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田鼠睾丸附睾的胚后发育和精子发生及棉酚雷公藤对生殖的调控机制

棕色田鼠睾丸附睾的胚后发育和精子发生及棉酚雷公藤对生殖的调控机制

论文摘要

植物不育剂是用具有抗生育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物配制而成,它具有起效短、药效高、适口性好、药源广、成本低、不污染环境、无二次中毒、不误杀有益动物、连续投放使用不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在鼠害防治中可达到有鼠而不害的目的。用不育剂配制的混合饵料,对雌雄鼠生殖机能均有严重破坏性,起到了生殖阻断作用。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植物不育剂的作用机制,应用棉酚和雷公藤两种植物不育剂对农田害鼠——棕色田鼠进行了抗生育效应的研究。运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睾丸附睾的胚后发育变化以及棉酚和雷公藤对棕色田鼠睾丸和附睾结构的作用,旨在探讨棕色田鼠生殖发育的规律以及这两种药物对棕色田鼠生殖结构的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棕色田鼠精子发生中睾酮、雌二醇及其受体在睾丸附睾中的定位;棉酚和雷公藤作用后对睾丸附睾中这两种激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试图从这两种激素及其受体与精子发生的关系,探讨棕色田鼠睾丸附睾胚后发育规律、精子发生规律以及棉酚雷公藤影响雄性生殖的作用机理。 1.棕色田鼠睾丸附睾胚后发育显微与超微结构研究:选用出生后1日龄(24小时内)、10日龄、25日龄、45日龄、60日龄,70日龄六组棕色田鼠,每组六只,进行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实验结果显示,棕色田鼠睾丸在生后发育过程中生精小管管径随年龄增长明显,生殖上皮细胞分裂分化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化。1日龄鼠生殖细胞主要是生殖母细胞,附睾上皮很薄,管腔较大;10日龄鼠精原细胞增多,分裂明显,附睾上皮明显增厚,管腔减小;25日龄鼠产生了精子细胞,附睾管径增大明显;45日龄鼠出现了成熟精子,附睾管上皮变薄,管腔极显著增大,有少量精子出现;在60日龄鼠具有各级生精细胞,睾丸生精小管内和附睾中出现大量成熟精子。由此推测,棕色田鼠在45日龄左右进入青春期,60日龄左右达到性成熟,附睾和睾丸发育基本同步。 2.雌雄激素及其受体在棕色田鼠睾丸附睾胚后发育中的作用:对睾丸附睾胚后发育进行结构观察的同时,利用免疫组化观察雌雄激素及其受体在睾丸附睾中的表达。睾酮和雄激素受体在其发育过程中表达变化明显,从25日龄到45日龄在精子细胞中表达最强,此期生精小管管径显著增大,生殖上皮明显增厚。由此推测睾酮和AR结合可能参与生精小管的发育和生殖上皮的增生。雌激素在其受体ERα介导下可以抑制生精细胞凋亡,促进附睾发育。AR和T在附睾发育的各

论文目录

  • 前言
  • 一、哺乳类胚后生殖器官发育的研究进展
  • 二、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调控的研究进展
  • 1.FSH对精子发生的影响与作用
  • 2.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
  • 2.1 雄激素及其受体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
  • 2.1.1 睾酮对间质细胞的影响
  • 2.1.2 睾酮对支持细胞的影响
  • 2.1.3 睾酮对生精细胞的影响
  • 2.1.4 雄激素受体的结构特征和类型
  • 2.1.5.雄激素受体在睾丸附睾中的分布
  • 2.2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精子发生
  • 2.2.1 雌激素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 2.2.2 雌激素受体的结构特征及其类型
  • 2.2.3 雌激素受体(ERα)在睾丸附睾中的分布
  • 三、植物不育剂对生殖的影响
  • 1.棉酚对雄性生殖的影响
  • 2 雷公藤对雄性生殖的影
  • 2.1 雷藤氯内聚酯醇
  • 2.2 雷藤甲素
  • 2.3 雷公藤单体L2
  • 3.其他植物不育剂对生殖的影
  • 研究报告
  • 引言
  • 第一部分 棕色田鼠睾丸附睾胚后发育组织和超微结构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的研究
  • 一 棕色田鼠睾丸附睾胚后发育组织和超微结构观察
  • 1.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光镜样品制备
  • 1.2.2 电镜样品制备
  • 2 结果
  • 2.1 棕色田鼠睾丸附睾胚后发育的形态结构
  • 2.1.1 生精小管管径的发育变化
  • 2.1.2 生精小管生精上皮及管腔的发育变化
  • 2.1.3 睾丸间质的发育变化
  • 2.1.4 附睾管壁及管腔的发育变化
  • 3.讨论
  • 二 棕色田鼠睾丸附睾中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的定位研究
  • (一) 睾酮和雄激素受体(AR)在棕色田鼠睾丸附睾中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 1.材料
  • 2.方法
  • 2.1 免疫细胞化学程序
  • 2.2 结果统计
  • 2.3 试剂
  • 3 结果
  • 3.1 睾酮的免疫定位研究
  • 3.1.1 睾丸间质细胞睾酮(T)表达的增龄变化
  • 3.1.2 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支持细胞和肌样细胞T表达的增龄变化
  • 3.1.3 睾酮(T)在附睾内表达的增龄变化
  • 3.2 AR的免疫定位研究
  • 3.2.1 睾丸间质细胞A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 3.2.2 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支持细胞和肌样细胞AR免疫化学染色结果
  • 3.2.3 AR在附睾内表达的增龄变化
  • 4.讨论
  • 4.1 雄激素对精子发生的刺激及维持
  • 4.2 雄激素对睾丸间质细胞功能的调节
  • 4.3 雄激素对附睾功能的调节
  • (二) 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在棕色田鼠睾丸附睾中表达的增龄变化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2.1 ER的免疫定位研究
  • 2.1.1 生精小管肌样细胞,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ERα表达的增龄变化
  • 2.1.2 间质细胞ERα表达的增龄变化
  • 2.1.3 附睾中ERα表达的增龄变化
  • 2.2 E的免疫定位研究
  • 2.2.1 睾丸间质细胞中雌激素(E)表达的增龄变化
  • 2.2.2 生精小管中E表达的增龄变化
  • 2.2.3 附睾中E表达的增龄变化
  • 3.讨论
  • 第二部分 棉酚对棕色田鼠睾丸附睾的影响
  • 1.材料及方法
  • 1.1 材料:同上
  • 1.2.方法
  • 1.2.1 给药
  • 1.2.2 取材及制片
  • 1.2.3 精子计数
  • 1.2.4 脏器系数
  • 2.结果
  • 2.1 体重及脏器系数
  • 2.2 精子计数
  • 2.3 组织观察
  • 2.4 睾丸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的染色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雷公藤对棕色田鼠睾丸附睾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方法
  • 1.2.1 给药
  • 1.2.2 取材及制片
  • 1.2.3 精子计数及脏器系数
  • 2.结果
  • 2.1 体重及脏器系数
  • 2.2 精子计数
  • 2.3 组织观察
  • 2.4 性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的表达
  • 3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板说明
  • 图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雷公藤在免疫介导的炎症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展望(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20(04)
    • [2].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12)
    • [3].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7(01)
    • [4].第六届全国雷公藤会议闭幕词[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7(03)
    • [5].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09)
    • [6].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11)
    • [7].雷公藤疗效得到进一步论证[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06)
    • [8].祛风除湿雷公藤 因有大毒须慎用[J]. 长寿 2014(07)
    • [9].甘草炮制对雷公藤治疗窗的影响:以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例[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16)
    • [10].基于高内涵分析的甘草炮制雷公藤减毒作用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11)
    • [11].基于雷公藤配伍前后雷公藤内酯酮含量变化探讨其减毒机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08)
    • [12].雷公藤提取物能治肥胖症[J]. 养猪 2016(04)
    • [13].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04)
    • [14].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0)
    • [15].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04)
    • [16].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1)
    • [17].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10)
    • [18].雷公藤从毒草变良药[J]. 药物与人 2008(01)
    • [19].雷公藤甙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观察[J]. 北方药学 2014(01)
    • [20].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草甘片抗炎作用量效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 2014(09)
    • [21].雷公藤提取物溶解性能的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05)
    • [22].雷公藤药酒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48例[J]. 陕西中医 2011(12)
    • [23].雷公藤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残留量的测定[J]. 中国药师 2010(05)
    • [24].雷公藤提取物性能的研究[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12)
    • [25].雷公藤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2)
    • [26].雷公藤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9(02)
    • [27].雷公藤的毒理作用及增效减毒配伍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08(09)
    • [28].关于召开“第5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8(04)
    • [29].关于召开“第五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13)
    • [30].雷公藤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展[J]. 种子科技 2019(02)

    标签:;  ;  ;  ;  ;  

    棕色田鼠睾丸附睾的胚后发育和精子发生及棉酚雷公藤对生殖的调控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