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研究光镊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微机械领域,以解决微米量级的生物粒子的光微操纵以及光驱动微纳机构中的一些难题。论文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针对光镊技术捕获、操纵生物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等工作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基于激光微束作用于米氏粒子光阱力的理论计算和模拟分析,完成和建立了单光阱光镊实验系统的基本装置;第二,针对光驱动微纳机构的旋转机理和实现技术的一些问题,研究了基于光驱动双折射晶体微粒的光扭转力矩的理论计算和模拟分析,完成并建立了光致旋转实验系统的基本装置,进一步提出并设计了双光阱法驱动微机械马达的实验系统。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光镊在微米范围内操纵微粒具有精确定位、可选择单个微粒的特点,它可实现对生物活体样品非接触无损伤的操纵。光镊所产生的皮牛顿量级的力正适合于生物细胞、亚细胞层次结构的研究。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以下内容:对不同尺寸的微粒受到的光阱力采用不同的理论模型进行了计算。当微粒尺寸远大于光波长时(这种微粒称为Mie氏粒子或米氏粒子),采用射线光学模型来计算米氏球状粒子的轴向光阱力和横向光阱力;在介观尺度范围内,采用电磁模型以德拜积分表达式来推导介观粒子所受光阱力。采用MATLAB软件对激光微束强发散光场中和焦点附近强会聚光场中米氏球状粒子所受的轴向光阱力和横向光阱力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实验系统各个参数对光阱效应的影响。依此设计了单光阱光镊实验系统和双光阱光镊实验系统,并对实验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依据进行了论证。根据论证结果,建立了单光阱光镊实验装置,并在此实验装置上对聚苯乙烯小球、酵母菌细胞、血红细胞及毛细管中细胞的光阱力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光阱力在皮牛顿量级。光致旋转可实现对微粒的角向操纵,用来旋转粒子的光束要具有自旋角动量或轨道角动量,而且粒子要具有双折射特性或有特殊形状。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以下内容:从理论上分析了偏振光束与双折射晶体微粒的相互作用过程,讨论了光束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向双折射晶体微粒的传递所导致的光致旋转效应的原理。在给定参数的条件下,对光扭转力矩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讨论了双折射晶体微粒的半径大小和光轴取向等参数对光扭转力矩的影响。依此设计了光致旋转实验装置,并在此实验装置上对两种双折射晶体微粒( CaCO 3粒子和SiO 2粒子)进行了光致旋转的实验测量,得到了两种微粒的转动频率和激光功率的关系曲线。在光镊和光致旋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光阱法驱动微机械马达的设计思路。这里的双光阱是通过单光阱光镊和单模光纤光镊产生的两个光阱来实现的。该方法利用偏振光束作用在双折射晶体粒子上,光束中的圆偏振光导致了双折射晶体粒子的旋转。在这个旋转的双折射晶体粒子周围放置一个或多个齿轮状微机械转子,旋转的双折射晶体粒子带动周围液体的流动,通过移动旋转的双折射晶体粒子靠近其周围的微机械转子,从而带动了微机械转子的转动。此外还设计了几种用于光致旋转实验的单模光纤光镊实验装置和几种光制备的齿轮状的微机械转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机械摆在旋转体控制舱中的应用[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2].MEMS微机械结构受冲击力学分析[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0(09)
- [3].快速成型技术在集成制造及微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 装备制造技术 2014(01)
- [4].微机械杠杆力放大效果的计算和提高[J].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1(01)
- [5].微机械热对流加速度计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 测试技术学报 2011(01)
- [6].第20届日本微机械/MEMS展召开,三菱电机推出新型MEMS加速度产品[J]. 传感器世界 2009(08)
- [7].一种电容式硅微机械麦克风的设计与制造[J]. 机电一体化 2008(04)
- [8].微机械隧道陀螺的振动特性测试[J]. 中国测试 2011(01)
- [9].第25届世界微机械会议在西工大召开[J]. 智能制造 2019(05)
- [10].基于电容式微机械声学传感的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13)
- [11].一种硅微机械结构振动幅度的电学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 2013(12)
- [12].抑制加速度干扰的微机械二维倾角传感器[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3].用于气体传感的电容式微机械超声阵列设计[J]. 压电与声光 2018(06)
- [14].电容式硅微机械麦克风的结构与动态特性[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07)
- [15].微机械硅摆倾斜仪的时温漂补偿技术[J]. 压电与声光 2017(04)
- [16].基于柔性铰链支承的热驱动硅微机械手的力学模型及性能分析[J]. 传感技术学报 2008(02)
- [17].基于LIGA(准LIGA)工艺的微机械零件公差问题[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8(02)
- [18].工业化硅微机械电容式麦克风的设计与性能计算[J]. 传感技术学报 2008(04)
- [19].基于微机械摆的全方位倾角传感器设计[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0].微机械梳齿谐振器的可靠性仿真[J]. 半导体光电 2012(01)
- [21].故障自动防护微机械角速度传感器[J]. 传感器世界 2010(05)
- [22].微机械材料力学性能测量[J]. 内燃机与配件 2017(23)
- [23].微构件弯曲加载机构结构总体方案设计[J]. 冶金与材料 2018(06)
- [24].声激励共振法测量微机械材料的杨氏模量[J]. 信息记录材料 2017(07)
- [25].微机械压力传感器结构稳健优化与实验研究[J]. 机械设计 2013(06)
- [26].快速成型技术在集成制造及微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1)
- [27].微细切削加工与微机械制造研究[J]. 南方农机 2018(16)
- [28].基于乘子法的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电压求解方法[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0(02)
- [29].基于静电激振法测量微机械材料的杨氏模量[J]. 新型工业化 2018(06)
- [30].基于自适应平方根UKF的微机械传感器融合航姿估计[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标签:光镊论文; 光阱力论文; 光致旋转论文; 光扭转力矩论文; 双折射晶体论文; 自旋角动量论文; 微机械马达论文; 光纤光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