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陶瓷艺术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的时代。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分为陶和瓷两大种类。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都在陶瓷艺术中展现出来,表现出相当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传统陶瓷艺术多是表现喜庆和幸福的祥瑞题材,这和中华民族热爱生活和追求幸福、和谐的传统价值观有一定的联系。但由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中断,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审美标准在国内开始盛行,特别是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将西方的艺术设计视为了标准。另外,随着西方工业文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逐渐渗透,中国民间艺术所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也正逐步退出舞台,进而造成了文化生态方面的失衡,而这种失衡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许多民族文化和艺术原创力的消失,西方陶瓷艺术理论甚至成为衡量中国陶瓷艺术成败得失的标准。因此中国当代陶瓷艺术设计要想融入国际现代设计大舞台,更好地与各国设计界进行交流、沟通,就必须在加快熟悉国际通用设计语言的同时,深度挖掘中国本土的图形艺术,尤其是富有我国少数民族特征的图形艺术。这样两者才能进行有益的补充,将本土语言融入到陶瓷艺术设计当中,从而推动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因此民间图形在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图形在当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前景,就需要对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进行探究。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传统陶瓷艺术中所注重的实用性逐渐减弱,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中艺术性则占有主导位置。在国际艺术设计潮流高涨的大环境下如何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陶瓷艺术成了研究的前沿问题。一些当代陶瓷艺术家为了寻找艺术创作新的出路,开始介入对民间艺术的重新发掘,其结果正是民间艺术与当代陶瓷艺术文化的整合。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探索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尝试融入本土化语言,充分体现了对中国本土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中国地大物博,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五十六个民族各自的文化艺术特征组成了中国所特有的本土语言。深入研究中国本土语言对当今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壮族在其几千年的发展中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在岩画、服饰、建筑等艺术创作领域中都体现出了壮族其特有的图形艺术语言。特别是其中的壮锦艺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研究壮族特有的图形艺术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本论文以壮族民间图形艺术(包括壮锦、服饰、建筑、工艺品等)为基础,通过分析、提炼总结出壮族民间图形艺术在造型和审美上的艺术特征,挖掘其图形艺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并结合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背景,对壮族图形在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深入研究,将着力于对壮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的把握,符合时代的发展,使壮族的特色图形艺术能充分地应用到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中,拓展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空间。广西钦州地区的坭兴陶,就是将民族图形运用在当代陶艺创作中的一个例子,对壮族图形的应用使得日渐衰落的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逐渐走出困境。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是联系壮族地区文化背景和艺术创作,探讨其民族图形艺术的内在规律及审美标准,并将壮族图形艺术与陶瓷艺术设计相结合,研究其在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前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壮族的图形艺术特征以及其在当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论文将从装饰纹样和立体造型两个方面对壮族的图形艺术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形式要素和文化内涵,揭示壮族图形艺术的构成规律和特色,将其特殊的图形艺术语言应用到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本论文为少数民族装饰图形艺术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新的研究思路,为陶瓷艺术创作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论文运用了实际案例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在对壮族艺术风格及理论形态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也和其他民族的艺术形态进行了一定的对比,对理解壮族自身的民族特点有着一定的帮助。论文第一章绪论主要从选题的原因、研究视角和国内研究的现状等进行综述。第二章则具体从壮族民间图形艺术的两个方面(纹样和造型)深入研究壮族民间图形艺术语言的特征。第三章阐述了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现状和分析未来创新的趋势。第四章研究分析壮族图形艺术在纹样和造型方面如何在当代陶瓷艺术设计中得到应用并对应用的前期和预期效果进行推测。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本文提出了未来图形艺术在当代陶瓷艺术发展中运用的趋势研究可以更具体、更深入。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古风遗韵》系列的创作过程与认识[J]. 上海工艺美术 2019(04)
- [2].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5)
- [3].陶瓷艺术馆影响下的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陶瓷 2018(12)
- [4].陶瓷艺术馆影响下的当代陶瓷艺术发展趋势[J]. 艺术科技 2019(01)
- [5].浅谈当代陶瓷艺术如何转型升级[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11)
- [6].展事[J]. 美术 2016(07)
- [7].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作品选[J].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7(01)
- [8].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征集作品通知[J]. 中国陶艺家 2015(04)
- [9].当代陶瓷艺术的“团藏”[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07)
- [10].当代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 大舞台 2016(05)
- [11].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初评工作会[J]. 中国陶艺家 2016(02)
- [12].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综述[J]. 中国陶艺家 2016(02)
- [13].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前言[J]. 中国陶艺家 2016(02)
- [14].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复评工作会[J]. 中国陶艺家 2016(02)
- [15].2015年当代陶瓷艺术市场展望[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11)
- [16].浅析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J]. 戏剧之家 2015(21)
- [17].当代陶瓷艺术的拓荒者黄景藏[J]. 今日中国 2020(10)
- [18].浅谈当代陶瓷艺术的创新[J]. 天工 2018(02)
- [19].“凳子: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览走进墨尔本[J]. 华人时刊(校长) 2017(09)
- [20].为“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喝彩[J]. 中国美术馆 2016(04)
- [21].现当代陶瓷艺术[J]. 大美术 2008(05)
- [22].陶瓷艺术馆影响下的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特点与策略[J].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9(01)
- [23].第二届山东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开幕[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1)
- [24].三源并流——中国当代陶瓷艺术[J]. 艺术教育 2017(13)
- [25].“一带一路”与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传播契机[J]. 西部皮革 2016(14)
- [26].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学术研讨会[J]. 中国陶艺家 2016(02)
- [27].浅谈当代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 青年文学家 2015(35)
- [28].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亮相中华世纪坛[J]. 华人世界 2013(01)
- [29].刍议当代陶瓷艺术引入交互设计的意义与方法[J]. 参花(下) 2013(10)
- [30].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的几点建议[J]. 现代装饰(理论)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