
(二)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
(三)用好国际国内两类规则 |
二、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
(一)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 |
(二)把安全作为巩固发展成果的保障 |
第四节 统筹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 |
一、深入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
(一)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 |
(二)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三)着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四)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
二、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做到“两个维护” |
(二)强化党员思想武装,补足精神之钙 |
(三)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巩固执政根基 |
(四)锻造党的铁军队伍,发挥先锋作用 |
(五)不断正风肃纪反腐,净化政治生态 |
(六)健全完善党内法规,提高制度刚性 |
第五节 倡导共同价值与共同命运 |
一、弘扬人类共同价值 |
(一)夯实和平发展这个条件基础 |
(二)运用公平正义这个手段原则 |
(三)致力民主自由这个根本追求 |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共同价值基础 |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话语体系 |
(三)精准高效地传播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
(四)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厚价值意蕴 |
(五)发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指导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澳门回归 一个时代的开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对港澳地区历史书写的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D]. 文兵.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实业救国背景下康有为的绘画思想研究[D]. 金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D]. 杜珊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红歌资源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 王云云. 河南大学, 2020(02)
- [5]高剑父绘画思想研究[D]. 杨丹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明代书法美学思想研究[D]. 黄辉. 扬州大学, 2020(01)
- [7]我国移管被判刑人法律制度研究[D]. 高萌.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9]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D]. 郭书. 吉林大学, 2019(02)
- [10]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D]. 郑超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