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深基础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2014)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桥梁工程领域(包括高性能材料、桥梁作用及分析、桥梁设计理论、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桥梁基础工程、桥梁监测、评估及加固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了中国桥梁工程建设成就的同时对未来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疏理:高性能材料方面重点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CFRP材料,桥梁作用方面分析了车辆荷载和温度,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方面分析了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和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方面分析了抗震、抗风、抗火、抗爆和船撞及多场、多灾害耦合;最后对无缝桥、桥面铺装、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进行了剖析,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仇一颗[2](2013)在《复杂工程环境下施工工法创新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业主需求的不断变化,先进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引进,结构新颖、工艺复杂、工法多变、施工难度大的建筑产品不断涌现,对施工企业的施工工法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更好地做好工法开发与创新,迫切需要加强探索工法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建筑业技术创新领域的产品创新管理,涉及工法创新管理的成果比较欠缺。而关于工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工法的技术层面,对工法本身的管理缺乏研究。因此,本文深入探讨工法开发过程的管理、开发模式的创新等原理与构建问题,属于探索性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探索性研究了工法快速开发的系统方法,工法模块化开发理念,工法开发与知识管理之间互动影响机理,以及知识资源整合视角下工法开发协同平台构建,以期为复杂工程环境下工法的开发提供借鉴。所做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提炼工程环境复杂化对工法开发提出的挑战。根据国家级工法数据分析,建筑业工法的创新已从传统工法向生态工法转变,从独立创新向联合创新跨越,从局部关注向遍地开花扩散。剖析了工法开发的动力机制,进一步指出工程环境复杂化对工法开发带来的挑战。将COST模拟测算和集对分析法结合,开展工法有效性的比对评价。2.提出面向技术应用的复杂工法快速开发系统创新过程模型(SPIP)。将已有的创新方法有机结合,提出了工法快速开发的SPIP系统模型: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模型描述问题;通过专利分析和工法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依据TRIZ和发明原则生成解决方案。3.剖析面向技术应用的系统工法模块化研发原理。将模块化思维引入工法开发领域,提出了模块化的研发思路,包括模块化分解和模块化集中。在明确工法模块之间逻辑递进关系、横向并列关系和交叉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工法组合开发模式及动态更新策略。4.揭示工法开发与知识管理之间的互动影响机理。分析了工法开发过程中知识供需平衡关系,图解工法范围与知识基础的匹配过程,揭示了工法开发与知识管理之间的互动影响机理。5.构建工法开发协同平台及组织形态。根据工法开发所需知识的不确定程度和专用程度,将工法开发平台管理模式划分为:协同创新、施工企业参与并资助的大学研究、企业独立研究、大学独立研究;进一步揭示工法的协同开发平台形成过程,依次为:制定自主战略、制定合作战略、成立合作创新组织、创新实施;基于工法开发主体网络分析和系统集成者作用分析,提出了企业主导型、政府引导型和学研拉动型的协同创新组织形态,并用相关案例加以说明。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面向技术应用的复杂工法快速开发系统创新过程模型(SPIP)。将根本原因分析模型、专利分析和工法分析、TRIZ理论等已有的创新方法有机结合,提出复杂工法快速开发的SPIP模型,能够满足复杂工法开发速度和质量的双重要求。该模型包括四个环节和九大步骤:问题定义、根原因分析、目标技术选定、功能模型分析和修正、方案评估、实验测试、效果评估、工法总结和推广应用。2.提出了面向技术创新的系统工法模块化开发原理。将模块化思维引入工法开发领域,提出系统工法模块化的研发理念,即为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不同工法,不必对每种工法施以单独设计,而是精心设计出多种模块,将其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来构成不同工法,以解决工法品种、规格及开发周期、成本之间的矛盾。3.揭示知识管理与工法开发之间的互动机理。从供需平衡理论视角,以图解法揭示了工法模块与知识模块之间的匹配机理,构建知识管理、组织学习、工法开发活动与工法开发能力的互动模型,强调知识管理是建筑企业工法开发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来源,组织学习是工法开发能力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4.提出基于网络视角的工法开发协同平台。根据工法创新所需知识的不确定程度和专用程度,提出协同创新、施工企业参与资助的大学研究、企业独立研究和大学独立研究四种创新平台治理机制及其演变过程;运用关系网络分析方法,从创新网络视角提出系统集成商主导的协同创新组织形态。
刘俊伟[3](2012)在《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施工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文中指出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效应包括土塞效应、挤土效应、承载力时间效应和残余应力四部分。它们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制约桩的承载力性状。本文通过现场足尺试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统计分析和理论建模解析计算,系统揭示了施工效应中各个方面对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土塞效应是指挤入桩孔内的土柱对桩-土体系的影响。本文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获得了不同土层中土塞的物理力学特性、分层特征及发展规律,建立了土塞端阻与土塞增长率的线性表达式;发现桩端以上4-5倍桩径范围内土塞的物理力学指标优于原状土,桩端处土塞的静力触探锥尖阻力高于原状土67%。基于土塞效应,首次建立并解答了开口混凝土管桩“桩中桩”荷载传递解析模型。研究表明土塞摩擦力的发挥主要集中在桩端以上2倍桩内径范围内,桩端处的土塞摩阻力为桩壁外侧摩阻力的3.4倍。同时,本文提出了更适用于开口混凝土管桩的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承载力设计方法-ZJU设计法。挤土效应是指沉桩挤土对桩-土体系的影响。本文在粉土地基中进行了开口管桩的挤土效应试验,揭示了沉桩过程及静置期内桩周土体的应力、孔隙水压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发现单桩压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约为15倍桩径。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开口管桩挤土效应解析计算模型,将桩体的压入过程模拟为半无限体中一系列球孔的扩张。现场实测表明黏性土中管桩的挤土效应导致群桩中单桩的承载力降低35%-75%,并讨论了挤土效应的防治措施。通过自制的恒刚度剪切试验,揭示了桩侧摩阻力随剪切循环的指数型退化规律。时间效应是指管桩沉桩后承载力随休止时间的提高。本文提出了承载力三阶段增长理论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固结理论的承载力时效解析计算模型。计算表明,完全非闭塞的摩擦型开口管桩承载力随时间的相对增长速度高出闭口桩约10%。采用隔时复压试验和静载荷试验揭示了开口管桩的时效性规律,发现基桩承载力随时间呈对数型增长,每时间对数循环的增幅处于15%-29%范围。利用时效性的有益影响,提出了基于隔时复压试验的静压桩承载力优化方法。残余应力是指沉桩后由于桩身压缩不能完全恢复而残留于桩内的应力。本文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对开口管桩的残余应力展开足尺试验研究,建立了残余应力与沉桩过程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实现了基于能量守恒的残余应力模拟计算解答,揭示了桩土参数和沉桩方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忽略残余应力将高估中性点以上摩阻力,而低估中性点以下摩阻力及桩端阻力。开口管桩施工效应的系统研究表明,土塞效应、挤土效应、承载力时间效应和残余应力共同制约管桩的承载力性状。统计近2000根管桩静载荷试验发现,管桩的极限承载力与压桩终止瞬间的压桩力存在相关性:短桩的极限承载力往往小于终压力,而随着桩长的增加承载力将超过终压力;单桩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的比值随桩长径比呈双曲线型增长,持力层为黏性土且桩侧为粉土时增幅最显着。
傅杏芳[4](2011)在《软土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变形监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文中指出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开挖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由于软土的特殊性质,软土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极易造成支护结构以及周围道路、管线和建筑物的变形。本文将宁波市镇海职教中心东侧地块基坑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根据该工程的工程地质和周边环境特点,通过方案比较分析确定了基坑支护及止水方案。另外通过对现场的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以及对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软土基坑开挖引起的位移和沉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特点,分析并确定了排桩与内支撑相结合的支护方式以及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止水方式。对本工程而言该支护措施是合理有效的。2.根据确定的监测方案及取得的数据,分析得到了深层土体位移和顶梁水平位移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周边道路各监测点的总沉降值、邻近建筑物各监测点的总沉降值、地下管线各监测点的总水平位移及总沉降值。3.利用PLAXIS软件对该工程的实际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分析的内容包括各开挖步骤的土体位移及塑性屈服点范围,围护桩桩身位移和内力随施工进程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分析了支撑轴力随施工进程的变化规律。
田春亮[5](2010)在《深基坑降水群井优化设计及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井点降水是基坑工程降水施工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克服流砂现象,稳定基坑边坡,降低承压水水位,防止坑底隆起和加速土的固结,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工程能在较干燥的施工环境下进行。井点降水主要涉及到方案的合理选择和工程量的科学配置两个问题。在实际工程中,降水方案的选择比较简单;但是对降水工程量的配置却很少进行优化设计。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基坑降水的方法与基本理论,采用稳定井流公式,提出以井数为设计变量,以深基坑总体涌水量最小建立目标函数及相应的约束条件,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深基坑降水群井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使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利用Visual C++编写程序提供一个优化界面,以便只需要提供需要的参数来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包括最佳井数、井距、各个井的干扰流量以及基坑总涌水量。然后利用优化程序对某实际工程进行优化设计,并分析其参数对最终涌水量、井数的影响,确定最终的优化设计方案。以地下水渗流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值法重点进行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的计算研究,利用优化的设计方案,采用大型三维渗流有限元软件SEEP3D对其进行三维渗流有限元模拟,然后基于实际工程的三维渗流有限元的计算与优化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彭社琴[6](2009)在《超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研究 ——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北锚碇深基坑工程为例》文中指出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北锚碇超深基坑长69m,宽50m,深约50m。深基坑支护结构为外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内部设多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框架内支撑。为了探讨超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该超深基坑的施工监测资料,结合三维数值模拟,对围护墙体水平位移、坑外地面沉降、坑壁土压力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和结论。(1)随着开挖深度增大,墙体最大水平位移不断增大,但在不同阶段墙体变形增大幅度不同。在开挖深度22.3m之前,有加速发展趋势,之后便不断收敛。同水平面上,基坑长边中点、短边中点变形大于角部。墙体水平位移沿深度方向总体呈中部大、上部和底部小的“凸”形形状,随开挖进行最大位移位置不断下移。通过深入分析得出:开挖深度在22.326.3m之前,最大位移位置与相应的位移量变化基本成正相关关系。而在开挖深度达26.3m之后,最大位移位置的下移和最大位移的增长均较小。地面沉降在开挖深度22.3m以前较小,之后受坑外降水影响沉降显着加大。(2)对于墙体水平位移,通过Peck法估算值和实测值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针对多支撑体系,系统整体刚度较大,抗隆起安全系数为1.4时的估算墙体水平位移(变形)的修正公式。(3)针对润扬基坑的实际地表沉降提出了沉降变形估算包络线。(4)开挖初期土压力表现出静止土压力特性,随着开挖进行,土压力曲线出现挠曲,并且大部分测点的土压力值有所减小。(5)通过研究将本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压力沿深度变化形式从概念上归为斜直线模式、波状递增模式、阶状递增模式、附加应力作用叠加模式四种模式。每种模式给出了相应的分布图式。(6)研究正常施工情况(无坑外降水)墙体水平位移(变形)与坑壁土压力的关系得出:开挖初期(挖深约小于6m时)土压力和墙体变形均较小;随后在墙体变形仍然较小时而土压力突然增大。随后随变形不断发展土压力虽有波动,但总体平稳,曲线的相对斜率趋于0或小于0。特定的开挖深度对曲线的斜率影响较小,不同深度曲线的斜率变化较大。(7)坑外降水开始后,基坑浅部(约18m)以上变形向相反方向发展,在基坑的较深部位(约18m)以下变形仍在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已大幅减小,即随着测点深度增加,墙体变形与土压力的关系在坑外降水影响下可由:变形和土压力均明显减小(近y轴的斜直线)→变形相对稳定土压力减小(竖直线)→变形仍有所发展土压力减小(远y轴的斜直线)进行转化。(8)通过分析得出土压力与墙体变形关系系数与坑壁深度的关系,利用此关系可计算考虑基坑变形的土压力问题。(9)通过不同土压力分布模式的结构验算,得出了地连墙设计中分段配筋应慎用,以及考虑波状递增土压力形式作用下,由于墙体挠曲复杂,为保证结构安全,应采用双面对称配筋,并且配筋率应较计算结果有一定提高,本文建议增大20%的配筋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非常情况。(10)通过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采用四因素五水平正交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出:①支护结构的安全决定于支护结构体系刚度和土体强度(刚度)的匹配情况。一般土体强度较高、刚度较大,支护结构体系刚度可相对较小,而软弱土体则要求较大的支护结构体系刚度才能保证支护结构安全。②墙体变形随墙体厚度增加而不断减小。表现出墙体厚度小于1.2m时,增加墙体厚度可以使墙体变形迅速减小,而当墙体厚度超过1.2m时,增加墙体厚度,墙体变形减小不太显着;可能存在一临界墙体厚度,当超过此厚度,增加墙体厚度的效益变得不太显着,而若小于此厚度一定值,结构便会向不稳定状态发展。③墙体变形随基坑土体强度(刚度)增强而不断减小。④支撑间距、支撑截面尺寸对墙体变形的影响没有土体强度、墙体厚度的影响显着。本文的研究成果从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北锚碇特定的基坑规模和支护结构体系获得,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对超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胡鹏飞,张在明,杨宇友[7](2008)在《考虑不同基础埋深的沉降计算统一公式》文中提出通过对不同作用深度、不同长宽比矩形面积均布荷载角点下应力系数Mindlin解与Boussinesq解的分析比较,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统计关系,利用"归一化函数",引入"沉降计算深度修正系数",并通过对北京地区数十个工程沉降实测值进行反分析得到"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提出了对不同埋深的天然地基与桩基都适用的"统一沉降计算公式"。
王茂[8](2008)在《黄土地区地下水上升对地基基础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温有所上升,从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造成沿海地区地下水位普遍上升;而内陆一些地区,由于季节性降雨量增多,地下水开采量减少等原因也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上升。另外,基坑降水停止后也存在地下水回升的问题。因此,无论在沿海还是内陆,地下水上升必将对建筑物、环境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分布约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因其四分之三为湿陷性黄土,地下水上升时所产生的对地基基础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系统归纳国内外对非饱和土及土中孔隙水压力的研究现状、详细研究地下水上升引起的地层应力变化和渗流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具体工作:1.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岩土工程实验室进行了常规和模拟地下水上升两种条件下的黄土—桩—筏板相互作用的室内模型试验,并对模型试验所用的各层土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测得了土的各项参数;2.依据模型试验中筏板下沿中心线不同深度处土压力盒和特征土层界面处渗压计所测数据,对比了地下水上升前、后土层力学性质的变化,分析了地下水上升对黄土地区代表性土层力学性质的影响特征;3.依据模型试验中筏板上百分表所测数据,分析了地下水上升前、后筏板沉降的差别,揭示了地下水上升条件下筏板沉降的特征;4.依据模型试验中筏板底部地基表面不同位置土压力盒所测数据,分析了荷载持续作用下桩与其间土的荷载转移过程,研究了地下水上升后桩间土荷载分担比的变化规律。
范建华[9](2008)在《环滇池城区地质环境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以城市为核心的资源消费中心和环境扰动中心已形成,这就使得城市原生地质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昆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进入到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出现了急于追求发展速度,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支撑城市发展的地质环境压力增大并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论文在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下,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云南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工作项目中昆明市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项目和昆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对环滇池城区地质环境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与规划研究的工作。以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理念,深入探讨了城市地质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克服了以往在城市规划中忽视城市地质现象,站在城市地质资源和城市地质环境角度上,全面审视昆明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通过大量现场环境地质问题调查、城市地质资源开发利用调查,应用3S技术、海量数据整合开发技术、可拓学评价方法等,对影响昆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及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城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土地资源、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未来城市发展涉及的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垃圾排放场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地质环境功能分区与适宜性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与评价,提出了适合昆明城市地质特点和符合昆明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市规划分区。建立了时段背景值地下水质量概评方法,解决了以城市为基本评价单位的地下水质量评价问题;建立了资源总量-生态环境需求-与经济发展影响相关、人-地关系互动的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现有地质资源与环境条件下昆明城市适宜人口规模作了定量评价。论文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城市地质资源和地质环境与城市规划全面整合建设,也为制定昆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必要地质信息和决策依据。
姜阵剑[10](2007)在《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为了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供应链管理被制造业所广泛采用,成为当代制造业企业的主流运作模式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其产品的特殊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给建筑施工企业的运作模式提出了特殊的挑战。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存在着高成本和低效益的普遍现象。作者认为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是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本文综合运用价值网理论、协同论、集成管理理论、现代统计学、数据包络分析、流通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对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的构建及评价进行深入研究,试图建立适合建筑施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于价值网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本文包括7章,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引论。简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供应链协同理论和价值网理论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从中得到启示。其次,在分析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供应链协同的必要性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最后,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框架,并提出论文研究的创新点。(2)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与供应链协同分析。价值网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由各成员企业联合实现的,它强调价值网成员资源的优化整合,发挥成员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客户价值。价值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供应链价值流存在的缺陷,是对供应链形态的重新塑造。本章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构成与协调机制,并对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进行分析。(3)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模型构建。本章在分析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驱动力和模型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应用价值网理论与供应链协同理论,构建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模型,并设计供应链协同所必需的信息系统模型。(4)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实施策略研究。本章在构建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的基础上,对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采购管理和供应链协同仓储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采购管理策略、供应链协同仓储管理策略和实施保障策略。(5)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科学地评价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可以对各个节点企业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使整个供应链在协同的模式下协调、高效地运行,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本章构建了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法的评价方法。同时,阐明了输入输出数据的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等具体处理方法,使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6)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实证分析。本章选取某大型土木工程公司,应用前几章研究的成果,建立了以该企业为核心的基于价值网的供应链协同模型和信息系统模型,给出了其供应链协同的实施策略和效果分析,并对该供应链的协同优化指明了方向。(7)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结论及主要观点进行回顾与展望,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研究成果:(1)在对国内外供应链协同和价值网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和供应链协同管理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2)将价值网理论引入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构建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模型并提出构建其集成信息系统的框架性思路和步骤,以期改变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益和信息化水平低的现象。(3)研究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三项实施策略。即:协同采购策略、协同仓储策略和协同实施的保障策略,以期降低占供应链经营管理成本比例较大的采购费用和库存费用,并且确保供应链协同的顺利实施。(4)构建一个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一种计算比较简便、有效、定量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可以深入地揭示供应链协同过程中的运营成本、基础投入、信任度等微观问题,为供应链的协同优化指明方向。
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深基础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深基础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桥梁工程建设成就及展望 (同济大学肖汝诚老师、郭瑞、姜洋提供原稿) |
1.1 建设成就 |
1.1.1 设计水平的提高 |
1.1.2 施工技术的发展 |
1.1.3 桥梁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改进 |
1.2 展望 |
1.2.1 桥梁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
1.2.2 高性能材料研发及其结构体系的创新[3] |
1.2.3 超深水基础建造技术 |
1.2.4 创新施工装备和监测设备的研发 |
1.2.5 桥梁设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
2 高性能材料 |
2.1 超高性能混凝土 (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张哲博士生提供原稿) |
2.1.1 UHPC桥梁工程应用现状 |
2.1.2 UHPC在大跨桥梁上的应用展望 |
2.1.3 小结 |
2.2 纤维复合材料 (江苏大学刘荣桂老师提供原稿) |
2.2.1 CFRP材料在预应力大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
2.2.1. 1 CFRP索 (筋) 锚具系统 |
2.2.1. 2 CFRP材料作为受力筋 |
2.2.1. 3 CFRP材料作为桥梁索结构 |
2.2.2 CFRP材料在桥梁结构补强加固中的应用 |
2.2.3 基于CFRP材料自感知特性的结构体系研发及应用现状 |
2.2.4 CFRP材料现代预应力结构应用研究展望 |
2.3 智能材料与纳米材料[49] |
3 作用及分析 |
3.1 汽车作用 (合肥工业大学任伟新老师、中南大学赵少杰博士生提供原稿) |
3.1.1 研究现状 |
3.1.1. 1 研究方法及阶段 |
3.1.1. 2 第1类模型 |
3.1.1. 3 第2类模型 |
3.1.2 各国规范的相关车辆荷载模型 |
3.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3.1.4 研究发展方向 |
3.1.4. 1 基于WIM系统和实时交通要素监测的车辆数据调查统计 |
3.1.4. 2 基于多参数随机模拟技术的车辆荷载流模拟 |
3.1.4. 3 基于交通流的桥梁结构效应及安全评估技术 |
3.1.5 小结 |
3.2 温度作用 (东南大学叶见曙老师提供原稿) |
3.2.1 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场和梯度温度 |
3.2.1. 1 温度场 |
3.2.1. 2 梯度温度 |
(1) 沿箱梁高度的梯度温度分布形式 |
(2) 最大温差值 |
(3) 梯度温度的影响因素 |
3.2.2 混凝土箱梁温差代表值 |
3.2.3 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数值分析 |
3.2.4 小结 |
3.3 分析理论方法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3.3.1 单梁、空间梁格、空间网格建模 |
3.3.2 非线性分析 |
3.3.3 多尺度建模 |
4 桥梁设计理论与方法 (长安大学罗晓瑜、王春生老师, 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提供原稿) |
4.1 桥梁及典型构件寿命的给定 |
4.1.1 桥梁结构寿命给定 |
4.1.2 国外桥梁及构件使用寿命 |
4.2 桥梁性能设计 |
4.2.1 安全性能设计 |
4.2.2 使用性能设计 |
4.2.3 耐久性能设计 |
4.2.4 疲劳性能设计 |
4.2.5 景观性能设计 |
4.2.6 生态性能设计 |
4.2.7 基于性能的桥梁结构设计方法 |
4.3 寿命周期管养策略及设计 |
4.4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和决策 |
4.5 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和决策 |
4.6 存在问题与建议 |
5 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 |
5.1 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5.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 (中南大学丁发兴老师, 清华大学樊健生老师, 同济大学刘玉擎、苏庆田老师提供原稿) |
5.2.1 研究现状 |
5.2.1. 1 静力性能 |
5.2.1. 1. 1 承载力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拱 |
5.2.1. 1. 2 刚度 |
5.2.1. 2 动力性能 |
5.2.1. 2. 1 自振特性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
(2) 钢管混凝土墩桥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
5.2.1. 2. 2 车致振动 |
5.2.1. 2. 3 风致振动 |
5.2.1. 2. 4 地震响应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震性能 |
(2) 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性能 |
5.2.1. 3 经时行为 |
5.2.1. 3. 1 疲劳性能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节点 |
5.2.1. 3. 2 收缩徐变性能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
5.2.1. 3. 3 耐久性能 |
5.2.1. 4 状态评估 |
5.2.2 发展前景 |
(1)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 |
(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经时行为研究 |
(3)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动力学研究 |
(4)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服役状态评估 |
6 桥梁防灾减灾 |
6.1 抗震 (同济大学李建中老师、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原稿) |
6.1.1 桥梁混凝土材料损伤本构模型 |
6.1.2 桥梁主要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2. 1 RC桥墩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2. 2 桥梁剪力键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3 桥梁结构抗震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 |
6.1.3. 1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 |
6.1.3. 2 桥梁结构多维地震动的空间差动效应 |
6.1.3. 3 桥梁防落梁装置 |
6.1.3. 4 桥梁地震碰撞反应 |
6.1.3. 5 结构-介质相互作用 |
6.1.3. 5. 1 土-桥台-桥梁结构相互作用 |
6.1.3. 5. 2 近海桥梁-水相互作用 |
6.1.4 桥梁减隔震技术 |
6.1.5 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
6.1.6 基于纤维增强材料的桥墩抗震加固技术 |
6.1.7 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 抗风 (长安大学李加武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李永乐老师提供原稿) |
6.2.1近地风特性研究 |
6.2.1. 1 平坦地形风特性实验室模拟 |
6.2.1. 2 特殊地形风特性 |
(1) 现场实测 |
(2) 风洞试验 |
(3) CFD方法 |
6.2.2 风致振动及风洞试验 |
(1) 颤振 |
(2) 涡激振动 |
(3) 抖振 |
(4) 驰振 |
(5) 斜拉索风雨振 |
6.2.3 临时结构抗风 |
(1) 设计风速 |
(2) 风力系数 |
6.2.4 大跨桥风致振动的计算分析 |
6.2.5 CFD分析 |
6.3 抗火抗爆 (长安大学张岗老师提供原稿) |
6.3.1 研究现状与目标 |
6.3.2 桥梁火灾风险评价 |
6.3.3 适用于桥梁结构高性能材料的高温特性 |
6.3.4 桥梁结构的火荷载特性 |
6.3.5 桥梁结构的火灾作用效应 |
6.3.6 火灾后桥梁结构的损伤评价 |
6.4 船撞 (长安大学姜华老师提供原稿) |
6.4.1 船撞桥风险分析 |
6.4.2 船撞桥数值模拟及碰撞试验校核 |
6.4.3 撞击力公式及船撞桥简化模型 |
6.4.4 桥梁防撞设施研究 |
6.5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 |
6.5.1 风-车-桥系统 (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提供原稿) |
6.5.1. 1 研究回顾 |
6.5.1. 2 未来发展方向 |
6.5.1. 2. 1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气动干扰效应 |
6.5.1. 2. 2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精细化分析 |
(1) 风环境下汽车-桥梁系统耦合关系的建立和耦合机理研究 |
(2) 钢桁加劲梁断面的风-汽车-桥梁分析系统建立 |
(3) 风-随机车流-桥梁分析系统集成、动态可视化及软件实现 |
6.5.1. 2. 3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评价准则 |
6.5.2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与设计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7 基础工程 (湖南大学赵明华老师、东南大学穆保岗老师提供原稿) |
7.1 桥梁桩基设计计算理论 |
7.1.1 竖向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1.2 水平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1.3 组合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2 特殊条件下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1 软土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2 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3 陡坡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4 桥梁桩基动力分析 |
7.2.5 高桥墩桩基屈曲分析 |
7.3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
7.3.1 特殊混凝土材料桩 |
7.3.2 大型钢管桩 |
7.3.3 大型钢围堰与桩基复合基础 |
7.3.4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 |
7.3.5 大吨位桥梁桩基静载试验技术 |
7.3.6 偏斜缺陷桩 |
7.4 深水桥梁桩基的发展动向 |
8 监测、评估及加固 |
8.1 桥梁健康监测 (同济大学孙利民老师提供原稿) |
8.1.1 SHMS的设计 |
8.1.2 数据获取 |
8.1.2. 1 传感技术的发展 |
8.1.2. 2 传输技术的发展 |
8.1.3 数据管理 |
8.1.4 数据分析 |
8.1.4. 1 信号处理 |
8.1.4. 2 荷载及环境作用监测 |
8.1.4. 3 系统建模 |
8.1.5 结构评估与预警 |
8.1.6 结果可视化显示 |
8.1.7 维修养护决策 |
8.1.8 标准规范 |
8.1.9 桥梁SHMS的应用 |
8.1.1 0 存在问题与建议 |
8.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 (长沙理工大学张建仁、王磊老师,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8.2.1 服役桥梁抗力衰减 |
8.2.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
8.2.3 混凝土桥梁疲劳评估 |
8.3 桥梁加固与改造 |
8.3.1 混凝土桥梁组合加固新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8.3.2 桥梁拓宽关键技术 (东南大学吴文清老师提供原稿) |
8.3.2. 1 桥梁拓宽基本方案研究 |
8.3.2. 1. 1 拓宽总体方案分析 |
8.3.2. 1. 2 新旧桥上下部结构横向连接方案 |
8.3.2. 2 横向拼接缝的构造设计 |
8.3.2. 3 桥梁拓宽设计标准研究 |
8.3.2. 4 新桥基础沉降变形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
8.3.2. 4. 1 工后沉降差的定义 |
8.3.2. 4. 2 梁格法有限元模型中沉降变形施加方法 |
8.3.2. 5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新旧桥拼接时机的影响 |
8.3.2. 6 错孔布置连续箱梁桥的横向拓宽技术 |
8.3.2. 7 三向预应力箱梁横向拓宽技术研究 |
9 其他 |
9.1 无缝桥 (福州大学陈宝春老师提供原稿) |
9.1.1 研究概况 |
9.1.2 发展方向 |
9.2 桥面铺装 (东南大学钱振东老师提供原稿) |
9.2.1 钢桥面铺装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 |
9.2.2 钢桥面铺装材料 |
9.2.2. 1 铺装用典型沥青混凝土材料 |
9.2.2. 2 防水粘结材料 |
(1) 沥青类防水粘结材料 |
(2) 反应性树脂类防水粘结材料 |
9.2.2. 3 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 |
(1) 级配设计 |
(2) 路用性能 |
(3) 疲劳断裂特性 |
9.2.3 钢桥面铺装结构 |
9.2.3. 1 典型的钢桥面铺装结构 |
9.2.3. 2 钢桥面铺装复合体系的疲劳特性 |
9.2.4 钢桥面铺装的养护维修技术 |
9.2.5 研究发展方向展望 |
(1) 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材料的改进与研发 |
(2) 基于车-路-桥协同作用的钢桥面铺装体系设计方法 |
(3) 施工环境下钢桥面铺装材料及结构的热、力学效应 |
(4) 钢桥面铺装养护修复技术的完善 |
9.3 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原稿) |
9.3.1 施工过程可靠度研究 |
9.3.1. 1 施工期材料性质与构件抗力 |
9.3.1. 2 施工期作用 (荷载) 调查及统计分析 |
9.3.1. 3 施工期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 |
9.3.2 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
9.3.2. 1 全过程自适应施工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 |
9.3.2. 2 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传播及调控对策 |
9.4 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9.4.1 高性能计算 |
9.4.1. 1 高性能计算的意义 |
9.4.1. 2 高性能计算的实现及算法 |
9.4.1. 3 抗震分析 |
9.4.1. 4 计算风工程 |
9.4.1. 5 船撞仿真 |
9.4.1. 6 高性能计算中的重要问题 |
9.4.2 结构试验 |
9.4.3 健康监测 |
9.4.4 建筑信息模型 |
9.4.5 虚拟现实技术 |
9.4.6 知识经济时代的桥梁工程建设特征[1] |
1 0 结语 |
(2)复杂工程环境下施工工法创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施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 |
1.1.2 工法开发应用成为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内容 |
1.1.3 施工环境复杂化对工法开发提出挑战 |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工法的特征及分类 |
1.3.1 工法及相关概念 |
1.3.2 工法的特征 |
1.3.3 工法的分类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其对工法开发的启示 |
2.1 TRIZ 理论 |
2.1.1 TRIZ 理论的基本思想 |
2.1.2 TRIZ 理论的主要工具 |
2.2 模块化理论 |
2.2.1 模块化的基本原理 |
2.2.2 模块化结构的优势 |
2.2.3 模块化理论带来的启示 |
2.3 知识管理理论 |
2.3.1 知识二维分类理论 |
2.3.2 知识创造 SECI 模型 |
2.3.3 知识场理论 |
2.4 创新扩散理论 |
2.4.1 创新扩散 S 曲线理论 |
2.4.2 创新扩散模式 |
2.4.3 创新扩散理论带来的启示 |
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5.1 利益相关者分类 |
2.5.2 利益相关者管理 |
2.5.3 利益相关者理论带来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环境下国内施工企业工法开发及有效性评价 |
3.1 我国施工工法开发的现状分析 |
3.1.1 从传统工法向生态工法转变 |
3.1.2 从独立创新向联合创新跨越 |
3.1.3 从局部关注向遍地开花扩散 |
3.2 我国施工企业工法开发的动力分析 |
3.2.1 工法开发的技术驱动 |
3.2.2 工法开发的需求拉动 |
3.2.3 工法开发的法规强制 |
3.3 复杂工程环境对工法开发的挑战分析 |
3.3.1 工程环境特征与工法开发关系 |
3.3.2 施工工法的复杂化和综合化 |
3.3.3 工法有效性评价从经济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变 |
3.3.4 工法开发范式从线性型向网络型转变 |
3.4 工法有效性的综合效益评价 |
3.4.1 工法有效性评价方法 |
3.4.2 工法综合效益模拟测试 |
3.4.3 工法综合效益集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技术应用的复杂工法开发过程机理研究 |
4.1 复杂工法快速开发的系统创新过程模型 |
4.1.1 开发速度和工法质量的关系 |
4.1.2 工法快速开发的系统创新流程 |
4.1.3 工法开发选题的确定模型 |
4.2 工法选题的问题根源分析 |
4.2.1 根源性原因分析法 |
4.2.2 工法开发的根源性原因分析应用 |
4.3 工法选题的工法分析和专利分析 |
4.3.1 工法选题的工法分析 |
4.3.2 工法选题的专利分析 |
4.4 工法构思过程的 TRIZ 分析 |
4.4.1 问题描述 |
4.4.2 解决方法 |
4.4.3 关键技术方案设计 |
4.5 工法快速开发的实例分析 |
4.5.1 问题的描述 |
4.5.2 根源性原因分析建模 |
4.5.3 专利分析 |
4.5.4 解决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技术创新的系统工法模块化机理研究 |
5.1 系统工法的知识特征 |
5.1.1 工法知识的分类 |
5.1.2 施工技术融合与工法知识复杂化 |
5.1.3 知识产权型工法与知识密集型工法 |
5.2 工法模块化开发的现实基础与内涵 |
5.2.1 工法模块化开发的现实基础 |
5.2.2 工法模块化开发的实现途径 |
5.2.3 工法模块化开发的内涵 |
5.3 系统工法模块化开发的技术平台 |
5.3.1 施工工法族 |
5.3.2 工法技术平台 |
5.4 系统工法的模块化开发过程 |
5.4.1 系统工法的模块化分解和组合 |
5.4.2 工法模块组合创新及再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法创新中知识管理的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
6.1 工法开发中知识管理的角色定位 |
6.1.1 知识管理为工法开发提供知识源泉 |
6.1.2 知识管理促进工法开发所需知识的有效获取 |
6.1.3 知识管理有效规避工法开发风险 |
6.2 我国建筑业隐性知识管理特征分析 |
6.2.1 样本特征分析 |
6.2.2 建筑业隐性知识管理统计分析 |
6.2.3 研究结论 |
6.3 工法族与知识管理的匹配原理 |
6.3.1 工法开发过程的知识供需平衡分析 |
6.3.2 工法范围与知识基础的匹配矩阵 |
6.3.3 实现工法范围与知识基础完全匹配的途径 |
6.4 工法开发与知识管理的互动模型 |
6.4.1 工法开发活动对知识管理的增强功能 |
6.4.2 知识管理促进知识向工法开发能力的转化 |
6.4.3 知识管理与工法开发的互动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知识资源整合视角下工法开发协同平台研究 |
7.1 工法开发平台管理模式 |
7.1.1 工法开发平台管理模式类型及其知识情景 |
7.1.2 工法平台组织间相互作用形式演变 |
7.2 工法开发协同平台的组建及其管理 |
7.2.1 工法协同开发的内涵 |
7.2.2 产学研参与工法协同开发的动力分析 |
7.2.3 工法开发的协同平台序列 |
7.2.4 工法开发协同平台的形成过程 |
7.3 基于系统集成商的工法开发系统组织建构 |
7.3.1 系统集成商在开发协同组织中的主导作用 |
7.3.2 开发协同平台中系统集成商的具体形式 |
7.3.3 系统集成商主导的开发协同组织形态 |
7.3.4 系统集成商主导的协同创新运作机制 |
7.4 案例分析:上海机械施工有限公司的工法创新平台 |
7.4.1 公司简介 |
7.4.2 公司施工技术创新成果 |
7.4.3 公司工法开发平台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调查问卷) |
附录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施工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 |
2 开口管桩土塞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土塞效应足尺试验研究 |
2.3 开口管桩的荷载传递解析计算 |
2.4 开口管桩荷载传递足尺试验研究 |
2.5 开口混凝土管桩承载力的CPT设计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开口管桩挤土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开口管桩挤土效应模拟计算 |
3.3 沉桩挤土对地基土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
3.4 群桩挤土对基桩承载力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
3.5 沉桩挤土防治措施及实例 |
3.6 基于恒刚度剪切试验的侧阻退化效应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4 开口管桩承载力时间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国内外研究成果汇总 |
4.3 承载力时间效应机理分析 |
4.4 开口管桩承载力时间效应计算模型 |
4.5 承载力时间效应静载荷试验研究 |
4.6 单桩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的相关关系 |
4.7 基桩承载力时间效应隔时复压试验 |
4.8 基于隔时复压试验的管桩承载力优化设计方法 |
4.9 本章小结 |
5 开口管桩残余应力试验及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国内外研究成果汇总 |
5.3 残余应力的产生和作用机理 |
5.4 残余应力的足尺试验研究 |
5.5 残余应力的能量法求解 |
5.6 沉桩方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课题研究成果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符号清单 |
个人简历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主要学术论文 |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 |
(4)软土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变形监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坑工程的发展概况 |
1.3 深基坑工程的研究现状 |
1.3.1 常用支护结构形式及适用条件 |
1.3.2 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
1.3.3 深基坑工程中的环境效应 |
1.4 软土深基坑的若干问题 |
1.4.1 软土地区深基坑的工程特点 |
1.4.2 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选择 |
1.4.3 软土深基坑开挖及监测 |
1.5 本文课题的提出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软土基坑案例及分析 |
2.1 案例概况 |
2.2 基坑支护方案分析 |
2.2.1 支护方案对比论证 |
2.2.2 止水方案比较选型论证 |
2.3 基坑支护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形监测方案及结果分析 |
3.1 变形监测方案 |
3.1.1 监测目的和依据 |
3.1.2 监测精度要求及方法 |
3.2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3.2.1 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分析 |
3.2.2 顶梁水平位移监测分析 |
3.2.3 周边道路沉降 |
3.2.4 邻近建筑物沉降 |
3.2.5 地下管线水平位移及沉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坑开挖与支护有限元数值模拟 |
4.1 PLAXIS有限元程序简介 |
4.2 土的本构模型 |
4.3 Goodman接触面单元 |
4.4 深基坑开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4.4.1 几何模型 |
4.4.2 计算参数 |
4.4.3 计算模型 |
4.4.4 网格划分 |
4.4.5 初始条件 |
4.4.6 有限元计算 |
4.5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1 开挖后变形网格 |
4.5.2 各步位移云图以及塑性屈服点范围 |
4.5.3 围护桩位移 |
4.5.4 围护桩弯矩 |
4.5.5 围护桩剪力 |
4.5.6 支撑轴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深基坑降水群井优化设计及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坑工程的发展概况 |
1.1.1 概述 |
1.1.2 建筑工程基坑的发展概况 |
1.1.3 水利工程基坑的发展概况 |
1.2 基坑降水的研究现状 |
1.3 基坑降水井群优化的研究现状 |
1.4 影响基坑降水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坑降水方法 |
2.1 概述 |
2.2 基坑降水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
2.2.1 明沟排水 |
2.2.2 轻型井点降水 |
2.2.3 喷射井点降水 |
2.2.4 电渗井点降水 |
2.2.5 管井降水 |
2.2.6 辐射井点降水 |
2.2.7 自渗井点降水 |
2.2.8 综合井点降水 |
2.3 井点降水系统设计 |
2.3.1 降水系统设计要求 |
2.3.2 施工设计必须的各种资料 |
2.3.3 基坑降水过程中的设计思路 |
2.4 基坑井群降水的计算方法 |
第三章 基坑降水理论及优化设计 |
3.1 概述 |
3.2 井点降水基本理论 |
3.3 基坑井群降水的优化设计理论 |
3.4 深基坑降水优化模型的建立 |
3.4.1 Visual C++简介 |
3.4.2 深基坑降水优化界面计算流程 |
3.5 工程实例 |
3.5.1 工程概况 |
3.5.2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 |
3.5.3 基坑降水井群的优化布置 |
第四章 深基坑的三维渗流有限元计算 |
4.1 概述 |
4.2 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理论 |
4.2.1 渗流分析方法简介 |
4.2.2 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
4.2.3 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
4.2.4 基本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 |
4.2.5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的有限元解法 |
4.3 SEEP 3D软件及其功能简介 |
4.3.1 SEEP 3D软件简介 |
4.3.2 SEEP 3D软件功能简介 |
4.4 工程实例 |
4.4.1 三维渗流计算有限元模型 |
4.4.2 三维渗流有限元计算成果分析 |
4.4.3 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超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研究 ——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北锚碇深基坑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基坑变形 |
1.2.2 深基坑坑壁土压力 |
1.2.3 深基坑坑壁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北锚碇深基坑工程概况 |
2.1 工程场地地质概况 |
2.1.1 场区地形及地貌特征 |
2.1.2 场地地层岩性特征 |
2.1.3 场区水文地质概况 |
2.1.4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
2.2 北锚碇深基坑支护设计简介 |
2.2.1 设计方案 |
2.2.2 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 |
2.2.3 荷载作用及计算参数 |
2.2.4 地连墙计算工况及计算结果 |
2.2.5 地连墙配筋计算及截面设计 |
2.2.6 框架内支撑设计 |
2.3 北锚碇深基坑支护施工简介 |
2.3.1 整体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
2.3.2 地下连续墙施工 |
2.3.3 基坑开挖及支撑体系施工 |
2.3.4 基坑开挖辅助工程 |
2.4 北锚碇深基坑施工监测 |
2.4.1 监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2.4.2 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各类监测方法原理 |
第3章 北锚碇基础超深基坑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
3.1 基坑变形 |
3.1.1 墙体变形 |
3.1.2 地表沉降 |
3.1.3 基坑底部隆起 |
3.2 墙体水平变形时空规律 |
3.3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时空规律 |
3.4 基坑变形估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分析 |
3.4.1 墙体变形估算 |
3.4.2 地表沉降估算 |
3.5 超深基坑变形形式分析 |
3.5.1 润扬基坑支护墙体的变形形式分析 |
3.5.2 其它基坑支护桩墙的变形形式对比分析 |
3.5.3 地表沉降曲线形式 |
3.6 基坑变形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
3.6.1 基坑的形状和规模 |
3.6.2 基坑土层条件 |
3.6.3 基坑支护系统 |
3.6.4 基坑土体开挖情况 |
3.6.5 基坑工程的环境条件 |
3.6.6 基坑工程的辅助工作 |
小结 |
第4章 北锚碇基础超深基坑土压力监测成果分析 |
4.1 基坑土压力时空规律 |
4.1.1 土压力监测布置 |
4.1.2 基坑开挖初期土压力 |
4.1.3 基坑开挖至中部时土压力 |
4.1.4 基坑开挖接近底部时土压力 |
4.2 不同工况下土压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
4.2.1 基坑理论土压力分布 |
4.2.2 基坑各工况实测土压力与理论土压力对比分析 |
4.3 土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超深基坑土压力分布模式 |
小结 |
第5章 超深基坑土压力与变形相互关系研究 |
5.1 墙体水平位移与坑壁土压力的关联性分析 |
5.2 考虑墙体位移的土压力计算问题研究 |
5.3 支护墙体变形发展形式与结构稳定性 |
5.4 不同分布模式土压力对结构安全性影响 |
5.4.1 计算假定及计算模型简化 |
5.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小结 |
第6章 超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
6.1 数值模拟目标和计算方案 |
6.1.1 数值模拟目标及思路 |
6.1.2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简介 |
6.1.3 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数值模拟方案确定 |
6.2 计算程序FLAC3D 简介 |
6.2.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6.2.2 岩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特殊单元 |
6.3 建立模型 |
6.4 拟合分析 |
6.5 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分析 |
6.5.1 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各方案计算结果 |
6.5.2 计算结果分析 |
6.5.3 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主要认识 |
6.5.4 支护结构系统可行性分析 |
6.6 主要结论与认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黄土地区地下水上升对地基基础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1.1.1 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的研究现状 |
1.1.2 土中孔隙水压力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工作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下水上升引起的地层应力变化和渗流问题 |
2.1 基本概况 |
2.1.1 湿陷性黄土 |
2.1.2 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 |
2.1.3 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
2.2 地下水引起的孔隙水压力 |
2.3 水文环境及建筑条件的变化与孔隙水压力的分类 |
2.3.1 水文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
2.3.2 高层建筑工程分析评价的需求 |
2.3.3 孔隙水压力分类 |
2.4 地下水上升引起的渗流孔隙水压力 |
2.4.1 由渗流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变化 |
2.4.2 渗流孔隙水压力与压力水头 |
第三章 黄土地区地下水上升对地基基础影响的模型试验 |
3.1 模型试验具有的作用 |
3.2 试验内容 |
3.2.1 模型试验全貌 |
3.2.2 模型试验目的 |
3.2.3 模型试验方案 |
3.2.4 试验材料与量测仪器 |
3.2.4.1 模型箱 |
3.2.4.2 模型桩与电阻应变片 |
3.2.4.3 土压力计与渗压计 |
3.2.4.4 静态应变测试仪 |
3.2.4.5 仪器缺陷 |
3.2.5 模型试验测试 |
3.2.6 模型试验加载系统与加载程序 |
3.2.7 试验准备工作 |
3.2.8 设备安装及测试程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地区地下水上升对地基基础影响的模型试验分析 |
4.1 地下水上升对黄土地层力学性质的影响 |
4.1.1 地下水上升对土体自重应力的影响 |
4.1.2 地下水上升对土体附加应力的影响 |
4.2 地下水上升对地基和筏板沉降的影响 |
4.2.1 沉降计算的分层总和法 |
4.2.2 孔隙水压力场对压缩模量试验及结果的影响 |
4.2.3 孔隙水压力场对地基变形计算深度的影响 |
4.2.4 地下水上升对地基和筏板沉降的影响分析 |
4.3 地下水上升对桩间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 |
4.3.1 桩间土荷载分担比 |
4.3.2 地下水对桩间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环滇池城区地质环境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外城市地质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城市地质的发展阶段 |
1.2.2 近10 年来国际城市地质学发展 |
1.3 我国的城市地质发展概况 |
1.3.1 我国城市地质发展的基本特点 |
1.3.2 新中国的城市地质的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
1.4 城市规划中的地质资源理论研究 |
1.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
1.6 目前城市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8 研究的前期工作 |
1.9 论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 城市社会经济简况 |
2.3 城市发展规划 |
2.4 昆明市地质环境特征 |
2.4.1 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
2.4.2 城市地质环境特征 |
2.4.3 城市环境地质特征 |
2.5 城市地质资源特征 |
2.6 矿产资源 |
2.7 地质遗迹和地质旅游资源 |
第三章 昆明城市地质环境问题 |
3.1 引言 |
3.2 昆明城市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特征 |
3.3 斜坡地质灾害 |
3.3.1 崩塌 |
3.3.2 滑坡 |
3.3.3 泥石流 |
3.3.4 不稳定斜(边)坡 |
3.4 与特殊岩土有关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
3.5 其他环境地质问题 |
3.5.1 地面沉降 |
3.5.2 采石场的环境地质问题 |
3.5.3 地裂缝 |
3.5.4 水土流失 |
3.6 昆明城市地质灾害可拓学评价 |
第四章 昆明城市规划中的水资源研究 |
4.1 引言 |
4.2 昆明城市地表水资源 |
4.2.1 地表水系(包括水利工程)水资源状况 |
4.2.2 滇池水资源状况 |
4.3 昆明城市地下水资源 |
4.3.1 自然概况 |
4.3.2 昆明地下水资源自然特征 |
4.3.2.1 昆明地下水类型 |
4.3.2.2 滇池流域地下水分布特征 |
4.3.2.3 市区地下水系统 |
4.3.2.4 主要富水地段资源 |
4.3.3 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 |
4.3.3.1 各富水段块的地下水开采情况 |
4.3.3.2 地下水过度开采与超采漏斗 |
4.4 地下热水资源 |
4.5 水资源污染及其对昆明城市发展制约 |
4.5.1 昆明城市地表水资源污染状况 |
4.5.2 昆明城市地表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
4.5.3 地下水水质概评方法 |
4.5.4 对《地下水质量标准》的改进 |
4.6 水质概评成果表达 |
4.6.1 成果分析 |
4.6.2 地下水水质概评方法的一般步骤 |
4.7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 |
4.7.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ASTIC 指标体系 |
4.7.2 DRASTIC 评价 |
4.7.2.1 DRASTIC 评分 |
4.7.2.2 评价结果 |
4.7.2.3 存在的问题 |
4.8 基于资源总量-生态环境需求-与经济发展影响相关、人-地关系互动的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昆明城市规划人口的适宜规模 |
第五章 昆明城市土地可利用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国内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合理利用的矛盾 |
5.2.1 城市化概念及其国际城市化概况 |
5.2.2 我国的城市化 |
5.2.3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合理利用的矛盾 |
5.2.4 城市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
5.2.4.1 发达国家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 |
5.2.4.2 我国近年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5.2.4.3 昆明市城市化进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昆明城区建设用土地资源评价 |
5.3.1 昆明城区建设用土地利用趋势评价 |
5.3.2 岩土体基本条件评价 |
5.3.2.1 岩土体地表分布特征概述 |
5.3.2.2 昆明盆地的成因及其历史演化对泥炭土、淤泥及淤泥质土有机质粘土、软粘土的平面和剖面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
5.3.3 昆明盆地软土空间分布特征 |
5.3.3.1 昆明盆地泥炭土的平面分布及基本特征 |
5.3.3.2 昆明盆地淤泥及淤泥质土的平面分布及基本特征 |
5.3.3.3 昆明盆地软粘土、有机质软粘土的分布及基本特征 |
5.3.4 昆明盆地软土剖面及其土层厚度分布特征 |
5.3.5 昆明盆地软土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其指标的相关关系 |
5.4 昆明盆地粉土的平面分布与振动液化特征 |
5.4.1 昆明盆地粉砂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
5.4.2 昆明盆地粉土的埋深与厚度特征 |
5.4.3 粉土振动液化的评价标准 |
5.4.4 粉土液化级别 |
5.5 岩土体的工程建设用地可利用性评价 |
5.5.1 软土层识别、表达原则及基本资料的选取原则 |
5.5.2 评价参数及岩土可利用等级的确定 |
5.5.3 评价结果及规律性 |
5.6 岩土体结构空间特征的剖面表达 |
5.7 昆明城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 |
5.7.1 城区各部在地下空间开发中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 |
5.7.2 昆明盆地0~-15m 地下空间基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建设风险程度可拓学评价 |
5.8 垃圾填埋场评价 |
第六章 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6.1 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
6.1.1 地质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
6.1.2 垃圾场地质环境的综合评价 |
6.2 城市地质资源综合评价 |
6.2.1 岩土环境的综合评价 |
6.2.2 土地资源的城市支撑能力 |
6.2.3 水资源的城市支撑能力 |
6.3 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6.3.1 城市系统 |
6.3.2 昆明城市功能区划 |
6.3.2.1 水源保护区 |
6.3.2.2 绿化保护区 |
6.3.2.3 商业、住宅、文化区 |
6.3.2.4 工业区 |
第七章 认识、结论和建议 |
7.1 对城市地质环境基本特征的总体认识 |
7.2 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认识 |
7.3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认识 |
7.4 结论 |
7.5 建议 |
7.5.1 关于城市布局的有关建议 |
7.5.2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治 |
7.5.3 昆明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议 |
7.5.4 对昆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现状 |
1.1.2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
1.1.3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意义 |
1.1.4 供应链协同管理中应用价值网理论的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供应链协同理论研究 |
1.2.2 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及供应链协同研究 |
1.2.3 国内外价值网理论研究 |
1.2.4 价值网理论在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中的应用研究 |
1.3 问题提出 |
1.3.1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3.2 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 |
1.4 研究内容、框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4.4 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与供应链协同分析 |
引言 |
2.1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 |
2.1.1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构成 |
2.1.2 价值网与建筑施工企业业务流程的内在联系 |
2.2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的协调分析 |
2.2.1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节点企业间的关系 |
2.2.2 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节点企业间的协调机制 |
2.3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分析 |
2.3.1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传统模型 |
2.3.2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特点简析 |
2.3.3 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分解 |
2.4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机制、指导思想与协同效果分析 |
2.4.1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机制 |
2.4.2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的指导思想 |
2.4.3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效果分析 |
2.5 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分析 |
2.5.1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供应链协同 |
2.5.2 建筑施工企业外部供应链协同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模型构建 |
引言 |
3.1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驱动力及其模型构成要素 |
3.1.1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的驱动力 |
3.1.2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模型构成要素 |
3.2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参考模型 |
3.3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模型的构建 |
3.3.1 构建原则与构建基础 |
3.3.2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模型设计 |
3.4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信息系统设计 |
3.4.1 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
3.4.2 集成信息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实施策略研究 |
引言 |
4.1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采购管理策略 |
4.1.1 供应链环境下的协同采购管理 |
4.1.2 不同物料的采购管理 |
4.1.3 协同采购的供应商选择 |
4.2 建筑施工企业协同仓储管理策略 |
4.2.1 供应链环境下的协同仓储管理 |
4.2.2 建筑施工企业协同仓储管理模型 |
4.3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实施保障策略 |
4.3.1 改变建筑施工企业领导者对供应链管理的观念 |
4.3.2 分解与整合建筑施工企业的价值网 |
4.3.3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
4.3.4 加快价值网内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
4.3.5 加强价值网内建筑施工企业的物流管理 |
4.4 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引言 |
5.1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指标体系 |
5.1.1 输入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输出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3 对指标选择的其他考虑 |
5.2 基于DEA模型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方法 |
5.2.1 基于DEA模型的供应链协同的评价 |
5.2.2 DEA的C~2GS~2模型 |
5.2.3 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 |
5.2.4 和谐分析方法 |
5.3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评价输入输出数据处理方法 |
5.3.1 模糊数学方法在指标处理中的运用 |
5.3.2 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指标权重中的运用 |
5.3.3 指标得分的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实证分析 |
6.1 实证企业的背景简介 |
6.1.1 实证企业的选择 |
6.1.2 实证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衍变 |
6.2 供应链协同模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
6.2.1 供应链协同模型构建 |
6.2.2 供应链协同信息系统建设 |
6.2.3 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策略 |
6.2.4 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效果 |
6.3 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评价实证分析 |
6.3.1 数据采集方法 |
6.3.2 输入输出指标的数据处理 |
6.3.3 供应链协同评价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深基础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4(05)
- [2]复杂工程环境下施工工法创新机理研究[D]. 仇一颗. 湖南大学, 2013(12)
- [3]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施工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D]. 刘俊伟. 浙江大学, 2012(06)
- [4]软土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变形监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D]. 傅杏芳. 中南大学, 2011(01)
- [5]深基坑降水群井优化设计及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D]. 田春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1)
- [6]超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研究 ——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北锚碇深基坑工程为例[D]. 彭社琴.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 [7]考虑不同基础埋深的沉降计算统一公式[J]. 胡鹏飞,张在明,杨宇友. 岩土工程技术, 2008(04)
- [8]黄土地区地下水上升对地基基础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D]. 王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9]环滇池城区地质环境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D]. 范建华. 吉林大学, 2008(11)
- [10]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研究[D]. 姜阵剑. 同济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