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适宜性分析的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空间适宜性分析的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2009年7月,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提出后,云南省政府及地州各级政府积极动作,深入探讨研究,先后提出各自融入“桥头堡”建设的方针政策。滇西城市群是云南西出大通道的“桥头堡”,受“中国——东盟自贸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叠加效应影响,滇西城市群的战略地位日益明显。文章基于该背景,对滇西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模式构建进行探索。首先,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理论、实证研究及适宜性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典型模式及经验,建议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走“可持续紧凑城市”道路。其次,在对滇西城市群空间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适宜性分析方法,借助GIS分析技术手段,对滇西城市群空间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认为滇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空间现状呈现以大理为中心的单中心弱核发展态势:滇西城市群适宜发展空间基本集中在大理周边、保山、腾冲—潞西、云县、凤庆等地区,适宜建设用地较少,城市水地矛盾突出,环境承载力有待提升。再次,结合滇西城市群空间现状及空间适宜性分析结果,提出滇西城市群未来三种空间发展模式,包括:中心——分散型、强核都市型、双核多向区域型发展模式。并就空间发展模式制定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结构战略。最后,立足滇西城市群实际情况,提出未来滇西城市群应分阶段发展指引。文章通过对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的个案研究,以期可以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构建寻求突破,并为西部其它欠发达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构建研究提供可参考价值,对城市群的研究做一个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基础理论及经验借鉴
  • 2.1 城市群
  • 2.2 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 2.2.3 新要素下城市群空间模式研究综述
  • 2.3 适宜性分析研究综述
  • 2.4 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基础理论
  • 2.4.1 增长极理论
  • 2.4.2 核心—边缘理论
  • 2.4.3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2.4.4 圈层结构理论
  • 2.4.5 新区域主义
  • 2.4.6 精明增长
  • 2.5 经验借鉴
  • 第三章 滇西城市群空间现状分析与评价
  • 3.1 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现状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经济产业空间现状
  • 3.1.3 城镇空间现状
  • 3.1.4 交通空间现状
  • 3.1.5 生态空间现状
  • 3.2 现状分析与评价
  • 第四章 滇西城市群空间适宜性分析
  • 4.1 适宜性分析
  • 4.1.1 适宜性研究
  • 4.1.2 生态敏感性分析
  • 4.1.3 人类活动要素分析
  • 4.1.4 适宜性综合评价
  • 4.1.5 滇西城市群发展边界及重点城市空间拓展边界
  • 4.2 滇西城市群资源承载力分析
  • 4.2.1 总量丰富、空间不均
  • 4.2.2 大理市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
  • 4.2.3 其他城市环境承载力研究——凸显水地矛盾
  • 4.3 空间适宜性研究结论
  • 第五章 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 5.1 滇西城市群现状空间模式特征
  • 5.1.1 空间模式——"单核心—岛链"
  • 5.1.2 城市群空间联系松散
  • 5.1.3 城市群呈中心分散型发展
  • 5.2 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 5.2.1 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总体思路
  • 5.2.2 三种发展模式分析
  • 5.3 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结构
  • 5.3.1 空间结构拓展战略
  • 5.3.2 综合交通结构
  • 5.3.3 "桥、廊"的构造
  • 5.3.4 生态空间结构
  • 5.4 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建议
  • 5.4.1 阶段发展建议
  • 5.4.2 政策发展对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论文不足及未来工作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02)
    • [2].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制造业企业成长——兼议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红利[J]. 产业经济研究 2019(03)
    • [3].大数据识别我国目前已形成17个较为成熟的城市群[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02)
    • [4].基于分工与价值链的城市群空间组织机理研究[J]. 财会研究 2018(07)
    • [5].转型期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扩展格局及其动力机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方法[J]. 地理学报 2016(12)
    • [6].基于经济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J]. 时代金融 2017(03)
    • [7].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2)
    • [8].中国“时空修复”语境下城市群空间生产转型研究[J]. 社会科学 2017(02)
    • [9].国家城市群空间组织模式构建:启示与应用[J]. 现代商业 2016(04)
    • [10].城市群空间研究述评与展望[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11].中部地区城市群空间演化及其机理[J]. 规划师 2015(05)
    • [12].区域发展2.0时代[J]. 中华儿女 2017(08)
    • [13].探寻世界城市群规律与经验[J]. 中华儿女 2017(08)
    • [14].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形态发展研究[J]. 城市地理 2017(12)
    • [15].湾区城市群空间关系及跨海通道影响机制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 2020(01)
    • [16].基于快递运单数据的城市群空间联系结构分析[J]. 综合运输 2020(10)
    • [17].旅游建构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展望[J]. 地理学报 2019(06)
    • [18].江苏城市群重构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 上海城市管理 2019(05)
    • [19].打造新时代品质城市群[J]. 人民论坛 2018(09)
    • [20].三大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比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8)
    • [21].基于分形理论的苏锡常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研究[J]. 财经论丛 2013(03)
    • [22].运输通道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的适应性分析[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1(05)
    • [23].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演进的产业机理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05)
    • [24].城市群空间拓展的四个一体化视角[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5].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综合界定方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05)
    • [26].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空间一体化机制及策略探讨[J]. 热带地理 2009(01)
    • [27].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J]. 上海城市管理 2020(02)
    • [28].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2)
    • [29].我国城市群空间联系浅析[J]. 宏观经济管理 2013(11)
    • [30].数字技术时代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形态[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10)

    标签:;  ;  ;  

    基于空间适宜性分析的滇西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