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随着人们对企业技术创新重要性意识的日益提高,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中外学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较为成熟的“基于过程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模型中包括对企业发展战略、外部环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动本身等影响创新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的分析。运用该模型“创新并非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在外部的技术知识环境、产品市场、金融环境中由内涵丰富的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观点进行思考与分析。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的指数,不仅吸收了每个技术创新的调查研究成果,而且确保他是持续的和可行的。同时,作者选择主成分分析法以评估不同的企业。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这个部分主要介绍的文章和研究的背景,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和文章的结构。第二部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理论分析。这个部分主要介绍技术创新的一些相关概念,技术创新模式的划分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这一部分介绍指标设计的思路,指标的解释。第四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这一部分介绍如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合肥市四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这一部分在前两章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这四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第六部分:结论与建议,总结全文,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1.2.2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1.3 本文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2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理论分析2.1 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基本类型2.1.1 技术创新的概念2.1.2 几种典型的技术创新的相关概念2.2 技术创新模式的划分2.2.1 从创新过程角度划分2.2.2 从创新成果的转化划分2.2.3 从创新主体角度划分2.3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2.3.1 技术推动模式2.3.2 市场需求拉动模式2.3.3 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模式2.3.4 三种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比较2.4 基于过程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2.4.1 企业创新战略2.4.2 技术创新活动2.4.3 外部环境2.4.4 技术创新能力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3.1 指标设计思路与原则3.1.1 思路3.1.2 原则3.2 指标体系设计3.3 指标计算3.4 指标解释3.4.1 反映经费投入能力的指标3.4.2 反映人力资源投入的指标3.4.3 反映研究开发能力的指标3.4.4 反映生产制造能力的指标3.4.5 反映创新产出效益能力的指标3.4.6 反映外部影响能力的指标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5 合肥市四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5.1 合肥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现状5.2 四种典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5.2.1 合肥市四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5.2.2 评价结果分析5.3 几种企业不同创新模式比较分析5.3.1 自主创新5.3.2 合作创新5.3.3 购买技术6 结论与建议6.1 企业创新和产业化的共同特点6.1.1 企业的快速发展都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6.1.2 企业的科技创新都是以企业为主,产学研为补充6.1.3 技术创新成果的大小与创新条件有关6.1.4 企业对风险的控制十分慎重6.1.5 利用合作创新之机培养人才6.2 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2.1 缺乏风险投资机制6.2.2 技术中介服务欠缺,技术市场发育不充分6.2.3 社会支持企业创新不够6.2.4 知识产权保护乏力6.2.5 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创新与企业相脱节6.2.6 企业人才缺乏6.3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6.3.1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6.3.2 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6.3.3 发展、健全技术市场和统一市场体系6.3.4 政府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6.3.5 把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原则落到实处6.3.6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量6.3.7 建立开放的具有活力的人才管理体制,解决人才短缺问题6.3.8 建立高校和研究所双向挂职制度,促进人才、技术相互交流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介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技术创新论文; 企业论文; 模式论文;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